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收藏本站|簡體中文

天羅地網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查看: 3112|回復: 1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香港教育已死? (退休物理老師 勞萬邦)

[複製鏈接]

14

主題

0

好友

526

積分

高級會員

Rank: 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5-8-24 16:35:56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http://hk.apple.nextmedia.com/realtime/news/20150821/54111604

早前,一群中學老師在街上跑業績、一位碩士合約教師輕生、令人痛心的基真小學女童事件、最近港大禮崩樂壞「等埋首副」校委會政治風波,接二連三不幸事情,只教人揪心而痛。

香港教育的淪陷,緣何至此?種種的不是,百孔千瘡,早已為人所詬病。毋庸諱言,香港教育早已迷失方向。成功優質教育,源自於兩個很重要的理念,「公平」和「尊重」。香港教育卻背道而馳,在全「不公平」和絕「不被尊重」下蛻變,走上不歸路。

想起公平教育,不得不想起芬蘭。這一個北歐小國,世界邊陲之境的國家,位於北極圈上,人口只有500萬,比香港還少。然而,從2000年開始,芬蘭的學生在國際學生評量計劃中(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PISA)震驚世界,連續多年榮獲全球第一,獨佔鰲頭。

不容否認,很多其他先進國家,尤以亞洲,近年來也取得蠻不錯成績。然而,更令全世界震驚的是,芬蘭除多年榮獲全球第一外,其他各國學生未通過PISA測驗的平均分超過20%,但芬蘭學生受測的失敗率卻不到5%!這結果不僅讓全世界各國不得不佩服,連一向對教育非常自負的美國媒體和教育學者們也肅然起敬,更遠赴重洋到芬蘭取經,更想試着找出芬蘭教育如此均衡的原因。

芬蘭之所以能夠建立起如此卓越的教育體制,主要是芬蘭人有一個重要誓理信念,那就是「公平」。基於為追求公平和公正的原則,芬蘭為所有國民提供絕對平等的教育機會。

芬蘭人內心,尤其是國家領袖及官員,絕對明白一個鐵一般事實,不平等的教育會導致貧富懸殊、教育水平下降,及各種社會問題。最近,香港教育發生種種不幸、懸殊、下降,是否就是一個很好的印證?

教育是有教無類,然而現在香港教育未教已分類。這皆因香港政府把全港學生由小學升中學時,分為3個不同級別(Banding),然後分配到不同中學。香港的中學亦因這不公平的學生分類,使香港學校分為3個不同級別。因為分類,即使個別學校師資優良,亦會被歧視為較差的中學。

孩童的心智成長發展各有快慢,學生在第三組別(Band 3)學校,被標籤為「能力低」甚至「冇前途」,對他們殊不公平。香港資優教育學苑每年培訓約800名資優中學生,當中四分之一來自第三組(Band 3)學校,表現毫不遜色。這更證明教育局的學生分類,所造成的偏差和謬誤,對整個香港教育的衝擊如何巨大。

在芬蘭更沒有所謂的優資班、精英班,毫不標榜精英培養,學生不分等級,學校更不做排名,來促進公平的教育。在學校裏,對每一個學生的教學都永不放棄。對於成績及表現稍差的學生,芬蘭老師及當局更會投放時間及資源在該學生身上,一個都不能少。香港基真小學女生被欺凌及被忽視事件,在芬蘭是絕不會發生。

說實在的,為何要用等級來分別學生優劣?教育是有教無類,是平等的。每個孩童天生我材,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天賦,更何況才華發展,不同孩子有不同快慢。每個孩子都是天才,只是每個人都在不同領域上,有各自卓越的天份。牛頓和愛因斯坦,不錯,他們是天才,只不過是學術型,沉醉於無邊宇宙中。天生我材,每人各有不同,有些孩子天生是有語言的天份,寫作如雲駕霧;有的孩子是邏輯思維,滔滔雄辯;有的是音樂的天份,繞樑三日;更有是運動的,一飛衝天;還有是藝術的,創造唯美世界。人的天賦是多元化,不是單一,天才更不只是學術的。這種謬誤造成現今教育及社會的不幸。香港社會只傾斜商業金融,很多擁有不同天賦才華的年輕人,在香港教育下早已被埋沒。

年前,在著名的TED演講議會中,聽到如英國羅賓森爵士(Sir Ken Robinson)的演說,不禁為之動容,深深感動。他強調,現今的教育,我們必須脫離工業生產模式的教育,這種只強調從眾和標準化的教育只注重考試和成績,就是扼殺了孩童的才華天賦。對他的智慧洞悉,全場站立擊節讚賞,無一不感動。

