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羅地網

標題: 20190227郭信差之閒話家常:2017韶關樂昌市"理文盃"訪問 [打印本頁]

作者: 容燥兒    時間: 2019-2-27 07:25
標題: 20190227郭信差之閒話家常:2017韶關樂昌市"理文盃"訪問
本帖最後由 容燥兒 於 2019-2-27 07:38 編輯

https://youtu.be/UyRpAovKKrA

Screenshot_2019-02-27-07-23-51.png (1.6 MB, 下載次數: 105)

Screenshot_2019-02-27-07-23-51.png


作者: 容燥兒    時間: 2019-2-27 07:34
本帖最後由 容燥兒 於 2019-2-27 07:35 編輯

https://mp.weixin.qq.com/s/W7OFRM7vJYoPZt4ri77rUg

著名患癌主持人安乐死过程曝光,一小杯药结束生命,走得很平安
作者: 容燥兒    時間: 2019-2-27 07:35
Dr.k:有空時要研究一下!
安樂死對修行人有什麼影響?
但不知道用什麼药?
要費一番功夫了❗
作者: 容燥兒    時間: 2019-2-27 07:35
https://mp.weixin.qq.com/s/tQ7Qzfh3bPtqyzTIJljIoQ

原来这才叫休息!科学家揭示真正的“休息模式”
作者: 容燥兒    時間: 2019-2-27 07:35
Dr.k:值得忙人一看!
懂得休息的太少了❗
作者: wwkin    時間: 2019-2-27 08:51
本帖最後由 wwkin 於 2019-2-27 08:53 編輯

我反對安樂死,我反對的理由不是人道問題因為安樂死會制造自殺或他殺的殺業出黎。應該用一些止痛藥、迷幻藥、安眠藥減輕病人痛苦讓病人自然病死或失去自理能力的人自然餓死。
作者: wongs    時間: 2019-2-27 12:09
wwkin 發表於 2019-2-27 08:51
我反對安樂死,我反對的理由不是人道問題因為安樂死會制造自殺或他殺的殺業出黎。應該用一些止痛藥、迷幻藥 ...

我亦反對安樂死,因違反自然之道,
可以人為手段減輕痛苦,加埋斷食,
自然可以平靜的告別人間。


作者: wongs    時間: 2019-2-27 13:13
wongs 發表於 2019-2-27 12:09
我亦反對安樂死,因違反自然之道,
可以人為手段減輕痛苦,加埋斷食,
自然可以平靜的告別人間。

剛剛叮出一個很好的比喻
現時富貴港媽即使不是難產,都一律喜歡選擇擇日開刀分娩,
好比選擇安樂死的行徑一樣,同屬於違反自然法則,
對日後母子的身心發展都會發生不良影響。



作者: cwcheung24    時間: 2019-2-27 18:16
離心路過程
對於臨死的人:在一世當中的最後一個心路過程生起之前,有分心波動了兩次之後即停止。過後五門心路過程之一緣取呈現於根門的目標而生起,或者是意門心路過程緣取呈現於意門的六所緣之一而生起。由於力弱,這最後一個心路過程的速行只生起五次,而不是如平時般生起七次。這心路過程本身缺少造業的能力,而只是作為過去業成為令生業的管道。在速行之後,兩個彼所緣可能會生起或沒有生起。有時候是有分隨着最後一個速行之後生起。然後,作為最後一個心的死亡心即生起,執行死亡的作用。
一旦(死亡心)滅盡:在死亡心滅盡之後,在新一世的結生心即刻生起,緣取前一世臨死速行的目標
作者: odin    時間: 2019-2-27 20:07
生不如死的感覺係呢世既果報。呢一世唔受下一世都要受架啦。借錢唔使還咩!?

但係點樣還得靚、還得好、還到上天堂就緊係有秘密啦!若果唔係博士問黎托咩?
作者: odin    時間: 2019-2-27 20:16
二、臨死業(āsannakamma):
這是在臨死之前所憶起或所造之業,也就是在臨死速行心路過程即將生起之前所憶起或所造之業。若性格惡劣者在臨終時憶起以前所造的善業,或在當時造了一件善業,他即可能投生至善趣;反之,若有個善人在臨終時憶起以前所造的惡業,或在當時造了一件惡業,他即可能投生至惡趣。
作者: wongs    時間: 2019-2-27 20:25
odin 發表於 2019-2-27 20:07
生不如死的感覺係呢世既果報。呢一世唔受下一世都要受架啦。借錢唔使還咩!?

