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收藏本站|簡體中文

天羅地網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查看: 2347|回復: 2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不要做表面的功德

[複製鏈接]

50

主題

1

好友

1312

積分

金牌會員

Rank: 6Rank: 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4-6-8 03:43:29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米拉日巴尊者最後的囑托:不要做表面的功德



米拉日巴在圓寂前跟弟子說:「又有某些只有少量福德的學佛人,為了今生的名聞恭敬,表面上東做佛事,西做功德;實際呢,他供施一百,心裡卻想收回一千。這些貪求果報而行佛事的世俗人,就等於把毒藥混在美味裡進食一樣。所以你們不應該為了今生的名聞恭敬而飲下這個『好名』的毒藥。那些表面上是佛法,而實質上是世法的事,你們都要徹底舍棄,一心精進,修行純淨的佛法才好。」

諸弟子又請問尊者說:「如果對於眾生有利益,我們是否可以行一點點世法?」

尊者說:「行世法的動機,如果絲毫也不是為了利已,那是可以行的。可是照這樣行,實在是太困難了。如果為了一己的貪欲而行利他,則自利尚不成,更談不到利他了。就像不會游水的人去游水,不但游水不成,反而為水所淹死一樣。所以在沒有證得實相空性以前,最好不要談利生的事業!已無修證,就要利生,等於瞎子引盲人,最後終究要墮入自私的深淵中去。

虛空無盡,眾生亦無盡,自己修行成就了以後,度生的機會實在太多了;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可以度化眾生。在未成就以前,你們應該以『清淨意』發『大悲心』,為利益一切眾生的緣故而勤求佛果。放棄衣食名利的思想,身耐勞苦,心負重荷,如是修行才是。這就是度眾生,也就是修行入道完成自他一切的究竟利益。

現在很多人都說,「我是為了眾生,為了佛教的事業」,但都只是在嘴上這麼說說。沒有看破沒有放下的時候,真正要做到很難。如果你完全是為了眾生,為了佛教的事業,這樣你在精神上不會有壓力,心裡不會有煩惱,因為你沒有「我」,也就沒有我執,就沒有欲求。如果你做事做得心裡難受了、痛苦了,說明了你說得還是空話和大話。追根溯源,這都不是真正清淨的發心,也就別給自己找借口。即便是想做買賣,卻也沒有那個能力,怎麼做呢?找了一堆借口也沒有用,還是沒有這個緣分,沒有這個福報。

佛法豈是廉價的交易品,我們和佛菩薩的往來,是信仰清淨的增長,是依止修學解脫的利益。上師開示過,師父與弟子,師兄弟之間應該是零利益,只有這樣純粹而清淨的關系,我們才會在解脫道路上走得更堅實。

有一位信徒,用袋子裝了一百兩黃金,送到寺廟給誠拙禪師,說明是要捐助建築講堂之用。禪師收下黃金,就忙著處理別的事,信徒對此態度十分不滿,心想:一百兩黃金可不是個小數目,怎麼這個禪師拿到這筆鉅款,連個謝字也沒有?於是就尾隨禪師的後面提醒道:「師父!我那口袋子裝的是一百兩黃金呀!」

禪師淡然的應道:「你已經說過了,我也知道了。」信徒更是生氣,提高嗓門道:「喂!師父,我今天捐的是一百兩黃金呀!難道你連一句謝謝也沒有嘛?」

禪師剛好走到大雄寶殿就停下:「你捐錢給佛祖,功德是你自己的,如果你把布施當成一種買賣,我就代替佛祖向你說聲:謝謝!從此你和佛祖銀貨兩訖!」

這個故事,警醒我們不可以把布施當成銀貨買賣。三寶是無上的福田對境。佛陀把布施福德的果喻為虛空,果亦是從因中來,在布施時心如虛空坦蕩無為,沒有親疏好惡的揀擇,果報就能像虛空廣大殊勝。

學佛過程中以米拉日巴尊者的警言提醒自己,從布施到任何利益眾生的善行,不斷檢視自己的發心是否清淨,正行是否無緣殊勝,回向是否利益眾生,從而一心精進,修行佛法,積累福慧資糧,自利利他,使眾生竟得安樂。

http://bestzen.pixnet.net/blog/post/57653034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5

主題

0

好友

2527

積分

金牌會員

Rank: 6Rank: 6

沙發
發表於 2014-6-8 09:47:07 |只看該作者
多谢分享。
佛書實在太深,真很難明白。
但透過小故事,最小我們能夠容易明白日常生活中,
如何做功德和放下《我》。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91

主題

5

好友

7556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板凳
發表於 2014-6-9 23:40:35 |只看該作者
一切從心做起,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Archiver|手機版|天羅地網

GMT+8, 2024-9-28 05:32 , Processed in 0.036879 second(s), 19 queries .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