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羅地網

標題: 孫子兵法傳奇演義 - 興亡的輪替 (6 & 7) [打印本頁]

作者: CarmenNg    時間: 2014-5-6 00:29
標題: 孫子兵法傳奇演義 - 興亡的輪替 (6 & 7)
本帖最後由 CarmenNg 於 2022-2-8 15:55 編輯

孫子兵法傳奇演義  - 興亡的輪替  (轉載自:孫子兵法演義傳奇)

商紂一如夏桀,亦是好女色之暴君.忠臣費仲三次進諌,紂王非但不聽,甚至處死費仲.
百姓不堪暴政,紛紛攜家帶眷逃往鄰國.
由此看來,殷之滅亡為期不遠.
那時,統治岐山(今陝西省)之西伯侯姬昌聰明勇敢,擊敗入侵之蠻族,境內之人民過著祥和之生活,四方之人紛紛投歸西伯.
西伯侯見紂王殘害人民,亦非視若無睹,內心亦曾計劃推翻紂王,施行仁政.
有日,西伯侯與宜生遂一同前往東方狩獵.
不久在沼澤旁,聞得四,五個釣者歌曰:
憶昔成湯掃桀時
十一征兮自葛始  
堂堂正大應天人
義旗一舉全無敵
往今六百有餘年
祝網恩波將竭息
懸肉為林酒作池
鹿台積血高千丈

西伯侯聞之大為吃驚,因為此歌敍述成湯伐夏建殷之事,也暗示建立新朝之時機已到.
「此歌何人所教?」西伯侯不勝訝異,遂問其中之老者.
老者道: 「此歌乃從一八十歲白髮老翁之處學來.」
「此為何人?」
「此人行逕殊異,垂釣不用釣鈎,亦不用釣餌,釣了一生,未曾釣過魚.」
西伯侯和宜生聽了很訝異.
「諸位可知此老先生之居所?」
「他一向在十里外之磻溪渭水畔,兩位可往彼處尋找,或許此時正在河邊垂釣.」
兩人趕到磻溪,尋不著那位白髮老翁,只聽得一個釣者在渭水畔唱道:
春水悠悠春草奇
金魚未遇隱磻溪
世人不識高賢志
看作溪旁老釣磯
歌詞意味深長,西伯侯遂問那位釣者: 「此歌何人所教?」
「此乃從隱居於渭水畔石室之八旬老翁處學得.」
兩人即刻去尋找渭水畔的石室.果然河旁有間石室,但入口雜草叢生,似無人居住.
兩人上前敲門,結果一小孩應門而出.
「請問主人在否?」
「我家主人今晨上山採藥,約三天後返家.」
除了三天後再來,亦別無他法.兩人問小童:
「聞說你家主人釣魚從不用釣鈎,因而從未有魚上鈎,此事可真?」
小童笑笑,答道: 「我家主人不釣魚而釣歲月.」
此老翁就是日後輔佐西伯侯滅紂王的姜太公.

作者: CarmenNg    時間: 2021-12-7 16:02
本帖最後由 CarmenNg 於 2021-12-9 12:48 編輯

向古戰場學習 (1)  (轉載自:孫子兵法演義傳奇)

一日,天下流浪客孫武肩背一布袋,飄然離家而去。七、八年來,孫武日日走訪遠近各地古戰場,以實地之探查,研究兵法。

此時正值亂世,諸侯間相互征討殺伐,無一日停歇。孫武對諸侯間之戰鬥,亳不在意。
楚勝也好,齊勝也罷,或是秦勝、宋勝都是一樣,只能暫時一統天下。誰勝誰輸不過是一時之現象。
雖無視諸國之勝敗輸嬴,但對兵法之研究興致頗高。不僅精讀有關任何戰役之戰事紀錄,更實地探查各個古戰場,研究勝敗成因,逐一對照。

走著走著,便見不遠之處,人群騷動,孫武向迎面而來的老人打聽。得知孔子到來,於是孫武來到人群聚集之處,想聽孔子說些什麼。突然有一個人抓住孫武的手,原來是個子矮小的齊國宰相晏平仲。

「晏大夫為何你會在這裡?」
「聽說孔子來到齊國,所以才出來看看……,好久不見了,找個地方談談。」
晏平仲問孫武:「你聞孔子之言,有何感?」
「簡言之,有如以水來沖淡水。」
「哈!哈!好個以水來沖淡水。可知水雖無味,卻為生活所不可或缺之物。」
「此一亂世,提倡仁義道德,未免太不切實際。」
「孔子之道正如你所言,有如水般流傳萬世不止息。」
「在戰亂時代,軍事第一,仁義禮智又有何用?」
「孔子之道乃為人類社會根本之道,自有其存在之必要。不過在戰時,兵法的研究依然很重要的……。你還在研究兵法之術嗎?」
「反正無所事事,到處走走也好,過幾天還打算往楚國一遊。」
晏平仲沈思默默不語,突然抬起頭,道:
「楚有一青年名為伍子胥,年紀雖輕,然智勇雙全,你若前住楚國,可與之談談,你倆有相似之處。」


作者: CarmenNg    時間: 2021-12-9 12:47
本帖最後由 CarmenNg 於 2022-2-3 15:37 編輯

向古戰場學習(2)(轉載自:孫子兵法演義傳奇)

