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收藏本站|簡體中文

天羅地網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樓主: CarmenNg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1)《增廣賢文》 2) 菜根譚 (1 - 10)

[複製鏈接]

48

主題

0

好友

2873

積分

金牌會員

Rank: 6Rank: 6

11#
發表於 2014-6-9 23:10:56 |只看該作者
感謝分享。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33

主題

8

好友

1萬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12#
發表於 2014-6-10 13:58:11 |只看該作者
混帳教育之路   

小學入學,本來是人生求學開始的喜事,如今卻像入戰場。看香港北區的小學派位,亂象叢生,矛盾處處,撇開一切,相同之處只顯出為人父母者一個「苦」字。家長苦,孩子也苦,人之初,已辛苦成這樣,這是如何混帳的一條「教育之路」!

派學位的學生如此辛苦,自己去找學校的家長孩子也災難深重。有朋友的兒子四歲,報讀「名校」,校方居然要求遞交孩子的CV。四歲的小孩子,有什麼履歷呢?原來花樣極多。孩子在這四年中受過什麼教育,參加過什麼活動,都要一一報上,務必詳盡。

這份履歷表家長還不能光用文字填寫,據說文字靠不住,必須有圖為證。你說孩子會游泳,參加比賽還得過名次,那好,他站在領獎台上的照片呢?你說孩子在父親陪伴下有過一年每星期上街賣旗籌款的「善舉」,好,拿幾張現場照片看看。

所以,孩子不過四歲,但一切準備工夫,兩三年前就要開始,不得有絲毫懈怠,不然會影響孩子前程,會他媽的「輸在起跑綫上」。更有甚者,有學校為了顯示學生都生於幸福健康家庭,無時無刻都得到父母關愛,因此而拒收單親家庭孩子。有一個孩子的母親三個月前剛剛病逝,便因此成了「單親家庭兒童」而被拒校門之外。這是什麼王八蛋邏輯?想出如此「擇優方法」的,都是什麼樣的王八蛋!

李純恩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33

主題

8

好友

1萬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13#
發表於 2014-6-14 12:09:56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CarmenNg 於 2014-6-14 22:36 編輯

Say Three Talk Four         

一個民族天生崇洋,是沒辦法的事。家長有點錢,都爭先恐後將子女送英國的寄宿學校,希望他們有一天能上牛津劍橋或美國的哈佛耶魯。

中國人嘴巴上時時以不必民主、只須奴順、一切打拚GDP的「中國模式」為傲,但若論及子女的前途和幸福,有辦法的,一定採納「英美模式」。跟英美的朋友閒談,當他們對遠東的這頭睡獅所謂正在咆哮醒來而面有畏懼之色之際,我時時提醒他們:西方教育的中國巿場生意,未來一百年會越來越旺,如果你們不介意將來劍橋和哈佛校園多了個唐人街,而大學餐廳要供應餃子和麵條的話。外國朋友問:但中國人的學生在英美上課,都乖乖沉默坐在課堂,很少敢舉手提問、質疑、發表獨立的觀點,跟英美和西方的小孩很不同。

這是很有趣的文化差異。儒家孔子思想,發揚到今日,變成主奴意識。中國人認為教師是主人權威,教育是單方面的灌輸和宣傳,中文「學習」一詞,如「學習領導人講話文件」,是讓他們的腦袋單方面接受灌輸,西方學生從蘇格拉底遺傳下來的提問和質疑,中國人無此基因,提問質疑,中國人叫做「說三道四」。你對代表權力的中國人教師說三道四,你掃他的面子,他的臉色就變了,以後會報復,要你低分,或不讓你畢業。

中國發表「香港白皮書」,也有英、法、德文版本。有外文,即表示也是給西方國家看的。英美政府不是中國人,不接受單方面灌輸,他們要發問、質疑、甚至評論。中國人雖然心裏戀崇西方教育模式,但卻將「白皮書」當課本,全世界當課堂,將西方政府當做炎黃子孫的學生,只准「學習」,不准「說三道四」。

但其「課本」的英文版,卻將「香港特區政府」,譯成Hong Kong City Government。不知哪個畧識英文的中國王八蛋,竟膽大包天,針對這個「錯誤」,「說三道四」了一次。咦,這次說三道四,竟然說三道四對了,中方即刻網上改正。開此得直的先例,以後中國人都說三道四了,怎麼辦?我希望這次說三道四,只是孤立偶然的事件。英美的學校,繼續錄取啞巴一樣沉默的中國消費客,賺取他們的學費,再讓他們回去鞏固其「中國模式」,才是巿場的「雙贏」。

陶傑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

主題

0

好友

461

積分

中級會員

Rank: 3Rank: 3

14#
發表於 2014-6-14 21:32:56 |只看該作者
謝謝分享快失落的語文!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33

主題

8

好友

1萬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15#
發表於 2014-6-15 10:31:42 |只看該作者
洋紫荊的奇怪命運        

