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收藏本站|簡體中文

天羅地網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查看: 2582|回復: 6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請問博士,如何面對有精神病的親人?

[複製鏈接]

169

主題

2

好友

3823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5-2-3 12:30:22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如何面對有食精神科藥品的親人,經常日哦夜哦,經常揾交嘈?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7

主題

4

好友

2601

積分

金牌會員

Rank: 6Rank: 6

沙發
發表於 2015-2-3 13:26:08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hkvcdso 於 2015-2-3 13:45 編輯

資料太少?
有空就看看多年前的、飛越瘋人院、對你的思想或有幫助的?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7

主題

4

好友

2601

積分

金牌會員

Rank: 6Rank: 6

板凳
發表於 2015-2-3 13:42:06 |只看該作者
傑克尼可遜一向是我最喜歡的好萊塢演員,【鬼店】中過度壓抑而精神失常的中年
作家;【蝙蝠俠】中滿腔憤怒以及變態思想的小丑先生;【愛在心理口難開】裡頭
那位患有強迫性行為的潔癖老頭,他所扮演的角色多半都是精神方面有所缺陷,而
且不時流露出一種異於常人的活力與狂氣,也正是這樣的特質緊抓住我的目光,讓
我總是目不轉睛的看他發狂。

當我知道【飛越杜鵑窩】的故事背景是在瘋人院的時候,我內心的期待之情油然而
生,我認為,又將有一場精彩的瘋狂老頭秀可以看。

沒想到,這部片居然完全出乎我的意料,麥克墨非似乎是傑克尼可遜所扮演的角色
當中身心最健全的一位。而且這部片的精彩程度更是出乎我的預期,乍看之下似乎
只是單純的在描寫一場發生在瘋人院的不平凡的逃脫秀,然而隱藏在這場逃脫秀底
下的,是許多深刻而富饒趣味的人性與社會規範的對立,縱使是三十年後的今天來
看,這部片的中心思想依舊是走在時代的前端。

麥克墨非倒底有沒有病?我認為沒有,他之所以進入瘋人院在劇中也已經交代的很
明白,他是為了躲避監獄中麻煩的勞動工作而裝瘋賣傻進入瘋人院,重點就在於,
這是屬於他個人的自由意志,而這種自由意志則是貫徹整部影片最重要的主旨。

從片子之初我們可以看到場景是一間很平凡的瘋人院,裡頭的人們全都瘋瘋癲癲的
,說話言不及義、眼神渙散,透過打牌、亂哈拉來打發時間,可以說是毫無生趣的
地方,即便是在團體諮商的過程中,整個團體依然是死氣沈沈,團體的帶領者瑞秋
護士也總是面無表情的一再地詢問一些制式化的提問,然而可怕的是——這些制式
化的問題就像是一把銳利的刀子一樣,不停的侵蝕著被治療者的內心,被治療者毫
無隱私,他們的問題被迫揭露在陽光底下,但是,他們甚至無法自由的表達自己內
心的不滿。

這個死氣沈沈的瘋人院,直到麥克墨非的出現,開始慢慢有了改變。

麥克墨非在瘋人院當中一共幹了四件驚世駭俗的大事,他先是跟眾人打賭他能夠將
飲水台拔起扔出窗外進而脫逃;再來是明確的表達自己想要看世界棒球大賽的想法
;翻出鐵絲圍牆,開走遊覽車,帶病人們以及自己的女友到海上釣魚;最後就是脫
逃前,在院中大開舞會。

每一個事件都相當的有意思,第一個事件當中,他等於是表現出「反抗」這個不平
等的牢籠,雖然最後他失敗了,但是他說「至少我試過了」;第二個事件,雖然他
的要求不果,但是他最運用自己的想像力,將所有的病人一起集合起來為看不見的
球賽歡呼、喧鬧,這是一種不受制於環境,讓想像力無限奔馳的行為。

第三個事件更絕了,這是一種象徵,象徵著他並不把這些病人當成沒有行為能力的
瘋子,對他來說,這些人也可以是一同玩樂的朋友,我認為,這個事件是全戲的轉
捩點,所有人在經歷過這個事件之後,都變得十分的有朝氣,對比在團體治療中的
氣氛低迷,更是讓人懷疑,到底誰才是真正的在為那些可憐人著想呢?更妙的是,
在上船前,麥克墨非對著看顧者撒謊時,謊稱所有人皆是心理醫生,看著所有人煞
有其事的假裝自己是醫生的表情,令人拍案叫絕。

最後一個舞會也是麥克墨非命運的終結點,他本可以拍拍屁股走人的,但是他卻堅
持與病友們共度狂歡的最後一夜,你要說這是他個人淘氣的性格使然也可以,但我
卻覺得,這是他難以拋下這些無助的人們的內心掙扎,他出於自由意志而進到瘋人
院、出於自由意志而離開瘋人、最後也出於自由意志而留在瘋人院,直到他被永遠
剝奪自由意志為止。