教育,就是把埋在我們孩子裏的才華種子發掘出來,灌溉耕耘。教師春風化雨,就是幫助我們不同天賦的幼苗茁壯成長,一個都不能少,這就是愛的教育。

然而,芬蘭國家領導者因有這樣的遠見、高瞻豪情的決心,使芬蘭成為令世界最優質的教育強國。他們強調公平原則,除了在學生身上一視同仁,全國每一所學校所得的教育資源是一致的。換一句說話,芬蘭這國家每一地區,不論是鄉鎮或是大城市,所有的學校受到的教育資源全是一樣。

然而,香港學校除已分3個不公平的組別,更蛻變成幾種不同類型學府,中文學校、英文學校、中英文學校、直資學校、外資學校、私立學校,還有國際學校、貴族學校等,簡直是五花八門。

與其說可供學生不同選擇,實質已製造社會的不公平、社會的分化,造成社會上更多怨恨和戾氣。這不平等的學位現象,演變成家長及學生想盡一切解法,去爭取他們認為較好的學位。在這方面,真的很體諒及明白香港家長,如何面對由香港政府及教育高官所製造出來的困境。經濟能力較佳的家長,在爭奪戰中自然會佔上風,其他家長只可無奈接受他們不願意的選擇。這難怪我們經常可見在社會發生的怪現象,家長排隊取入學表格、通宵爭奪暑期補習班,以及老師護職保衞戰。

在政府帶領下,香港教育已是一個商品市場,學位待價而沽。能付出保證金,優先是歸於你的;若能一次性付款的,一百萬元,學位是屬於你的,並且價高者得,絕對公平。金錢已把不可能的變成可能,更使本應公平的社會變成不公義的地方。教育在香港已變成買賣交易、金錢遊戲。

有這樣可圖利的教育體系,世界各地有財勢的集團怎不會把自己包裝成國際品牌名校、高尚貴族學府,在這塊可開墾的肥沃土地,建立起有「錢途」的教育王國?英國哈羅集團(Harrow)在屯門開辦的高昂學費貴族學校,每年學費高達十多萬元,再加住宿費,還有入場券300萬元,普通市民誰付得起?說實在的,除了高昂學費及名氣外,自己的孩子是否真的會接受到良好教育?課程可能較有彈性或多元化,但自己孩子是否真的適合在這類貴族學校學習與成長?因為學費昂貴,便會受到優質教育?會否適得其反,對孩子做成負面衝擊?學生在貴族學校只會互相比拼,即使家境富裕子弟,不是一樣會被欺凌?你是千萬富翁子弟,而我是億萬富豪子女,還有,我父母是位高權重的香港高官。不被欺凌,便會學懂欺凌,更會把欺凌帶回家。你們子女在這樣的環境成長,會否將來趨炎附勢、驕橫跋扈,甚至連家人也不放在眼內?家長是否只是自我陶醉,沉醉在虛榮和炫耀中?

或者進一步想,我們香港家長已不再信任香港教育體系,有能力的自然會入國際或貴族學校。香港很多高官、甚至特首,也不是把自己孩子放洋?這不是已說明了一切嗎?他們不是連自己香港教育體系也沒有信心嗎?

商譽、業績、問責,已成香港教育「營商」生態,並早已蟄伏在學校校政運作模式中,不論是津校及官校、學校與商業機構,已沒有太大分別。學生為本、孩子為中心、全人教育,早已成為學校手冊中虛偽的辦學宗旨。美其名為做好教育工作及為學生,實則只為業績、只為表現自己,避免犯錯,出錯了便推卸責任,守口如瓶。學校高層更會下達旨令,令人噤若寒蟬,要捍衞的核心價值叫「校譽」。

最近有關基真小學女童事件已是一個好鐵證。為了校譽及自己,兩位副校謊話連篇,掩蓋自己所犯過失,推卸責任,哪會反躬自省?而校長面對傳媒竟一語不發,保持緘默,明哲保身。為何不坦白承認,誠心向市民交代、向家長致歉,了了有何不了,最後卻把自己置身事外。這些學校管理高層,若還給予繼續留任,是教育界的不幸。對逝去女孩已不能討回公道,對該校的其他學生,每天還要面對如斯校長及副校,將構成更大心靈創傷,留下陰影,更揮之不去。

