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3-9-29
- 最後登錄
- 2022-2-21
- 閱讀權限
- 90
- 積分
- 4227
- 精華
- 0
- 帖子
- 137
|
本帖最後由 李天興 於 2018-7-10 04:59 編輯
【印度佛教历史介绍-3】
二千五百多年以来,多少人感恩佛陀的伟大智慧而奉献一生,雕出了如何壮观的大佛像、或者乐意捐款建造许多的佛庙,制造佛像、菩萨像……等等,在全世界的佛寺不计其数,然而,就算有那么多人用各种方式来表达自己对佛教的尊敬,事实上,是否真正的在弘扬着佛陀的教义?或者无意中在破坏着佛陀正法而不自知?
就是因为我深深了解佛法是教人看清实相、教人觉醒、教人解脱的方法,所以才会在网络里写佛法来告诉大家,应该恢复佛陀教义本来面貌,而不是把佛法当着是安慰剂,止痛药,或是盲目的膜拜。
然而,现在年代的佛法已经变质让人误以为只有烧香拜佛、素食放生、念佛号、举办超度法会…………等等的宗教仪式才是佛法,甚至有许多人还认为我在刻意批评这些问题,
在这里我再次强调,我不求名,不求利,我在网络认识一群志同道合的佛教网友,把我写过的文章印成书本免费赠送给大家,分文不取,寄到府上,我们只希望还佛陀一个公道,将佛陀教义发扬光大,流传后世。
我并不是刻意批评任何佛教徒的信仰系统或是存心破坏某些人的财路,我之所以会在网络写佛法,完全是看到太多人误解了佛法,最大原因是没有真正的了解清楚佛教历史流程。
老实说,我把佛教历史真相写完之后,我并不在乎有多少人否认,或有多少人认同,至少我完成我该做的事情,我问心无愧,既然我们选择学佛,我们就要彻底的理解清楚佛教历史记载的是什么?佛陀曾经说过的是什么?修行目的到底是什么?
是为了要解脱轮回,而不是盲目的膜拜,或是跟别人辩论到底谁的看法才是正确的等等?那是毫无意义的事情。
我们身为佛陀弟子应该要给自己一个原则,我们只会接受佛陀的教导,而不是要听一些毫无历史根据的神话故事或某某法师的高见。
也许我这样说会被千夫所指,但我仍然会一字一字的写完我该写的文章,虽然有许多人会不满意我的做法,相对的,也有许多人赞成我这样做。
我相信,假设佛陀在世也会赞成我这样做,将历史真相告诉世人,因为有许多的佛教理论确实不是佛陀所说的,是后人歪曲了历史真相,误导了无数众生。
阿利安人定居印度。
印度文明起于阿利安人侵入和定居以后,阿利安人进入印度河上游所谓五河一带,一方面继续过游牧生活,另一方面慢慢从事农耕,并开始定居在那里了。
阿利安人可说是宗教民族,他们有一本赞叹的歌集——吠陀(Rg,Veda)内容都是歌颂本族人一向尊敬的诸神,共有1017首赞歌和11首补述。这些大概完成于纪元前1200~~800年前后。但在纪元前1000~~800年前后才编輯成现在的形式。直到3000年后的今天,他们还沿襲背诵方式,很严格的传乘到现在。
期间被赞叹的诸神,虽然是模擬自然现象而来,殊不知其中最活躣那位因陀罗,后来进入佛教里成为帝释天。其他诸神为数不少,为了要给予最高的赞叹,致使诸神的个性都不太明显。
管理这些神事的司祭者叫(婆罗门),战士与王族叫(杀帝利),一般百姓叫(吠舍),至于被征服者那群奴隸叫(首陀罗),印度社会逐渐兴起这些阶段差别了。这是馳名于世的(喀斯特制度),起初流行混血现象,分成许多下属喀斯特,到了后代才完全固定化。以致使印度社会出现闭锁性,极度压制了印度社会里面的流动性。
