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收藏本站|簡體中文

天羅地網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查看: 9010|回復: 26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瑪欣德尊者] 禪林開示 第五講 除障與修福

[複製鏈接]

698

主題

0

好友

4686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9-1-12 00:05:09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http://read.goodweb.net.cn/news/news_view.asp?newsid=58379

第五講-除障與修福
在我們討論之前,大家一起來禮敬世尊、阿拉漢、正等覺者: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àsambuddhassa!(3X)
各位尊者、各位法師、各位大德,我們今天晚上要討論的內容,是關於禪修的障礙以及如何來培育禪修助緣,也就是如何來培育福德的這個問題。
首先,我們要討論的是禪修的障礙問題。我們要修行止,修行觀,要禪修,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先要排除障礙。這正如說,我們要去一個地方,我們要先找到路。找到路之後,我們先要排除在路上的一些干擾,一些障礙。這樣的話,才能夠使我們更加順利地到達目的地。
同時,我們要順利地到達一個目的地,我們除了要有自己行走的能力外,還需要有其它的一些資糧。比如說路上的一些盤纏、一些干糧、一些費用、路費等等,這些也要準備。
我們今天要討論的,不是直接討論禪修業處的問題,而是討論跟禪修有關係,但是又不是直接討論禪修業處。那麼,在《清淨道論》裡面也提到了,我們要修行業處的時候,要具備很多種條件,比如說要住在適當的地方,要避免一些不適合的住所,而且要做一些身體的工作,比如說要清洗袈裟、把身體洗乾淨、剪手指甲等等,這些工作都是屬於讓我們能夠更加順利地、更加自然地去禪修。
那在今天我們要討論的關於禪修方面的障礙,我們可以分為兩大類:一大類是屬於對於禪修的障礙法或者說叫做障道法;而另外一種,是屬於禪修的障礙,這種障礙是屬於蓋。
我們今天討論的第一個方面,第一個問題,是禪修的蓋障的問題,障有五種,蓋也有五種。其中的蓋我們在當時講入出息念的時候已經講過了,蓋是屬於平時所提到的五蓋,也就是 nīvarana、pañcanvarana。分別是欲貪、嗔恚、昏沉睡眠、掉舉、惡作跟疑。因為我們已經討論過了,今天就不再作詳細的探討。
下面再講一下障礙法,障礙法也有五種,也就是說對於我們禪修,會障礙我們禪修的這些因素。障礙法通常在巴利裡面叫做 antarāyika dhamma;antarāyika 就是障礙的意思,就是妨礙的意思,法就是這些因素、這些現象。一般我們都會提到一個人禪修會有一些障,最常用的障就是說業障,業障來了就不能夠禪修,或者說他禪修遇到了業障。
在這裡說的障,一共有五種:
第一種是屬於煩惱障;
第二種是屬於業障;
第三種是屬於果報障,或者叫做異熟障;
第四種叫做譭謗障;
第五種叫做威令障。
如果一位禪修者具足了這五種障的任何一種,他的禪修就會遭到障礙,甚至說在今生他的禪修就不可能有任何的成果,假如他不去除這些障礙的話。而且,在這些障礙當中,有些是可以改變的,有些是不能夠改變的,有些是可以去除的,有些是不可以去除的。那今天我們就根據經論裡面的記載,再結合禪修來探討一下。
首先第一個是煩惱障,煩惱障包括了三類:
第一類是屬於定邪見,就是決定性的邪見;
第二類是屬於兩性人;
第三類是黃門,就是 paõóaka,這個是記載在《清淨道論》裡面的。
決定性的邪見又可以分為三種:
一種是無因見 (ahetuka diññhi);
另外一種是無作用見 (akiriya diññhi);
還有另外一種是虛無見 (natthika diññhi)。
第一種是無因見,就是否定一切因的,比如說有人認為說我們現在的人生、這個世界都是偶然的,沒有原因的。這種邪見就否定了人是由過去造的善跟不善的業,而遭致的果報而投生來的,而且呢,也否定了一切現在的一些現象都是由因果關係所組合的。
第二種是屬於無作用見,無作用見就是認為,現在無論行佈施也好、行善也好、偷殺搶也好、做惡也好,都沒有果報的,你所做的任何業不會帶來任何的果報,做只是做而已,這種是叫做無作用見,也就是屬於否定因果的另外一種。
而第三種叫做虛無見,虛無見也就是否定因、否定果、否定緣起的,認為說沒有三世輪迴,沒有過去世、沒有未來世,現在人活在這個世界上,也不是由於過去所造的業,而帶來的結果。現在所造的善或不善的業,也不會導致任何的果報,所以我們平時說這種虛無見也是屬於否定因果的。
這一種邪見唯有在其中的一種情況下,我們才稱為定邪見,也就是決定性的邪見,也就是說一個人堅持這三種邪見的其中任何一種而不放,很頑固地認為說沒有因果、沒有三世、沒有緣起。而且這一種邪見,在他臨終的時候還不放棄的話,這種邪見會成為一種叫做 garuka mma,就是很重的、極重的業,而導致他決定性地墮落到四惡道里面去,所以我們說這種叫做定邪見。如果一個人有定邪見的話,他是不可能禪修的,即使他很努力地嘗試去禪修,也不可能成功。
另外第二種煩惱障,是屬於兩性人。兩性人在《阿毗達摩》那裡,他是屬於無因結生的,善果報的無因結生,這種人也不可能禪修成功。兩性人是指同時具有兩性根,如果執著於男,就會有女性根出現;如果是執著於女,貪著於女,就有男性根出現;或者說兩種同時具備;這種人也不可能禪修成功。
還有另外一種人是叫 paõóaka,就是古代類似於太監那一類的人,也是不可能禪修的,這是屬於煩惱障。
然後第二種是屬於業障,業障可能是我們平常所用的詞語很常用的,就如:「我們有業障啊,業障很重,要消業障啊。」但是真正我們說的業障,是什麼呢?我們相信在座每一個人都沒有業障。業障是指五無間業,極重業,也就是:殺害自己的親生母親,殺害自己的親生父親,殺害阿拉漢,以惡意去使佛陀的身流血,還有分裂和合的僧團,或者叫破和合僧。如果一個人曾經造下了任何這五種極重業的其中一種的話,在今生無論如何他即使連禪那都不可能證得。
我們知道在佛陀在世的時候,有一位很著名的護法,叫阿迦答沙都 (Ajàtasattu),就是阿阇世王。阿阇世王他具足了非常強的巴拉密,也就是說他有很強的善根因緣。他的巴拉密已經強到可以使他只是聽聞佛陀講完《沙門果經》,就可以證得初果。如果從四類可以值遇佛法的人來說,他是屬於第二種廣演知者,就是說聽聞了佛陀或者說佛弟子所講的詳細的佛法開示,就可以證得聖道聖果的這一類人,所以他是屬於廣演知者這一類人。
然而,因為阿迦答沙都在之前已經殺害了他的父親賓比薩拉王 (Bimbisàra, 古譯為頻婆娑羅王),所以他殺害父親的這一種業,障到他在聽聞佛陀開示《沙門果經》的時候,並沒有證得任何的聖道跟聖果。雖然,阿迦答沙都在聽了佛陀說完了《沙門果經》之後,他成為了信心第一的國王,信心第一的在家弟子。而且,在佛教史上非常有名的第一次三藏聖典的結集,就是阿迦答沙都做護法的,他做外護的。他支付了在第一次結集當中所參加的五百位阿拉漢的所有的資具、飲食,乃至也裝修了第一次結集的所在地七葉窟。
在他對三寶、對佛法產生信心之後,也是一直到他死之前,他都是毫無疑義地去資助佛教,去供養僧團。即使他造了這麼多善業,然而,因為他之前已經造了殺害父親的重罪,當他死後,他仍然是掉落到地獄裡去,因為他所造的殺父的業太重了。當然,在他聽聞了佛法,對三寶產生信心之後,這些善業也不會白做,他將會在未來成為辟支佛。但是,我們可以說,現在阿迦答沙都仍然在地獄油鍋裡面打滾。
這是對於一個人來說,假如他造了任何一種無間業,就是殺母、殺父、殺阿拉漢、出佛身血跟破和合僧,那麼就肯定在今生連禪那都不能證得,更不用說道果了。
在這個時代,殺母跟殺父還是會有可能出現的。有時候,我們打開報章雜誌,偶爾會發現,現在還是有一些人連自己的母親、連自己的父親都殺害。
殺阿拉漢可能性就很小,因為現在即使有阿拉漢也是非常罕見。
而佛身血就只有在佛陀在世的時候,才能夠出佛身血。
如果想破和合僧的話,現在也不容易。因為破和合僧首先你必須是比庫,而且,你必須得在同一個界 (sima) 當中,你另外舉行自己的羯磨,你倡導把佛說說成非佛說,把非佛說說成是佛說;把法說成非法,非法說成法;把律說成非律,非律說成律;就是倡導一些非法非律的東西;而且你另外起羯磨,組成另外的僧團,這樣的話才造成了破和合僧。所以,這個在現在也是比較難實現,那我相信這種業障大家是沒有的,所以,大家應該放心,在禪修當中不用擔心自己有業障。
然後,下面一種是果報障,或者叫異熟障。異熟障是指兩大類的人:一類是二因結生的;另外一類是無因結生的。
根據《阿毗達摩》,我們投生為人,都是四種大善心所造的果報。也就是說我們每一個在座的人,在這裡果報心都是屬於八大果報心的其中一種。在前世或者說在過去生,我們曾經造下的都是屬於八大善心的其中的一種,所以,現在我們在座每一位禪修者,有分心都是屬於八大果報心的其中一種。
那麼,為什麼說我們在座沒有無因心結生呢,我們是可以肯定這點的。下面,詳細解釋一下。
所有的四惡趣裡面的眾生,包括地獄的眾生、畜生、餓鬼跟阿修羅——這是屬於墮苦趣的阿修羅,這一類的眾生,他們都是屬於無因結生。無因結生是不可能證得任何禪那跟道果的,換一句話說,安止速行跟道心路過程跟果心路過程,不可能在無因結生的有情的名色流裡面出現。
那同樣的,二因結生也不可能,二因結生是什麼呢?我們學過《阿毗達摩》知道,《阿毗達摩》的八大善心裡面,有四類的善心是屬於三因心,有四類的心是屬於二因心。其中,我們在八大善心裡面的第一種是喜俱的智相應有行心、喜俱智相應的無行心、然後,還有再下面的舍俱智相應有行心、舍俱智相應無行心,這四種心是屬於三因心。
如果已經修過名業處的禪修者,應該就可以明白,這四類的心,為什麼是屬於三因心呢?因為,其中前面的那兩種智相應的喜俱的善心,他的名法是三十四;而舍俱智相應兩種有行跟無行心,他的名法是三十三。其中,在這三十四或三十三當中,有一種是無貪,另外一種是無嗔,還有另外一種是無痴,或者叫慧根,這三種因是在這個心流裡面具足的,所以,這種心我們稱為三因心。
而喜俱智不相應有行、無行兩種心,和舍俱智不相應有行、無行這兩種心,加起來這四種心,在這四種心裡面,其中喜俱智不相應心的名法一共有三十三種,而舍俱智不相應有行跟無行心裡面,他的名法只有三十二種。所以,在智不相應的這四種心裡面已經沒有了無痴這種心所,因為沒有了無痴這種心所,所以他只有無貪跟無嗔這兩種心所,因為有無貪和無嗔這兩種心所,所以我們才稱為二因。
這裡的因,只有六種稱為因,就是貪、嗔、痴、無貪、無嗔、無痴,這六種心所才稱為因。然而,在一切善心裡面,不可能貪、嗔、痴的這些心所,所以只有無貪、無嗔、無痴這三種因。
所以,在一種心裡面,在一種名法裡面,具備了無貪跟無嗔這兩種心所的,我們稱為二因心;具備了無貪、無嗔、無痴這三種心所的,我們稱為三因心。
我們在心流裡面,凡是凡夫心流裡面的速行心,不是善心就是不善心。假如我們造了一些善業,比如說佈施、持戒、禪修,這個時候我們心流裡面所產生的是屬於善心,而且,很可能是屬於三因的善心,也就是智相應的心。
如果,我們造善業這種善心所種下的業因,在臨終的時候成熟的話,下生我們就會投生為人或天;而之所以能夠投生為人或天,肯定是由善心、善業所造成的。
因此,我們在座的每一個人,因為都是人,所以我們可以肯定,我們的有分心,我們的果報心,在這生命流裡面的果報心,都是屬於善心。
但是,人有三類不同結生心的人:一類是三因結生、一類是二因結生、還有一類是無因結生,為什麼我們說我們在座中沒有無因結生呢?因為,如果是無因結生的人的話,有一個比較容易辨認的特徵,就是要麼他是先天性的盲、聾、啞、殘廢、弱智——就是智障,或者說一些精神病人,乃至到兩性人,這些是屬於無因結生的。我們在座的沒有任何一個人有任何的一個特徵,因此,我們可以說,我們在座當中沒有無因結生的人。
而我們之所以能夠投生為人,都是因為在過去生,曾經造下了善業,而這善業在什麼情況下投生為二因結生的人,在什麼情況下投生為三因結生的人呢?可以分為幾種情況:
第一種情況,如果在過去生曾經造下了殊勝的三因善業的話,我們可以在今生投生為三因結生的人,這是第一種情況。
第二種情況,是在過去生曾經造下了低劣的智相應心,以智相應心造下了低劣的善業的話,我們今生還只是投生為二因結生的人。如果在過去生曾經造下了很殊勝的二因善業的話,今生有可能投生為二因結生的人。如果在過去生曾經造下了很低劣的二因善業的話,這種善業促使我們今生可能投生為無因結生的人。
因此,要投生為三因結生的人,只有在過去生造下殊勝的三因善業,這樣的人才能夠投生為三因結生的人。
那麼,什麼是殊勝,什麼是低劣的呢?舉例來講,當我們在行善的時候,像我們佈施,我們把如法所得的物品,用一種清淨的心去佈施而且我們有戒行,而且供養的對象使我們很恭敬,供養的對象有德行,那麼,我們把這種物品供養這位尊者所造的業就是殊勝的。
但是,如果在我們做這些善業的時候,產生了我慢心:「你看我有這樣的能力去做這樣的善行,你看他沒有。」自讚自詡,或者說譭謗他人,甚至對自己所造的善行做了之後感到很後悔:「哎呀,怎麼我剛才那麼傻,我把那麼好的東西去給他。」或者說:「我為什麼不自己留下來用呢?我要把它供養出去?」這樣的話,即使你造的是善業,但是之後你追悔,你感到後悔,這樣的話也會影響到你所造的業,變成是很低劣的業。
然而,雖然說我們作為一個正常的人,只需要有兩種因結生就可以,但我相信我們在座大部分的人,都是屬於三因的。為什麼會這樣說呢?
因為,我們能夠遇到佛法,能夠千里迢迢來這邊禪修,還是可以肯定一點,如果沒有在過去生造下與佛法很深一段因緣的話,這種因緣不可能在我們今生成熟。那為什麼是我們來到帕奧禪林,而不是其它的人?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98

