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收藏本站|簡體中文

天羅地網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查看: 2385|回復: 5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20190303郭信差之閒話家常:2017國慶放生-教睇通勝及親誦增廣...

[複製鏈接]

5886

主題

1

好友

8萬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9-3-3 08:54:07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本帖最後由 容燥兒 於 2019-3-3 11:18 編輯

在 YouTube 上觀看「郭信差之"閒話家常"(55)」
https://youtu.be/KiN1lYRSvQs

Screenshot_2019-03-03-09-17-28.png (1.4 MB, 下載次數: 35)

Screenshot_2019-03-03-09-17-28.png

IMG-20190303-WA0059.jpg (32.35 KB, 下載次數: 33)

IMG-20190303-WA0059.jpg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886

主題

1

好友

8萬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沙發
發表於 2019-3-3 08:55:04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容燥兒 於 2019-3-3 12:53 編輯

Dr.k:提示❗
保健班同學:
以下資料收藏起來,
另電傳親友們!
Dr郭泐❗

什麼病看中醫,什麼病看西醫?趕緊收藏~ | 尋夢新聞http://ezvivi3.com/m/268704.asp

中醫是幾千年的獨特醫學瑰寶,西醫是近百年興起的醫學科目,雖然兩者有不同的理論基礎,但也都不妨礙其能治病救人。
有些人說西醫好,有些人說中醫強。不同的病,中西醫各有所長。我們整理了一份表格,根據不同的癥狀,推薦不同選擇方向~

1、心腦血管疾病:先西后中
如:高血壓病、心臟病、中風、腦梗死等。西醫在急性發作時有迅速控制癥狀的作用。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但不能根治疾病,中醫藥主要在改善患者體質方面發揮巨大調理作用。

2、便秘:首選中醫
西藥對便秘的治療較為短效,只能作為應急措施。不要過多服用瀉藥,避免藥物依賴。

3、感冒:中西醫皆可
絕大多數情況下,感冒不吃藥七天能好,吃藥一周能好,輸液一星期也能好。關鍵在於治療感冒時是否在同時提升免疫力。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一般情況下,感冒初期多喝水,補充維生素C增強免疫力就能控制。
如果突發性高熱不退、咳嗽、頭痛等癥狀比較重的,可以找西醫,明確病因,有利於指導用藥。

4、頸椎病:首選中醫
中醫理療是治療該病種的一大特色,配合中藥調養,更有優勢。
5、腰椎間盤突出:首選中醫
更多情況下中藥配合理療效果較好,西醫主要在疾病晚期手術治療方面有優勢。


6、面癱:首選中醫
西醫也沒有特別好的辦法,中醫針灸配合理療效果在臨床上療效更確切,一般來說治療越及時,效果越好。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7、口腔疾病:首選西醫
西醫牙科相關醫療器械完善,在手術矯形、治療等方面優勢明顯。
一些非器質性病變比如口腔潰瘍、牙齦腫痛等則可選擇中醫治療。

8、脾胃病:首選中醫
如慢性胃炎、腹脹便溏等,一般病程較長,機理比較複雜。西藥多為單成分,不如中藥個體化治療(一人一方)更容易貼近病情。
中醫認為脾主升,胃主降,用中藥幫助調節脾胃升降,必要時配合疏肝,能很好地調節消化系統疾病。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9、過敏性疾病:首選中醫
濕疹、蕁麻疹、過敏性鼻炎、過敏性哮喘等,一般屬於免疫功能紊亂。由於免疫系統具有牽一髮而動全身的特點,用西藥很難找到針對性,往往只能抑制免疫功能,停葯后容易反覆。
而中醫是跳出局部從整體來調節,認為過敏是由於正氣相對不足,邪氣入侵造成的,治療無非是輔助正氣,排出邪氣,簡單治療即收到良好的效果。