香港陽光雨水充足,理應好像新加坡一樣,一下飛機就看見各種漂亮高雅的樹從機場種到市區,但是沒有。又以為公園中起碼有可以成林的樹,可惜公園中的樹仍然成不了景觀,反而處處提醒遊人獨樹不成林的遺憾。對比日本的櫻花,每年櫻花開的時節都是日本人的節日,櫻花樹成林成片,賞花是古來日本人的傳統,到了近年,欣賞盛開的櫻花也成為遊客的一個節目。香港有市花名洋紫荊,可惜樹形並不美,枝葉不盛,樹幹歪歪斜斜,花朵疏落,先天缺乏作為都市主題樹木應有的美態。

洋紫荊在1965年成為市花,在撰寫《香港基本法》時被捲入政治,起草委員會出於文字避諱,略去洋紫荊的「洋」字,誤稱為「紫荊花」,事實上兩者同科不同屬,而且外形也並無相似之處。

洋紫荊的出現是大自然一個美麗的偶然,此花樹在1880年左右於薄扶林鋼線灣被一名巴黎神父發現,以插枝方式移植至薄扶林道一帶的伯大尼修道院,1908年被判定為新物種,但洋紫荊並非獨立品種,只是紅花羊蹄甲和宮粉羊蹄甲雜交而成的混種,混種植物不能自行繁殖,現時香港所有的洋紫荊都是該棵於1880年首次於野外、亦是唯一一次發現的複製品,由於「近親繁殖」,很難長得挺拔,對病菌的抵抗力也較弱。

反而它的「本尊」宮粉羊蹄甲,花形與洋紫荊十分相似,花葉茂盛,開花時十分燦爛,絕對可以媲美櫻花。既然這種本土開花樹在香港生長得好,若能大量種植必然會把香港的春天變得像電影畫面一樣美。

嚴浩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33

主題

8

好友

1萬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16#
發表於 2014-6-15 13:20:46 |只看該作者
香港教育一敗塗地

香港教育制度是一敗塗地的。歷來負責教育政策的問責局長,包括王永平、羅范椒芬、李國章、孫明揚、吳克儉,都無法令教育起死回生,當中以「教育沙皇」李國章的藥石亂投和「唔得掂」吳克儉的無所作為,對教育界的傷害最為深遠。
北區學位荒、十五年免費教育實行無期、專上教育排擠本地學生、教師壓力「爆煲」、自資專上課程斂財等,都是香港教育的病徵。吳克儉對上述種種都愛理不理,卻煞有介事的警告學生不要參與「佔中」,端的是不務正業!

所有辦教育的人都該自問:「究竟希望學生變成一個怎樣的人、走怎樣的道路?」吳克儉當然是希望香港學生都變成「愛國愛黨」的「中國人」。在吳克儉以前,高官和大部分家長都是「功利掛帥,侮辱斯文」,只想學生變成能夠促進香港經濟發展、能夠「賺大錢、發大達」的人。

然而,環球經濟狀況波譎雲詭,今天的「優勢產業」,日後可能乏人問津;九十年代後的機電學生、二○○○年後的資訊科技學生,以至今天因大陸可能對香港會計師「落閘」而擔憂的會計學生,都是香港功利主義教育制度下的受害者。民國年代五四運動的「思想自由,兼容並包」學風,就是獨立、自主、開放、進步。我們的教育制度卻反其道而行!

吳克儉是要教育為政治服務,由政權決定學生的未來路向;那些前任局長,是要教育為經濟服務,由市場決定學生的未來路向,兩者同樣扼殺學生的自主,終將斷送學子的幸福!

黃毓民 立法會議員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33

主題

8

好友

1萬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17#
發表於 2014-6-16 12:18:17 |只看該作者
上流社會?        

當那個父親說出以上四個字,相信當時我的表情忽爾急凍,膠在那兒;狂笑不是,難堪不是,嘲諷愚弄他也不是!

是我幼稚,從來沒着重所謂上流社會?它一直只是我茶餘飯後,冷眼旁觀一道萬花筒。去到一個階段,根本連瞄它一眼的意願,也已漸次淡出。

討論他兒子的事業前途;我說:孩子成長了,一些路未必是他的意願,另一些路未必是他的能力可輕鬆達到,讓他發展一些新路向,提出適當扶持便好……聽我發言後,這個必需兒子完成專業資格的父親回應:「沒有專業資格作為晉身梯階,如何走入上流社會?」

古人智慧:「有人辭官歸故里,有人漏夜趕科場!」
惆悵好一會,不知說啥打圓場,零反應後的反應;入上流社會作啥?職業被人嚮往,這資格讓俗世捧他高高在上?收入有保證,住豪宅,揸靚車,擁遊艇,娶靚女,溝明星,子女將來入名校肯定?交友都是富豪、名人堆?

