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為上車,連供養父母也可不顧?有80後在討論區教路要上車就要不給家用,形容為養兒防老的父母屬「只懂繁殖的動物」,被網民千個留言鬧爆。有學者指受新世代重個人主義,憂孝道觀念漸趨薄弱。
前日有網民在討論區發帖「成日話難上車嘅人必睇!」,以過來人經歷教路上車心得,建議年輕人若想買樓,要參照兩大原則。第一是找到有共同理念伴侶,盡快儲錢上車,另一項是減少或不要再給父母家用。
港大社工及社會行政學系榮譽教授周永新
發帖人:多父母當子女飯票
帖文指「你不應該再畀家用你父母,佢哋自然有辦法搞掂自己老咗嘅生活」,把不給家用合理化之餘,還說「如果你屋企人抱住老來有人養嘅心態生你出來,呢啲父母不要也罷,說實點,佢哋只係一種會繁殖嘅動物!」結果惹網民鬧爆,文章上載一日留言已近千。
記者聯絡到發帖的30歲梁先生,他指聞說有年輕人嘆交一半收入作家用,無法儲首期,有感而發。「點解要畀咁多錢?父母生得你預咗畀最好嘅嘢你。唔係當你需要錢時,仲叫你畀家用!」他指父母從商,他從澳洲留學回港便打理生意,每月支薪萬八元。09年他以九成按揭在長沙灣購入90多萬、實用面積240呎單位,翌年升值三成,再轉按購入另一個200萬單位,實行以租養貸。迄今,他跟女友各持兩個約250萬單位,租金收入近兩萬。
他指,25至35歲是年輕人儲首期的黃金時間,與其將錢作家用,不如買樓,直言「我媽從來不叫我畀錢,飲茶佢畀,買衫大家AA制。」被問及以「只會繁殖嘅動物」形容無助子女上車的父母是否過火,他堅持說:「香港太多魔鬼父母,當仔女係未來飯票!我阿媽都細到大教我哋,生仔前要做好準備,如果不是,便害子女一生!」
為儲首期可以去到幾盡?唔畀家用
學者:新一代重個人利益
港大社工及社會行政學系榮譽教授周永新指新一代重個人主義及利益,令他們對傳統盡孝道失重視。「就如有父母明明有能力照顧小朋友,卻推給工人去做,亦有人怕拖累拒生BB,也是個人主義想法。」
註冊臨床心理學家葉妙妍指現今社會環境較以前富裕,普遍父母從小灌輸子女「你哋照顧好自己就ok喇,爸媽自己搞得掂」,受潛移默化下,新一代或對父母奉獻視為理所當然,稍有不足便覺得「欠咗佢」。她擔心社會功利主義蓋過傳統家庭重孝觀念,易衍生更多問題。
有冇樓 成壓力來源
近年80後怨難上車,浸大社會科學院高級講師李建賢指社會氛圍以是否擁物業衡量個人成就,變相令年輕人對上車更感壓力。「好像若無樓就連其他機會都無,連拍拖及結婚也沾不上邊,搞到部分人心急追求有樓,以證明個人實力及為求得到別人的尊重。」
他又坦言,個案中的梁先生可能偏激了,每個人家庭環境不同,給家用多少視乎家庭經濟需要。他相信大部分父母會體諒子女,最重要是家人互相協調,家庭亦是彼此融資的最佳支援。「有時不是說畀幾多先叫適當,最重要父母及子女接受。」他相信父母需供養時,子女無可能不理,子女需幫助置業,父母能力範圍內料也會出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