這已成香港教育的生態。教育高官如是,上行下效,學校單位領導者又何嘗不是?試問我們的下一代、寶貴的生命、他們的美好將來,是否比校譽更重要?在香港,是否職位越高,人便會越迷失自己?越失去理性?政治權力已滲透及支配香港教育,向上獻媚、趨炎附勢、玩弄權力、明哲保身、推卸責任,真美小學管理高層、教育局最高官、大學教委會成員、政府最高領導人,何不是如出一轍,一丘之貉?他們尚留在位,只會對香港社會帶來更多不幸。

在不公義的香港政治氣候、不公平的香港經濟體系、不合理的社會資源分配剝削下,產生了不平等的香港教育體系。這一切,儼如在香港社會裏,已埋下天津氰化鈉倉庫計時炸彈。在這樣社會裏,人只是追求表面、名譽、成績、功績、表現自己,有功便歸於自己,有錯則諉過於人,兩個被撤職的局長便是最好的鐵證。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只有越走越遠,只因大家彼此互相猜度、爾虞我詐,大家要得到的是名利與權力。學校、甚至大學,本是一個作育英才的地方,也變成一個權力角逐的羅馬鬥獸場。

只因不公平的教育,香港普遍學校為校譽和成績,早已淪為「補習社」,課堂只是如何準備應付公開試,即使是小學高班及初中的全港性系統評估試(Territory-wide System Assessment,TSA)也無不倖免。中學各科每月不是小測驗便是大測驗,學生根本喘不過氣來,學生只變成考試機器,老師則變成操練員,這是校長旨令,學生不得異議。這是一般香港中小學的厄爾尼諾異象,成績是一切現已成常態,其他一切已不重要。

學校早已忘記教育的終極目標和理想,教育理想和學生為本已拋腦後。校長早已遺忘春風化雨,忘記自己天職是孕育下一代、團結鼓勵老師、愛護學生、使學校臻善至美、令老師對學校有歸屬感,學生回到學校有家的感覺、有愛的感受,並萬般不願意的離開學校,這就是愛的教育、教育的靈魂。愛護下一代是我們生命最高的宏旨,更是我們人類的天職。

教育不是「育才」,只培訓知識專才,更不是只應付考試。我們教育的終極目標,是讓我們下一代懂得甚麽是愛,是讓孩子明白尊重、平等、關懷的重要意義,生命因為愛能昇華至更高的層次。現在我們香港政治和教育體制,把我們帶回人類兇殘的低層次生命世界,活在自我中心,你爭我奪、唯利是圖,追求外在虛榮,趨炎附勢,甚至戀棧權力、掌控他人、互相殘害。教育的終極目標就是使人類明白生命價值,就是脫離自我,明白人與其他生物不同的地方在於我們懂得愛,尊重社會每個人,愛護我們的下一代。更清楚明白的是,人活在這世界是平等及彼此尊重,更讓我們的學生知道,無論如何,學校、老師、父母,在他們成長中會支持、欣賞和鼓勵,使他們明白人是要活在高層次「愛」的世界裏。積極、樂天、愉快、內心充滿愛、永不言敗,永遠向前是屬於我們的下一代。聞名世界的遺傳學家徐立之、獲物理諾貝爾獎的光纖之父高錕、著名數學家丘成桐,不就是這樣的在香港平民化學校中成長?他們的舉世成就,只因他們在「愛」中成長,不斷受到鼓勵、支持及愛護。我們不能做歲月神偷,取去我們年輕下一代他們應有美好的一切。

香港教育荒涼如此實在難以想像。幸好,還有一群熱血教育工作者,他們的熱血投入,鳳凰涅槃,浴火重生,鮮魚行學校及五個小孩的元岡幼稚園是最好的見證。梁紀昌校長向不公義殺校教育制度挑戰;呂麗紅校長則不向無理權威管理層折腰,我們要向梁校長及呂校長致敬。當然,我們還有更多在前線教育拼搏奮鬥的教育工作者,與這不公平的香港教育制度抗衡,為的是保護我們的下一代年輕人,我們不得不向他們致敬。

使人更不可想像的是,香港教育竟由全無教育經驗及認知的人來掌舵,這簡直匪夷所思、荒天下之大謬。不是教育出身,但又擔任教育最高決策者,會如何明白當今教育的困難和癥結?現今的所謂教育高官,只懂如何為政府省錢,千方百計向政府獻出計策,盡量減少使用資源便會加官晉爵,也怪不得香港教育經費開支只佔本港生產總值3.5%,一般國家平均值是5.4%,國內也有4%,香港教育開支現已幾乎是全亞洲最低。