主題

0

好友

4686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沙發
發表於 2019-1-12 00:05:34 |只看該作者
我們現在可以再思索一下,可以省思一下:現在世界上有 60 億人是吧,多少億人?50 還是 60 億人?其中佛教徒有多少億人呢?佛教徒不到 3 億人,是不是?所以,在 20 個人當中,還選不到一個佛教徒、信佛的人,是不是?那麼我們可想而知,能夠值遇佛法的比例是多麼少啊!

我們又可以再想一下,在現在這 3 億人當中,有多少的人能夠真正對佛陀教導的戒、定、慧,所教導的四聖諦產生很深的信心呢?有多少個人呢?在這 3 億的佛教徒當中,我們可以想想,很多人只是因為他宣稱自己是佛教徒,或者說他曾經到寺廟裡面燒燒香、拜一拜,然後在戶口裡面,或者說在他的個人的資料裡面就填上自己是佛教徒而已,是不是?

有些地方,比如說馬來西亞,或者是台灣,我想這一類人應該不在少數吧,是不是?在那麼多的佛教徒當中,能夠真正來禪修的有多少?整個世界,整個地球 60 億人,我們能不能夠找到 1 千萬人在禪修?或者我們再想想 5 百萬呢?再少一半,有沒有?然後在那麼多禪修的人當中,能夠找到正確的方法的人有多少?

我想,在座很多同修們,都知道來這邊,我們都是想要禪修。但是,因為大家在尋覓禪修的過程中,可能也是遇到了很多其它各種各樣的方法。無論是藏傳的、漢傳的或者南傳的,在這裡我們不是去作比較,或者作批判,只是舉個例。比如說現在大家有很大部分人是來自漢傳的。

據我所知,在中國大陸寺院裡面的禪堂也許不少,但是我聽一個來自中國大陸的北傳法師,曾經這樣描述過,就是說他跑遍了大江南北的禪堂,來來去去,還不過是那 1 百多人在禪堂裡面常住的。中國大陸現在的出家人也許有 20 多萬,其中來來去去,才那麼 1 百多個人真正地在禪堂裡面禪修的。而在這 1 百多個人當中,到底他們有沒有正確的方法呢?

想想看,所以我們從這些概率、從這些比例上來說,我們現在之所以能夠值遇佛法,能夠不遠千里、攀山涉水來到這邊,可以知道我們的因緣是多麼難得!我們可以從推理上知道,其實來到這邊並不簡單,是不是?從比例上來說,現在帕奧禪林加起來這些外國人才多少啊?整個帕奧禪林還不到 1 千人,是不是?那在這 1 千人當中,就算 1 千人全部都禪修,然後再加上緬甸,整個緬甸就算有 1 千多座禪修中心吧;那這 1 千座禪修中心裡有很多平時才只有二、三十人 (在禪修),甚至還是以在家人為主的。

我去過北緬的一些禪修中心,幾乎整個禪堂才 2、3 個在家人在那裡禪修,讓人感覺到是一種很荒蕪、很荒涼的一種狀態。我發現那麼多禪修中心裡,應該咱們帕奧禪林是最多人的,而且能夠感覺到很強的禪修氣氛的一個禪修中心。

所以,我們只要再省思一下,應該對自己在這麼多人當中,在這麼少的比例當中,是佔有其中的一份,應該感到慶幸!而不要認為說,現在目前只是因為因緣沒有成熟,因為巴拉密沒有成熟,就對自己喪失信心。我們應當要好好地珍惜現在的因緣,努力地積累巴拉密。

對於在座,我相信大部分人都是屬於三因結生的人。即使偶爾有一、兩位很不幸是屬於二因結生,但是二因結生的人也不等於說他不用禪修,為什麼呢?因為,即使是三因結生,也不一定說:「我肯定在今生可以證得禪那,可以證得道果。」為什麼呢?