「伍子胥,我聽過他的名字。」
於是孫武談起了當年天柱山女密探之事件。然後問晏平仲:
「大人認識伍子胥?」
「我見過伍子胥。如果沒事的話,我們談談。」
晏平仲仰天長望,似乎沈浸在回憶裡,久久才緩緩說道:
「伍子胥乃楚國兩代忠臣之後,伍參之孫,伍奢之子。年不過三十,然才智過人,武藝超群。當時十七國諸侯為鬥寶大會齊集於秦,若無伍子胥,後果堪虞。伍子胥可謂各諸侯之救命恩人。」
晏平仲大大讚揚伍子胥。
孫武早知伍子胥不是個平常人物,不過他卻沒想到智略過人之晏平仲竟也如此讚佩伍子胥。
「伍子胥如何解救眾諸侯呢?」
孫武不知當時情況,因而問道。於是晏平仲將前後情形詳細說一遍。
「總之,有伍子胥在楚國,任誰也不敢看輕楚國。」
孫武聽了晏平仲的話後,敬仰之情油然而生。
「好個伍子胥,我真想見見他。丞相大人,伍子胥既是各侯國之救命恩人,何不往訪楚國表達感謝之意,以示禮貌呢?」
晏平仲點點頭:
「是啊!我竟沒想到。」
「大人還是應該到楚國看看才好。」
「我明白你的意思。」
孫武所以勸晏平仲訪楚,主要就是想查探楚國之國力。晏平仲明白孫武的言外之意,點點頭低聲道:
「是啊,是該到楚國走一趟。」
二人不再進一步交談,然無言中,彼此心意交流。
孫武抬起頭打量晏平仲。一國之相,穿著樸實得近乎寒酸,然而卻是他-晏平仲,重整動亂之齊國恢復往日霸王之位。
孫武突然想起數年前的往事-----。不覺對晏平仲感到肅然起敬。
七、八年前-----。
晏平仲率齊軍與晉楚大戰,大張齊國國威,其中以公孫接、田聞疆、古冶子三位齊將居功最偉。
戰事結束後,三位將領個個自命不凡,盛氣凌人。真正的大功臣晏平仲反而謙虛有禮,三位將軍更是目中無人、無所不為。
於是國家綱紀大亂,再無安寧之日。

作者: CarmenNg    時間: 2021-12-11 13:39
本帖最後由 CarmenNg 於 2022-2-3 13:49 編輯

齊國宰相晏平仲之智除三將  (轉載自:孫子兵法演義傳奇)

一天,齊王召來晏平仲,道:
「公孫接、田聞疆、古冶子三位將軍目無法紀,胡作非為,不能再繼續下去。晏卿認為如何?」
晏平仲早已忍無可忍,馬上回答:
「並非無視三人所建之功,然為國著想,應儘快除去三位將軍才好。」
「嗯,不錯。此事交由晏卿處理。」
「是,大王。」
次日,晏平仲派人在庭院裡採兩顆桃子,將桃子放在精緻的大盤裡。
然後請來三位將軍。
「今日之齊國,乃拜三位將軍英勇作戰所賜。今有兩顆桃子,若由自己食下太可借,因此想請三位將軍品嘗。因為只有兩顆,所以只能在三位之中,選出兩位最有功勞的人吃下。認為自己最有功的,可以取之。」
三人幾乎同時伸手欲取鮮桃。
結果由公孫接和田開疆搶得鮮桃,古冶子將軍撲了個空,生氣地大聲喝道:
「你們的功勞算什麼?竟敢取走鮮桃。」
其他兩位將軍一時無言。
「你又有何了不得?竟敢如此狂妄大膽?」
三人起了爭執,你一句,我一句,最後連不堪入耳之言也出籠了。
晏平仲僅在一旁靜觀,最後才開口道:
「各位將軍威武顯赫,實難分優劣。還是查查戰功錄來定高低吧。」
邊說邊從櫥櫃裡拿出戰功錄。
晏平仲將戰功錄遞到三人面前,道:
「各位將軍之戰功都詳記此,就以此錄來定高下吧。」
三位將軍自然沒有爭議。
據戰功錄所載,公孫接和田開疆兩位將軍之能建立戰功,實因古冶子將軍徹底殲滅敵之援軍所致。
公孫接和田開疆兩位將軍羞愧得無地自容。
當晚,便傀而自盡。
翌日,古冶子將軍聞知,也自盡而亡。
因為若要比戰功,真正功勞最大應屬宰相晏平仲,古冶子自己不過奉命行事罷了。
晏平仲如此不以武力輕易地除掉齊的三位將軍。
三國時代的孔明因佩服晏平仲之計略高妙,而作了一首詩。

一朝被讒言
二桃殺三士
誰能為此謀
相國齊晏子

這位智慧過人的智略家晏平仲,再一次讚揚伍子胥,道:
「若至楚,必會會伍子胥。伍子胥劍不出而能救十七國諸侯於虎穴,何等卓越超群之智略。」
孫武聽了這句話,眼前一亮,忽然拍手,大笑道:
「聽君一席話,受益匪淺,使我悟到兵法的真髓所在。」
「什麼事這等高興,說得這麼大聲。」
「過去十年雖精研兵法之術,然皆枝葉皮毛,今日由大人一席話才悟出其中根本之道。」
晏平仲也感染了孫武愉快的情緒,關心地問道:
「哦,快說來聽聽。」
孫武依舊止不住笑意,道:
「兵學並非僅僅研究如何戰爭得勝的學問。」
「那又如何?」
「戰爭僅是追求勝利之手段而已,並非目的。」
孫武忽露出嚴肅的神情,鄭重答道:
「過去研讀兵法之術,以為勝利必經過激戰才能得到。今日由大人之言,才知百戰百勝並不值得誇耀。」
「百戰百勝為何不值得誇耀?」
賢智如晏平仲亦無法理解。
孫武答道:
「百戰百勝僅為次善之法,而非至善。」
「何為至善之法?」
「不戰而勝乃為至善。如大人不出一兵一卒而除掉三位跋扈將領;如伍子胥劍不出而能破秦陰謀等等,皆為不戰而勝至善之道。」
晏平仲一震,緊握孫武雙手,道:
「孫武啊孫武,你竟能從彼此不經意之談話中悟出兵法原理,令人驚佩。」
晏平仲起身,向孫武道:
「到寒舍共飲一杯吧。」
孫武起身,搖搖頭,道:
「謝謝大人美意。孫武雖為天涯流浪客,還是很忙哩,哈!哈!哈!」
孫武仰望藍天長笑,向晏平仲就此告別。


作者: CarmenNg    時間: 2021-12-16 15:09
本帖最後由 CarmenNg 於 2021-12-16 15:14 編輯

秦陰謀之鬥寶大會(上) (轉載自:孫子兵法演義傳奇)

