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收藏本站|簡體中文

天羅地網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查看: 2239|回復: 1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60億不翼而飛,中國平安也出事?

[複製鏈接]

1391

主題

5

好友

7556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5-10-7 06:02:25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位於北京金融街上的中國平安集團北京分公司樓下,聚集了近百名投資人向平安集團維權。

他們對記者聲稱,他們購買了中國平安北京分公司兜售的理財產品,但很多理財產品都遭遇了兌付危機。其中投資者投入金額最大的650萬元,最小的12萬元。多數人投資額在60萬元左右。





這些維權者匯總了向各自銷售產品並簽訂合同的平安保險業務員的名字及工號,據不完全統計有200多名平安保險的業務員參與其中,地區也分佈廣泛,這些業務員分散在西單、通州、延慶、昌平、丰台等多個平安保險的區域營業部。

“通州是在平安保險的營業部裡有設點賣;門頭溝的點,長期做宣傳。那裡有很多拆遷戶,買的數額都很大。”投資者對記者舉例稱。除北京之外,在上海、鞍山、鄭州、深圳、杭州、天津等全國各地的平安保險分支機構的業務員,同樣向當地投資者兜售了到期無法還本付息的產品。

據記者了解,平安集團先後兩次會同這些理財產品投資者代表在平安總部的2樓會議室溝通,“第一次談了9小時。”參與溝通的投資者代表告訴界面新聞記者。這位人士認為,平安方面“並沒有解決問題的誠意”,只是單方面要求其提供所有當時銷售產品的業務員名單。

而平安總部相關人士則對界面新聞記者稱,此事是平安人壽下設的機構網點業務員所為,平安集團從未官方銷售過上述金融產品,“是個別業務員的個人行為。”


保險員為何兜售理財?


2015年1月18日,劉曉芸(化名)參加了平安保險年底答謝老客戶酒會。在酒會上,平安保險業務員李成(化名)向她推銷一款名為“湖南長沙省會地標商務綜合體”(下稱長沙地標)的產品。李成承諾,這是無任何風險的,保本保息的理財產品。數額有限,“只限平安老客戶購買”。

李成稱該產品年息10%,按季付息,並一再強調是剛性兌付。劉曉芸當場預定,並於4天后正式簽訂合同購買60萬元該產品。

按照合同約定,購買產品3個月後,劉曉芸於2015年4月按時拿到了第一筆利息。這使得她對李成更為放心,又於2015年5月再次向其購買30萬元的另一款名為“羅蘭金都購物公園”(下稱羅蘭金都),被李宣稱無任何風險的,保本保息理財產品。

然而,接下來就發生了異樣。 2015年7月是她購買的長沙地標的第二次付息時間,但她並沒有收到利息。 2015年8月是她購買的羅蘭金都的第一次付息時間,她也沒有收到利息。

劉曉芸察覺到事態不對,就給當時兜售產品的平安保險業務員李成打電話詢問情況,“結果他不接電話,無奈之下,我照著合同上的電話打過去,被告知發行產品的公司3月資金鍊已經斷裂,後期的利息與本金兌付都是未知。”她告訴界面新聞記者。

上述兩款產品合同的甲方,均為深圳金賽銀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法定授權人處手簽字“王維奇”。

劉曉芸馬上前往金賽銀公司北京分公司,“看見樓道裡都擠滿了人,一問才知道不單我一個人是這種情況,大家都是從北京各個區趕過來問的,都是到期沒返還利息和本金的客戶。當時意識到,完了。”

據記者了解,該案件中,像劉曉芸這樣以為購買了平安背書的“保本保息無風險”理財產品的投資者人數眾多,地域甚廣。北京市朝陽區公安局經偵大隊已對此立案調查。


背後的投資公司如何定性?