因為,值遇佛法的人一共分為四類,這四類人在《增支部》(Aïguttara Nikàya) 的第四集,跟在《論藏》裡的《人施設論》(Puggalapa¤¤atti) 裡面都有提到:

第一類人是屬於略開知者。也就是只是通過聽聞很簡短的佛法開示,就可以證悟道果的,就好像之前的 Upatissa,後來的舍利弗尊者,還有 Kolita,就是後來的目犍連尊者一樣;他只是聽聞阿沙基 (Assaji,古譯為阿說示) 尊者的一首偈頌,就證得了初果。這一類人是屬於略開知者,就是 (只須聽聞佛法的) 簡略的開示,就已經可以證得聖道聖果的人;

第二類人是廣演知者。廣演就是詳細的解說,詳細的佛法開示,知就是證悟的意思。這一類人可以通過聽聞佛陀或者佛陀的弟子開示詳細的佛法,就可以證悟聖道聖果的這一類人。就比如說安雅袞丹雅 (A¤¤à-Koõóa¤¤a, 古譯阿若憍陳如),或者說咖沙巴 (Kassapa, 迦葉) 三兄弟的那一千位比庫,在佛陀講了《燃燒經》之後,他們都證得阿拉漢果,這一類人是屬於廣演知者;

第三類人是屬於所引導者 (neyya)。是指除了聽聞佛法之外,還要經過如理思維跟法隨法行,就是很有系統地禪修,很有體系地,很有次第地禪修,才可以在今生證得聖道聖果這一類人;

第四類是屬於文句為最者,就是無論如何努力禪修,都不可能在今生證得聖道聖果的人。

其中,前面的三種,就是略開知者、廣演知者跟所引導者是屬於三因結生的人,而文句為最者是屬於二因結生的人。

在這個時代,已經不可能有略開知者跟廣演知者了,也就是說,在我們現在 (距離) 佛陀已經入滅二千五百五十五年了,現在已經不可能有只是通過聽聞佛法就證悟的人了。所有的禪修者,都必須得經過很有系統,很有次第地禪修,才有可能在今生證得禪那,證得聖道與聖果。

如果我們很慶幸是屬於所引導者,我們必須得在今生很努力地禪修,以期在今生能夠證得聖道與聖果,因為我們具足有巴拉密。

如果很不幸是屬於二因結生者,也不等於說今生就可以不用禪修,因為如果我們在今生積累了足夠的巴拉密,今生很精進地禪修,在臨終的速行心是可以屬於三因心的。

如果在我們臨終的速行取的是禪修的目標,比如說我們觀照諸行法為無常、苦、無我的話,我們下一生投生的時候,就成為三因結生;而如果我們在今生的臨死速行是屬於修 vipassanà 的心的話,那下一生我們要證悟聖道跟聖果是很容易的。

在《隨順經》裡面就提到了有這樣的一種情況,就是假如有一些禪修者在今生他很努力地修行 vipassanà,在他修行的時候,如果死去,因為他是在修行當中死去,那麼這個時候,他的臨死速行心很可能就是屬於觀智的大善心。這種觀智的大善心,所帶來的下一世的果報,也就成為了下一生的結生心跟有分心;而下一生的結生心跟有分心,特別是有分心,它都是取 vipassanà 的所緣,就是觀察諸行的無常、苦、無我的心。因為在他下一生的果報心裡面,有分心裡面,都是屬於觀智的心,所以在下一期生命他要證悟聖道聖果是很容易的。

因此,現在無論大家是三因結生,或者即使很不幸是屬於二因結生的,也不應當放棄修行,為什麼?因為我們放棄修行的話,甚至連機會都沒有,是不是?現在,大家假如很有幸是三因結生,那麼大家也應當很努力地禪修。如果稍微懈怠,稍微放棄的話,也不可能在今生證得任何的聖道聖果。

如果,大家很不幸的是二因結生的話,那麼還是有兩種選擇:

第一種選擇,就是現在今生努力地禪修,以期在下一生當中,能夠證得聖道聖果或者至少在下一生能夠證得禪那,今生只是作為積累資本,只是作為培育巴拉密,下一生可以證得禪那跟聖道聖果。

還有另外一種選擇,這個我曾經問過帕奧禪師,我問:「二因結生的禪修者可不可以修 vipassanà?」禪師的回答是肯定的,還是可以修 vipassanà。所以,我們不要因此而氣餒,如果說作為二因結生者,很不幸他不可能在今生證得禪那,他還是可以作為純觀行者。

當然,如果我們是三因結生的話,而且今生我們又有機會成為止觀行者的話,當然我們這個機會更要珍惜,更要爭取了。即使不是,我們還是可以作為純觀行者;純觀行者是在這個時代沒有辦法的選擇,但不是說沒有路可走的,還是可以修行的。乃至到,如果一個禪修者是二因結生的話,乃至他可以證得行舍智,只是很困難而已,很困難不等於說沒有機會。

所以,先勿論大家是不是三因或二因,大家應該只管去積累巴拉密,只管依照導師的教導去修行、持好戒,修行止、修行觀,大家都有機會,至少在來生,我們可以有希望證得更高的成就。

現在再回到我們所談的,就是作為異熟障,就是作為果報障來說,無因結生的人是不可能在今生證得禪那跟道果的,作為二因的話,也不可能。所以,在這裡,首先已經排除了無因這種可能性。

然而,二因的我相信在座也不多,即使是,也不是說沒有機會。但更重要的是我們要把握好今生,不要浪費今生。如果,有些人認為今生已經是屬於二因的,那就放棄的話,那麼就連僅存的機會,連下一生能夠投生為三因結生的人的機會,都可能給抹殺了,這是更不值得的。

然而,假如禪修者已經可以證得禪那,那麼就可以肯定他今生是屬於三因結生者。而如果大家的禪相已經很穩定了,或很亮很亮了,那麼也有非常大的可能,大家是屬於三因結生者。所以,至於說異熟的東西,我們是不可能改變的,然而,我們可以改變我們現在所造的業。所以不要因為大家以前的果報而氣餒,我們應當創造好現在的機會,把握好現在的機會跟創造未來的機會。過去只是已經過去了,不要再嘆息,未來是可以把握的,可以爭取的,可以變得更好的,這是屬於第三種障。

第四種障是屬於譭謗障,在《清淨道論》裡面提到的前面三種障的次第是第一種是業障,第二種是煩惱障,第三種是果報障,這幾種障在《增支部》跟在《分別論》裡面都有提到。然後註解裡面還提到了後面有兩種障,第一種是屬於譭謗障,第二類是屬於威令障。

譭謗障就是一個人譭謗了聖者。譭謗了聖者有兩種方式譭謗:第一種方式是以極惡的事,極惡的語言去譭謗;第二種,是以譭謗聖者的德來譭謗。什麼是以極惡的事來譭謗呢?比如說:「他哪裡像個出家人,他根本就不是出家人,他根本就不像沙門,他根本就不是沙門。」這是以極惡的事情去譭謗。

還有另外一種是以譭謗聖者的德,什麼是譭謗聖者的德?比如說:「他沒有戒,他哪裡有禪定,他哪裡是解脫的人,他哪裡有解脫,他沒有聖道,他沒有聖果。」用德去譭謗聖者。

如果其中的任何一種,只要說出口,就是屬於譭謗。

這種譭謗必須得具足一些條件,比如說,對方必須得是聖者,才會造成障礙。如果是凡夫的話,還不成譭謗障;第二,必須得用身或語,特別是語言說出來,然後就會造成障礙。然而有一點就是說:「我沒有心譭謗啊。」沒有心也算,所以,譭謗聖者的這一種障,無論是有意的,還是無心的,都造成了譭謗。

而且,這種障非常重,重到可以使一個人墮落到地獄,可以使一個人墮落到四惡道,因此,一位禪修者如果能夠證得了天眼通的話,也就是死生智證通的話,他就可以看到,因為一個人身造了惡業,口造了惡業,意造了惡業,譭謗聖賢,懷有邪見,他就墮落到地獄、畜生、餓鬼。

假如一個人曾經譭謗了聖者,至少在今生會障兩種東西,也就是有兩種情況是不可能產生的:

第一、他在今生不可能證得禪那跟任何道果;

第二、他不可能在下一生投生到天界。

因此說,譭謗障第一是障道,第二是生天之障。

這就是《清淨道論》裡面的記載,《清淨道論》裡面也舉了一個故事。這個故事講,有一次一位老比庫跟一位年輕的比庫一起入村托缽。在第一家的門口,他們都得了一勺的熱粥,這個時候,這位年老的比庫就發現肚子痛,因為風的作用,他感覺到肚子痛,結果他就想:「我趁熱把這熱粥喝下去,可以平息我肚子因為風大而引起的痛。」

