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羅地網

標題: 書畫神遊: 1) 陸灝書扇 2) 葉雕二維碼鬼斧神工 [打印本頁]

作者: CarmenNg    時間: 2014-12-10 18:43
標題: 書畫神遊: 1) 陸灝書扇 2) 葉雕二維碼鬼斧神工
本帖最後由 CarmenNg 於 2018-6-12 10:32 編輯

塑造少年性格的好書  文: 關麗珊

畢業於哥倫比亞大學的自由撰稿人Linda Bernstein寫下十本影響她和嬰兒潮同代人的好書,即使沒有看過原著,我起碼聽過書名,或看過改編而成的電影或電視劇。

先介紹五本名著,以中譯名上網搜尋,自然知道作者和出版日期,大部分有跨媒介再創作,有電影、電視劇、舞台劇和動畫版本。
在成長期愛看關於正義、善良和反暴政書籍的人,智商低極有限,做好人已可得到自己想要的,根本不可能蠢到去做壞人。

許多人介紹過《麥田捕手》,作者寫完一本書隱居,已成傳奇。在虛無的人生之中,人應否守護快要掉下懸崖的人呢?

《小婦人》是關於四個不同性格的姊妹小說,故事背景在十九世紀,好人有好報,有情人終成眷屬。《傲慢與偏見》是長銷小說,不斷改編為電影和電視。《安妮日記》是猶太女孩安妮法蘭克在躲避納粹德軍時寫的日記,全球不少中學的指定課外書。

《殺死一隻知更鳥》小說中譯本除直譯名字外,跟改編成電影和舞台劇時一樣,還稱為梅崗城故事和怪屋疑雲,那是關於正義律師幫助弱勢黑人疑犯的故事,時代背景是上世紀六十年代,種族問題比現在嚴重得多。對照現今美國新聞,更覺推介這書另具意義。




作者: CarmenNg    時間: 2014-12-11 13:32
理解人性    文: 關麗珊

以下名著是不少國家的中學教師推薦給學生看的,但絕大多數香港教師不會介紹,很少本地學生會看。相對於亞洲其他地區的少年,香港學生的閱讀質量均不足。

《華氏451度》曾拍成法國新浪潮電影,那是紙的燃燒溫度。極權統治者都想焚書坑儒,手段和形式不同而已,最常見的是由教育開始令學生從小討厭閱讀,令百姓變成盲從權威的人。

我讀初中時,曾在學校圖書館借閱《大亨小傳》中譯本,覺得看不下去歸還,可見我並不聰明,近年看過同名電影就當看過書。
曾在這兒談及《蒼蠅王》,一群小孩流落荒島,人性醜惡一面逐漸勝過人性美好的。《動物農莊》不用多作介紹,書中金句已成常識:「所有動物都是平等的,但有些動物比其他動物更平等。」

最後是《人鼠之間》描寫低下階層如何掙扎求存,尤其是黑人,但很少人願意理解他們,最終釀成悲劇。作者認為「世上所有誠實的作品都有一個基礎主旨,試圖理解人類。寫作可以促進社會改革、懲治不公、讚美英雄,但是基礎主旨還是那一條:彼此理解。」我不願看見社會運動,衝突代表誤解,互不相干的人形成仇恨就很難化解。昨今兩日介紹的十本書都是追求愛和公義,並理解人性。希望新一代多讀好書,共同建立美好未來。



作者: CarmenNg    時間: 2016-4-1 22:48
本帖最後由 CarmenNg 於 2016-4-1 22:50 編輯

看 畫   文: 李純恩

這天經過雪廠街「季豐軒畫廊」,正逢李華弌畫展,立即進去欣賞,真是意外收穫。

李華弌是國際知名畫家,平時他的畫作多數在英國、美國的著名畫廊出現,我多於網上欣賞,在香港畫廊展出還是第一遭。畫廊裏七幅巨製,主題為《奇觀異境》,構圖奇特,氣勢恢宏,最令人歎為觀止的是精妙的畫功,雲煙生處,奇峰峭壁上石紋交錯縱橫,層層叠叠,陰陽向背,光從遠處來。懸崖處老樹虬勁,盤枝錯節,在雲霧中更見崢嶸。畫面既有宋朝宮庭畫的意趣,但大膽的構圖又充滿現代感,是傳統水墨與現代表現手法的完美結合。眼前頓時氣象萬千。