10、皮膚病
青春痘:首選中醫
西藥副作用相當大,不宜久用;中醫從全身調理,作用緩和但持久。
白癜風:中西各有特色
白癜風為難治性疾病,治療需要持續。

sponsored ads
sponsored ads


西藥主要在局部用藥、激光治療方面有特色;中醫依靠辨證論治,進行全身調養。
帶狀皰疹:首選中醫
帶狀皰疹屬於病毒感染引起,西醫針對病毒也沒有特效藥物。中西醫療效較好,需要注意防治併發症及後遺症。
腳氣:中西醫皆可
一般外用藥治療的效果都不錯,但西醫有針對性的抗真菌藥物,對於頑固病例,中西藥配合起來,治療效果更佳。
特發性脫髮、斑禿:首選中醫
這類疾病一般病因不明,西醫不易治療。中醫從氣血不足、臟腑虛損、痰濕瘀熱等角度出發辨證治療,有一定療效。

11、婦科病
感染類疾病:中西醫皆可
如盆腔炎、陰道炎等。對於急性發作期、採用西藥抗感染治療見效快。中藥和中醫理療則對一些慢性反覆發作性炎症療效更好。
不孕不育:根據病因
首先應該仔細查找病因,再確定找中醫還是西醫。屬於輸卵管阻塞等有明確器質性病變的,西醫治療較好,但大多數功能性病變引起者,中醫藥調理有獨到之處。
原發性痛經:中醫
西醫對原發性痛經治療效果不佳,多屬對症治療。中醫辨證施治效果較好。
月經失調:中醫
婦科疾病常屬於激素分泌紊亂,如果單純調節某種激素,不但不好掌控劑量,還容易引發體內一系列激素變化。中醫從整體調節婦科也是一門強項。中醫認為,婦科疾病大多是體內有瘀滯或血虛,採取疏肝補腎、養血活血等方法治療,效果很好。
更年期綜合征:中西醫結合
西醫治療在一些人群身上較為明顯,中醫長期調理更加安全。

12、失眠:看中醫
失眠大多屬於功能性紊亂,中醫可從氣血、陰陽等角度辨證治療,有較好的療效。
鎮靜安眠類的西藥容易導致依賴,只能短時間服用。

13、偏頭痛:看中醫
首先檢查明確病因,在排除器質性問題后,採取中醫調理。
偏頭痛大多沒有病因,屬於功能性紊亂,西醫沒有更好的辦法。


14、亞健康:首選中醫
西醫生化檢查等指標正常或輕微異常者,都可通過中醫進行調理。

15、複雜慢性病:中醫
如慢性腎炎、風濕病、中風後遺症、腫瘤等,西醫可能會採取激素治療,有一定的副作用。
中醫通過辨證選方,喝湯藥或扎針灸,效果不錯,對肝腎功能的損害也小,腫瘤患者配合內服中藥還可以緩解化療的毒副作用。

16、非器質性疾病:中醫
有些人平時容易出現疲勞乏力、精力不足、頭暈目眩、口臭、便秘、心情煩躁等癥狀,雖然精神上很不舒服,但是經西醫化驗、拍片檢查卻發現不了明顯的器質性異常。
這些也是中醫擅長的領域,可以針對這些癥狀選葯,做到提早治療,防止病情加重。