秦、晉、楚原是當時三大強國。其後晉、楚國勢漸衰,秦哀公遂欲謀奪天下霸權,號令諸侯。
一天,秦哀公召集群臣。
「我國雖是地廣八百里之大國,且軍力已達百萬,但往昔常為晉、楚所輕,未能晉身中原大國。今晉連敗於楚,國力大衰,而楚國朝政紊亂,此乃我秦國號令天下最好之時機,眾卿有何良策?」
重臣公孫后獻上一計。道:
「晉因連敗,國勢已衰,且楚新王昏庸無能,我國可趁機招待各諸侯飲宴,今後可命各諸侯向大王朝貢。」
「命列國諸侯朝貢,寡人不就成了天子嗎?太好了。不過讓各國諸侯朝貢,可不是容易事,那一國願意呢?」
公孫后再度開口:
「若以我國名義邀請,晉、楚、齊此等強國自不屑前來。因此,我們必須假藉某一名義,使各諸侯無法拒絕。」
「藉何名義?」
「自周天子東遷雒邑,列國諸侯幾無進貢。大王可派使臣與宗主國周天子事先商量,藉天子名義召集各國諸侯,如此各國必無法拒絕,且最後各諸侯之貢品也將屬我國所有。」
「妙計,妙計。以天子名義邀約各國諸侯,他們必得前來。真是好計策。不過要派誰前往雒邑晉見周天子呢?」
公孫后自告奮勇自願擔負重任。
數天後,公孫后便出發前往雒邑晉謁周天子。
當時之天子為周景王。
公孫后帶著貴重之貢品謁見天子。
久未受諸侯重視之周景王,幾乎喜極而泣。
公孫后呈上貢品,恭敬地鞠躬禮拜,說道:
「列國諸侯久未朝貢,有違君臣之義,因此,秦侯欲召集諸侯至秦,再度恢復朝貢之禮,請陛下賜詔書邀約各國諸侯前往秦國禮拜。」
周景王聞言而喜,道:
「秦侯之義,朕甚感激。朕立即下詔,由卿直接帶回。」
天子不僅立下詔書,且將珍貴寶物如寶劍、金牌、白毛等賜與秦侯。秦哀公如願得到景王詔書,有如已得天下般得意非常。
「哈哈哈!諸侯收到詔書,一定不得也不敢不下來吧。」
「是的。若有侯伯拒絕前來,則可視為逆賊,可聯合各諸侯合力征伐。」
「當然,用強壓政策迫其屈服。不過這次集會該設於何時何地?」
「就在三月一日於國都驪邑舉行,可把此次集會稱為「鬥寶大會」。」
「何謂鬥寶大會?」
「因各諸侯之貢品中,除當地特產外,必包括更有價值之珍寶,所以特命為「鬥寶大會」。此外,大王應於近驪邑之金釜山再置一千名伏兵。」
「為何安置伏兵?」
「若有蔑視大王,不朝貢者,藉機除掉。」
「嗯,有道理。」
秦國正醞釀著可怕惡毒之陰謀,從傀儡天子周景王為名,欲謀獨霸天下。
列國諸侯接獲天子詔書,大感錯愕。秦王以天子之名,欲奪天下之野心非常明顯。
雖說如此,天子詔書不可漠視,於是各自籌備朝貢物品。


作者: CarmenNg    時間: 2021-12-21 12:37
秦陰謀之鬥寶大會(中1)(轉載自:孫子兵法演義傳奇)

天子詔書自然也進到楚王手中。
楚靈王接獲詔書後,詢問大夫伍奢:
「賢卿於此有何想法?」
伍奢慎重地看完詔書,說:
「秦名義上誰稱此為「朝貢天子鬥寶會」,實際上是迫諸侯降服於秦。」
「賢卿何發此言?」
「觀當今天下大勢,屬秦最強,國土遼闊且軍力已超過百萬。秦侯早有野心欲稱霸天下,昔日礙於晉楚兩國無法如願,今此二國國勢衰頹,不待此刻更待何時。因此鬥寶大會必藏有惡毒詭計,主君萬不可掉以輕心。」
天下第一謀士伍奢具有敏銳之洞開力和判斷力。
楚王聞言,臉色大變。
「既然如此,拒絕前往即可。」
但伍奢搖搖頭。
「吾國乃當今霸國,若懼不出席,必招秦王恥笑。」
「賢卿認為寡人應冒生命危險參加鬥寶大會?」
「當然不是,大王可派壯士護衛出席以防萬一,如此秦必不敢輕舉妄動。」
於是楚王召集群臣,說明事情經過後,說道:
「眾卿可有人願護衛寡人前往秦國?」
廷上雖有多名沙埸老將卻無一人應聲。
楚王環視群臣,以生氣的口吻問道
「竟無一人願隨寡人赴秦?」
「. . . . . .」
廷上依舊寂靜無聲。
忽然,一位列居末席的年輕人舉起手來。
「微臣願隨侍大王赴秦,犧牲生命亦在不惜。」
說話的年輕人原來就是大夫伍奢之次子---伍子胥。
子胥年紀輕輕不超過三十歲,然而身高大,體格非常健碩。
楚王一見子胥魁梧之身材,欣然說道:
「有子胥護衛,寡人何懼之有?哈!哈!哈!對了,你認為應以何物為貢品才好?」
伍子胥回答:
「楚乃堂堂大國,豈能向秦朝貢。主君蒞秦,秦應感榮幸才是。」
父親伍奢聽了微微一笑表示讚賞。
群臣也為之動容。伍子胥年紀雖輕,然而思慮純熟,一舉一動都成熟老練。
數天後,楚王封子胥為保駕將軍,便出發前往秦國。

作者: CarmenNg    時間: 2021-12-23 14:05
秦陰謀之鬥寶大會(中2)(轉載自:孫子兵法演義傳奇)