於是加拿大成了永遠的夢,同時也代表著最吸引人的應許之地。

片中所設計的每個角色其實也都有其所代表的特質與意義,同時我也覺得這些角色
的成功塑造也正是這個劇本最成功的地方,編劇成功的讓這些角色擁有獨一獨二的
靈魂,也讓他們的存在有意義,他們可以是象徵,也可以有靈魂,這是十分難能可
貴的。

瑞秋護士的高姿態正是代表著隨處可見的管理階層人士,她面無表情,冷酷、公事
公辦,乍看之下似乎缺乏人性的溫暖,可是在最後一夜她離去之前,對麥克墨非的
回眸一笑卻為整部戲帶來了無盡的想像空間——那是為了離去的解脫而笑?還是為
了瞭解麥克墨非而笑?亦或是「如果我倆在他處相識,可以成為好朋友」而笑呢?

酋長是全戲的靈魂人物,從開演之初,所有的情報便向觀眾顯示「他又笨又聾,而
且是印地安人」我不敢肯定這其中是否有諷刺種族歧視的意思在,但是隨著劇情的
推演,我們看到他越來越多人性的面向,他看著麥克墨非的背影露齒而笑、舉手表
達自我弱勢的意見、從只會原地投籃,到滿場飛奔,這一切一切都顯示,他不笨,
只是沒有人願意瞭解他,而麥克墨非一次又一次對權威的叩關打動了他頑固如石頭
的內心,最後,他繼承麥克墨非的自由意志,砸破瘋人院的高牆往遼闊的世界飛奔
而去——「我覺得我現在壯得向山一樣,我們可以走了」——令人動容不已。

塔波總是一副咄咄逼人的兇狠姿態,面對麥克墨非提出來的各種匪夷所思的賭局,
他也總是第一個下注,然而他的所作所為也僅止於此,這表示,他雖然有能力,但
是卻缺乏自主行為能力,他永遠只想當個旁觀者,也永遠只能被困在這座杜鵑窩。

畢比是一個害羞的口吃男孩,但是在他跟凱蒂有了性行為初體驗之後,他的口吃曾
經一度不藥而癒,這表示他本來就是一個健康的大男孩,任何男性到了這種年紀很
自然都會有生理需求,然而他在外在的社會卻一再地遭到打壓與壓抑,這造成了他
的內向與口吃,這便是受到父母對其內心本性的強大生命能量的壓抑所造成的,但
是同樣的,大人們只顧著孩子的外在形象,卻不懂得如何去傾聽與瞭解孩子,最後
他選擇自殺來作最消極的抵抗。

馬提尼也是嚴重缺乏自信與安全感,對他來說,只要跟隨著他人的決定準沒有錯,
所以有話直說的麥克墨非就成了他心目中的英雄,而他,也從麥克墨非對他的態度
中,首次體會到什麼叫做「被接納」,於是他對瑞秋護士提出抗議,雖然只是簡單
的要求香菸一事,對他來說,那是人生中最重要的突破,他一再地重複一再地重複
,希望有人能夠好好的聽我說。

說真的,這部片的好,絕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說的清,我越去回想這部片的內容,越
覺得有些橋段應該拿出來大書特書,不過我覺得這樣應該就夠了,我想過一段時間
在拿起來重新溫習,應該還會有更多不同的想法,這部片之所以迷人,正是因為它
值得觀眾去思考以及再詮釋的空間非常多,我忘不了傑克尼可遜在最後一夜決定駐
留時的神情演出,那是一種充滿憧憬、悲傷、失落、愉悅的複雜神情,那張臉,說
了太多的故事,難以忘懷。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

主題

0

好友

1647

積分

金牌會員

Rank: 6Rank: 6

地板
發表於 2015-2-4 08:41:30 |只看該作者
Good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9

主題

0

好友

3462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5#
發表於 2015-2-4 14:41:45 |只看該作者
http://www.ourradio.hk/index.php/radio-program/career/heart

日期:2014年4月20日
主持:鄺師兄,Ben Ben
嘉賓:品牌產品副經理 ~ Allison
主題: 再訪Allison,與患有精神病的媽媽相處,重點是以慈悲的心,肯定媽媽的行為,一個正常媽媽就會出現。因果 ~ 因果不純一個因而導致一個果,何謂因果~非自生,非他生,非一因生,非無因生,因緣生。果會變,由於因會變,著眼於果報,倒不如將精力放在如何成因。與心分享 ~ 對事不對人只屬中級管理層次,高階管理人理應對人,以慈悲去運作。

下載:第一節 第二節

[與心同行]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LearnedHeart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5

