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收藏本站|簡體中文

天羅地網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查看: 2092|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人格的裂變!

[複製鏈接]

1391

主題

5

好友

7556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4-10-24 03:05:51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本帖最後由 Nelsonlai 於 2014-10-24 03:10 編輯


中国纪检监察报: 人格的裂变
http://www.ccdi.gov.cn/lzjy/yswj/ljcq/201410/t20141017_28867.html


發佈時間:2014-10-17 10:00


提起隋煬帝和石敬瑭,讀過歷史的人都知道這是兩個寡廉鮮恥的人物:前者是著名的暴君,以其荒淫與殘暴把隋朝的江山摧毀了;後者是契丹的“兒皇帝” ,為了滿足自己的權力慾望,不惜認賊作父,出賣民族利益,為後人所不齒。

很少有人注意到,隋煬帝在登上皇位之前,其實也是隋朝的“傑出青年”;石敬瑭在建立後晉之前,曾為後唐德高望重的忠臣。


W020141017306894562127.jpg
隋煬帝像 盧延光 繪


人性的複雜,在這兩個歷史人物身上表現得淋漓盡致。

隋煬帝楊廣,從小才華出眾,詩文俱佳,而且仁孝並舉,堪稱“道德標兵”。楊廣還是隋朝統一戰爭的前線“總指揮”,為完成全國統一大業立下了汗馬功勞,充分展示了其政治與軍事才能。而成為皇帝的楊廣,在主觀上卻幾乎沒做過一件好事,以致被史家評為“集秦朝弊政之大成”:暴行不輸秦始皇,荒淫超過秦二世。

後晉高祖石敬瑭,是後唐君主李嗣源的愛將、賢婿、功臣,他生活簡樸,不近聲色,關心民情,深得民心。後來,他為了當皇帝,與契丹談判,接受了契丹提出的屈辱條件:拜比自己小十多歲的契丹皇帝為父,割讓燕雲十六州,歲貢帛三十萬匹。連他手下的大將安重榮都說:“貶中國以尊夷狄,困已敝之民,而充無厭之欲,此晉萬世之恥也!”

觀楊廣、石敬瑭的一生,他們並非生下來就是一無是處之人,相反,前期的“閃光點”還多得很。可是,蓋棺論定,二人還是被釘上了歷史的恥辱柱。這是一種典型的“人格裂變”現象,它在生活中普遍存在,只不過,在普通人身上更沒那麼容易顯現而已。


人格發生裂變,變因往往是慾望的驅使、地位的改變。

石敬瑭如果不是為了當皇帝,他必不至於從一個有德之人變成如此無恥之徒。他的岳父後唐明宗李嗣源,是五代十國時期少有的明君,可李嗣源死後,後唐的政局發生變化,皇帝夢在石敬瑭心中油然而生,於是,為了達到目的,他把自己人格上最隱蔽的地方亮出來了。

至於楊廣,有人認為他早年因為自己不是太子(太子是其兄楊勇),離皇位遙遠了些,所以只好克制私慾,做個好人。而一旦位居九五之尊,無所顧忌了,就為所欲為,還原了自己的本來面目。


不管是哪種情況,它都告訴我們,人是會變的,不到關鍵時刻,無法真正認識一個人的本質。

說近一點,在我們身邊,就不乏“官大脾氣長,一闊就變臉”之類的情況。很多人,隨著他的社會地位、經濟地位的提升,品行上的弱點、污點也會漸漸暴露。這個時候,說明他的人格已經開始發生裂變了。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作為旁觀者,此時正好擦亮眼睛。

再看看在反腐浪潮中躍出水面的貪官,有多少人在事發前曾經口碑良好?不排除他們中的一些人是善於偽裝的,但更不能排除其中一些貪官在掌握權力之前並不壞,是權力打開了他們的慾望之門,使他們從此無法自拔。

眾多的“教材”告訴我們,誰也無法絕對保證自己的人格不會發生“裂變”。作為普通百姓,我們的人格發生“裂變”的機會相對要少得多,可面對這些內容深刻的“教材”,在主觀上,我們還是有必要時時提醒自己克欲守節,否則,說不定有朝一日“發達”了,自己變了還不知道呢。而另一方面,在客觀上,更需要社會形成一套合理的製度,讓那些放縱慾望或身居高位的人也做不成壞事。



(李偉明)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Archiver|手機版|天羅地網

GMT+8, 2024-9-23 12:20 , Processed in 0.063821 second(s), 23 queries .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