李華弌的畫工夫極繁,綫條極是複雜,數米大畫,無一筆懈怠,不靜下心來無法畫成,但他的構圖那麼險奇,畫家又必是個胸中風起雲湧的人,如何可以靜下心來駕馭風起雲湧,真是了不起的平衡功夫。

看好畫的愉悅之處,就是不知不覺看到畫裏面去,深浸其中,心馳神往,胡思亂想,猶如一次探索旅行,直至腰腿漸酸,回過神來,已半日。  


註: 以下網上址可看到其畫

http://hz.iyishu.com/313062#

“奇观异景” 李华弌新作展
2016年3月22日 — 2016年4月22日
地址:香港中环都爹利街 8 号香港钻石会大厦 2 楼



作者: CarmenNg    時間: 2016-11-21 23:37
本帖最後由 CarmenNg 於 2016-11-21 23:38 編輯

陸灝書扇   文: 董橋        


上海石劍峯來我家做訪談,順便帶來陸灝給我的一柄扇子。和尚頭鑲象牙,扇骨刻梁啟超集宋詞楹帖,一邊刻上聯「試憑他流水寄情,卻道海棠依舊」,一邊刻下聯「但鎮日綉簾高卷,為妨雙燕歸來」,小字一邊刻「甲子六月」,一邊刻「梁啟超」,任公魏碑打底的法書絲絲鈎勒,一筆不差。刻者是年輕藝術家李智,在上海朵雲軒木版水印部工作,能刻印,能刻竹,功力不淺,陸灝上個月寄扇骨拓片給我看我大大讚賞,李智高興,陸灝勸他今後專心刻竹,遲早出頭。這回李智說想編印作品集,要我題耑,一題《李智刻竹》,一題《白完刻扇》,我一諾無辭,當下寫了。

白完是李智的字,說是祖籍安徽,安徽省別稱「皖」,拆開成「白完」,偏巧清代徽派篆刻大家鄧石如號完白山人,「白完」寓意更深遠了。鄧石如字頑伯,初名琰,避仁宗諱,以字行,仿漢人印篆最見精到,性廉介,無所合,翁方綱擅篆分,恨石如不拜他為師,大力詆毀。劉石庵、陸錫熊見了他的作品都大驚,踵門求識面。包世臣說他的篆書是神品,錢坫和世臣遊焦山看壁間他寫的心經說:「此非李陽冰不能作,世間豈有此人耶?」李陽冰是李少溫,唐代文字學家,書法家,工篆書,後世學篆多學他。鄧石如年輕時代客江寧梅鏐家,縱觀秦漢以來金石善本,每種臨摹各百本,曹文埴說他的正草隸篆四體書皆為清朝第一。三百年後安徽竟出了李白完,也算金石佳話。陸灝這柄扇子一面畫山水,青年畫家邵仄炯作品,駸駸入古,蒼茫成趣,山巒江水老松茅舍人物沒有一筆不是古人,乍看彷彿文徵明,題二十三字:「歲次壬辰仲春甬江仄炯製於海上西城二敏堂南窗燈下」。鄧石如篆刻我想要,文徵明山水我也要,這柄扇子粹然兩家神韻,看了真是愜意。鄧石如一幅篆書台中桂沁先生家裏見過,一見難忘。他刻的圖章四十年前香港古玩店裏碰到過兩枚,一枚杏廬先生說絕真,壽山芙蓉,邊款很長,天價,杏廬跟店東磨了幾個月成交。一枚是青田石,似真似贗,不貴,不敢要。文徵明山水書法頻頻邂逅,都買不起。一九六三年台北沈茵舅舅收得冊頁一本,字畫雙絕,我極愛戀,不敢開口,怕老先生好心割價給我虧了大本,天天上門翻看,不到兩個月轉手了。沈茵俯在我耳邊悄聲說:「一筆大買賣,你我不宜過問!」她說是舅舅日本收進來的國寶級文物。不久坊間傳說是台北故宮買了,我問沈茵沈茵不答。依稀記得冊頁十二頁裏那些花卉、翎毛、竹蘭、樹石,秀逸的秀逸,澹靜的澹靜,引首隸書蒼古,題跋也多,最後一頁是張大千、溥心畬題識,好像是客居日本寫的。一九六三那年溥先生辭世,舅舅家客廳裏掛出溥先生寫的工楷心經,字字寶塔,剛秀篤定,說是為一代大師招魂。溥先生楷書大字小字月明星稀,山靜水清,幾十年了我買得起的都買,小工楷小行草寫扇像他的冊頁手卷一樣更是偏愛。

