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收藏本站|簡體中文

天羅地網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查看: 6387|回復: 2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20180223郭博士開示:佛說佛醫經白話文本

[複製鏈接]

5886

主題

1

好友

8萬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8-2-23 23:47:37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本帖最後由 容燥兒 於 2018-2-23 23:49 編輯

此乃佛醫經白話文本,非常珍貴,爭取要一代一代人存閱,可免枉死橫死之厄,
得享天年❗

郭博士醫學資料推介:

http://libwri.nhu.edu.tw:8081/Ejournal/4082001402.pdf

Screenshot_2018-02-23-23-48-56.png (968.18 KB, 下載次數: 271)

Screenshot_2018-02-23-23-48-56.png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886

主題

1

好友

8萬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沙發
發表於 2018-3-1 01:25:46 |只看該作者
《佛說佛醫經》的病因論與養生觀*
黃國清*
摘要
《佛說佛醫經》所述代表印度佛教的醫藥觀念。本文自病因論、
養生論、業果論三方面探討此經思想。在病因論方面,此經結合印度
傳統醫學與佛教學說,指出體素失去均衡、負面心理情緒、飲食作息
不當、抑制生理需要、不避危險情況、不善言行舉止等都是有害身心
安樂的因素,從較寬闊的視角思考全人健康問題。關於養生論,主要
對四季飲食和生活作息予以指點,述說由此達致體素均衡以保持健
康。《佛醫經》最後部份,給出戒行的指導,特別偏向飲食、多欲的禍
患,及其對治方法的說明。不僅消極地持戒不犯,更應積極通過無相
布施、慈悲護命等實踐來對治煩惱,尋求今世與來世的康樂。
關鍵詞:佛醫經、印度醫學、佛教醫學、病因、養生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886

主題

1

好友

8萬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板凳
發表於 2018-3-1 01:26:20 |只看該作者
《佛說佛醫經》的病因論與養生觀
黃國清
一、引言
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然遭逢的課題,從古到今人類在面對這些生理
限制的挑戰中累積了眾多醫療知識,印度、中國和歐洲各自形成系統
的醫學理論與實務。古代印度除了阿育吠陀(Ayur-veda,生命之學)的
醫學傳統,佛教典籍中也保存許多古代醫藥資料,這些醫藥觀念與印
度醫學既有交涉,又有其獨特之處。關於佛典醫藥文獻的性質,有學
者指出嚴格說來大藏經中並無一部純粹的醫典,所謂的「論佛醫書」,
不過是涉及醫藥的內容稍多一些。1這批醫藥文獻的內容非如世俗專門
醫學那樣體系嚴整與論說精詳,療治層次止於一般常見疾病,並富含
宗教教義和咒術,還有習自傳統和生活經驗的養生觀念。如果站在主
流醫學觀點,認為既有更精深專業的古代醫典,即沒有探討論醫佛典
的必要,則可能忽視佛教醫學可提供的健康指導。佛教醫療觀念所含
攝的範圍較專門醫學(以生理疾病的療治為主軸)為大,不僅將超出
某種檢驗標準的身心異常狀態視為疾病,甚至將一般的生理變化和需
求(老化、飢餓、睡眠等),任何層次的心靈染污(貪、瞋、癡等),
以及過往行為(業)所招致的今生苦痛,都當做須加對治的個體不圓
滿狀態,側重疾病的預先防範,及身心問題的徹底解決。2探索佛教醫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886

主題

1

好友

8萬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地板
發表於 2018-3-1 01:26:43 |只看該作者
學的價值,除有助於了解古代佛教的醫藥文化,也讓我們獲致一種更
為整全的健康理念,並能借鑑和吸收佛教古德的醫療養生經驗。
本文研究一部專論身心問題與治療方法的佛典《佛說佛醫經》,署
名「吳天竺沙門竺律炎共支越譯」。只是這部吳國譯經的經名不見於現
存最早經錄梁代僧祐的《出三藏記集》,首先著錄於隋代法經的《眾經
目錄》,歸入卷 5「佛滅度後撰集錄第七二分‧西方諸聖賢所撰集一」,
經題為「佛醫經抄」,譯者標為「吳世竺律頭炎共支謙」。3隋‧費長房
《歷代三寶記》卷 5 著錄「佛醫經一卷」,其下註明:「(天竺沙門竺律
炎) 共支越出。非全典,從大經略,見《寶唱錄》。或云『佛醫王經』。」
4《出三藏記集》卷 4 載有「佛醫王經一卷」5,歸為「新集續撰失譯
雜經錄第一」,肯定此為翻譯的經典,但不知譯經時的相關資訊。不論
《佛醫王經》與《佛醫經》是否為同本,《佛醫經》為漢譯的經典或抄
自譯出的經典,6經中所述可代表印度佛教的醫藥觀念。本文將自病因
論、養生論、業果論三方面來探討這部經典的思想,釐清其與印度醫
學的關係,及闡釋經中的特殊觀點。
二、包羅廣泛的病因論
佛陀常用醫師治病的例子來譬喻四諦真理:苦諦形同生病狀態;
集諦如同疾病原因;以滅諦為治癒狀態;視道諦為治療方法。一個人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886