但係點樣還得靚、還得好、還 ...

都係個句,做事的動機才是最重要,一切後果要自己承擔。



作者: 一境性    時間: 2019-2-27 20:28
本帖最後由 一境性 於 2019-2-27 20:32 編輯

解密合法安樂死 原來是吃這種藥
19:542017/12/26 中時  林承彥
資深體育主播傅達仁由於胰臟癌末期,身體飽受病痛摧殘,日前與家人親自赴瑞士申請安樂死,由於安樂死在台灣尚未合法,這也讓更多人好奇,在瑞士所進行的「合法安樂死」究竟是如何執行?有一名加拿大記者名為泰拉斯・格雷斯哥(Taras Grescoe)就曾親自走訪位於瑞士蘇黎世,名為「迪尼塔斯」的安樂死執行中心,解密了關於安樂死的諸多細節。

「迪尼塔斯」是由一名人權律師在1998年所創,至今已經協助過上千名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在此終結自己的生命,據泰拉斯所著《老饕犯賤走天涯》一書中所述,「迪尼塔斯」的會員女性多半是乳癌病患,因為乳癌發作時十分猛烈,會帶來強烈的痛苦,而男性則通常是胰臟癌,因為這種癌症擴散速度極快,加上病徵不明顯,往往被發現時已是末期。


不過要能走到最後一步並不是這麼簡單,「迪尼塔斯」會嚴格審視申請者的病歷,也會與病患與家屬做徹底的商談,這個過程可能高達數個小時,在經過最縝密的確認後,最終才會由醫生開出安樂死的藥物處方。

在瑞士執行安樂死,是使用一種名為「戊巴比妥鈉」的高速鎮靜劑,過去作為安眠藥,但只要服用超過1公克,就可能迅速致人於死。確定將執行安樂死後,就會先服用抗暈劑避免嘔吐,過了半小時待胃部準備好後,再服用15公克溶解在水中的戊巴比妥鈉,這個步驟無論是用打點滴或是飲用,在法律上都得由自己親身執行。

服下戊巴比妥鈉後,多數的人會喝點飲料或吃點巧克力,因為戊巴比妥鈉味道極苦。2到5分鐘之後,就會陷入深沉的睡眠,接著進入昏迷狀態。之後短則10分鐘,長則數小時,就會因為戊巴比妥鈉的作用停止呼吸,最後死亡。事後,檢察官、警察跟法醫就會來到現場,確認是否有犯罪行為。若確認沒問題,遺體就會送往火葬場或是讓陪同來的家屬處理。

自殺無疑是對待生命最大的禁忌,就算是在這個開明的時代,能合法執行主動或是被動安樂死的國家也非常少。而無論人生走到什麼階段,大家都希望能保有尊嚴的活著,透過瞭解安樂死的執行過程,也盼更正視生命的價值。
作者: 一境性    時間: 2019-2-27 23:40
其實聽左咁多集瑪欣德尊者視頻. 我諗係咪安樂死並未重點. 而是臨死時候生起的是什麼心?

若果生起是瞋心的話, 通常都無得傾! 直落下三道.

若果生起是貪心的話. 結果會因人而異. 有啲修行人鍾意自己件架沙, 鍾意到痴左線的地步,  臨死都掛住件架沙. 結果死後做左自己件架沙裏面既臭蟲. 另外有啲修行人臨死時諗起女性, 因貪戀女生的肉身, 死後投身做左女人.

而上述那位傅先生, 臨死都要搞直播! 好明顯係貪戀在水銀燈下萬千觀眾的目光! 真心希望他往生善趣! 搞不好做了動物園的馬騮, 日日成千上萬遊客睇你表演, 到時咸到無謂.....
作者: 伺尋喜樂    時間: 2019-2-28 23:55
背痛(piññhidukkhaü):佛陀晚年患有背痛病。

據說,我們的菩薩過去有一世曾投生到一個家庭,是個力大無窮的矮子。那個時候,有個摔角力士走遍整個瞻部洲,到各個國家、各個城鎮、各個村寨去向人挑戰,許多人都敗在他的手下。他漸次來到了菩薩居住的城市,打敗了當地的所有對手。