陸灝這柄扇子可珍可貴的一面是陸公子親筆抄寫的〈歸去來兮辭〉,小工楷字字康阜,無一懈筆,練出一手大書家的功力了:「此非衡山居士不能作,世間豈有此人耶?」陸灝小楷一兩年前稍嫌媚婉,粧點得體,不耐細賞,反而工筆設色人物小畫精緻接近溥先生,我勸他多畫,不出數年一定遠近揚名。這兩年公餘閉門專心臨池,一下子換了骨,先是內地友朋紛紛告訴我說陸灝書法一日千里,這回終於親見輕舟過了萬重山!書道靠辛勤。元朝趙子昂小楷苦練經年,運筆如飛,一天可寫萬字。明朝文徵明清晨起床先寫千字文一遍才進早飯,八十多了還寫蠅頭小楷。清朝王夢樓快雨堂習書,遺得失,忘寒暑,窮晝夜以為之。我是舊派人,跟鄭秉珊一樣迷信言為心聲,書為心畫,看字看得出性情出身,年齡榮枯,人格行為。陸灝扇子上小工楷穩健溫潤,安之若素,中歲起始運道注定清貴,注定安逸,不會錯的。他說溥心畬的字他喜歡,有一股滿人習武力道,學不來,還是文徵明的秀氣好追。文徵明的字「清」,溥心畬的字「貴」,陸灝二者兼得更佳。桂沁先生從來企慕這兩個字,他愛書法,晚年默默臨帖,字裏氣味一看瞭然。六十年代他來香港小遊,我天天陪他到書畫店看字看畫,有一回買了弘一法師一幅條幅說,李叔同書學張猛龍,出了家筆下經文樸實靈秀,窗明几淨,一看是個遠離烟火的清素上人,塵世哀樂反而不緊要了。他說文人天生容易動心動情,存心叛逆,寫字難依法度,喜歡另闢筆路,米元章說的「數改獻之之字,亦取其落落不群之意耳」。民國以來文人寫中堂楹帖大半未必見好,簡札文稿只要腕力充沛,結體穩重,姿態端莊,命造不會壞到哪裏去,成了名隨便一張紙條人家都愛保留賞玩:「胡適先生字字平實,筆理清暢,做官太方正,做人太圓通,身後傳世的不外一生著述。這樣最好!」陸灝工筆小楷不脫碑帖神韻,不失文人氣息,亦臨亦摹亦見自家筆運。臨書易得筆法不易得字形