看中醫的六個注意
中醫講究「望、聞、問、切」,但很多人去看中醫前,經常因為忽視了一些細節,而影響了中醫師對病人氣色、舌脈的觀察,進而影響對病情的診斷。看中醫,一定要做到 6 個「不」。
1.不化妝
「望診」對診斷非常重要,一定要讓中醫師看到你的「本來面目」。
2.不吃容易染舌苔的食物或藥物
牛奶、花生等含脂肪多的食品容易使你的舌苔變得白膩;楊梅、烏梅等,容易使舌苔變黑;咖啡、橘子以及維生素B2等,可能使舌苔變黃;就診前剛喝熱飲,可使舌質變紅。
3.不使用或食用氣味濃烈的東西
不要使用氣味濃烈的香水或護膚品;不要吃氣味濃烈的食物,如蔥、蒜等,以免影響聞診的準確性。
4.不做劇烈運動
脈診是中醫診病的重要手段,就診前應盡量保持心情平靜,避免情緒急躁和劇烈運動等因素,對診斷造成影響。
5.不頻繁更換醫生
很多疾病的治療需要一定時間,而頻繁更換醫生只會造成治療的重複。
一般的慢性疾病,如果治療 1~2 個月後仍無明顯效果,可以考慮另選大夫,但一定要將以往的病歷或處方保存好,以便讓醫生了解您的治療情況。
6.不沿用過去的處方或別人的處方
有些人認為,這次病好了,可以把方子留著,以備將來癥狀再次出現時使用,或者看到別人跟自己的病情類似,便將別人的處方拿來自己用。這是不正確的。

看西醫的四個注意
西醫的診斷和治療,除了需要醫生豐富的臨床經驗,還需要各類的檢查報告作為診斷依據。為了儘快看好病、避免多餘的檢查、減少冤枉錢,看西醫的時候,下面這幾點也要注意。
1.記清發病過程
發病的時間、原因、過程等對疾病的判斷非常重要,所以就診西醫的時候盡量簡明地介紹病情很有必要。
2.預約檢查問清注意事項
西醫的各種檢查會有不同的要求,比如說是否需要禁食、禁水;衣著要求,有些檢查不可佩戴金屬等製品;時間要求,雌激素檢測在不同時期有不同參考值等等。不按要求,有些會耽誤時間,而有些則會直接影響結果,妨礙診斷的準確性。
3.查體做好個人衛生
西醫的很多檢查需要直接和身體接觸,如泌尿生殖科、肛腸科、皮膚科的檢查。做好這這類檢查前注意做好個人衛生,更有利於檢查進行。
4.複診帶好用藥單及病例
通過檢查報告的對比,醫生可以更清楚的了解病情的進展。西醫的藥名有些很難記,如果醫生詢問又不記得,可能會妨礙診治。



總 結
急性病、意外傷害、器質性病變一般看西醫。
慢性、退行性疾病及亞健康狀態應採用中醫調理+營養補充。






IMG-20190303-WA0042.jpg (526.94 KB, 下載次數: 33)

IMG-20190303-WA0042.jpg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886

主題

1

好友

8萬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板凳
發表於 2019-3-3 08:55:21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容燥兒 於 2019-3-3 08:58 編輯

Dr.k:學武如缺修養!
必招横禍❗

IMG-20190303-WA0043.jpg (402.7 KB, 下載次數: 35)

IMG-20190303-WA0043.jpg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886

主題

1

好友

8萬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地板
發表於 2019-3-3 08:55:46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容燥兒 於 2019-3-3 09:15 編輯

Dr.k:看看ON膠低幹手法!
有運行至出奇❗

IMG-20190303-WA0035.jpg (257.35 KB, 下載次數: 35)

IMG-20190303-WA0035.jpg

IMG-20190303-WA0036.jpg (366.7 KB, 下載次數: 33)

IMG-20190303-WA0036.jpg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886

主題

1

好友

8萬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5#
發表於 2019-3-3 08:56:37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容燥兒 於 2019-3-3 09:17 編輯

大媽唱歌!問你死未?

在 YouTube 上觀看「網友傳來之片段3」
https://youtu.be/tavRZzGXCjA

Screenshot_2019-03-03-09-16-13.png (1.5 MB, 下載次數: 34)

Screenshot_2019-03-03-09-16-13.png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886

主題

1

好友

8萬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6#
發表於 2019-3-3 08:56:58 |只看該作者
Dr.k:歌聲魅影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Archiver|手機版|天羅地網

GMT+8, 2024-6-2 06:34 , Processed in 0.029107 second(s), 21 queries .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