那時,菩薩想:“這個人來到我居住的地方,就讓我去打敗他。”於是來到城市的廣場,拍著臂膀向那個人挑戰。

摔角力士看到菩薩,嘲笑說:“哈哈,我不知摔贏了多少人,像你這樣比人家矮一截的侏儒,我不用一隻手就可以打贏你。”說完一邊拍著臂膀一邊吼著走過來。

可是等他倆才一交手,菩薩一下子把他整個人舉起來在空中旋轉,然後重重地摔到地上,當即把那個人的脊椎骨摔斷了。整個城市的居民歡呼著,拍著手把衣服、瓔珞等贈送給菩薩。



菩薩讓那個摔角力士平躺在地上,扳直他的脊椎骨然後說:“離開這裡,以後不要再這樣做。” 並把他趕走。

菩薩因為該業的果報,在以後的輪迴中每一生都要遭受身體、頭部等的痛苦。在此最後一生成為佛陀,也還要遭受背痛等苦。

例如:《長部·大般涅槃經》記載,佛陀臨近般涅槃那年,住在韋沙離附近的韋魯瓦村(Veëuvagàmaka)度過了其最後一個雨安居。在那個雨安居期間,佛陀得了一場很嚴重的疾病,背部極其劇痛。這種背痛所產生的劇烈苦受一直要延續到死亡才能停止,稱為“至死方終的苦受”(màraõantika vedanà)。

佛陀必須通過建立念與正知忍受著並通過修色七法(råpasattaka)和非色七法(aråpasattaka)[21]十四種行相混合的大觀(mahàvipassanà)進入阿拉漢果定來鎮伏這種苦受。在進入果定之前,佛陀決意:從今日起直至般涅槃的十個月期間,願此苦受不再生起。從那天開始,佛陀每天都必須通過進入果定來鎮伏這種劇痛。(D.A.2.164)

跋格瓦產生背痛時,有時會對沙利子尊者和摩咖藍那尊者說:“從現在開始由你們來說法。”然後緩慢地進入香室,自己敷開善至袈裟,躺下休息。業的惡餘報連佛陀也不能倖免。

《本行》聖典在談到佛陀的摔角宿業和背痛惡餘報之間的關係時,以偈頌說:“發生摔角時,擊敗力士子;以該業果報,導致我背痛。”(Ap.39.90)




[21] 色七法和非色七法屬於十六觀智(vipassanà¤àõa)中,第三思惟智(Sammasana¤àõa)的兩種觀法。

色七法是觀照色法(物質現象)的七種觀法,例如:觀照這一期生命從結生到死亡之間的色法為無常、苦、無我。

非色七法是觀照名法(心理現象)的七種觀法,例如:先觀照色法為無常,再以隨後生起的修觀之心,觀照前面修觀之心的無常、苦、無我。
作者: 伺尋喜樂    時間: 2019-3-1 00:14
我唔反對安樂死, 因為連佛陀都有疼不欲生的時候! 佛陀尚且如此, 我等凡夫又如何幸免呢?

當然佛陀有訂下戒律, 不鼓勵別人自殺. 但若果不是佛教徒的人, 我們又如何安迫他們尊照佛陀的戒律呢?

至於修行人, 係咪專指佛教修行人呢? 若果道教修行人安樂死又得唔得呢? 另外印度教修行人呢? 伊斯蘭教修行人呢? 基督教修行人呢?
作者: 伺尋喜樂    時間: 2019-3-1 00:15
玛欣德尊者开示南传上座部佛教《阿毗达摩》果报临终关怀文化
2016年9月17日 12:34 阅读 3372 新浪博客



玛欣德尊者开示南传上座部佛教阿毗达摩果报临终关怀文化

         适当的临终关怀可以帮助一个人,甚至能够改变一个人下一辈子的命运。

       我们来到这个世间,都有自己的父母、丈夫、妻子、儿女、兄弟、姐妹、亲戚、朋友,这些身边的人终有一天会死亡、会离开。

        我们如何帮助他们把握好临终这一关,让他们以一颗欢喜、平静的心,去接受死亡的现实,结束今世的生命,带着善业离开我们,并让他们的下一辈子都快乐幸福呢?让我们来谈一谈“临终关怀”(英语为hospice)。

          尽管现代医学很发达,但是对临终关怀却相当欠缺。绝大部分的老人、病人,都是在贪恋、牵挂、执著、焦虑、烦躁、埋怨、后悔中离开此世。

        更多的人,是在痛苦、恐惧、暴怒、失望、绝望、无助中结束生命。一个人在临终时生起不善心,恶业成熟,必定会堕落到恶趣。

          因此,作为佛弟子,对亲戚朋友进行临终关怀是很重要的。懂得临终关怀,不仅可以帮助他们驱除对死亡的恐惧,而且可以改变他们下一世的命运。

         例如:临终病人贪恋他的儿女或者财产,要如何劝他生起善心,让他们放心,欢喜、平静地离开这个世间呢?