於是,他就坐在一棵用來準備做門柱而放在地上的木柱上面,坐下來就把這熱粥先喝了。這個時候,那位年輕的比庫就很厭煩地說:「啊,看這位老比庫餓成這個樣子,真讓我們感到羞恥。」這位老比庫當時也沒有說什麼,於是他們就一起繼續托缽,等回到寺院之後,這位老比庫就問那位年輕的比庫說:「賢友,你在我們的教法當中有什麼建樹嗎?」這位年輕的比庫說:“尊者,我是初果聖者。」那位老比庫說:「你是不是不想為證得更高的道果而努力呢?」那位年輕比庫說:「怎麼樣呢?尊者?」那位老比庫說:「因為你已經譭謗了漏盡者。」結果,這位年輕比庫聽了之後,就知道當時他說的那句話,已經譭謗了阿拉漢,結果立刻就向這位年老的阿拉漢懺悔,於是這種障就已經消除了,也就是說它已經不會成為障礙。

然而,譭謗的業還是在,我們必須得清楚不會障道,但是不等於說業已經消除。

假如有一位禪修者,或者在座有些人懷疑自己曾經譭謗過一個人,但是我們不確定他是不是聖者的話,最好還是建議要懺悔。

懺悔的程序,基本上是三個步驟:

第一個步驟就是表白,或者叫告白。在《清淨道論》裡面就是說,在去到那一位聖者的跟前,然後跟這位聖者說:「尊者,我說了『這麼這麼這麼樣』的話。」這個叫做表白,就是把自己所說的話,或者所做的行為說出來;

第二個步驟是請求原諒,就是叫懺悔;

第三個步驟是改過,以後就要好好防護,不要再犯。

假如這一位聖者已經離開了,不在了,那怎麼辦呢?最好,就能夠找到他去的地方,然後親自跟他道歉。如果他只是一位來無影去無蹤的一位雲水比庫的話,借用叫雲水比庫 (就是只是在這邊暫時住,然後一走就不知道去哪裡的)這樣的一位比庫的話,那麼,就必須得找到人,曾經跟這位比庫要好的另外一位比庫。然後,在這位比庫面前懺悔,然後說:「尊者,我對於那位尊者曾經說了『如何如何如何』的話,我現在請求原諒。」然後,那位接受懺悔的比庫,就跟這位想懺悔的比庫說:「根據我知道,他應該會原諒你的,你應當好好地以後防護。」那這樣的話,也可以把譭謗的障去除掉。

假如,被譭謗的那位聖者已經去世了,如果是阿拉漢的話,已經入般涅槃了,那麼就必須要去到他去世的床前,或者說到他的塔墓前,進行懺悔。懺悔了,就可以把這種障道的障礙可以去除掉,這是屬於譭謗障。

在這裡我們也要再順便說一下,我們通常平時在談話的時候,必須得很小心。如果我們在談戒律的時候,或者說我們在談法的時候,儘量不要提到人。如果我們要談的話,就談事情比較好。就比如說,我們在談戒律的時候,我們就可以說:「假如有人他這麼這麼樣做,那麼會不會犯了什麼戒?」這個只是談事情;如果說:「我看到某某比庫他這麼做。」

但是,假如你已經不知道當時這位比庫是不是真的是這麼做;或者說我們看錯了,誤解了;或者說當時他也許是有其它因緣而要這麼做,但是他做的目的並不是像你認為的犯戒。如果你不知道,而你這樣指責他,或者說:「他這樣子已經是犯戒了。」那很可能在無形之中 (譭謗了對方),假如對方又是聖者的話,那麼就是很危險的,非常危險的。

因此,無論在談法,在談戒律的時候,我們都談事,不要談人,要談戒就談戒,談法就談法,如果指人的話,就比較危險的。

而通常人都有一個習慣,就是很容易誇大別人的缺點,或者說用放大鏡去看別人的缺點,乃至到有些人甚至是對方曾經幫助過自己的,曾經教導過自己的,或者說曾經在某一方面幫過自己的。然而由於一個人的習氣,或者由於個人那種心態,很容易對對方產生排斥感,即使他沒有得罪過自己,但是有的時候,就是那種內心的一種不善的氣量,使你一談到別人的時候,就會對那一個人感到抗拒,這個時候很容易就指責對方怎麼樣。

批評是很難避免的,即使在佛陀在世的時候,也是非常普遍的。曾經有一個叫阿圖拉 (Atula) 的人,有一次他想要知道一些佛法的知識,然後他就去找阿難達尊者。見到阿難達尊者後,就把他對佛法的疑問,就去問阿難達尊者。結果阿難達尊者就很詳細地跟他解答了這樣的問題,即使阿難達尊者很細心地幫他解答問題,然而他聽了之後,他感到很不耐煩;他說:「我只問了這麼簡單的問題,為什麼他那麼囉嗦跟我講一大堆的話?」

然後,他又去問沙利補答 (Sàriputta,古譯為舍利弗) 尊者的弟弟,叫勒瓦答 (Revata,古譯為離婆多) 尊者。勒瓦答尊者是一個很沉默、不喜歡多說話的人,他去問了勒瓦答尊者,結果勒瓦答尊者沒有怎麼去回答他。然後他又批評了:「我那麼好心去問他,他居然不回答我的問題,那麼高傲,有什麼好了不起的。」

於是,他又把這個問題去問沙利補答尊者,沙利補答尊者就很簡單扼要地回答他的問題。他聽了沙利補答尊者的回答之後,他又譭謗了:「我問這個問題,他那麼簡單就回答了我的問題,我怎麼可以理解呢?」

結果他又去找佛陀,然後就把他去見阿難達尊者,見勒瓦答尊者,見沙利補答尊者的情況,跟佛陀報告。這個時候,佛陀就說了一首偈頌:

「阿圖拉,不是現在才如此,過去已經是這樣了,說多話的人給人譭謗,說少話的人會給人譭謗,乃至到沉默的人也會給人譭謗。」

(法句經.憤怒品)

「阿杜羅應知,古來已如此,

非是今日事,默然受人謗,

多言受人謗,適言受人謗,

不為誹謗者,此世未曾有。」

這個就是人性,中國有一句話:「誰人背後無人說,誰人人前不說人。」是不是?這是人性的缺點。作為禪修者,我們最重要的就是要學會包容,要學會發現別人的長處,別人的優點,別人的可取之處,別人可以學習的地方。不要老是用帶刺的眼光去看別人,不要用帶刺的口氣去挖苦,去刻畫別人。

如果我們看到別人的長處,看到別人的優點,我們再去說,這個是屬於一種隨喜的心態;如果是帶著批評的、帶著貶低的、帶著挖苦性質的話,去說別人,這很可能是屬於一種嗔恨心。批評一個人,唯有一種情況才是可取的,也就是說你當面說他的缺點,在適當的情況下說他的缺點,或者告訴他的老師,叫他的老師或者叫他的朋友去提醒他,幫他改過,在這種情況下,說別人的缺點才是允許的。

而平時,一些人聚在一起,說這個不好,說那個人不行,基本上都是由三種心態所造成的:第一種要麼就是傲慢心,很高傲的心,看不起對方;第二種是嗔恨心;第三種是妒嫉的心。

如果在講到一個人的不是的時候,我們可以先提醒一下自己,用什麼心態去講別人,真的要提醒一下自己,而且有時候我們也可以想想,講這些話對自己、對對方有沒有利益,有沒有好處?如果沒有好處,我們就不要做。

有四類的人:

第一類的人就是既做利益自己,又做利益他人的人;

第二種只是利益自己而不利益他人的人;

第三種是損害他人來利益自己的人;

第四種既損害他人也不利益自己的人。

第一種人是最高等、最上等的,幫助了自己又幫助了他人;比如說,我們跟大家一起說:「我們一起去做供養吧,我們一起去禪修吧。」或者說,我們去教導別人,幫助別人,在幫助別人的同時,我們也提升自己,這種叫做利益自己又利益他人。

第二種人就是利益自己而不利益他人。比如現在大家正在禪修,有些事不用我們管、不用我們幫的,我們就暫時放在一邊,我們只是先管好自己禪修,這個叫做只利益自己先不管他人。

第三種人是損人利己的,就是傷害了別人,損害了別人的利益,去利益自己的。比如說貪污一些公款,當然這是在家人的事情;或者說我們私自挪用了常住、寺院的一些東西來為自己,或者說拿了別人的東西來自己用,這個就是損害別人來利益自己。

第四種人是損人不利己的,既損害了他人又沒有利益到自己。如果我們批評別人,我們去譭謗別人,就是這種損人不利己的事情。既損害了他人,既譭謗了他人,又為自己造成了一些沒必要的障礙。這種做法是最沒有智慧的、最蠢的一種做法。

因此,我們在談論人的時候,我們一定要小心,不要涉及到批評,儘量不要涉及到譭謗;如果對方已經有了戒,對方是持戒清淨的人,我們去譭謗他的禪修,我們去譭謗他的一些為人,這是很不應該的。如果一個人已經有了定,我們去譭謗他的戒,或者去譭謗他的一些為人,他的一些性格,這也是會對自己造成障礙的;如果對方已經有了觀智,我們去譭謗:「他修到 vipassanà 了,他持戒怎麼是這麼樣的!」或者「他還會說出這樣的話!」這樣的話也是很危險的。