潼關乃入秦必經之險要關卡,楚王一行入行至此地,巧遇晉平公、齊景公。
齊大夫晏平仲提議:
「素聞秦侯性情凶狠,殘暴如虎狼,各諸侯最好結伴同行免生意外。所以不如在此滯留數日,待其他侯伯到來。」
在停留的五、六天中,諸侯陸陸續續到達潼關。
共計有魯、齊、晉、宋、衛、鄭、燕、楚、蔡、曹、陳、滕、薛、許、莒等,和南方吳、越,一共十七國之多。
十七國中以楚最強,因此各諸侯前往拜見楚王。
楚王與諸侯交談中談到:
「秦侯此次假天子之名,召開鬥寶大會,此舉頗不尋常,其中必有文章。我等必須謹慎小心,共同行動,以免中了秦侯詭計。」
眾諸侯肅然點頭。
待眾人準備妥當欲出發時,只見吳國太子姬光面有愁色鬱鬱不樂。
「吾國進貢之珊瑚枕,於玄象山為賊所奪,如今如何進貢?」
不久有哨馬來報:
「玄象山山賊首騎展雄欲取諸侯貢品,已埋伏於必經要道。」
「堂堂侯伯之尊,今日進貢天子,無禮山賊竟欲橫奪貢品,無法無天. . . . . 。有能生擒展雄者,賞紅錦戰袍。」
楚王高舉紅錦戰袍,環視眾人。
齊王子姜鐸立即舉手道:
「看我王擒展雄。」
諸侯讚佩不已。
姜鐸出發後,不久,哨馬來報:
「姜鐸太子被擒。」
眾諸侯聞之色變。
楚王無法壓抑吃驚之表情:
「有無猛將除此山賊?」
「鄭中軍都尉卞莊必誅山賊。」
一粗暴聲音如雷響起。
仔細一瞧,此人兩眼突出,面有凶殘之氣。
楚王讚許地點點頭。
「聽說賊首展雄武功非凡,你可有自信?」
卞莊不屑地聳聳肩,舉起大拳頭,誇口道:
「我卞莊曾徒手擊死兩隻凶猛老虎,那展雄能敵得過我的雙拳嗎?」
眾諸侯鼓掌喝釆。
鄭簡公深知展雄驍勇善戰,不禁憂道:
「卞都尉,務必謹慎應敵萬萬不可輕敵。下軍都尉管豎須隨同前往。」
鄭簡公再三囑咐。
不久,卞莊驅馬入山,行約三十里後,忽見一百多名山賊衝出山林,揮舞旗幟,蜂擁而來。
卞莊勒馬停住,大吃:
「大膽,你們是誰?」
一位面如鬼魅般之人,走向前來。
「吾乃山林之王展雄。將財物留下就饒你一命。」
「哈!哈!哈!我將來取回珊瑚枕,若要命,快將東西拿來,否則,休怪我心狠手辣。」
戰鬥於是在此展開。
此戰真可謂之龍爭虎鬥,兩人戰得難分難解,不分勝負。
不久,展雄詐逃,愚將卞莊不明有詐,緊追在後。
突然,展雄翻身一揮九截銅鞭,卞莊口吐鮮血,滾下馬背。
幸有隨後趕到之軍士,方救起奄奄一息之卞莊。等待捷報之列國諸侯,得知卞莊失利,個個愁容酒面,憂心忡忡。

作者: CarmenNg    時間: 2021-12-26 13:19
秦陰謀之鬥寶大會(中3)(轉載自:孫子兵法演義傳奇)

終於,楚王保駕將軍伍子胥,憤然起身道:
「天下諸侯為賊所制,寸步難行,豈不笑話。若大王給予援助,微臣必能擒賊凱旋。」
列國諸侯見伍子胥之體格氣魄,安心的吐了一口氣。
楚王問:
「如何幫法?」
「請大王派遣若干兵士預先埋伏於鬼谷,待微臣將展雄引至鬼谷,左右齊聲吶喊即可,微臣自可制服展雄。」
「那容易。子胥既出必成,寡人就先把這件紅錦戰袍賞賜於你,收下吧。」
伍子胥搖搖頭笑了。
「功未立,不敢領賞。戰袍且掛牆上,待子胥取回展雄首級,再領賞也不遲。」
子胥準備妥當後,單騎前往敵陣。
不久,展雄提長槍疾馳而來。
二人一言不發便打起來。
僅聽到一片金屬碰撞之聲,人馬都為飛揚之塵土所掩蓋。
激戰持續三十多回合,仍無停戰跡象。
伍子胥原欲生擒展雄,否則斬下展雄首級。交戰之後,子胥知展雄武藝超人,深知殺之可惜,不如使之受辱。
想著想著又戰了五十餘回合。子胥假裝敗逃,展雄不疑有詐,緊追在後,被子胥巧誘至鬼谷。
展雄疾如閃電,趕至鬼谷,正欲以長槍剌展雄右肩。
展雄滾下馬來。
伍子胥向前告展雄:
「閣下可有意再戰?」
展雄雙腳跪地,答道:
「小的服輸。敢問大人之名?」
展雄心服口服,恭敬有禮的問道
「兩雄相爭,必有勝負。今勝負已定,有無姓名又有何別?」
伍子胥爽朗笑道,伸手欲扶起山林之王展雄。
展雄跪地不起。
「堂堂一壯士,寧死不受辱,請大人殺了我吧。」
展雄高傲的說。
伍子胥笑了笑:
「堂堂大丈夫,何故淪落為盜,本應將你斬首示眾,今見你武藝超人,免你一死。速速釋放姜鐸王子,交出珊瑚枕。」
「大人寬赦,展雄至死不忘。」
伍子胥順利取回珊瑚枕。諸侯臉上原有憂愁之色一掃而空,個個稱讚子胥武功蓋世。

作者: CarmenNg    時間: 2021-12-26 13:20
本帖最後由 CarmenNg 於 2022-1-22 23:46 編輯

秦陰謀之鬥寶大會(中4)(轉載自:孫子兵法演義傳奇)