         临终时生起的是善心,他下一辈子就能往生到好的地方。临终时生起的是恐惧、害怕,或想起不好的事情令他感到后悔,下一世就很可能往生到痛苦的地方。

         一旦一个人以恶业往生了,即使再想帮他也很困难。例如往生为狗,即使你喂它美味的食物,提供舒服的狗窝给它睡,也改变不了他成为狗的事实。

         唯有在他这一世还活着的时候,在死亡还没有到来的时候,才有可能改变他的下一生。这种改变的方法,是运用业果法则,来进行临终关怀。

         然而,适当的临终关怀是帮助临终者投生善趣,不恰当的临终关怀却是杀人;适当的临终关怀是帮助别人,不恰当的临终关怀却是害了自己。

        为什么呢?这里,在讨论适当的临终关怀之前,先来谈谈不恰当的临终关怀。

       在此,先引用《律藏》中,佛陀为比库们制定的一条学处——“巴拉基咖”第三条。佛陀这样说:

       “若比库故意夺取人命,或为其寻找并持来杀具,或赞叹死的美好,或劝勉死:‘喂,男子!为什么如此恶苦地活着?死了比活着更好。’

         如此之心意、心思惟,以各种方法赞叹死的美好,或者劝勉死,这也巴拉基咖,不共住。”

        “巴拉基咖”是比库的极刑,比库故意违犯这一类学处(戒),即失去比库的身份,犹如一个人被砍断了头而不能复活,或如一块大石裂成两半而不能复合。

         有四种行为导致比库犯巴拉基咖:一、性行为;二、不与取(偷盗贵重物品);三、杀人;四、说了虚妄不实的上人法(例如没有禅那说自己有禅那,不是圣者说自己是圣者)。

         其中的第三条是杀人。杀人不仅包括亲自杀、教唆杀,也包括赞叹死、劝勉死等。

          赞叹死亡的美好,赞叹死后能够往生善趣,称为“赞叹死”;鼓励放弃生命,称为“劝勉死”。

        因此,在进行临终关怀时必须特别小心,不应该劝导临终的病人说:“你今生行善积德,多作善业,死后定能往生善趣、往生天界或往生某某世界。天界或某某世界,有享不尽的自在快乐”之类的话题。因为这类话题是在赞叹死亡,赞叹死后的美好。

        同时,也不应该对临终的病人谈论“生命毫无意义,你不要执著生命”、“人生充满痛苦,你不要执著人生”之类的话题。

        因为这些话题是在鼓励他放弃生命,劝勉他早点死亡。假如临终者因为你的这些赞叹或劝勉,而放弃生命的话,你将难逃杀人之责。

       同时具备以下五项条件即构成杀人:一、对方是人;二、知道对方是人;三、想要对方死的意图;四、付出努力,包括口头上的赞叹死、鼓励死;五、对方因此而死。

         具足这五项条件者就是杀人。其中第三条“想要对方死的意图”,巴利语mara.àdhippàya。mara.a是死亡,adhippàya是意图。

         无论你希望对方没有痛苦地死、希望对方安乐地死,还是希望对方早点死,都算是意图对方死。

         佛教不会赞成安乐死,安乐死也属于杀人!因此,进行临终关怀者要很谨慎。

       同时,堕胎或鼓励他人堕胎也是杀人,因为胎儿已经有了生命,只要故意把它打掉,就是杀人!



