6歲女童患上罕見肝癌,化療無效,在等死之際,瑪麗醫院引入新手術,並全球首創以超聲刀改良,成功為女童切除腫瘤,令她康復出院,是該手術全球年齡最小的案例。
港大肝膽胰及肝移植外科臨床助理教授陳智仁表示,肝切除術取決於肝臟大小,故傳統會透過肝門靜脈栓塞術(PVE),即利用導管將「膠水」注入右肝門靜脈,令本身流入右肝的8成血液倒流入左肝,從而令左肝增生至足夠維持功能的大小後,再切除有腫瘤的右肝。
超聲刀震開細胞 術後8日出院
港大外科學系肝膽胰外科主任潘冬平指肝臟有上千條微血管,即使右肝門靜脈栓塞,血液亦會透過微血管通往右肝,令左肝增生速度需時4至6周,甚至長達3個月仍未達理想水平,其間令肝癌惡化,有多達三分之一病人的手術因失敗而告終。
瑪麗醫院去年10月從德國引入分階段分肝切除術(ALPPS),並改良有關技術,為一名患有肝母細胞腫瘤、且已接受1年化療不果的6歲女童,於10日內分階段進行肝切除術,成功治癒本已無生存希望的患童,為本港首宗ALPPS個案,更屬全球進行ALPPS年紀最小的患者。
潘冬平解釋,手術先為患童截斷右肝門靜脈,及後透過超聲刀「震開」肝細胞,結紮肝臟內的膽管及微血管,最後左、右肝分割,令右肝門靜脈血液完全由左肝吸收,患童左肝於短短7至8日內由佔肝臟2成增至5成大小,及後再進行開肚取出有腫瘤的右肝,她最終於術後8日康復出院。
結合肝移植經驗 減出血風險
他稱外國已進行141宗ALPPS,大部分為顧及肝後主動脈,先將右肝與周邊韌帶、組織切除,惟此舉增加右肝與組織黏連、結痂及出血風險,致手術併發症率高達6成,死亡率更達20%:「有國家取起右肝後,為免黏連會用膠袋包住右肝,再放回患者體內,待左肝增生,增加細菌感染。」
瑪麗醫院引入手術,並結合肝移植經驗,從肝臟前路以超聲刀「下刀」,同時以電刀輔助處理微血管,毋須先「剷起」右肝,大大減低黏連及出血風險。瑪麗醫院至今已完成6宗ALPPS手術,除上述患童個案外,包括4名原發性肝癌患者及一名轉移性肝癌,未有患者出現併發症,全部康復出院。
潘冬平直言,新技術為以往未能接受PVE的肝癌患者帶來曙光,包括左肝少於3成、肝功能處於邊緣等患者,料新技術可每年額外為本地10至20名肝癌患者進行手術。
歡迎光臨 天羅地網 (http://farflunginfo.com/)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