人口下降、學生減少不是殺校縮班的藉口,現今教育工程的經費更不是像高鐵、機場般超支,只維持現有的教育開支經費、小班教學、教師人數不變,更不能提高香港教育質素與地位。

說實在的,應該用於教育的資源,還有醫療及社會福利去了哪裏?當然是那些政績工程、深港高鐵、機場跑道、港珠大橋、新地鐵支線,誰人受惠,不言而喻。

香港現時的教育,除了不公平外,就是偏偏完全不重視老師在教育上的重要性。

早前,小學生派位升中時,香港中學老師要在繁華街上「跑數」,不為甚麽,只為「飯碗」。為了生存,老師還要長期磨利寳劍上刀鋒,在教育局派位中心殺戮戰場;只為生存,成就了老師成為登上懸崖峭壁的好漢子,不成功、不足數目便跌下無底深淵。無論如何,我對這群老師致以無限敬意。寫到此,早前便有位合約教師從峭壁跌下深淵。

殺校、縮班、裁師、極低「師班比」(Teacher-class ratio),一位香港老師要肩負起幾乎兩位教師的工作量,還有匪夷所思的合約臨時老師制度、不合理的幼稚園教師薪酬,全都是這些高官構思出來的省錢良策。真的想不出,香港教育體制發展至今,會如此「尊重」香港老師!

試問誰會願意投身教育,為下一代作育英才?現今新教師極度難以入職,即使入職,亦可能只是合約教席、臨時工,朝不保夕,如何挽留人才?最終教育界面臨斷層問題,教學經驗未能繼續累積下去,青黃不接,對整體教學質素、本港長遠的競爭力構成很大的不良影響。香港政府會如斯對待老師,只因政府完全不重視教育,關注的只是政績工程,別的國家已深深體會到香港政府及教育局如何不濟,如何把教師弄到如斯落荒田地,大感嘖嘖稱奇,抱腹大笑。

芬蘭教育中另一項最可貴之處,除了極度尊重老師,就是對老師不比評、不比較。在學校他們不會給教師做無謂的評比與評分,不給老師打考核,沒有督察,也沒有評鑑報告。我們可能會驚嘆得愣住了,沒有評核制度?對的,這是事實。芬蘭人還會反問:「請問對老師做評比的意義何在?」他們相信,評核只會造成不必要的影響、扭曲與競爭,反而對教育產生更大負面影響。

一位當地教育高官道出了一句教育誓理的迴響,深深的印在我腦海中,忽感豪情再現。他說:「如果一個社會體制對自己教師的最基本信任都沒有的話,那還談甚麽教育呢?」

一間機構的最高管理層、一個地方最高決策者、一個社會的領袖、一個國家元首,他們的理想思維、對人生及教育的哲理、對生命的抱負,心繫市民,還是只為自己或為政績,決定了這地方的命運、這地方的將來。

一位芬蘭前總理說:「給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給他最好的人生。」然而,能夠給予孩子美麗人生的是老師。老師是教育的前線工作者、靈魂工程師。沒有好的老師,甚麽亮麗的教育體制,甚至動用龐大的社會資源,一切只是徒然。

教師春風化雨,是我們社會生命靈魂的工程師,卻不被尊重、不受重視,這社會還有將來和希望嗎?

這一切弦動我心,在世界另一角落裏,在接近北極圈的遙遠他方,在人間邊陲地方,竟然有一個烏托邦,儼如人間天堂。在那裏,每一個人、每個學生、每個老師、每個公民都是平等,每個人都受到同樣尊重,每個人都儼如貴族,一個都不能少。教師在芬蘭人心目中的地位,比這國家的總統還要高。然而,為甚麽這片被譽為人間樂土,這塊我們生於斯、長於斯的地方,竟會倒行逆施、違背人性?香港曾幾何時,堪稱為整個亞洲中心的樞紐、東方明珠、四小龍之首,反而現在我們的教育體系、甚至政治生態,還一步一驚心的走向死胡同的不歸路。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33

主題

4

好友

4788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沙發
發表於 2015-8-25 01:15:24 |只看該作者
港大研究:應推廣簡體字
https://thestandnews.com/society ... %E8%AA%9E%E8%A8%80/