       虽然不恰当的临终关怀,可能在不知不觉中杀人,但大家也没必要对临终关怀望而却步。其实,还是有很多方法可以进行临终关怀的。

        1.劝导放下对眷属、财产等外物的执著,但不要劝勉放弃生命。可以这样劝导:“钱财都是身外物,生不带来,死带不去,不要执著它们。”“儿孙自有儿孙福,不用再为子孙操心、牵挂了。”

        尽可能劝他,放下对身外物的贪恋执著,只要不涉及让他放弃生命就行。



         2.提醒他忆起曾做过的善行。中国古代有种做法,是把自己所做的坏事、错事记下来,以提醒自己不要再犯。

         这种做法的原意是好的,但弄不好却可能会导致追悔,对以前的过错耿耿于怀。

        古印度有一种很好的习俗却与此迥然不同,即一个人做了善事之后记下来,把昨天做的善事记下来,今天做的善事也记下来,临终的时候,叫他的亲戚朋友宣读这些善事,以提醒他曾经做过的善行。

      当临终之人,忆起他曾经做过的善业,并感到高兴的话,将有可能在下一世投生到善趣。

         现代社会更加方便,有相机、录影机,可以在他平时做布施、供养僧团时记录下来,在临终的时候播放给他看,并提醒他要为此而心生净信,这是一个很好并值得推广的办法。

         如果临终者因为忆起这些善业而心生净信,并以此善业和净信心去世的话,他下一生必定能投生到天界或人界。

       即使不是在临终的时候,我们也应当经常把做布施、积善业等的相片或录像拿出来看,每看一遍,都为此感到欢喜,这也是随喜功德。

        对自己曾经做过的功德善业感到欢喜,也是一种随喜的善业,我们应该多做这些善行!
      
        特别提醒一下,千万不要在临终者面前,提起会让他感到后悔的事情,这实际上是在害他,他将有可能由于追悔而堕落恶趣!

        临终关怀者,应当只提醒他,在以前曾经做过的种种善业功德。



        3.以他的名义做善事,然后让他随喜。例如:以他的名义去供养佛教僧团,然后在他的面前,赞叹僧团的清净、殊胜、圣洁;使他生起净信心,同时提醒他,应该对所做的这种善业功德,感到高兴,这就是随喜的善业。

        就好像索那尊者的父亲一样,他只是在临终时,随喜把鲜花供养给佛塔这一点的善业,而投生到了天界。

        佛陀说过,供养佛教僧团的功德是不可估量的。虽然我们所供养的物品可能很少,或者价值微不足道;

       但是,因为所供养的比库僧团,是一个强大、殊胜、崇高的所缘;所以我们的功德,会因为所缘的殊胜而变得强大。

        如此,我们可以用临终者的名义供养僧团,以布施所缘的殊胜,而使临终者的善业变得强大。

        不过,替他做了善业之后,一定要让他知道,提醒他并让他随喜!无论做任何善业,都必须由善思来完成。

        假如替他做了善业,而对方却毫不知情,那对他是没有什么帮助的。

       以临终者的名义做善事后,要告知对方,让他随喜,如果他对这种善行感到欢喜,将有可能投生到人、天善趣。



       4.教导他禅修业处,如佛随念、入出息念、修习慈心等。

         一般临终者的心是很弱的,此时许多过去的不善业,会像翻旧账一样趁机成熟,此时给他一个能让内心平静的所缘,是很有必要的。

        你可以把佛陀像,安放在他面前,并提醒他看着佛像。所有的佛陀像,必定是安详、寂静的,只要他看到佛像能心生欢喜,就能获得内心平静。

         此时,你可以在他面前赞叹佛陀的功德,例如念诵:Iti'pi so Bhagavà arahaü,sammàsambuddho,vijjàcara.a-sampanno, sugato,
lokavid., anuttaro purisadammasàrathi, satthà devamanussànaü,buddho, bhagavà'ti....
“彼世尊,亦即是阿拉汉、正自觉者、明行具足、善至、世间解、无上调御丈夫、天人导师、佛陀、世尊。”

        念诵完再作解释,或者讲一些佛陀的故事,让他对佛陀生起净信心,让他的心忆念着佛陀,就像‘昔不施’婆罗门的儿子精致耳环一样。

        即使像那只青蛙,只是听取佛陀的声相,也都可以投生到天界,更不用说作为人了。

       如果临终的时候忆念起佛陀,即使不能出声了,只是静静地看着佛像,也都是很好的!