主題

1

好友

8萬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5#
發表於 2018-3-1 01:27:06 |只看該作者
若不承認自己生病,將不去探求病因所在,則無法運用正確的對治方
法,從而恢復健康狀態。因此,明了病因可謂療治疾病與預防疾病的
重要基礎。7
印度傳統醫學的病因論所涉範圍廣泛,著名醫典《遮羅迦集》
(Caraka-samhita)以較抽象的方式說:三類(疾病)原因是對於感官—
對象、行為或時節的過度使用(overuse)、不足使用 (underuse)和錯誤
使用(abuse)。感官和對象指眼、耳、鼻、舌、身五根與色、聲、香、
味、觸五境;行為包括身、口、意三業。至於時節的問題,印度氣候
主要分為寒、熱、雨三季,各具冷、熱、雨的特色,若某季的特性太
過(如寒季過冷)為過度,特性不顯(如寒季不冷)為不足,發生相
反性質(如寒季反熱)為妄用。氣候違反常態,是引發疾病的重要原
因之一。由於內外在因素造成生理與心理的失衡為疾病,就其來源與
部位可分內生的(身上的體風、膽汁、黏液三體素的失衡)、外來的(動
物、毒物、風、火等所致)、心理的(由所求者不得或不欲者反得而起)
三類。8另一部阿育吠陀重要典籍《妙聞集》(Suwruta-samhita)在卷 1
第 1 章說為人類帶來「苦」者即是疾病,並將疾病分為外來的(外傷)、
軀體的(由飲食或體素的失衡所引起)、心理的(忿怒、憂傷、恐懼、
歡樂等心理擾動所引發)與自然的(飢、渴、老、死、睡眠等因素)
四類。9《妙聞集》第 1 卷第 24 章又將身心之苦分為依內(由自身所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886

主題

1

好友

8萬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6#
發表於 2018-3-1 01:27:27 |只看該作者
引生)、依外(由其他動物所引生)、依天(由超自然力和自然力所引
生)三大來源,並可細分為七個細類:生殖力(父精、母血的問題)、
胎育力(母親於懷胎期間不養生)、病素力(生理和心理的病素失衡)、
外傷力(來自武器、猛獸等)、時力(出於寒暑風雨)、超自然力(如
鬼神、咒術等)、自然力(飢、渴、老、死、睡眠等)。最先三種為依
內苦,第四種為依外苦,後三種為依天苦。10「苦」意為不完滿的狀
態,凡能造成身心個體的不完滿者,都歸為致生病痛的因素,甚至包
括飢渴、睡眠等自然生理現象,及心理面的愛憎憂喜等情緒反應。
印度醫學以體風(vata;vayu)、膽汁(pitta)、黏液(kapha;wlesman)三
體素為生理疾患的主要致病因子,或加上血液為第四種體素(如《妙
聞集》)。此外,身體健康還取決於七元素(七界;七種體組織)和排
泄物是否維持正常狀態。11三體素由地、水、火、風、空五大要素組
成,體風素相應於風和空,膽汁素與火相配,黏液素由地和水構成。
佛教經典除了沿用三體素說之外,更有專以地、水、火、風四大種為
致病因素者。《佛醫經》即屬後者,經中說:
人身中本有四病:一者,地;二者,水;三者,火;四者,風。
風增氣起;火增熱起;水增寒起;土增力盛。本從是四病,起
四百四病。土屬身;水屬口;火屬眼;風屬耳。火少寒多,目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886

主題

1

好友

8萬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7#
發表於 2018-3-1 01:28:04 |只看該作者
冥。12
「地」為肉體部份的主要構成要素。「水」與口有關,事物需與水混合,
舌頭始能嚐其味道。「火」生光明,並有令眼睛發揮見物功用的性能。
「風」可傳聲,與耳朵聽覺有關。13各要素的過多或缺乏而失去平衡,
即引發生理疾病,風多起氣病,火多發熱病,水增成寒病,地多則肥
胖;不足則為相反方向。若火少則無法與水達成均衡而寒性明顯,會
影響到眼根的作用;其餘可類推。
佛教產生自印度文化背景,其醫藥保健觀念與印度醫學有密切的
聯繫,《佛醫經》亦反映此種關係。該經說明人類生病有十種原因:
一者,久坐不飯;二者,食無貸;三者,憂愁;四者,疲極;
五者,婬泆;六者,瞋恚;七者,忍大便;八者,忍小便;
九者,制上風;十者,制下風。14
前兩個原因有關飲食問題。第一是飲食不規律,禪坐過久,該用餐時
不食。肚子餓是一種生理信號,應適度補充,否則對身體有損。除了
禪坐,世間人因工作、俗務而不正常用餐,也應可包含於此項。其次
是飲食不節制,過度飽食。第四是過於勞累,超出身體負荷,會積勞
成疾。第三憂愁、第五婬泆(恣縱逸樂)、第六瞋恚是屬心理層面的問
題。第七忍大便、第八忍小便、第九制上風(呵欠、打嗝等)和最後
制下風(放屁)是對各種生理要求的壓制。除了飲食與心理的原因,
印度醫學還認為包括排泄在內的各種正常生理要求也有其作用,若加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886

