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收藏本站|簡體中文

天羅地網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12
返回列表 發新帖
樓主: wu_peace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 《 隨園食單 》

[複製鏈接]

632

主題

1

好友

1萬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11#
發表於 2014-12-29 06:27:05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wu_peace 於 2014-12-29 07:24 編輯

        ~~ 承上 ~~

「一家食其味,十家聞其香」的蘑菇

  如今所謂的蘑菇,具體而言,可分成口蘑、臺蘑和洋蘑菇這三大類。後者乃菌類地衣類蔬菜烹飪原料,為擔子菌綱菌目傘菌科蘑菇屬的雙孢蘑菇,又有白蘑菇之稱,以其傘蓋未張的菌蕾供食。它和香菇一樣,皆是世界上最早栽培的食用菌之一,至今已有三百年以上的栽培史。據資料顯示,現代栽培的技術,始於十八世紀初期的法國,迨一九○二年,科學家用組織分離法培育純菌種成功後,人工栽培術便迅速地傳入英、荷、德、美、中、日及韓國等七十餘國。時至今日,其產量已占食用菇類總量的百分之七十以上。中國約在二十世紀三○年代在上海、福州等地開始引種,後逐漸發展到江、浙、川、粵、徽、湘等省,其中福建的產量高居中國首位。台灣約於一九四五年後自福建引進,積極研發,培育出全球獨一無二的高溫洋菇,即使在攝氏二十五度時,亦能發菇,從此進入產菇的顛峰期,除有以鮮品洋菇供食外,罐頭洋菇、脫水洋菇和冷凍洋菇等產品的出口,更爭取到許多外匯。然而,一九七○年代中期後,由於工資上漲,成本大為提高,韓國及大陸的廉價品,很快取而代之。目前主要的產地,為中南部的台南縣與彰化縣。

  洋蘑菇的菌肉肥厚,質地柔嫩,具有獨特的菇香,其鮮品(含野生種)須先洗淨沙土雜質,削去沙根再應用。適合多種烹調方法,並可採用多種味型調味;可充主料單用,亦可當成輔料與葷素諸料搭配;既可製成冷盤、熱菜、湯羹,也可用於火鍋;實為素菜的主要食材之一,如取此仿製腰花,不論在形態和口感上,均極相似。

  素有「植物肉」之稱的洋蘑菇,屬高蛋白質食品,中醫認為本品味甘性涼,有益胃醒脾,理氣化痰,消食等功效。不過,袁枚生長的年代,此品尚未傳入中國,故本節「配搭須知」所舉的蘑菇,絕不是當下通行全球的洋蘑菇。
  
        臺蘑亦稱香蘑,乃山西省五台山的名產。由於其肉質肥厚細嫩,滋味鮮醇芳香,加上營養豐富,具有食療功用,常食可延年益壽,故自古以來,即被譽為「仙家珍品」。

  五台山盛產的臺蘑,其名品甚多,有菌把粗長,近根部鼓起,狀、味均似雞腿的雞腿蘑,亦有狀呈羊肚蜂窩眼狀的羊肚菌,還有鮮味獨具一格的天花蕈(即天花菜)。另,據元人吳瑞《日用本草》的記載:「天花菜出山西五台山。形如松花而大,香氣如蕈,白色,食之甚美。」元宮廷並以此當成「玉食」。等到清康熙年間,皇帝數度親臨五台山,品享過臺蘑,尤鍾情於天花蕈,後被列入貢品。此貢品一入大內,康熙一定先用此孝敬其祖母孝莊太皇太后,並賦〈天花〉詩一首,詩云:「靈山過雨萬山青,朵朵湘雲摘翠屏。玉笈重緘策飛騎,先調六膳進慈寧。」

  儘管臺蘑用於烹飪,無論炒菜、做湯,不僅葷素皆宜,而且鮮香特美。當地迄今仍流傳著「一家食其味,十家聞其香」的俗諺,但袁枚所指的蘑菇,應非這些如天花蕈、羊肚菌和雞腿蘑等著名臺蘑所能囊括的。