做人上人,不全因物質;人情品格,待人接物,另類思維,創意前途,世界觀,快樂指數……等等更重要!
那個父親聽我回答,瞪大雙眼,以很不屑的眼神告知我如何無知。
是的,我真的很無知;所以漠視目下父母如何眠乾睡濕,忐忑不安為兩歲小兒尋找名牌Play School,神經緊張撒下天羅地網擠進人云亦云名牌幼稚園,小學更不用說……去到盡頭,盡可能名牌大學,專業人士:醫師、律師、會計師、建築師……等等,李嘉誠李兆基郭氏兄弟的父親霍英東甚至肥佬黎都沒有的專業資格。

「第一步走錯,他的社會格鬥資格即時縮小銳減,走下去,事事不如人,人生到此為止!」
一個父親如此告訴我,他的女兒當時一歲半。
那麼痛苦的成長過程,就為擠入所謂上流社會?
或許天生沒這方面資質,連發夢的資格也沒有,所以失覺了現代天下父母心,更可憐這些父母的子女人生!

鄧達智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33

主題

8

好友

1萬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18#
發表於 2014-6-17 10:58:08 |只看該作者
帶同性格來到世上    作者: 關麗珊

做過兩間幼稚園的助教,協助照顧年幼學生。加上多年來教小學寫作班,見過許多兒童,讓我相信人人帶同性格來到世上。先天性格是複雜組合,後天教育可讓人變得更好。有些男孩喜歡玩家家酒,有些女孩喜歡打架,原是天性。先進地區教育小孩依性格學習和成長,讓他們可以盡情發揮天賦,好好過一輩子。極權地區會從小給兒童灌輸假象,將他們扭曲成近似的人,成為大機器入面的小螺絲,埋沒個人特質。不過,兩者之間的地區佔大多數。

不少父母將個人喜好強加在孩子身上,或要子女成為社會要求的大多數,例如要求天生用左手的小孩轉用右手,或勉強子女考到八級鋼琴。世上總有天生喜歡社會那套標準的人,活得如魚得水,然而,假裝適合的也為數不少,為他人期待而浪費自己的人生。有個朋友的孩子未識走路已喜歡烹飪,沒有人教導或要求,甚至未識看電視,兩歲人仔要自己打雞蛋幫媽媽做蛋糕。兩歲,沒有誇張。相信我兩歲時,未必識得自己剝蛋殼和食雞蛋吧。

我認為教育是教導兒童展示性格優點,並且改善性格缺點。切勿讓兒童討厭自己的先天外形和性格,取笑兒童醜樣或扭曲兒童本性的成年人無論先天性格如何,後天心理早已在名利醬缸中浸得發黑爛透。

作者: 關麗珊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33

主題

8

好友

1萬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19#
發表於 2014-6-22 14:06:20 |只看該作者
少年識盡愁滋味 自暴自棄最可悲

梁啟超講過,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道理好簡單,青少年係社會未來棟樑,佢哋智唔智、強唔強,當然同社會嘅前途有關喇。弊就弊在,今日香港青少年問題多多,有人失落,有人迷茫,有人走上歧途,有人甚至輕生,香港嘅未來睇怕都不可樂觀咯。

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統計數字顯示,舊年本港經死因裁判庭確認嘅自殺死亡個案達一千零四十宗,自殺率達十四點四一。最值得留意嘅係,自殺有年輕化趨勢,呢啲求助個案中,年紀最細嘅竟然只有六、七歲,有位女童沉迷網上遊戲,以為好似遊戲角色咁死咗可以翻生,簡直匪夷所思。

點解愈來愈多青少年有輕生念頭呢?撒瑪利亞會係咁講嘅,學業壓力及精神健康問題係時下青少年面對嘅最大困擾。例如有位十九歲少女咁吖,舊年成功考入本港著名大學,但由於未能適應大學課程,加上要重新建立社交圈子,又缺乏足夠嘅支援網絡,負面情緒日積月累,導致產生自殺念頭,好彩後來經過治療及鼓勵,終於重新企起身。不過咁,唔係個個都咁好彩,唔少輕生者因為得唔到適當輔導及鼓勵,成為社會犧牲品,真係冤哉枉也。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青少年受到學業及精神健康困擾,正正反映香港教育出咗問題。校園生活本來應該係健康嘅、快樂嘅,依家搞到學生又緊張、壓力又大,呢啲咪就係教育政策失敗嘅惡果囉。除咗教育失敗,社會環境轉變亦係導致青少年迷茫嘅主要原因,今日香港好似一潭死水咁,向上流動難過登天,青少年睇唔到前途,失去人生目標,意志消沉之下,自然容易出事。

自殺年輕化固然令人擔心,而暴力年輕化亦係好大問題。近年社會泛政治化,示威遊行愈來愈激進,愈來愈暴力,當中就有唔少青少年嘅身影。本應留喺校園專心讀書嘅學生,家陣紛紛走上街頭,簡直係社會嘅悲哀,再咁落去,香港都唔知會變成乜嘢世界!

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將來。世界始終係青少年嘅,最緊要珍惜生命,珍惜前途,千祈唔好自暴自棄,更加唔好行差踏錯吖!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1

主題

0

好友

1207

積分

金牌會員

Rank: 6Rank: 6

20#
發表於 2014-7-1 14:03:36 |只看該作者
Thank you for sharing!!!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Archiver|手機版|天羅地網

GMT+8, 2024-6-13 21:16 , Processed in 0.036773 second(s), 17 queries .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