如果我們談論的話,最好只是談論事,不要談論人。如果一談論人的話,就會涉及到這些東西。即使對方不是聖者,如果對方有德,這個德包括了戒德、定德、慧德,即使他還沒有解脫的德,沒有解脫知見的德,也就是說他還不是聖者,他還是一位凡夫,但是他是一位禪修者。如果我們譭謗,對他生起不善心,說了一些挖苦的、譴責的、譭謗的語言的話,也是會造成不善業的。因此,我們在談話的時候,一定要保護好自己的口業。

然後,第五種障是屬於威令障,這裡的威令是什麼意思呢?威令是從佛陀而來的。威令障是指一個禪修者已經違犯了以佛陀威力而制定的學處。如果一位比庫,他就必須得很好地持守比庫的 227 條戒,以及 20 種犍度裡面所規定的那些應當做的事情和不應當做的事情,他應當盡自己做比庫的一切義務;如果是作為沙馬內拉,他應當持好十戒,以及應當做的義務,還有眾學法;如果是一位十戒尼,她必須得持好十戒;如果是一位比庫尼,她必須要持好比庫尼戒;如果是一位在家人,他來這邊,如果這邊是規定要守八戒或守十戒的話,他就必須得要持守好自己的戒。

在上次我們已經說到了持戒清淨有兩種:第一種是守持不犯,守好戒律而不去犯;第二種是犯了就懺悔。如果比庫知道自己犯了戒,他應當懺悔,如法地懺悔;而對於沙馬內拉、對於十戒女、對於在家人,如果自己知道已經違犯了其中一條戒,他應當去重新再受戒,重新再受,戒就清淨了。

如果一個禪修者無慚無愧地犯了戒,而且沒有慚愧的心,沒有想悔過的心,他去禪修的話,是不可能證得任何禪那跟道果的。因為這個禪修者無慚無愧地犯戒,而且犯了戒沒有悔過的心,已經毀壞了以佛陀威力所制定的學處;因為違犯了這種學處,所以已經使他的道業成為障礙,這種障叫做威令障。

那有的人說:「我看到有些人,他根本就不持戒,他晚上要吃飯,什麼東西都做,他照樣可以禪修,照樣可以入禪那,那是怎麼回事呢?」這種人吶,很有可能有兩種情況:

第一種情況是,假如他 (她) 是比庫或比庫尼的話,那麼很可能他 (她) 不是真正的比庫或比庫尼戒,他 (她) 沒有成為真正的比庫或比庫尼。

第一種情況是,如果,我們看到一個人犯了戒,比如說有些人他住在森林裡面,他一個人住,就發現到他真的是犯戒,但是他還是可以入定,那怎麼回事呢?對於這種情況,如果一個人獨處,或者說一個人在森林裡面住的時候,他犯了戒。當他犯了戒的時候,他起了慚愧心,他想要懺悔,他想:「如果我遇到了其它的比庫,我將會如法地懺悔。」這樣的話,還是不會成為他的障礙。

但是最好的方法,就是當我們知道自己犯了戒,我們就懺悔,懺悔了,就把它放下,然後我們就去禪修,這是最好的方法。

因此,假如一位禪修者,有了這五種障礙的任何一種,第一是煩惱障,第二是業障,第三是異熟障,第四是譭謗障,第五是威令障。如果有這任何一種障礙,我們在這些障礙的障礙之下,是不可能證得道跟果的,甚至禪那的。

對於第一種煩惱障,我們在座不用擔心,都沒有;第二種業障,也不用擔心,我們在座都沒有;第三種果報障,我相信可能性也很小;第四種譭謗障呢,就是可以改變的,因為可以消除的,而且很容易,很快消除的。然而,我們能夠在平時守護好身、口、意,這種障礙也是不難發生的;而第五種威令障,就是我們犯戒的障礙,在我們共住的情況下,也是不難去除的,即使我們犯戒,或知道有些戒自己持不清淨,通過如法地懺悔,還是可以免除掉的。

所以,大家可以省察一下,如果有這些障礙當中其中任何一種,就要知道如何去排除這些障礙。排除了這些障礙之後,就不要擔心,然後把心再投進自己的業處,繼續禪修。

以上是屬於對禪修的障礙。

然後,蓋就是指五蓋,也就是欲貪蓋,嗔恚蓋,昏沉睡眠蓋,掉舉惡作蓋和疑蓋,我們上次已經談過了,所以在這邊就不談;還有至於其它的一些障礙,在這邊是簡單的帶過一下就可以。

禪修,要具備非常多的因緣才能夠成就的。如果其中任何一種因緣缺乏,或者不具足,沒有具備的話,都會給我們的禪修造成障礙。比如說氣候太冷、太熱、食物不適合、身體很多病、身體很虛弱,這些都會給我們的禪修造成障礙。那這些障礙,可以通過一些適當的方法來改善的。比如身體不行,真的是很多病的話,要正視現實,然後,在身體狀態很好的情況下,再禪修。還有另外一種,就是注意飲食跟運動的一些調節。

假如是氣候的話,比如天氣很熱,我們知道在這邊不可能說天氣熱了,我們每個人都裝空調,在這種現實情況下,就要做到心靜自然涼。不要太多的去抱怨,也不要說本來天氣已經是熱了,已經是成為我們禪修的障礙了,然而我們再加上新的障礙,在心裡面老是抱怨:「這種鬼天氣怎麼那麼糟糕,這種鬼天氣怎麼那麼熱。」因為氣候的、天氣的、大環境的,沒辦法改變,但是我們可以改變心的。而且,這些障礙只要我們禪修者有很好的心態,都不會成為障礙的,氣候的障礙、飲食的障礙等等 (都應該如理作意對待)。

另外,還有有一些障礙是屬於人為的,比如說在禪修當中,大家都應當互相體諒,應當互相理解,互相包容。而有些障礙是人為所造成的,這種障礙是很不應該的。比如說別人在禪修,我們在談話,影響到別人,這也是屬於一種障礙,這樣的障礙也是很不應該的;如果別人在禪修,我們在做其它的事情,妨礙到別人,這個也是會造成障礙。

因此,我們在這邊,就儘量要做到多點去理解別人,要去體會別人。如果別人在禪修,別人想要安靜,我們要創造一個空間,讓別人能夠儘量的、能夠更加沒有障礙地去禪修,特別是不會因為我一些不適當的行為跟不恰當的語言,或不適時的語言而障到別人。

有時候,我們也應當學會獨處,不要老是去竄聊,談一些沒有意義的話題,或談一些不適當的話題,這個也沒有意思。有時候別人很想禪修,你就老是去竄聊,然後去談一些家常,談一些不著邊際的話,這樣的話,只是在浪費時間,所以不要這樣做,要儘量保護別人的禪修環境,為別人禪修創造條件。所以在這裡,要儘量免除一些禪修人為的障礙,互相理解、互相包容也是很重要的。

然而,更重要的就是說我們要學會用一種平靜的心態來面對任何的事情。比如說條件不允許,就要調整心態。自己是可以創造一些條件的。因為在這個世界上,任何地方都是會有一些干擾,即使你到深山裡面,還是會有螞蟻、有蚊蟲這些干擾,還有風聲、鳥聲、野獸叫聲等等。所以,更重要的是要用一種很平和的心態,去面對任何外在的一些變動,一些波動。這個是對我們如何排除禪修的障礙,排除禪修的干擾的討論。

那接著,我們再談一下,如果要成就禪修,除了禪修之外,我們還是要有很多其它的助緣的,還是要其它的福德因緣的。凡是修行過緣起的禪修者,都知道或者都瞭解,我們在修行緣起的時候,要觀照過去世,觀照過去世跟今世之間的因果關係。

其中,觀照過去世我們要觀照三種情況:第一種就是說造成我們今生這一組果報五蘊的因,也就是我們在過去生曾經造了什麼樣的業,這些業由什麼樣的煩惱支持我們造這樣的業,然後使我們今生投生為男人,投生為女人的,這種是我們在修緣起,觀照過去世的時候必須觀照的。

還有第二種跟第三種,我們在觀照過去世的時候也要查的,查找的、追查的:第一種是屬於 vijjà bīja,第二種是 caraõa bīja,vijjà bīja 就是明的種子、智慧的種子,第二是行的種子,也就是福德的種子。因此,一個可以修到緣起的禪修者,在觀照過去世的時候,不僅僅要查找導致投生今生為人的因,這些因包括煩惱跟業,也就是無明、愛、取、行跟業;而且還要查找過去生是不是曾經有修行過,修行過哪一些業處;是不是造了一些善業;如果在過去生曾經修過四大,修過 vipassanà,這個是屬於在過去生曾經積累了 vijjà bīja,就是明的種子、智慧的種子。

如果在過去生曾經做過佈施,曾經持戒,曾經修過止業處——止禪的業處,這是屬於 caraõa bīja;或者說有些禪修者曾經在過去生曾經遇到佛陀,或者說曾經見過佛陀的弟子,這些都是屬於過去生的 caraõa bīja,就是行的種子、福德的種子,這個都是我們必須追查的。

因此,我們可以知道,一位禪修者禪修成功,除了修行之外,還必須得有很多其它的福德因緣的。這些福德因緣總結起來有十種,巴利叫做 pu¤¤akiriyavatthu,也就是做福德的基礎,十種功德事。這十種功德事分別是:

“Dàna, sãla, bhàvanà, apacàyana, veyyàvacca, pattidàna, pattànumodana, dhammasavana, dhammadesanà,ditthijjukammavasena.”