例如:佛教主张一切众生都平等,坚决反对这套(喀斯特制度);结果,(喀斯特制度)本身不但丝毫不动摇,反而把佛教看作很危险的思想,以致严重障碍佛教的兴盛,但在同一个(喀斯特)的成员之间,产生一种连带意识,它能维持原本缺乏国家规制那种印度社会的秩序,互相弥补社会政策的贫困,诸如此类的状况也屢见不鲜。
固定化的(喀斯特制度),靠每个人的出身背景来决定,而如今印度社会仍有不少(喀斯特)与职业结合的例子,规定某些职业不让特定的(喀斯特)参加,且分化的非常细腻。
不消说,婆罗门最受人尊敬,诚如最初期的佛经上说(不是由出生来做婆罗门,而是由他的行为来做婆罗门)。
可见佛教也显然很尊敬婆罗门:(但这句话指喀斯特制度下的婆罗门,也就是否定与生俱有的婆罗门,完全改变婆罗门的内容)。
(吠陀圣典):
阿利安人在纪元前1000年左右开始东进,出入兴都斯坦平原,那里是深受賈姆那河与恒河的滋润地区,所以,土地肥沃,阳光充足,雨量也丰富,具备农耕的最好条件。于是,阿利安人就定居在这里,而放弃原先的游牧生活,专心致力于农耕事业。结果呈现一种自给自足,孤立和闭锁式的农耕社会了。他们的精神支柱是婆罗门教,而它就成了(喀斯特制度)的温床,把婆罗门教放在最高峰了。
吠陀圣典包括上述的(Rg,Veda)以外,再加上(Saman)和(Vajus)兩种吠陀,以及(Atharuan)吠陀,后者是土著的民俗信仰,总共四部吠陀圣典。
这四种是狹义的吠陀圣典,此外又有它的注释文献(祭仪书、森林书、和奥义书)而这叫广义的吠陀圣典,也成了婆罗门教的教科书。
以上四种里,最早的(奥义书)是非常重要的文献,也是最早期的东西,早在佛教出现以前就存在的了。其间,以(BrhadaRanfaka)和(Chandogya)两种奥义书最珍贵。
这些含有《梵》(中性字)与《我》(男性字)两项基本概念。
《梵》原来是神圣而含有咒力的祈祷语言,意谓著某种神秘力。
《我》是一种主体与人格性的原理。本来意谓气息、生机、本体、灵魂、自我、后来成为一种术语(表示万物内在的奥妙力量)。
不过,《梵》与《我》都很难用其他字眼来说明。它既是一,也是全体,既非相对,亦非比较,反正用文字与思考都无法表达,倘若非表达不可的话,那也只能用否定字眼《不、不》(neti,neti)而已。
这一来,一方面可说是宇宙的根本原理,或超越性的《梵》。另一方面也可以说是形成各个人主体与内在性的《我》,在逐渐说明一体化之际,自然成了梵与我的一致性。
那就是《梵我一如》了。让个人本体提升到宇宙的根本原理上面,到达那种境界的一元论,就是古奥义书哲学的巅峰。
除了《梵即是我》的发现以外,还有一种来自业的轮回思想;而这是在古奥义书上最先解说的教义。
业是(Karman)的譯语:
而(Karman)系由(制造)、(形成)等动词而来,意指我们的行为,及这种行为所留下的一切结果。
换句话说,由行为而生结果,再由这项结果而导致下次行为。
这项循环存在神,人和其他众生之间,以各种姿态投胎转世的思想。
这跟《梵我一体》的思想脱节,也被佛教所采用,而呈现一种独自的发展。
也许阿利安人生活在这个充满生命力的印度,经历几个世代的经验才成就的一套思想(轮回转世的思想也出现在古希腊的华达格拉斯、和安配德库雷斯的学说里,但不是显而有力;在欧洲随著基督教的确立而消失)。
然而,古奥义书所说的业(轮回思想),还是很单纯的内容,似乎只提到善人来自自己的善业,而坏人也由于自己所造诸恶业的缘故,而没有其他丰富的解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