摹書易得字形不易得筆法。早年潘伯鷹先生說臨摹二法都要參用方可補偏救弊,古人說「法書」說的是寫得好,見臨見摹見自家。家父教我看字不可只看一個一個字,要全篇貫串去看才看得出字的血脈。〈歸去來兮辭〉寫得字字在意,通篇傳神,首尾相應,那是宋朝姜夔說的點畫振動,如見其揮運的姿勢。草書楷書說穿了求的不外這些,「行乎其所不得不行,止乎其所不得不止」。徐伯郊先生和我站在展覽廳裏看溥心畬先生幾幅楷書行草說了這樣一番話:「全是積學所致。向背疏密,用筆遲速,一看盡是臨摹做階梯,才情做基石,形體既工,丰神自出!」年輕文化友朋中小楷寫得上乘的數出兩位,女的是北京趙麗雅,男的是海上陸灝,遲早要封南陸北趙雅稱。陸灝書扇我有了,只等趙麗雅幾時興致來了為我也寫一柄。扇子好玩。傳世畫扇,宋代最古,坊間複製宋人畫冊裏大半是扇面,是團扇。宋朝其實也有摺扇,蘇東坡《東風草堂隨筆》說「高麗白松扇,展之廣尺餘,合之只兩指許」,那是「聚頭扇」,只是不用紙做用白松木片做,像今日檀香片做的扇子。摺扇扇面畫畫寫字聽說要到明朝中葉弘治之後才有,造扇名手是李昭和馬勳,扇面扇骨分開來做,畫家書家寫了字畫了畫才裝進扇骨上去。陸灝這柄扇子好像也是寫了字才裝扇骨,不然紙底藏骨,落筆崎嶇,很難應手。那天做完訪談石劍峯走了,我拉開木匣取出扇子鎮日把玩:海棠依舊,雙燕歸來,高興。  



作者: CarmenNg    時間: 2018-6-12 10:28
本帖最後由 CarmenNg 於 2018-6-12 10:35 編輯

流白的藝術

作者: CarmenNg    時間: 2018-6-12 10:30
本帖最後由 CarmenNg 於 2018-6-12 10:31 編輯

葉雕二維碼鬼斧神工
https://hk.news.appledaily.com/i ... e/20180609/20415552

山東濟寧農間藝人孔慶泗從小喜歡雕刻,他最近再創新猷,在樹葉上雕刻二維碼(QR Code),並且掃碼成功。任何人用手機一掃其葉上雕出的二維碼,便能顯示其手機上的微信號,可謂科技與藝術結合。





孔慶泗展示其雕刻的樹葉二維碼。(互聯網圖片)

居於鄒城市石牆鎮的孔慶泗說,由選擇樹葉、處理樹葉到加工雕刻,足足花了三天時間,終成功雕刻出自己的微信二維碼。由於樹葉很脆,很容易雕爛,網民稱讚孔慶泗是鬼斧神工。有網民調侃,孔慶泗葉雕微信二維碼,把成語「一葉落知秋」,改寫成「一掃葉而知微信」了。

兩岸組

作者: CarmenNg    時間: 2018-6-12 10:54
本帖最後由 CarmenNg 於 2018-6-12 10:56 編輯

梵高買日本版畫純為圖利 豈料受薰陶
http://orientaldaily.on.cc/cnt/c ... 0612/00180_026.html

【本報綜合報道】已故荷蘭後印象派畫家梵高的作品除有濃厚歐洲繪畫風格外,部分亦帶日本浮世繪色彩,有指他是從購入的一些日本版畫中獲得創作靈感。惟近日一本新書指,梵高當年買入日本版畫,目的只是希望轉售圖利,以供經濟拮据的他在法國巴黎生活。




梵高曾模仿浮世繪畫家歌川廣重的作品(右圖)創作,左圖為梵高作品。(梵高博物館)

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館魯格(Axel Ruger)在新書《日本版畫:梵高的收藏》(暫譯)中指,梵高在巴黎生活期間,一直依靠弟弟特奧經濟支持。一八八七年,他以一百法郎,從一名喜愛日本藝術的經銷商買下六百多幅浮世繪作品,然後到處兜售,希望可以賺到錢讓自己不用再依靠弟弟。可是該批版畫無人問津,梵高只好將它們留下,掛在自己的工作室。



•        梵高






歡迎光臨 天羅地網 (http://farflunginfo.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