一共是十種,也就是:

第一是佈施;

第二是持戒;

第三是禪修;

第四是恭敬;

第五是服務;

第六是回向 (回向功德);

第七是隨喜功德;

第八是聽聞佛法;

第九是說法;

第十是正直己見。

這十種在巴利裡面叫做造作功德的基礎。我們每一個禪修者,在禪修之外,想要造功德,我們可以依照在經論裡面的這些指導去造功德。這樣的話,會明確很多,應當造哪一些功德,應如何造。而且,有些功德是非常容易的,是舉手之勞,易如反掌的。那麼,接下來我們分別簡單的講一下:

第一種是佈施 (dàna)。佈施是積累福德、積累福報最好的方式。在經論裡面,有時候把佈施分為兩種,有時候分為三種:一種是財施,財施就是財物的佈施,生活用品、資具的佈施;另外一種是法施,法施是指佛法的佈施,開示佛法;然而,有時候也分為無畏施,就是當別人有畏懼,當別人流離失所,需要幫助的時候,安慰他使他不會感到恐懼。

在這裡特別說到的是財施,因為法施我們在後面還有一個叫 dhammadesanà,dhammadesanà 就是說法的意思。所以,因此在這邊的佈施特別是指物品、物資方面的佈施,物品方面的佈施有很多種類型。

在《註解》裡面對此而分得非常細,比如說有親手的施,有拜託別人去做佈施的施,還有沒有貪染的施,有貪染的施。比如說自己佈施了之後,想要投生為人,投生為天,這個是可以導致繼續輪迴的佈施;如果佈施的時候,希望這種佈施的功德成為自己證悟涅槃的助緣,這個是沒有貪染的佈施。

還有的施是很精心準備的施,還有沒有精心準備的施。比如像我們佈施食物一樣,先把食物洗好、切好,再做得很好吃,這就叫精心準備的施,有時候只是買來,然後就把它供養,這個叫沒有精心準備的施。

還有,可以伴隨著很多附加條件的施,跟沒有伴隨附加條件的施。比如伴隨附加條件的施,就舉個例子:比如說有一個施主,他供養了一間孤邸 (kuñi,僧寮),然後再把孤邸的很多設備,桌子、凳子、香等等這些都附帶上去,也作為一起供養,這個叫做有附帶其它的佈施。跟沒有附帶其它的佈施,比如說只是供養一間空屋子,裡面沒有一些家具擺設,這個叫沒有附帶的佈施。

還有很歡喜地做的佈施,跟只是中舍性的佈施;還有有智的佈施跟沒有智的佈施。有智的佈施就是當我們佈施的時候,相信業果,相信做這些善行能夠帶來善的果報,這個是稱為有智的佈施;如果沒有智的佈施,就是只是認為說:「我佈施就只是佈施。」並不相信因果,或者說沒有去思維因果,沒有去考慮業果法則,這樣做的佈施就稱為沒有智的佈施。

還有很主動的佈施,跟被動的佈施。主動佈施就是自己很喜歡去佈施,不用經過別人的支持、鼓勵自己都去做。還有被動的佈施,就是經過別人的支持鼓勵才去做的佈施。

還有有罪施跟無罪施。有罪施就是比如說你把偷來的東西拿去佈施,你去用一些非法所得的,騙來的東西,或者說不是屬於你的東西,你拿去佈施,這個稱為有罪佈施。沒有罪的佈施就是自己如法的正當所得拿去佈施,這樣的叫做無罪施。

這些施的分類有很多種,這些不同種類的佈施,它所帶來的果報也是不同的。至於具體的分別我不想在這邊展開來講,要講的話,一個晚上都講不完。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98

主題

0

好友

4686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板凳
發表於 2019-1-12 00:05:51 |只看該作者
在這裡想要舉一個例子,佛陀在世的時候,有一位谷比嘎公主,谷比嘎公主有一次她來到了佛陀的面前,然後禮敬世尊,之後就坐在一邊,然後就問世尊這樣的問題說:「假如有兩個禪修者,有兩個人,他們在持戒、在德行、在禪修、在對三寶的信心、在定力、在智慧方面,都是同等的這兩個人。但是其中一個人有佈施,曾經經常做過佈施,而另外一個人不做佈施,這兩個人的果報有什麼區別呢?請世尊跟我開示一下。」

接著佛陀就說:「有兩個人,他們的信心、他們的戒德、他們的定力、他們的智慧都是一樣,然而一個人有佈施,一個人沒有佈施,他們在以後輪迴的果報都是不同的。如果有佈施這個人,無論他以後投生到哪裡,如果他是投生為人的話,他都可以投生到富貴的家庭。或者說,他投生之後,他很容易獲得財富,很容易投生為上等的家庭;而如果一個沒有佈施的人,無論他投生到哪裡,他只能夠投生到很貧窮的家庭,很下賤的家庭,他要積累財富也是很困難。」

「而如果這兩個人,有佈施的人在命終之後投生為天界的話,那麼,這個有佈施的人在十個方面可以超越那個沒有做佈施的人。哪十個方面呢?他可以在天的容貌 (就是天人的容貌)、天的壽命、天的快樂、天的威德、天的力,還有天的顏色、天的聲 (他所享受、所感受的天的顏色、天界的聲)、天界的香、天界的味跟天界的觸,都要殊勝過這個沒有行佈施的人。如果這兩個人都投生為人,結果又出家成為比庫的話,那麼,曾經在過去生有佈施的這個人,無論他獲得的袈裟、飲食、住所、藥品這些用品都很容易得到,很容易獲得。而沒有行佈施的在獲得袈裟、飲食、住所、藥品這些用品都很難獲得,這個就是他們的差別。」

然後,這位公主又繼續問:「那假如他們兩位都入般涅槃之後,還有沒有差別?」

佛陀說:「如果他們兩位都入般涅槃之後,是沒有任何差別的。」

也就是說,如果有佈施的人,在他輪迴當中,無論如何都會比沒有佈施的人更殊勝。同時,在這邊,要鼓勵大家如果要做任何佈施的時候,要做「成為涅槃助緣的佈施。」成為涅槃的助緣的佈施,並不是說這種佈施成就我們證入涅槃。而是說我們做這些佈施,當這些佈施帶來的果報都可以助成我們,成為我們修行的助緣;成為我們的福德因緣,而且可以為我們的禪修創造很好的條件。

比如說我們可以不需要在禪修的時候為飲食犯愁,不需要為袈裟衣服而犯愁,不需要為住所而犯愁,不需要為有病的時候沒有人照顧,或者說我們的身體會很好很健康,我們要去哪裡,比如說以後我們聽到一個地方有很好的善知識,有很好的禪修導師,那麼接著會有很多人會來幫助你,幫你出車票,會護持你啊。

所以,有佈施跟沒有佈施的差別就在這裡。如果我們把這種佈施成為我們證悟涅槃的助緣的話,那麼這些佈施都會助成我們,我們做任何事情都很容易把我們帶到法上,而且很容易使我們在禪修的過程中減少這些障礙,減少這些沒有必要的一些因為一時欠缺,因為沒有人資助等等這樣的障礙,這個是對於佈施的區別。

第二種是持戒 (sãla),持戒是指不同品類的戒,對於比庫來說是比庫戒,比庫尼來說是比庫尼戒,沙馬內拉來說是沙馬內拉戒,如果是 (sãla 行) 來說持十戒,十戒女要持好十戒,八戒女要持好八戒,對在家人來說要持好八戒跟九戒。這個是不同的戒,如果自己已經持好戒,佛陀說:「如果我們今生有持戒,至少可以保證我們在下一生不會墮落到四惡趣。」

一個有德行的人,也就是一個持戒清淨的人,可以保住他不會墮落惡趣,可以保住他在下一生仍然能夠投生為人跟天。即使一個人沒有任何的禪修,如果他持戒清淨的話,也是可以投生為人天善趣的。

然後我們就結合著下面的禪修來講,禪修 (bhàvanà) 可以分為兩大類的禪修:

第一種是 samatha bhàvanà;

第二種是 vipassanà bhàvanà。

Samatha bhàvanà 就是我們修止,對禪定業處、禪修業處的修習。Vipassanà bhàvanà 是修習觀。

如果一位禪修者有戒行,而且也修各種的業處,如果他還沒有證得禪那的話。那麼,這種持戒清淨跟禪修的這種善業,可以支持他在下一生投生為人或天。而如果在禪修的時候,他已經證得了禪那,而且這種禪那可以保持到他臨終的時候不退失的話,這種禪定的業是成為一種極重、極強而有力的業,使他能夠投生到梵天界。

剛才我們說到了業障裡的五種無間業,五種無間業是極重的不善業。這種不善業沒有任何其它的業可以跟它匹敵,使一個人墮落到無間地獄,墮落到四惡道。而如果一個禪修者有了禪那,而這種禪那可以維持到臨終的時候,而且他又有意願想要投生到梵天界的話,這種禪那的業也是一種非常強而有力的業,可以支助他能夠投生到梵天界。