        因为佛陀是极可爱所缘,所以哪怕只是看着佛陀像,内心都可以很快得到平静。

        对于临终者来说,他的心更需要平静,把佛像放在他面前,提醒他看着佛陀,忆念着佛陀的功德,让他平静、欢喜地去世。

       如果你还懂得其他的禅修方法,也可以教教他,例如教他专注呼吸、散播慈爱、专注三十二身分等。

        假如临终者的身心太虚弱,纯粹教他用意门去思惟不一定管用,此时教他修佛随念,也许会更容易操作一些。

        你可以借助佛陀的图像,同时用音声赞叹佛陀的功德,通过颜色、声音所缘(目标),对眼门、耳门的撞击,来强化他的内心。

         教导临终者禅修业处,是很好的!如果一个人在修行当中去世,他下一生的结生心、有分心和死心的所缘,都是禅修业处。

         如果一个人在禅修当中去世,他在下一生,将有机会继续修行佛法,而且想要证得禅那、圣道、圣果都容易。

        为什么呢?取禅修业处为所缘的心,通常是三因善心。一个人在禅修中去世,他的临死速行心也是三因善心,而下一生的结生心则是三因果报心。

       以三因果报心结生,可以使他在下一生中修行容易成就。因此,报父母恩的办法,除了让他们今生丰衣足食之外,更好的方法是能让他们下一辈子幸福快乐。

       父母健在的时候,应该以他们的名义替他做善事,然后记得让他随喜。当然,在他们去世之后,还是可以继续以他们的名义做功德、布施等,然后回向给他们。



       5.诵经、说法等。可以请僧众来为临终者诵经,例如念诵《护卫经》《大念处经》等,或者为临终者说法开示,让其心生欢喜。

        有很多临终者也会昏迷不醒、神志不清,或者情绪波动、精神恍惚等,此时,可以在其旁边或房间内播放《护卫经》等的录音,让周遭的气氛变得详和,让患者的内心获得平静。

       如果我们真心希望自己的亲戚朋友快乐,希望他们放心、安心的话,在他们临终时和去世后嚎啕大哭,是没有用的。

        作为孝顺的儿女,当然希望父母晚年衣食无忧。然而,即使你现在很孝顺,每个月给他们几千元、几万元,让他们安享天伦,但这样能维持他们多少年的幸福快乐?

        临终关怀,可以说是人生最后关头的临门一脚。通过适当的临终关怀,能够让他们投生天界,他们不再需要那么辛苦地工作,不需要奔波劳碌,都能居住宽广的宫殿,享用美味的食物,过着快乐的生活,而且容颜美丽光明,寿命极为漫长。这是更殊胜的孝顺和报恩。

          尽管临终关怀很重要,但总有点“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的意味。

       更好的办法,是在我们还健康的时候,确立对三宝的信仰,相信三世轮回,相信业果法则;
       多思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树立正面、积极的人生观,接受有生必有死的现实;
       相信死亡并不意味着断灭,而是迎接另一个新生命的开始,要随时为死亡的到来,做好心理准备。

        另外,我们平时更需要多做善事,习惯于持戒与禅修,积累强大的、善的惯行业,为未来的生命旅途,做好充分的准备。

       摘自玛欣德尊者的开示·中国上座部佛教

      //www.theravada.org.cn/
作者: wongs    時間: 2019-3-1 11:30
伺尋喜樂 發表於 2019-3-1 00:15
玛欣德尊者开示南传上座部佛教《阿毗达摩》果报临终关怀文化
2016年9月17日 12:34 阅读 3372 新浪博客

sadhu sadhu sadhu


作者: wongs    時間: 2019-3-1 12:33
本帖最後由 wongs 於 2019-3-1 12:37 編輯

『一般临终者的心是很弱的,此时许多过去的不善业,会像翻旧账一样趁机成熟,此时给他一个能让内心平静的所缘,是很有必要的。』

即使是修行人,臨終時面對上述情況,可能都會束手無策,
更何況是一般百姓,更加不懂得如何去平定自己慌亂的情緒
作為家屬在此時刻該做些什麼去支援親人,面對昔日的債主出現追討債務的情景??
昔日的債主在什麼情況下才願意離開,不再騷擾臨終的親人呢?



作者: wongs    時間: 2019-3-3 14:51
本帖最後由 wongs 於 2019-3-3 14:54 編輯
wongs 發表於 2019-3-1 12:33
『一般临终者的心是很弱的,此时许多过去的不善业,会像翻旧账一样趁机成熟,此时给他一个能让内心平静的所 ...

我找到了,下面是博士過往的開示,溫故知新,希望各位網友不要像我一樣忘失,努力精進。

彌留之間,潛意識中宿世的業力意識就會出現。出現很多幻覺。這時候你只要觀想佛陀在頭上三尺,所有幻覺都會散的。這時候,你就不會害怕。可以保住你再轉生的生命層次。不會到不好的地方出世。







歡迎光臨 天羅地網 (http://farflunginfo.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