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抒己见
对六四事件责任归属的另一种探讨——介绍《六四惨案:邓小平有过,赵紫阳有错》一文
·周 晋·
美国中文的《世界日报》附属之《世界周刊》今年六月四日到十日这一期,用整整两个半版的篇幅,刊登了李劼写的《六四惨案:邓小平有过,赵紫阳有错》一文(以下简称李文,小标题为周晋所加)。该文从邓小平和赵紫阳的不同个性、不同历史遭遇和对中国未来走向的不同领悟力为观察点,从另一个角度探讨了六四事件的前因后果特别是重划了责任的归属,令人有耳目一新之感,值得向海内外广大关心中国政治问题的读者介绍,并期望引起讨论。
邓小平:短于治人,害怕群众运动
李文说,邓小平长于治国,却短于治人,尤其害怕群众运动(这与毛泽东恰好相反)(注)。早在1957年反右运动的时候,邓小平就显露出了厌恶群众运动的秉性。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对邓小平本人的重大冲击和对其家人造成的严重伤害,更加深了邓小平对群众运动的厌恶,并自此形成了他的一个挥之不去的心结。
所以邓小平在七十年代后半期重新复出后,先是取消了“大鸣大放大字报”,继而在1980年取缔了北京西单的民主墙。1987年初邓以撤销胡耀邦的总书记职务和点名批判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方式回击了1986年的学潮,这些都是邓小平厌恶群众运动的最好佐证。李文说:“可见,以六四开枪结束学生运动,并不是邓小平的心血来潮,而是他一贯的政治立场,也是他对群众运动长期抱有的敌意。”(周晋认为,六四开枪还有其它许多复杂的因素,并不能简单地以“一贯的政治立场,他对群众运动长期抱有的敌意”一言蔽之。)
赵紫阳:全景式的扫描
1. 邓赵矛盾的起因
李文认为,与邓小平、胡耀邦和其他同时代的中国领导人相比, “赵紫阳的过人之处是能够在文化心理上提前进入商业文化。赵紫阳的聪明使他在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上领先于邓小平和胡耀邦。正是这样的领先,使他对天真的胡耀邦有些不以为然,也产生了与邓小平分庭抗礼的冲动。”
所以李文认为邓赵矛盾的起因是赵太过自信,结果聪明反被聪明误。“赵紫阳在很聪明地接过胡耀邦手中的权力时,同时也向邓小平间接地表达了,他赵紫阳是不会按照邓小平安排的计划主动退休的。此刻的赵紫阳,正值雄心勃勃之际,观念上的领先,使他产生了许多憧憬,尤其是他周围的幕僚,以新权威主义做口号造势,正在使他蒸蒸日上。电视片《河殇》轰轰烈烈的播出,更是火上浇油。一代新主,呼之欲出。… 赵紫阳的如日中天,却让邓小平感觉像被(蜂)蜇了似的非常不自在。就算没有后来的八九学潮,赵紫阳早晚也会成为邓小平自断臂膀的下一个目标。就算邓小平并不嫉妒赵紫阳的日渐坐大,也会为赵紫阳不想按照他邓小平暗中定下的计划退休而不无恼意。正如赵紫阳认为自己的观念是最领先的,邓小平认定自己的安排是最可行的。在最领先和最可行之间,按照商业文明的思维方式可能是难以判断的,但在中国政治的游戏规则里,却一目了然。”
2. 赵可以阻止惨案发生,却抽身走开
李文说:“将来的历史学家,(当他们可以)平心静气地面对历史时,他们会发现,1989年的中国,其实是有一个人可以阻止惨案发生的,那就是赵紫阳。也只有赵紫阳,可以化解邓小平和学生运动之间的过节。”
对冲突的双方,李文说:“事实上,在学生和邓小平之间,并没有真正的敌对关系。学生对学校里种种不合理的规章制度的痛恨、对学校里每天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的大大小小的欺负学生事件的积怨,远远超过对邓小平的不满。但是,愤怒就像爱情一样,总是盲目的,非理性的,如同滔滔洪水,可以被引向任何一个地方。就此而言,赵紫阳的一避再避,等于是一推再推,把邓小平毫无遮挡地推到了学潮面前。”
“赵紫阳在学潮面前一避再避。赵紫阳期待著水到渠成,但绝不主动出击。赵紫阳的第一避,就是藉访问朝鲜(北韩)的机会,扬长而去。假如仅从官场较量而言,赵紫阳此举无疑是聪明的,把难题留给他人,然后自己回来从从容容地收拾残局。但问题在于,赵紫阳面对的不只是一场官场上的权力斗争,而是一个严峻的历史时刻。此时此刻,不要说访问朝鲜这么一个无足轻重的国家,即便是访问美国那样的超级大国,赵紫阳也不能扔下已经如火如荼地燃遍全中国的学潮不管。”(这段话说得非常义正词严)
“学生运动兴起后,最令人担心的就是,让学生直接面对邓小平。邓小平对学生运动的那股怒气和那种情结,赵紫阳不会不知道。… 然而,赵紫阳不仅聪明绝顶地把学生运动推给了邓小平,… 还藉跟戈尔巴乔夫会面的机会向学生暗示,他们(指学生)的命运,乃是握在邓小平手里,跟他赵紫阳无关。… 自此,一直身处后台的邓小平,被一下子推到了最前面,并且作为学生运动最直接的对立面,就像当年作为走资派面对红卫兵一样。
本来是应该由赵紫阳挺身而出,以自己的威信去平息学潮,这样既保护了素来不喜学生运动的邓小平,又消除了学生运动在激情之下的锋芒所向。因为要想保护学生,首先应该保护邓小平,不让他成为学生运动的对立面。这就像当年的红卫兵想要揪斗陈毅时,周恩来死死地挡在前面。因周恩来知道,他保护的不只是一个陈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