劉曉芸的經歷在這起案件中有典型代表性。據記者調查,上述不完全統計的千餘名投資人,受騙模式高度相似,都是通過平時各自熟絡的平安保險的業務員的渠道知曉併購買的金融產品。

據多位投資者告訴記者,他們或是應邀參加上述各地的平​​安保險組織的酒會、或者是參加免費外出旅遊、泡溫泉、農家樂等活動,在這些活動中,平安保險的業務員向其推銷產品。甚至業務員並不清楚所兜售產品的性質,他們向投資者宣稱都是保本保息的理財產品。而投資者購買的合同顯示,他們買的很多並不是理財產品。更沒有保本保息一說。

據記者調查,通過多地、多名平安保險的分支網點,及其業務員推銷,目前不能按時兌付的這些金融產品,主要是以兩家私募基金公司為主體各自發行的多只私募股權基金產品、委託資產產品,以及一家資產公司發行的理財產品。

其中,第一家是深圳金賽銀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稱金賽銀基金)發行多只私募股權基金產品,包括張家界金賽銀旅遊文化產業發展引導基金企業(有限合夥)、湖南長沙省會地標商務綜合體基金、羅蘭金都購物公園基金等。年利率為10%,利息季付。

第二家是,北京慧融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稱慧融基金)發行的委託資產產品。以慧融基金作委託人,以中國物聯網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為項目人。委託人將投資者的資金貸款給項目人。年利率為12%—14%,利息季付。

第三家是,北京恒達信安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下稱恆達信安),及金谷金(北京)黃金珠寶有限公司共同發行的“金利源黃金理財協議”。年利率為10%,購買產品時一次性付清利息。





工商資料顯示,金賽銀基金成立於2011年1月,註冊資本500萬元,法人代表王維奇。其官網宣稱,其主要投資優質的地產並投項目、礦業併購項目,年化回報率可保持在50%以上。管理基金規模高達100多億。

金賽銀基金官方公佈的項目融資額顯示,26個項目擬募集資金共計56億元。尚不清楚是夠所有項目都全部募集完成。

今年4月,金賽銀基金出現產品到期無法兌付問題。該公司千餘名員工離職。 4月24日其發出應急方案,稱在5月25至31日向投資人支付利息。本金在6月25至30日支付總金額的20%,之後每月25至30日支付本金的20%。對於延期支付,提高1.5%作為投資收益補償。

但上述方案並未實施。 7月8月,金賽銀再次就6個項目給出兌付時間表。也未兌現。

9月6日,王維奇對外解釋稱,一個在不到五年時間管理百億資產的基金公司,發生了項目到期不能兌付的問題,是由於項目方隱瞞真實情況等原因。

記者撥打金賽銀和王維奇的電話,均為停機狀態。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91

主題

5

好友

7556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沙發
發表於 2015-10-7 06:03:26 |只看該作者
消失的慧融基金和恆達信安


而在另一系列產品中,工商資料顯示,慧融基金和恆達信安的法人為同一人,叫劉斌。而兩個公司的執行董事及經理都顯示是劉斌。界面新聞記者調查得知,這兩個公司最初都不屬於劉斌,兩年前分別是做機械設備和企業管理諮詢的,並沒有金融業務背景。劉斌於2013年底、2014年初分別斥巨資入股,成為第一大股東,從而成為兩個公司的法人。同時,將兩個公司變更為資管和私募股權基金公司。

這兩個公司的工商資料歷史記錄也證實了這一點。工商資料顯示,慧融基金成立於2013年4月,最初註冊資本1000萬元,最初的法人為趙輝。 2013年11月、12月先後變更了法人、註冊資本、企業名稱及經營範圍。註冊資本增至3000萬元,法人變更為劉斌,劉斌以出資2600萬元為第一大股東。經營範圍由企業管理等變更為私募股權基金等。

而恆達信安成立於2012年12月,註冊資本1000萬元。法人代表原為趙冰。 2014年4月,變更了企業名稱及經營範圍,由變更前銷售機械設備的公司變更為資產管理公司。劉斌也在此時才出現在股東名單裡。同時,法人由趙冰變更為劉斌。 2014年7月,註冊資本由1000萬元增至1億元。