港大研究:應推廣簡體字書寫 僅五成七人認為廣東話未來仍是港第一語言

香港大學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舉行簡報會(無綫新聞片段截圖)
港大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今日公布一項有關港人運用語言、語言能力及語言態度的研究,顯示香港社會日漸三語化,廣東話是許多場合中的主要溝通語言,但社會對簡體字仍未熟練,呼籲應推廣簡體字書寫,及致力提升港人說英文、書寫英文的水平。研究又發現,只有五成七人認為廣東話未來仍會是香港社會的第一語言,而有八成三人不能接受下任特首說普通話。

研究由中策組資助

有份撰寫研究的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教授陸鏡光表示,不認為廣東話會在可見的將來被普通話取代,因為新移民要融入社會,便要學習廣東話。對於近日普教中的爭議,他認為以廣東話教中文並無問題,而且更有利於讀寫方面的教學。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金斯利博爾頓教授則指,簡體字在商業社會有重要效用,故建議政府應加強教育學生簡體字的讀寫能力,但並非要取代繁體字,而是兼備兩種書寫能力。

是次研究由中央政策組負責的公共政策研究資助計劃撥款71.5萬元進行。研究於去年8月至今年1月進行,以電話方式進行問卷調查,共有逾千五名受訪者,結果發現至少有27種主要或少數族群語言正在香港使用,現時能說普通話的人有六成八,九成九的受訪者以廣東話溝通,有六成二人能使用英文。若以年齡為分界,在12至19歲、20至29歲及30至39歲三個年齡群組中,能夠說英文的人分別佔96.9%、97.2%及81.8%,均輕微多於能說普通話的人,能說廣東話的人則佔近九成九至全部。

自稱說英文或普通話極佳者 只有4.2%及6.3%

對於三語的地位,有八成人認同廣東話是代表香港文化的首要語言,其次有7.6%人認為是英文,6.5%人認為是普通話。但只有五成七人認為廣東話未來仍會是香港社會的第一語言,有兩成六人認為普通話日後會成為社會上首要的語言,只有近一成一受訪者感到英語將成為首要語言。 被問到是否接受下任特首說普通話,而並非說廣東話,有近八成三人認為不能接受,只有一成七人願接受。

研究又指,受訪者使用簡體字的能力仍不熟練,從調查估算,約有3成人口表示自己的書寫簡體字能力在不錯及以上,近7成則表示只懂很小甚至完全不曉。

研究建議,港府應繼續推行兩文三語政策,更積極地推廣簡體中文書寫以及提升口頭及書寫英文的水平,但亦應保持繁體字在保存香港文化方面「極其重要的作用」不變。政府應考慮制訂「雙語文能力」框架,涵蓋繁體字及簡體字,又指簡體字對於全國性溝通是十分重要,但目前能掌握簡體字的港人較少。

六成五人有英文名 但只有兩成六身份證有英文名

同時,受訪者在三語的使用能力上達到高階水平的人數目偏低,自稱能以極佳程度說英文或說普通話的受訪者,分別只有4.2%及6.3%。在學習語言的難度方面,有五成一受訪者認為繁體字最容易學習,感到英文最易學習的人亦有三成一,只有不足一成人認為簡體字易於學習。   

英文仍是主要的工作溝通語言,無論是書寫內部文件、對外文件或工作時閱讀的文件,逾八成五均為英文,其次是繁體字。工作上閱讀簡體字文件、或以簡體字書寫內部或對外文件的人士,分別只佔總體的一成一至兩成,五成受訪者認同英文是首要的商業語言。英文亦是主要的教學語言,有逾八成五受訪學生指,學校主要或全部使用英文為教學語言,中英各用一半的則佔兩成二。

研究亦調查港人在生活上使用三語的情況,有八成人使用中文版提款機系統,近兩成人則用英文版。有近六成五人有使用英文名,但身份證上寫有英文名的人,只有近兩成六。

最多人能說英文的區域包括灣仔、中西區,有近七成,其次為南區、東區及離島,較少人能說英文的區域則有屯門、元朗、北區,約有36%。

各區五歲以上,而能說普通話的人士的百分比,由最高的52.9%至42.5%,顏色較深的區域包括荃灣、東區、九龍城、沙田等區,代表該等區域能說普通話的人較多。
資料來源 : 港大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Archiver|手機版|天羅地網

GMT+8, 2024-11-13 23:26 , Processed in 0.021326 second(s), 18 queries .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