另一方面---
秦袞公於會場設一壇,壇後埋伏大批軍士等待楚王及各諸侯一行人
待一行人出現,秦哀公令其集於一堂後,便訓示道:
「吾奉陛下之命,召開此會,想必諸公皆筵。現請各位諸侯呈上寶物,由寡人親自檢視寶物。」
此招果然奏效,眾侯伯慌忙拿出所欲朝貢之物。
埸內充溢著一股無可言喻的殺氣。
身長不過五尺的齊國大夫晏平仲,素以足智多謀聞名諸國,早已知悉壇後有軍士埋伏。他知道若不制止秦王橫暴,後果必不堪設想,想著想著就果敢的站起身迎視秦王,答道:
「自古以來,諸侯集會有一定之儀式,此次鬥寶大會亦應按規矩行事。」
秦王浮現一絲憤怒之色,以責備的口吻,反問:
「有何儀式?」
晏平仲靜靜的答道:
「依禮而言,各諸侯於集會前皆須事先選出一名光明正大之壯士為明輔,以備國與國間發生爭執時,可做一公平判決。今鬥寶大會亦應選一明輔,由他評判各國貢品之貴重。」
此話一出,場內更滿溢殺氣。
秦哀公抑怒氣,問道:
「諸公對齊大夫之議,有何意見?」
「. .. . .. .. ..」
諸侯懦怯,不發一言。
最後,晉平公道:
「就按規矩選一明輔吧。」
於是秦王無法再堅持:
「該選誰任此一重任呢?」
幾為山賊所殺之卞莊,此時亳無愧色的答道:
「秦王,我願擔此重任。」
卞莊亳不考慮自己之身分,厚顏的說。
秦王問道:
「閣下有何過人之處?」
「我卞莊曾徒手擊死兩隻猛虎。」
此話一出,哄堂大笑。
秦王笑道:
「為明輔者,須智謀過人。寡人認為由公孫后大夫擔任明輔最為合適,諸公意下如何?」
秦王想擅自決定明輔人選。
此時,楚國保駕將軍伍子胥突然起身,喊道:
「此次鬥寶大會係秦王所辦,故明輔人選應由第三國選出。」
席上肅然。
秦王雖不願意也只得同意,怒聲問道:
「那麼到底應選那位較為合適?」
或許是不忘伍子胥之恩,吳太子姬光舉手提議道:
「我認為楚國保駕將軍伍子胥最有資格擔任明輔。」
諸侯本就十分讚佩子胥之武藝和勇氣,當然無人表示反對,明輔之職理所當然由子胥擔任。
「在下年少,今承眾侯伯所信任,擔此重責,深感榮幸。子胥曾聽過一句話說:船若無舵無法確定方向,秤若無錘則無法量輕重,請諸位侯伯了解這一點,子胥才能擔此重責。」
伍子胥先做一個簡潔明瞭之申明。
果敢而光明正大之判決,當然無人反對。
只有秦王緊蹙雙眉,無可奈何的按照規定,將寶劍交予伍子胥,說:
「望以此劍,善盡明輔職責。」
伍子胥恭敬地以雙手接過寶劍,如立誓般道:
「若有不守法制者,謹以此劍先斬後奏。」
接著伍子胥高站於殿上,以劍抵地。

作者: CarmenNg    時間: 2021-12-28 12:19
本帖最後由 CarmenNg 於 2022-2-4 20:12 編輯

秦陰謀之鬥寶大會(下1)(轉載自:孫子兵法演義傳奇)

諸侯各自拿出寶物。
第一、        秦呈寶物溫涼盞。
第二、        齊呈寶物夜明珠。
第三、        魯呈寶物雌雄劍。
第四、        晉呈寶物水晶簾。
第五、        宋呈寶物水心鏡。
第六、        鄭呈寶物飛塵傘。
第七、        吳呈寶物即是前所述之珊瑚枕。
第八、        衛呈寶物鎮風石。
第九、        燕呈寶物如意珠。
第十、        越呈寶物瑪瑙盤。
第十一、曹呈寶物九曲珠。
第十二、滕呈寶物引風扇。
第十三、莒呈寶物照妖鏡。
第十四、許呈寶物截虹劍。
第十五、薛呈寶物犀角帶。
以上為十五國所獻寶物。餘陳、蔡、楚沒有拿出寶物。
秦哀公不快地質問陳、蔡兩國:
「何故無視聖命,無備而來。」
陳、蔡兩國諸侯緊張地搓搓手解釋道:
「吾國土壤貧瘠,未有特產之物。而陛下聖命,又不得違背,只得空手前來,還請秦王見諒。」
秦王怒視伍子胥:
「敢問明輔作何處置?」
伍子胥答道:
「古夏、殷二朝之諸侯國亦應行朝貢之禮,然所貢之物多為地方特產,非盡為珍奇之寶。今陳、蔡二國地小土瘠,無特產之物,情有可原,何罪之有?」
秦王面都抽搐,怒不可言。好一會兒,才突然責問伍子胥,道:
「陳蔡二國,不呈貢品情有可原。而楚乃千乘之國,土地肥沃,物產豐饒,何故不進獻?」
埸內緊張氣氛高漲。
伍子胥泰然笑道:
「楚所進獻的,乃為一「善」字。」
秦王憤怒反駁:
「楚武王曾以武力強討鄰國,楚莊王且開疆拓土討伐鄰近小國。尚武之國,何善之有?」
秦王正面展開攻勢。場內一片殺伐之氣,頗有一觸即發之勢。
埸內所有視線朝向伍子胥,等待他之回答。
也許除了伍子胥之外,任誰也無法回答秦王之質問吧。諸侯內心暗自憂慮著。
席上一片寧靜,場中殺氣騰騰。
秦王打破沈寂,諷刺的追問道:
「伍明輔,為何不回答?」
子胥並非被問得無話可說,只是先整整自己的思諸,所以故意沈默不發一言。
過了一會兒,子胥以鎮靜的語調,說道:
「自王室東遷雒邑,王命不行,天下紛亂,列侯為求自保,紛謀合併。齊稱霸中原,秦合併南方各國,晉制服各小國,天下大勢如此。楚為確保國家安定,不得不出兵征伐。怎可稱之為橫暴?且楚遵守君臣之義,致力於教化人民,此乃子胥所言之「善」。世俗之寶物又怎與之相比?」
眾人皆服伍子胥之辯才。
秦王亦無言以對。
「倘使無貢品,如何向陛下交代?」
秦王仍不願放棄。
伍子胥答道:
「只需當場立誓,以表忠誠之心即可。」
伍子胥立即斬黑牛、白馬各一頭,對天立誓,道:
「凡諸侯者,應相互親睦,對宗主國竭盡忠誠之心,力謀周王室之繁盛。有違誓言者,人人得而誅之。」
伍子胥輕易打碎了秦之陰謀詭計。
秦王不得已結束鬥寶大會,款設洒宴招待列位諸侯,而不能有所作為。佈下奇計之公孫后大夫,暗自決心除去伍子胥。

作者: CarmenNg    時間: 2021-12-28 12:20
本帖最後由 CarmenNg 於 2021-12-28 12:21 編輯

秦陰謀之鬥寶大會(下2)(轉載自:孫子兵法演義傳奇)