  口蘑的口,指的是張家口,它無法人工種植,而且愈來愈稀少。口蘑長在草原的「蘑菇圈」上,此圈相當大,呈正圓型,圈上之草極綠,綠得近乎發黑。每年的九月間,雨晴之後,天氣潮悶,乃是發菇之時,而且今年出蘑菇後,明年仍在此蘑菇圈出菇,到底是啥原因,其生長的祕密,至今仍未揭開。

  口蘑的品類甚多,主要有黑蘑、白蘑、青腿子等數種。

  一、黑蘑—— 此極常見,菌摺棕黑色,菌行稱之為「黑片蘑」,價雖賤,但味濃。北京涮鍋子、「炸丸子開鍋」裡所放著都是黑片蘑,只是後者所放的,為口蘑渣而已。

  二、白蘑—— 此蘑菌蓋、菌摺都是白色,較黑蘑為小,然其味極鮮,且不遜於雞湯。

  三、雞腿子—— 即臺蘑的雞腿菌。亦有其狀近雞腿子,鮮品之色微綠的青腿子。不過此二物乾製之後,皆呈灰白色。

  口蘑須乾製後,其香始出。而且採得後,馬上得穿線晾乾,否則極易生蛆。又,食用口蘑前,須以開水發開,因其摺中有沙,不可用手搓洗,得把發過的口蘑置於大碗內,注滿清水,接著以筷子像打雞蛋似地反覆攪打。待泥沙沉底後,換水續打。總得換上三、四次水,打個上千下,至碗內不再有泥沙,隨即以手指摳去泥根,才大功告成。

  燒製口蘑,宜重葷大油。劉鶚在《老殘遊記》裡,曾提到用口蘑燉鴨,即是一例。據散文大家亦是著名美食家汪曾祺的經驗,他「曾在沽源吃過『口蘑羊肉哨子蘸筱麵』,三者相得益彰,為平生難忘的一次口福。在呼和浩特一家飯館吃過一盤『炒口蘑』,極滑潤,油皆透入口蘑片中,蓋以慢火炒成,雖名為炒,實是油燜」。同時他還指出:「『口蘑煨南豆腐』,亦須葷湯,方出味。」看來他的親身體驗,已為袁枚所說的「可葷可素」,做出最好的詮釋。


        ~~ 下續 ~~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32

主題

1

好友

1萬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12#
發表於 2014-12-29 10:00:38 |只看該作者

~~ 承上 ~~


「味冠素食」的鮮筍

         竹筍是一種根莖類蔬菜烹飪食材,乃禾本科多年生常綠木本植物竹的芽或嫩鞭,主要以肥碩鮮嫩的筍肉供人食用。如以品質而論,以冬筍最佳,春筍次之,筍鞭最差。

  號稱「味冠素食」的鮮筍,取它入饌,既可作主料,又可當配料,不但能與雞、魚、肉、蛋為伍,且能與豆製品、蘑菇、莖葉類菜蔬同燒,同時適合炒、煮、燜、燴、燒等多種烹調方式,也能根據需要,將它加工成絲、片、條、塊、丁等形狀,進而燒製出冷盤、熱菜、大菜、燙羹等菜式。更因配料不同,烹調方式不同,風味因而不同,呈現各樣風情。事實上,莫看只是一只筍,亦可因其部位鮮嫩之不同,以致在烹調運用時,可以有所區隔。例如筍的頂部較嫩,宜用來炒食或作肉圓、魚圓、蝦圓等的配料;中段可切成筍片或筍塊供單燒或與其他食材配合;至於其根部,因質地較老,適合用之於煮、煨或製湯等。