主題

0

好友

1568

積分

金牌會員

Rank: 6Rank: 6

6#
發表於 2015-2-4 20:28:44 |只看該作者
佛教與健康 - 一、佛教對健康的看法
何謂健康?在一般言,體魄強壯謂之健,平安無病謂之康,綜合而言:身體強壯,平安無病就是健康。健康對於人生,非常重要,簡直不可或缺。缺乏健康,不但無法完成學業,無法建立事業,更無法享受人生。特別是一個佛教徒,健康欠佳,何止無法修行辦道,無法弘法利生,無法執行自利利他的任務,更無法完成救世救人的使命。所以健康,不僅是衛生家特別注意,亦是一般人特別關心的問題。人在久別重逢時,必然彼此互問健康;人在新春見面時,亦彼此互祝健康;人寫信給朋友,總是問候健康,恭祝健康。可見人皆喜歡健康,人皆希望健康,人皆需要健康。但如何獲得健康?又如何才是真正的健康?站在佛教立場,是有特別的看法。

一般學說,將人之健康分為生理及心理兩方面。身體無病,飲食正常,是生理健康;思想正常,行為合理,是心理健康。佛教認為人的身體,由四大元素組織而成,其中一大不調,便百病叢生,必需四大調和,身體輕安,才是生理健康。至於心理,果然思想正常,行為合理,的確是健康。不過,問題是人的思想互異,究竟誰是正常,誰不正常?至於人的行為,又究竟是誰合理,誰不合理,由誰來評定?因為人世間的事,大都僅憑人的妄想,或情感執著的意念而定,既缺乏真理的基礎,又無一定的準則;往往以眾取勝,人皆如此便謂之「正常」,人皆如此,就算「合理」。

佛教教主釋迦牟尼佛,對於「正常」與「合理」的看法,卻抱著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態度,用清醒頭腦,深邃的智慧,來探討人生的真相,以正確的觀念,來明辨人間的是非曲直,結果,在真理的印證下,明白一切眾生,都是迷失真性,妄起偏計執著,對世間依他緣起的一切事物,每認假作真,是非顛倒,執無為有。這種執著,不管是我執或是法執,都不正常,皆不合理。因為眾生由於自我的執著,順我則貪,逆我則瞋,不解順逆之境皆是假有,幻妄不真,便是癡。由於執我而起的貪瞋癡,便是心理毛病。既然一切眾生皆有我執,內心皆有貪瞋癡的毛病,因此,我你他的思想都不正常,我你他的心理都不健康。所以佛說:「一切眾生皆有病。」而且是精神上的毛病。

講到這裡,你們一定要罵我「黐線」,甚至懷疑我真的是精神發生毛病。不然,怎麼會罵盡天下蒼生,認為一切眾生,都是精神病患者呢?在美國,如果你說人:NERVOUS BREAKDOWN ,一定破人控告,要你賠償他的名譽損失。可惜,事實卻是如此。請各位撫心自問,在日常生活中,是無所貪求呢?抑或是貪之無厭?是原諒寬恕他人呢?抑或是常懷忿怒瞋恨?是明白是非,居仁由義呢?抑或是不問是非,不論曲直,不求真理,任性胡為?答案如果是屬於後者,那麼,各位心理確有問題。因為人所共知,瞋恨忿怒,并不正常,強奪巧取更不合理;特別是破壞真理,不講正義,野心侵略的思想更不正常,殘殺無辜的行為更不合理。

根據佛教的看法,除非每個人都能夠徹底取消內心的貪、瞋、癡,否則,每個眾生思想都不正常,都是精神病患者。這種精神病患,根深蒂固,非一般醫生可能治療,亦非今生今世可以痊癒。因為一般醫生,僅能治療人生理的毛病,無法治療人心理的毛病;即使是心理學醫生,亦只能糾正人因生理神經系統之失常,是無法根治人心理的貪、瞋、癡病,更無法清理人心無明煩惱的污垢。在這方面,唯有無上大醫王的佛陀,始可以治理眾生心中的無明病垢,也唯有佛法的慈悲慧水,才可以清除人心中貪瞋癡的三毒。學佛的人,承受佛陀真理的啟示,慈悲慧水的洗刷,經過長時間的清除,在無量時空中修理,使心中貪瞋癡三毒逐漸減少,微薄、甚至消失,直至最後一品無明淨盡,始可回復人性的正常,恢復心理的健康。因此,今天我將佛教與健康,聯繫在一起討論,是有特殊意義和價值的。現在,讓我們根據佛教的道理,來討論關於身心保健的問題。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0

好友

2193

積分

金牌會員

Rank: 6Rank: 6

7#
發表於 2015-2-6 18:09:15 |只看該作者
究竟係醫病? 還是醫人呢?

食西藥係醫病,只會食到個人混混噩噩,了無生趣,見到人就梗係搵閣下嘈交啦!  

醫人呢!精神病係情智受損,要親人陪伴吾好留係屋企對住四面牆,外出接近大自然,曬太陽、

吹風、望遠境、昅女,到時老豆性乜都吾記得?更何況係精神問題!( 可能要先行減藥 )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Archiver|手機版|天羅地網

GMT+8, 2024-11-16 08:07 , Processed in 0.017110 second(s), 19 queries .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