公孫后為自己的計策被伍子胥徹底粉碎而十分憤怒,計畫於宴後留下伍子胥,再設法除去各諸侯,因此在各必經要道設下埋伏。
不巧,宴會中途,吳太子姬光之酒杯不幸落地,玉杯摔得粉誶。
秦王大怒。
「豈能讓你如此無禮猖狂。來人呀,把他拖出去。」
伍子胥身為明輔,立即挺身制止。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昔秦穆公饒赦偷馬賊,楚莊王亦寬赦罪犯。秦王應尊賢王之意,先寬恕吳國太子無心之過。」
秦王怒容滿面。一旁的公孫后拿起木鐸敲了敲。
一群面目凶惡之兵士突從帳後跳出,抓起席上之吳國太子姬光,諸侯驚恐之色顯露無遺。
伍子胥向前怒斥道:
「馬上放開吳國太子。此乃諸侯集會,豈容兵士亂來。難道你們認為十七國諸侯會亳無防備地前來秦國嗎?若敢傷及諸侯一根汗毛,後果不堪設想。」
秦國武士見伍子胥大義凜然,不禁全身顫慄。
即使頗富智略之公孫大夫,此時也低頭不發一言。
接著伍子胥轉身向列位諸侯,道:
「事情已辦妥,酒宴也即將結束,諸公別再逗留,還是各自直接回國才好。」
眾諸侯正愁無法脫離虎穴,此時一聽伍子胥之言,立即準備告辭返國。

伍子胥也以眼示意部屬準備回楚。
接著,伍子胥向秦王拜服,道:
「此會由大王親自主辦,具有相當意義。而子胥在返國之際尚有最後之請求,不知大王能否應允?」
「你有何請求?」       
伍子胥鄭重地回答:
「此次,諸侯前來秦國途中,在潼關處為山賊所困,倘若歸國之時又發生此事,將使秦國為之蒙羞。因此希望能由公孫后大夫為眾諸侯領路,順利通過潼關。希望大王能夠應允,吾等不勝感激。」
秦王聽了哈哈大笑:
「寡人本以為諸侯中勇將如雲,如今才知個個膽小怯懦。你們當真如此懼怕山賊?」
伍子胥笑了:
「百萬大軍,我們不怕,就是怕出沒無常之山賊。」
「哈哈!好,寡人就派公孫后大人送諸公至潼關。」
事實上,諸侯從驪邑出發到潼關前後共二十里路,一路上秦兵四伏。
公孫后大夫以送行名義坐在最前面,實際上已成人質,因此藏於後之伏兵根本無法出手攻擊。
伍子胥在一行人平安通過潼關,完全離開秦國之後才對公孫后說:
「公孫大人,今日勞您代為送行,不勝感激。吾等就此告辭。」
公孫后大夫這才離去。
眾諸侯此時終於安下心來吐了一口氣。
「伍子胥將軍真是我們的救命恩人吶。」
讚揚之聲不絕。
楚靈公向諸侯伯告別之後,也說:
「若非子胥將軍之智勇過人,吾等此時難離虎穴。」
伍子胥拜服道:
「大王過獎了。此乃大王威名所至,微臣何功之有?」
同行的大夫遠疆,向楚王拜服道:
「伍將軍此行大大宣揚楚國國威,功勞不小。請大王一定重用伍將軍。」
楚王一再地點頭,道:
「伍將軍之叻,寡人怎會不知。」
回楚後,立即封伍子胥為楚國堂邑大夫,子胥之父伍奢封為上大夫。
伍子胥父子已成楚國不可或缺之棟樑。

作者: CarmenNg    時間: 2022-1-1 19:22
晏平仲之豪氣(1)(轉載自:孫子兵法演義傳奇)

自秦鬥寶大會以後,伍子胥已為天下諸侯之救命恩人,楚靈公的威信也大為提高。
「若非楚國,列國諸侯早已為秦所害,如今應無人敢違逆我楚王吧,哈哈。」
秦鬥寶大會之後,各國諸侯分派謝恩使至楚表達感激之情。
出席鬥寶大會者,共有十七國諸侯,除楚國之外共有十六國。然十六國之中尚有數國未派使臣前往楚國答謝。
強齊即為其中之一。
楚王大為不悅,召見大夫伍奢,問道:
「不知回報的齊國,竟未派使臣來楚。」
伍奢鎮靜地答道:
「謝恩之舉應由對方主動,不宜強迫。請大王別在意此事。」
「卿要寡人不予理會嗎?不感恩圖報之人,應教其知禮行義。」
楚王憤憤不平。
「齊乃強國之一,齊王必不願低聲下氣,卑躬屈膝。然齊有賢相晏平仲,他必會派朝臣使楚,請大王靜待。」
「哦,好吧。」
數日後,楚王接獲齊相信函,得知齊相晏平仲即將親自訪楚,楚王大喜過望。
大夫伍奢的預言,果真應驗了。
楚王自接獲來函之後,更是洋洋得意,自命不凡。詢問一旁的下大夫遠啟疆,道:
「卿可知齊將派遣使節訪楚?」
「臣知齊相晏平仲將親自前來謁見大王。」
「當然,若非一國之相,寡人豈願接見。」
楚王狂妄高傲地答道。
「卿必也知,晏平仲乃聞名天下的賢德之士。然寡人於鬥寶大會中觀之,其人身長不過五尺,容貌更是乏人不敢恭維。今既欲訪楚,卿可有何法可藉機給予羞辱一番?」
遠啟疆滿懷自信,答道:
「羞辱晏平仲之事,請王放心。我國謀士甚多,交予微臣處理即可。」
楚王滿意地點點頭。
「很好,就由賢卿全權處理。」
遠啟疆立即開始苦思如何設計晏平仲。
楚國王城正門一般稱為荊門。
遠啟疆特於荊門旁另設一小門,專供身材短小之人進出。
晏平仲前來時,即可關閉正門,使其由小門進入楚國,以藉此羞辱晏平仲短小之身材。
數日後,晏平仲一行人,衣著簡樸來到楚國。
晏平仲靜坐車上,欣賞美麗的異國風光,吟詩作對。
遠啟疆至城門外遠迎。
晏平仲與遠啟疆相互寒喧後,發現都城正門緊閉,一旁新設一門。
(你們特設一小門想要藉此羞辱我個子矮小嗎?)
聰明之晏平仲立即察覺遠啟疆之意,但表面上依然佯裝一無所知。
一行人來到小門前,遠啟疆道:
「晏大夫請進,大王正等著您呢!」
晏平仲反而停步,轉身面向遠啟疆,道:
「此門乃專使狗進出之狗洞。讓外國使節由狗洞進城,大概只有狗國才有這種禮俗吧。」
遠啟疆原欲羞辱晏平仲,不料反被諷為「狗國」。
若再堅持只會自取其辱,遠啟疆不得不下令開荊門,迎接晏平仲進城。