記者掌握的證據顯示,慧融基金和恆達信安在成為劉斌的公司後不久,就開始發行投資者購買的目前出事的產品。 “說物聯網項目是高科技的,現在想起來項目非常虛”。投資者購買的最早的有2013年年底購買,2014年年底到期的,但該投資者沒有贖回,在業務員繼續推薦下,再次購買。這兩家公司的金融產品出問題是發生在今年4月。投資者開始收不到利息,本金也無法取回。

目前慧融​​基金和恆達信安的電話已經停機。據投資者告訴記者,去找位於大興亦莊豪泰大廈的慧融公司,被告知慧融8月已搬至朝陽區石佛營東里保利東郡E座15層。投資者過去卻時發現大門上著鎖,沒人。而界面新聞記者9月下旬去時,發現15層已經掛牌東方保利公司。一位人士告訴記者稱,慧融8月確實搬來過,但最近幾週都沒見著他們公司的人。

記者致電慧融基金在工商註冊登記的經營地址聯繫電話,是一位女士接聽的,她稱是慧融基金的前員工,但一年前就離職了。稱其不知道慧融出事,“不知道劉斌為什麼在工商部門留我的手機號,我只是個前台。”劉斌的手機目前無人接聽。

記者查閱多位投資者的購買合同發現,合同內容及落款均未有任何平安集團的表述和公章。而是顯示是投資者和金賽銀基金、慧融基金、恆達信安等公司簽訂。但投資者均對記者稱,銷售、簽合同從沒見過金賽銀等公司的人。都是只通過平安保險的業務員,先付款,過了一至兩週後業務員把合同送過來。落款已經簽好是金賽銀等公司。

而業務員之前宣稱的是保本保息的理財產品,等投資者拿到合同後才發現合同顯示的是私募股權基金有限合夥人。這意味著,投資者需要對自己出資額的虧損負全責。 “這是典型的虛假宣傳”。李岩表示。

參與此事的平安人員也遠遠超出了業務員層面,業務員背後還有牽扯更高層級的平安人員。多位業務員對記者稱,他們都是在領導授意下才銷售的上述產品。記者獲得的證據也顯示,在銷售產品階段,有平安保險營業部的負責人統一給業務員培訓講解上述產品。而且在7月,業務員向營業部的領導尋求解決辦法,領導還給與回復稱,“盡快約客戶去尚都(金賽銀北京公司所在地)談延期補償協議,由金賽銀的人接待,減少業務員的壓力。”

除去在銷售環節涉及平安保險的人員,平安集團還在兩方面有所牽扯。即上述產品由平安保險投保、平安銀行進行資金託管。這也是業務員宣傳、投資者當時信任產品的原因。界面新聞記者獲得的蓋平安紅章的《託管賬戶說明》顯示,張家界金賽銀旅遊文化產業基金由平安銀行總行資產託管部託管。 《託管賬戶說明》中明文約定,平安銀行負責辦理管理託管賬戶名下資金往來與監管。

而據多名投資者告訴記者,事發後去銀行查當時資金去向發現,他們的錢只有很少一部分劃至投資項目方賬戶,大部分錢分成多筆轉至某車行、某貿易中心、包頭的某農業公司等。正海律師事務所律師李岩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如果資金託方管沒有盡到相應的監管責任,就要承擔投資者的損失賠償。法院在判決時很可能酌情定責,但不會是全責。

平安集團向記者確認,金賽銀確實為張家界項目在平安保險購買過投保金額為2億9千萬元的“建築工程一切險”險種。但該人士表示,此險種只是對建築工程的財產承保,而不是保險該項目​​的投資及收益等。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Archiver|手機版|天羅地網

GMT+8, 2024-9-22 18:33 , Processed in 0.035066 second(s), 18 queries .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