當然,如果一位已經有禪那的禪修者,因為他已經對許多種業處已經善巧了,所以他還可以根據自己的意願繼續投生為人也可以,投生為欲界或天界也可以,如果他願意的話,他還可以選擇投生為梵天界。而如果一個禪修者修 vipassanà,修觀智,觀智因為只是屬於欲界的善心;如果一個禪修者在修 vipassanà 的時候去世,或者說他修 vipassanà 這種業支助至他投生的話,下一生他還是會投生為人界或天界。然後再下一生,因為今生已經修 vipassanà,下一生的有分心是屬於觀智的心,所以他要證果,要證得禪那也是很容易的。

再從果報上來說,我們有持戒,可以支助我們在輪迴過程中可以保住人身,可以資助我們在善趣當中,因為唯有善趣,我們才可以聽聞佛法。我們不可能向一個動物說法吧?是不是?在餓鬼當中即使有時候能夠聽聞到佛法,但是他們都是屬於無因結生的,即使它們聽聞佛法,它們也肯定不可能證得任何聖道聖果的。

所以唯有人身跟天身,跟梵天人才有可能證得聖道跟聖果;當然除了無色界梵天,如果無色界梵天乃是一個凡夫的話,他也不可能證得聖道聖果的。除非是一位索答般那以上的人投生到無色界的梵天,他才有可能證得更高的果位。一個凡夫投生為無色界梵天,是屬於八難之一,他不可能聽聞佛法,所以他也在無色界梵天那麼漫長的歲月裡面,不可能證得任何的道果。

因此,我們也要持戒清淨,因為持戒清淨是很強的助緣,可以使我們在輪迴當中,能夠繼續的在人跟天趣當中,繼續輪迴,而使我們能夠有機會聽聞佛法,精進禪修。

第四種是恭敬。恭敬在我們前一次的講座當中已經談到了,我們恭敬的對象有五種,分別是佛陀、法、僧、自己的父母跟自己的導師,在這裡我就不想再講。然而我們在這裡所要講的,就是我們出家人應當恭敬的。

我們在這裡首先應當恭敬的是佛陀、恭敬佛法、恭敬僧團;還有作為出家人,作為比庫,應當恭敬自己的導師 (àcariya,古譯為阿阇梨),自己的戒師、自己的依止師、自己的業處的師、教導自己禪修的、教導自己佛法、教導自己戒律的這些導師,這些都是在巴利叫做 àcariya。âcariya 包括很多種:有 dha mm àcariya,有 kammaññhàna  àcariya,有 vinaya àcariya,也就是分別跟我們有恩的、傳授我們禪修業處的、傳授我們佛法知識的、教導我們戒律的、乃至到我們去問他們,他們能夠回答,這些都是屬於我們的老師 (àcariya),我們都應當恭敬。

還有應當恭敬比我們先受比庫戒的,這是對比庫來說的。因為在《律藏》裡面規定,比庫只能夠禮三種人:第一種,就是後受具足戒的比庫應當禮敬先受具足戒的比庫;第二,就是依注而如法說的這些長老,這些上座也應當禮;第三是一切人、天、梵天都應當禮敬世尊、阿拉漢、正等覺者——就是佛陀,這是恭敬,我們恭敬也是一種善業。

在斯里蘭卡的傳統裡面,當一位比庫受人恭敬的,經常會念一首偈頌:「如果一個人時常禮敬有德者,有四法可以得增長,就是色、壽、力、樂。」如果一個人經常禮敬比庫,恭敬應當值得恭敬的對象,他可以增長自己的容貌,自己的容貌可以變得更莊嚴、更漂亮,還有可以增長壽命,可以增長健康跟可以得到快樂。這是《法句經》裡面的一首偈頌,因此,恭敬也是一種善業。

第五種是服務 (veyyàvacca),相對於佈施來說,佈施是以物品的佈施,而服務是更偏重於體力方面的,體力方面的服務。比如說幫僧團做一些事情,幫比庫做一些事情,乃至到我們掃掃地、幫寺院搬一些東西,有建築的時候,幫寺院提提水泥、提提沙,這些也是屬於服務。或者說在有必要的時候,如果是沙馬內拉或者在家人,可以幫寺院清潔衛生、除除草…… 這些對僧團的服務,做比庫的淨人,這些都是屬於服務。服務,根據對象的不同而有不同。

最高的服務是我們對寺院的服務,然後是對比庫的服務。乃至到我們對一般人的這些幫助,比如說我們走在路上,見到一個老人,我們幫他扶一把,這個也是屬於服務。當然,這種服務在世俗上,一般稱為慈善事業的,在這十種功德事當中就是屬於服務。當然,世間的慈善事業也包括在佈施裡面,如果是出財、出物的話是屬於佈施,如果是出人、出力的話,是屬於服務這一類。服務的範圍很廣,只要我們是作為一種奉獻,我們就可以說是屬於服務。

第六種是屬於分享功德。分享功德,我們可以說是舉手之勞的。當我們佈施之後,我們有持戒、我們每天的禪修、我們去禮敬、禮敬長老、禮敬僧團、禮敬比庫、乃至我們去禮佛,還有我們做任何的善事、聞法等等,之後都可以回向功德。回向功德就是把我們的功德回向給一些眾生,回向我們導向涅槃。雖然回向的內容是我們所做的善業,然而回向本身也是一種善業。回向可以克服吝嗇、可以克服慳吝,把我們所得的成就,我們所做的功德,回向給一些眾生。

跟回向相應的,第六種是隨喜功德。回向功德的對象,主要是自己所做的功德;而隨喜功德是他人所做的功德,他人的成就,我們可以隨喜。

隨喜功德又可以分為兩種,兩大類:

第一類、當我們隨喜的時候,如果別人做了一些善事,一些善行,我們說 “Sàdhu!Sàdhu!Sàdhu!” 這個我們說 “sàdhu” 的時候內心感到歡喜,這個就是屬於隨喜。

在斯里蘭卡有一種傳統,就是當你捧著要去供養比庫或供養僧團的物品的時候,如果有其它人知道你要去供養比庫的話,通常他會很恭敬的用手碰一碰你所供養的物品,然後再拿去供養,這個就是一種隨喜的行動。因為對別人所做的善事,對別人所做的善行,感到歡喜,感到隨喜;對他人所得的成就,也是感到隨喜,這個就是屬於隨喜。

還有另外一種隨喜,我們是說讚歎,讚歎他人的功德。比如說別人的性格很好,我們說:「他的性格很不錯!他的性格很好!跟他相處很快樂,很和善!他持戒很好!他持戒很清淨!他的修持很好!他很精進地禪修!他可以修到 vipassanà!他有定力!」這些我們都是可以讚歎,為什麼呢?

因為,當我們讚歎之後,所緣是他人的成就,這種所緣的成就是他人的德,而通過我們的語言說出來。我們說出來的時候,不是很平淡地說,是很歡喜地,對他人所得到的成就以及功德我們感到歡喜,而感到歡喜我們由衷地說出來,讚歎別人,這個就是一種更強的隨喜。所以,並不是我們說 “sàdhu” 才叫隨喜,我們讚歎別人,這個也是隨喜。

因此,我們在平時,如果跟人交往的時候,多點看到別人的長處,要學會如何去學習別人的長處,多點去讚歎別人的長處,發覺別人的長處;不要老是看到別人的缺點,看到別人的缺點說出來就屬於譭謗;如果看到別人的優點,看到別人的長處,說出來,這個是屬於隨喜,何樂而不為呢?是不是?因此,我們要用一種很柔軟的心,對別人的成就,對別人的功德表示隨喜,表示讚歎;這個是屬於隨喜。

第八種是聞法 (dhammasavana),就是聽聞佛法,聽聞佛法的開示。我們在經典裡面可以看到,如果一個禪修者要證悟初果,有四種必須具備的:第一種是親近善知識;第二種是聽聞佛法;第三種是如理作意;第四種是法隨法行。

親近善知識是第一種,然後,我們還要聽聞佛法。因為聽聞佛法,我們才知道如何禪修,我們才知道什麼是善、什麼是不善、什麼是好、什麼是不好、什麼是應做、什麼是不應做。

而在中部的《小業分別經》裡面說到:「我們經常去親近沙門、婆羅門、親近比庫、聽聞佛法,是屬於我們智慧的因。」

如果我們過去生能夠親近善知識,聽聞佛法,我們今生是智慧的原因。有些人很聰明,就是因為曾經聽聞佛法,曾經詢問什麼是善、什麼是不善、什麼是應做、什麼是不應做。因此,聽聞佛法等於說我們讓別人幫我們打開慧眼,使我們清楚什麼是好的、什麼是不好的、什麼是應做的、什麼是不應做的。

而如果在禪修的道場,我們可以通過聽聞佛法,可以瞭解我們應當如何禪修,應當如何排除障礙,應當如何解決我們禪修中碰到的問題,應當如何持好戒律,應當如何積累善行,所以,聽聞佛法是有很大的功德的。

同時,佛陀也說過:「梵行的全部都依靠善知識。」但是如果我們跟善知識在一起,我們不聽聞佛法,這個就跟湯匙放在湯裡面一樣。如果我們有聽聞佛法,我們就可以很好地吸收,這個就像舌頭去嘗湯的味道一樣。