  又,鮮筍中含草酸量較高,因此在烹調前,應先採用焯水、焐油等法,藉以減輕其含量。當下以筍製作的佳餚不勝枚舉,可葷可素,其運用之妙,誠變化萬千。

  一、可素者—— 其名菜有「薺菜冬筍」、「燴雙冬(主料為冬筍、冬菇、配料多為豆苗)」、「雪裡蕻炒筍絲」、「鮮蘑冬筍」、「炒香冬」等。

  二、可葷者—— 其名菜有「竹筍醃鮮」、「節節高(竹筍炒肉絲)」、「筍燒肉」等。其中的「筍燒肉」乃歷史名餚,原來蘇軾擔任杭州通判時,曾於某年初夏來到潛縣(今杭州臨安縣),下榻在金鵝山的「綠筠軒」。此地茂林脩竹,景致甚佳。他老兄心懷一暢,隨即賦〈於潛僧綠筠軒詩〉一首,詩云:「可使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旁人笑此言,似高還似癡,若對此君(指竹筍)仍大嚼,世間那有揚州鶴?……」此詩戛然而止,餘味似有未盡。巧的是晚膳時,縣令刁鑄以筍燒肉款待他,並謂:「吃筍最忌大嚼,只能細嚐。」蘇軾依言而試,果然滋味不凡,於是打趣續吟:「若要不俗也不瘦,餐餐筍煮肉。」

  關於「筍燒肉」的滋味,幽默大師林語堂所言極是:「筍燒肉是一種極可口的配合,肉藉筍之鮮,筍則以肉而肥。」又,刁縣令所謂的筍宜細嚐,也是有道理的。民諺云:「吃一餐筍肉,要刮三天油。」意乃竹筍的纖維質粗,可將食物中的油脂吸附而排出體外,並能降低胃腸黏膜對脂肪的吸收,因而減少體內脂肪的積蓄,並可消耗過多的脂肪。故《本草衍義》云:「筍難化,不益人,脾病不宜食之。」《筍譜》甚至把它說是「刮腸篦」。

  此外,《筍譜》的作者,宋人贊寧對吃筍之法非常講究,他說:「凡食筍者,譬如治藥,得法則益人,反是則有損。採之宜避風日,見風日則本堅。入水則肉硬,脫殼則失味,生著刃則失柔。煮之宜久,生必損人。」換句話說,竹筍須掘出即烹煮,不可久置於空氣中,放久必老。也不可和別的菜蔬一樣,採收後用水澆灌,畢竟它一見水,將會硬而不柔。吃時宜先連殼煮過,才不失其鮮味,如先剝其殼切開,就得馬上炒食,以保其脆。而且筍最好煮久一點,生食恐對人體不利。講得頗有道理,甚有參考價值。



.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32

主題

1

好友

1萬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13#
發表於 2014-12-30 06:23:46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wu_peace 於 2014-12-30 07:22 編輯


《隨園食單》 乃 袁枚 於 72 歲以後整理所作,當中人生閱歷豐富。


《隨園食單》結合了古代烹飪文獻和袁枚耳聞目睹廚師關於烹飪技術的談論,將有關烹飪的豐富經驗系統地加以總結,形成了一本兼具烹飪學理論與實踐的巨著。書體以“單”為綱,共有十四單,其中與素食相關的主要在 雜素菜單、小菜單 與 點心單、飲粥單中。書中所列 326 種菜餚和點心,自山珍海味到小菜粥飯,品種繁多,其中除著者常居的江南地方風味菜餚外,也有山東、安徽、廣東等地方風味食品。書中講述的烹飪飲食理論,有許多是至今仍有應用價值的妙理與高論。



這部書自問世以來,長期被公認為廚者的經典。它不僅在國內廣泛流傳,甚至還受到國外烹飪界的重視,最先有日文譯本,後又有英文、法文譯本出版,成為世界著名的中國古代烹飪專著。


袁枚世稱隨園先生,生於西元 1716 ,字子才,號簡齋,浙江錢塘人,清乾隆年間考上進士,才華出眾,詩文冠江南,為人瀟灑不羈,早早中了進士,卻因為恃才傲物,弄得功虧一簣,最後告別官場,優遊林下,將研究美食成為他生活的主要內容之一。袁枚對吃的研究,與蘇軾、李漁齊名。他們三人不僅能吃、會吃,講究吃,且對所吃的東西各有一番道理,並且倡導成為一種風氣。


一生講究吃的袁枚,雖君子而樂庖廚,不僅喜歡吃,而且每吃佳品,必命家廚登門求教,就這樣邊吃邊記、涉筆成趣,積四十年之功寫出了被後世許多大廚視為枕中秘笈的《隨園食單》。                     


http://www.slideshare.net/sophiya/-122888


.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Archiver|手機版|天羅地網

GMT+8, 2024-11-14 02:00 , Processed in 0.014887 second(s), 18 queries .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