作者: CarmenNg    時間: 2022-1-3 19:05
晏平仲之豪氣(2)(轉載自:孫子兵法演義傳奇)

庭上,數十名儒臣頭戴儒巾分列左右。晏平仲一望即知,其中必有文章,他仍舊保持自然地與眾臣招呼寒暄。
果然,一老儒臣趨身阻擋晏平仲進路,道:
「你就是齊國名相晏平仲?」
「是的。」
「我乃本國中軍參謀鬥子吉,有一事想請教晏大夫。」
一見即知是找麻煩。
晏平仲一聽對方姓「鬥」,腦海裡立即浮起「鬥伯比」三個字。
過去,楚國鬥伯比將軍曾奉令出使齊國,後因口出無狀,言詞無禮,當時宰相管夷吾忍無可忍,將之擊殺。
晏平仲憶及此,便問道:
「貴國名將鬥伯比將軍可是大人之祖?」
晏平仲的詢問有如小刀般堅利地刺入鬥子吉之心。原來慘死於齊的楚國大將鬥伯比將軍就是鬥子吉之祖先。
鬥子吉原對齊國恨之入骨,欲藉此機會使齊相晏平仲大大難堪,豈料對方先下手為強,正好擊中自己弱點,結果一時無措。
鬥子吉面色由紅轉青,粗聲道:
「因何在此時,打探吾人家世。請先聽聽子吉想請教你的問題。」
晏平仲若無其事般微笑著,看鬥子吉,答道:
「是,竟大意疏忽了您的問題. . .. . .. ,請說,晏平仲洗耳恭聽。」
晏平仲如哄小孩般,老練地應付道。
鬥子吉怒道:
「據我所知,太公望所封之地齊國,位居東方要衝,兵力可比楚秦。尤其齊桓公在位,管仲(夷吾)為相時,更居五霸之首。然之後數十年間,國力疲蔽,今不比昔。是否因為齊靈公不及桓公,而齊相晏平仲才不及管仲呢?晏大夫難道不想延續齊國光榮之傳統嗎?為何扯下顏面,只求私人名利而來訪我國?世人皆認為齊相晏平仲乃是天下賢士,以我看來,亦不過是一個無用侏儒罷了。」
鬥子吉竟不客氣地羞辱晏平仲。
而晏平仲微笑著溫和地反駁:
「如此無禮淺薄之言,若是才高識廣之人口出此言,晏平仲必不輕易饒恕。而你區區一中軍參謀若與你一般見識,實為不值。因你無知淺薄,不明天下大勢之推移,我不擬追究。」
晏平仲停了一會兒,又道:
「識時務者為俊傑,通機變者為英豪。自宗國東遷,諸侯掌權,此乃時勢如此。齊知君臣天運盛衰之理,通曉時務機變之道,與各侯國敦睦和處,故來訪楚國。愚鈍如你,為何認為此為奴隸行為呢?」
身材雖短小,然字字鏗鏘有力。
鬥子吉為晏平仲之氣魄所壓,滿臉通紅。


作者: CarmenNg    時間: 2022-1-6 11:11
晏平仲之豪氣(3)(轉載自:孫子兵法演義傳奇)

另一儒臣,站向前來,繼續攻擊。
「我以為晏夫子乃齊王之下,最具權勢之人。今為何如此吝嗇呢?」
晏平仲聞言抬起頭來,原來是楚國上軍參謀屈建。
晏平仲笑答道:
「屈將軍何出此言?」
「晏大夫乃一國之相,權傾朝野。一國之相出使外國,行列理應浩浩蕩蕩,衣著華麗而來。今見晏大夫所穿甲冑已是二、三十年前之物,還有較晏大夫更寒酸之相嗎?」
只見晏平仲依然心平氣和,嘴角露出淺淺微笑道:
「使楚僅欲表達謝意,非結婚慶典,無須盛裝以赴。且身為一國之相,為使民風樸實無華,更應力求檢樸,何故認為吝嗇?」
屈建啞口無言。一旁之人又起而嘲笑晏平仲,道:
「自古名君達士,多身材魁偉,力大無窮,方能成大事。如古殷王成湯身長九尺,力敵萬人,即為一例。今見晏大夫身長不過五尺,手無縛雞之力,雖心存國家大計,然僅憑三寸不爛之舌,亦頗難為吧?」
此人對晏平仲的矮小,加以嘲笑。
晏平仲似亳不在意,依舊維持笑容,道:
「秤小依然可計千斤,竿雖長,卻僅水中撐船時才有用處,由此可見,長短大小並無太大關係。貴國王子身長十尺,魁武有力,然鄢陵之戰為秦所擒,二十多年間,必歷經苦難。由此可知,能成事者,與身長體力無關。」
晏平仲能言善辯,無人能敵。
這時,大夫伍奢因得知晏平仲抵楚消息,惟恐群臣無禮,慌忙趕抵荊門。
伍奢心想,諸臣不致太過無禮,但為預防萬一,還是趕去一探究竟。誰知,一入荊門,果見晏平仲正為群臣所圍攻。
伍奢一見,怒氣沖天,不覺大聲喝道:
「混帳,在貴賓之前胡言亂語. . . . . 。來人呀押入禁府。」
眾人一驚,四散離去。


作者: CarmenNg    時間: 2022-1-8 12:02
本帖最後由 CarmenNg 於 2022-1-8 12:19 編輯

晏平仲之豪氣(4)(轉載自:孫子兵法演義傳奇)