因此,跟善知識在一起,如果不詢問、不聽聞、不恭敬,那就好像湯匙放在湯裡一樣,永遠也嘗不到湯的味道;如果能夠聽聞佛法,那就好像是舌頭嘗湯的味道一樣。而且,在這裡,我們之所以能夠依照次第,次第分明,很有系統地禪修,也是因為我們聽聞佛法的原故,聽聞禪修導師那種或者簡短,或者詳細的禪修解說,這個我們都可以說是聞法。

當然,聞法更重要的就是說我們如果有機會聽聞佛法的開示、一些佛法的討論,我們都去珍惜這樣的機會,去聽聞,這個也是屬於聽聞佛法。而聽聞佛法當中,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很恭敬地聽、很用心地聽、很認真地聽,在聽聞佛法的過程中,我們生起幾乎都是屬於喜俱的智相應的心。喜俱智相應的心如果大家是很主動的來的話,這種是屬於無行的心,這些都是很強的善業,是不是?而且它又可以使我們能夠成為以後很聰明,很有辯才,很有智慧的因。因此,聽聞佛法也是非常重要的,也是一種很好的積累善業、積累福德因緣的因,一種很好的機會。

第九種是說法。當然,說法就不是隨便說我現在一知半解,半桶水,就到處去說,說法還必須得是自己對佛法有透徹的瞭解。如果自己懂得戒律,才能夠講戒律;自己懂得法,才能夠講法;自己懂得禪修的業處,有禪修的經驗,才可能去指導別人。

要不然的話,那就很容易造成誤導,使別人混淆,乃至到法說非法,非法說法,這樣子就很不應該。因此,說法,如果自己不行的話,介紹別人。比如說,把一本很好的書,禪修指導的書,或者說佛法的書,介紹給別人,這其實也是一種間接的說法;或者說,哪裡有聞法,我們去鼓勵別人說:「現在某某地方有說法,我們去聽聞佛法,聽聞佛法是很有利益的。」這樣的話,其實也是一種間接的,雖然自己還不能夠說法。

然而,還有另外一種解釋方法,就是如果我們去助印佛法的書籍,禪修的指導書籍,這個也是說法。因為,有些大長老解釋,因為自己不一定有能力說法,因為說法必須得要有精通教理 (pariyatti) 的人,才有資格說法。然而對於絕大部分的人,他想要在這方面積累巴拉密,積累福德因緣,又沒有能力的話,他可以通過去助印一些佛法開示的 書籍,一些禪修的書籍,來積累這種善業,因此,在這裡還是可以做到的。

最後一種是正直自己的見解,自己的知見 (ditthijjukammavasena)。對於正直己見,自己的見解,有兩大類的解釋方法,帕奧禪師曾經解釋:正直己見就緊扣著禪修來的,第一種就是,如果一個人證得了禪那,在禪那的心路過程裡面的慧就是屬於禪那正見;而如果一個人修 vipassanà,在修 vipassanà 的時候,他的觀智就是屬於這裡的正見,而如果一個人可以證得聖道與聖果,在聖道與聖果裡面的慧,就是這裡所說的正見,這是一種說法。

還有另外一位大長老解釋,正直己見分為兩大類:一類就是皈依三寶,以三寶為自己的信仰;而另外一種,就是我們修四念處,提升正念,這也是屬於正直己見。

無論如何,我們也必須得要把自己的見解,把自己的知見,對佛法、對三寶的這些學說、這些見解,要有一個正確的認識。通常,根據上座部佛教,我們對於佛法的理解,對禪修的指導,都是依照巴利三藏的、依照《律藏》、依照《經藏》跟《論藏》、依照佛陀的教導,以及佛陀在世的時候那些大弟子們的一些教導。

而對於三藏跟註解以外的,通常就不是我們上座部佛教所應當過分去宣揚和持的。因此,我們說正直己見,最好的方法是:如果我們想要對於佛陀的教導,對於三寶,對於戒定慧有正確的瞭解,有更好的認識,我們必須得具備有一定的經論知識。我們可以去看一些很好的,那些大長老們的開示,可以去看三藏,最好是自己看三藏了,如果不行的話,我們也必須得要可以去學習一些《阿毗達摩》,具備一些《阿毗達摩》的知識。這樣的話,我們就不會很容易給一些其它似是而非的學說而混淆,才可以把自己的對於佛法的理解,對禪修的理解,有一個正確的方向,有一種正確的態度。

那今天就講到了,如果我們要積累福德因緣,有十種方法可以積累:

第一種是佈施;

第二種是持戒;

第三種是禪修;

第四種是恭敬;

第五種是服務;

第六種是分享功德或者叫回向功德;

第七種是隨喜功德;

第八種是聽聞佛法;

第九種是說法;

第十種是正直己見。

如果我們很清楚地瞭解這十種做功德的事情,就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積累巴拉密,這十種事情都是巴拉密,不要以為說只有禪修才是巴拉密,任何的善行都可以成為我們禪修的助緣,乃至我們禪修本身,有時候回向我們都說:願此功德成為我們證悟禪修的助緣。

同樣,聽聞佛法,佈施、持戒、禮敬比庫、禮敬長老、回向功德、隨喜功德、聽聞佛法,都可以把我們所做的這些善行善業,作為我們的巴拉密,我們證悟涅槃的巴拉密。

那同樣的,在我們做這十種事情當中,只要我們知道了應當怎麼去做,而且,都知道我們所做的這些善行,是我們證悟涅槃的助緣,是證悟涅槃、斷盡煩惱的巴拉密的話,這就是一種智慧。

而如果這種智慧出現在我們所做這些善業的心路過程裡面,造下的就是屬於三因的很強的善心,如果這些善心能夠成熟的話,如果在我們今生臨死的時候,我們做這十種善行當中的任何一種,在臨終的時候成熟的話,下一生我們肯定可以投生為人或天。

如果,在今生曾經證得禪那,而且這禪那能夠維持到臨死的時候,甚至還可以投生為梵天界;這些都是我們禪修或直接或間接的助緣,它都可以助成我們在禪修當中去除障礙,排除障礙;都可以使我們更容易地、更快速地讓我們達成最高的目標,使我們能夠更順利地證悟涅槃。

因此,當知道了我們應當避免哪一些障礙,應當積累哪一些善行,哪一些福德,哪一些巴拉密之後,以後就可以更加清楚、更加明確、更清晰地知道什麼是應做的,什麼是不應做的。在這裡,就希望大家都能夠排除禪修的障礙,都能夠去除禪修的一些沒必要的蓋障,更好地積累巴拉密,能夠使大家都以最快的速度、最好的效率,能夠儘早地證悟涅槃,斷盡一切煩惱。



Sàdhu!Sàdhu!Sàdhu!

我們下面再一起回向:

Idaü me ¤àtãnaü hotu,sukhità hontu ¤àtayo (3x)

Iminà pu¤¤akammena,mà me bàla-samàgamo.

sataü samàgamo hotu,yàva nibbàna-pattiyà.



Idaü me pu¤¤aü àsavakkhayàvahaü hotu.

Idaü me pu¤¤aü nibbànassa paccayo hotu.

Mama pu¤¤abhàgaü sabbasattànaü bhàjemi,

Te sabbe me samaü pu¤¤abhàgaü labhantu.



Sàdhu!Sàdhu!Sàdhu!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

主題

0

好友

2359

積分

金牌會員

Rank: 6Rank: 6

地板
發表於 2019-1-12 07:54:14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林秀娟 於 2019-1-12 08:08 編輯

善哉!善哉!善哉!
感恩分享。

後學隨喜。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3

主題

0

好友

3098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5#
發表於 2019-1-12 13:42:03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wongs 於 2019-1-12 13:43 編輯

千祈唔好見到貼文長篇大論就覺得煩、快速掉頭離開,
咁樣係會走寶架。
有勞Rondey 網友帶來修行資料,順祝吉祥如意。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0

好友

597

積分

高級會員

Rank: 4

6#
發表於 2019-1-13 15:05:26 |只看該作者
Thank you for sharing.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9

主題

0

好友

1077

積分

金牌會員

Rank: 6Rank: 6

7#
發表於 2019-1-13 22:01:46 |只看該作者
即使千語萬言都無辦法幫博士揾到他要揾的人, 博士, 我說得對嗎?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6

主題

0

好友

1130

積分

金牌會員

Rank: 6Rank: 6

8#
發表於 2019-1-13 23:29:12 |只看該作者
是的, 即使做到所謂掌上千秋史也只是世俗的境界, 之後又有新的煩惱出現, 沒完沒了......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1

主題

0

好友

3457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9#
發表於 2019-1-13 23:34:07 |只看該作者
修福當然重要, 但也可以借福. 正如佛陀也曾經借他人的福, 難道佛陀本人的福報還不夠大嗎? 為什麼他還要借別人的福? 仲要借他自己弟子的福. 我諗若果諗得通呢條問題肯定會發達!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2

主題

0

好友

2330

積分

金牌會員

Rank: 6Rank: 6

10#
發表於 2019-1-13 23:39:09 |只看該作者
掌上千秋史? 宜家互聯網有閒閒地有萬秋史, 億秋史(去返恐龍年代). 但都解決不了問題, 止息不了煩惱......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Archiver|手機版|天羅地網

GMT+8, 2024-11-19 03:36 , Processed in 0.025564 second(s), 20 queries .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