主題

1

好友

8萬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8#
發表於 2018-3-1 01:28:26 |只看該作者
以抑制會導致身體病痛。然而,印度醫學中所言及的不可抑制的生理
性需求範圍較大,諸如射精、睡眠等亦含攝其中,此與佛教醫學主張
禁欲、精進的實踐有所區別。15
《佛醫經》又從一種與佛教修行生活相結合的方式來說明壽命不
應盡而盡的情況。人唯有適切養生與行為正當,始能享有此生應得的
壽量。壽命減損有九種原因:
一、不應飯為飯;二為不量飯;三為不習飯;四為不出生;五
為止熟;六不持戒;七為近惡知識;八為入里不時不如法行;
九為可避不避。如是九因緣,人命為橫盡。16
「不應飯為飯」意謂食用不適合自己的食物,如吃自己不喜歡的食物,
或是不配合四季攝取適當的食物,還有已經用過餐後又再吃(指違反
戒律的飲食規定,有害修持,留下不良業力)17。「不量飯」為不知節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886

主題

1

好友

8萬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9#
發表於 2018-3-1 01:29:15 |只看該作者
制,飲食過多。「不習飯」,如到其他國家水土不服,不知慢慢適應,
驟然飲食。「不出生」意謂先前飲食尚未消化就吃,或服用吐藥未吐盡、
服用下藥未泄盡就飲食。「止熟」同於前述抑制大小便和上下風。「不
持戒」就是違犯五戒,因而違法犯紀,遭受法律制裁、仇家報復,或
憂愁恐懼而死。「近惡知識」為接近惡友,受其影響而不明善惡,從而
造作惡業,減少壽量。「入里不時不如法行」,夜行為鬼物所乘,或聚
落中喧鬧爭鬥時,或官吏追捕犯人應避開時進入聚落,為入里不時;
進入他人房舍妄視不可視、妄聽不可聽、妄犯不可犯、妄念不可念,
是為不如法行。「可避不避」,意為不知躲開惡獸毒蟲、水火坑阱、車
馬奔馳、醉漢惡徒等。18除了類同前一段所述的飲食不當問題(但此
處說明更詳)、抑制生理需求之外,又加上行為不當的幾項,這與佛教
的戒律、因果觀念相關,人生的遭遇與業力有密切關係,善行導向樂
果,惡行招致苦果。最後的「應避不避」一項,通於印度醫學所言的
外來(偶然)傷害。
就病因論來看,除了相通於印度醫學的飲食問題、外來事物、心
理情緒、抑制生理需求等造成身心苦痛的諸種原因外,佛教作為一個
宗教傳統,也特別關注錯誤行為帶來的影響,一個人的過去業力與今
生行為,是身心安樂、得享天年的有力決定因子。佛教因此強調戒行
修善,反映在《佛醫經》中者是將不守戒律、接近惡友、不如法行和
其他不懂養生的行為並列,作為壽命縮減的原因。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886

主題

1

好友

8萬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10#
發表於 2018-3-1 01:29:39 |只看該作者
三、隨順季節的養生觀
地、水、火、風的均衡與否影響到身體健康狀況,而一年中季節
的嬗代,氣候不同,會造成各種體素的增減,如何因應季節變換而採
取調節措施,是隨順自然的養生原理。玄奘《大唐西域記》說明印度
一年六時(三季每季各分二時)或四季與月份(陰曆)的對應為:「正
月十六日至三月十五日,漸熱也。三月十六日至五月十五日,盛熱也。
五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雨時也。七月十六日至九月十五日,茂時
也。九月十六日至十一月十五日,漸寒也。十一月十六日至正月十五
日,盛寒也。如來聖教歲為三時:正月十六日至五月十五日,熱時也。
五月十六日至九月十五日,雨時也。九月十六日至正月十五日,寒時
也。或為四時,春、夏、秋、冬也。春三月,謂制呾羅月、吠舍佉月、
逝瑟吒月,當此從正月十六日至四月十五日。夏三月,謂頞沙荼月、
室羅伐拏月、婆羅缽陀月,當此從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秋三月,
謂頞濕縛庾闍月、迦剌底迦月、末伽始羅月,當此從七月十六日至十
月十五日。冬三月,謂報沙月、磨袪月、頗勒窶拏月,當此從十月十
六日至正月十五日。」19根據《妙聞集》,六季與體素增減的關係可如
下表:20
季 節 雨季 秋 初冬 嚴冬 春 夏
體風素 鎮靜 蓄積 增大
膽汁素 蓄積 增大 鎮靜
黏液素 蓄積 增大 鎮靜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Archiver|手機版|天羅地網

GMT+8, 2024-11-20 04:30 , Processed in 0.016819 second(s), 21 queries .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