伍奢立即拱手長揖,向晏平仲深致歉意。
「無知之徒,竟亳不尊重遠道而來之貴賓,令人難以寬恕。伍奢實不知如何致歉才好。各國皆有不智之徒,望晏大夫多多厚諒。」
晏平仲愉快地握住伍奢的雙手:
「久仰先生大名,今日能得一見,甚幸,甚幸。伍大夫要在方才那些無知之臣中料理國事,實乃不易之事。」
「伍奢之難處,只有晏大夫才能了解呀。」
雖非同屬一國,然能了解彼此心情,此乃君子與君子之間真正之情誼。
晏平仲隨同伍奢謁見楚王途中,問道:
「鬥寶大會中,方知令郎伍子胥才智過人,威勇無敵。想藉此機會,與之會面。」
「晏大夫過獎了。子胥若在,必前來迎接晏大夫。惜子胥現因故至吳國,不久即歸。那時必當前往拜訪晏大夫。」
彼此談笑著進入王宮。楚靈公高坐堂上正待晏平仲。
晏平仲趨身拜服,答謝當時鬥寶大會中,楚國救命之恩。楚王點點頭:
「難得齊國不忘救命之恩。」
楚王一副狂妄倨傲之姿。
晏平仲眼見楚王傲慢之態度,雖略感不快,依舊笑容滿面,道:
「救命之恩,沒齒難忘,因此特來楚國答謝。」
「哈!哈!哈!難得,真是難得。晏大夫不愧為晏大夫,果然明白事理。」
伍奢為防楚王趁機羞辱晏平仲,忙道:
「晏大夫遠道而來,旅途困頓。茶已備妥,請王即與晏大夫一起飲茶閒談。」
「嗯,也好。備茶。」
楚王與晏平仲二人對飲,伍奢陪伴在側。
席上,美食珍果頗豐。
「此乃南方之楚才有之特產,味美汁多,晏大夫嚐嚐。」
晏平仲第一次看見橘子,不知吃法如何。於是未剝皮,便用嘴直接咬了一口。
楚王見狀哈哈大笑。
「晏大夫為何不剝皮就吃了呢?哈!哈!哈!」
顯而易見的,此乃有計劃的欲羞辱晏平仲之無知。
晏平仲卻無一絲狠狽之色,亳不介意地答道:
「我本以為,自古以來,君王所賜之珍果,不應剝皮而食,以示尊敬之意。今大王且未言明,故晏平仲不敢剝皮而食。」
晏平仲臨機應變之回答,將全部責任推給對方。
伍奢大為佩服晏平仲之妙答。
楚王似乎驚訝晏平仲之巧辯,不禁點點頭,道:
「寡人大意,致使晏大夫連皮吃下,抱歉,哈!哈!哈!」


作者: CarmenNg    時間: 2022-1-8 12:30
晏平仲之豪氣(5)(轉載自:孫子兵法演義傳奇)

此時,一名兵士帶來一位犯人。
「報告大王。」
一旁的伍奢驚怒,斥道:
「你以為此為何處,如此放肆,快將犯人帶下。」
此犯人原為楚王事先安排,於是楚王立即出言阻止:
「無妨. .. .. . . 。何事?」
兵士拜服道:
「請大王裁決,懲治罪犯。」
「此為何人?」
「齊國人。」
晏平仲一聽,立即明白,又是楚王設計好欲屈辱自己之陷阱。伍奢在一旁困惑地蹙緊眉頭。
楚王佯裝不知地問道:
「齊國人?所犯何罪?」
「偷盜之罪。」
楚王意味深地看著晏平仲:
「齊國人似乎多愛偷竊。」
楚王以開玩笑的口吻問晏平仲。
晏平仲也同樣以開玩笑的語氣,答道:
「我曾聽說,將南方特產之橘子樹,移植至北方,不會產出橘子,只有枳殼,此乃因氣侯、風土不合所致。齊國並無偷盜之賊,為何至楚後,反為盜賊,也許是因齊楚風土不同吧。」
原欲羞辱晏平仲,最後反倒自取其辱。楚王一時無言以對。
伍奢雖知晏平仲乃是天下第一辯士,卻沒料到晏平仲竟會對他國君王大膽反擊。

作者: CarmenNg    時間: 2022-1-8 12:32
晏平仲之豪氣(6)(轉載自:孫子兵法演義傳奇)

楚王似乎服了晏平仲之辯才,請晏平仲喝口茶,道:
「貴國如晏大夫之賢者有多少?」
晏平仲答道:
「朝中尚有公孫叟、陣須無等賢能之士,不勝枚舉。與其相較,晏平仲實微不足道。」
「既然如此,為何不派公孫叟等出使吾國呢?」
晏平仲再答道:
「吾國派使節出使,須按一定規矩。因此由我出使貴國。」
「規矩?什麼規矩?」
「若出使善國,則派遣賢臣,若是不肖之國,則僅須派遣不肖之臣出使即可。因此晏平仲出使貴國。」
楚王一聽不得不服輸,大笑道:
「聽說晏大夫乃天下第一辯士,今日證之,果真名不虛傳。哈!哈!哈!能與君共聚一堂,甚感榮幸。」
楚王態度一變,異常敬重晏平仲。


作者: CarmenNg    時間: 2022-1-22 12:56
晏平仲之豪氣(7)(轉載自:孫子兵法演義傳奇)

楚王和晏平仲歡談之際,一年約四十之人突然出現。
「報告大王。」
楚王笑道:
「棄疾,你來得正好。」
說著指著晏平仲,道:
「齊國所派之謝恩使晏平仲。. . . . .. .. 這位乃寡人之弟棄疾。」
棄疾傲慢地點個頭,道:
「晏大夫遠道而來,辛苦了。其他國家早已派遣謝恩使前來,晏大夫現在來不嫌太晚了嗎?」
棄疾無禮地問道。
棄疾面貌凶惡,有反骨之相,晏平仲一望即知此人不可與之交往。
晏平仲亳不理會棄疾無禮之質問,起身向楚王道:
「大王國事繁忙,晏平仲暫且告辭。」
伍奢立即起身道:
「我帶晏大夫到王所安排之寓所。」
晏平仲和伍奢回到寓所之後,晏平仲立即問道:
「方才那位是何等人物?」
「棄疾乃深為王所喜愛之庶弟。」
「可曾就任官職?」
「雖無封官,然因為王所喜,常往宮內。」
「我略知觀人之術。方才一見即知此人權利慾重,有背叛之相。伍大夫,您得格外特別注意以防萬一才是。」
事實上,棄疾面貌凶惡,性情粗暴,極富野心,伍奢早已警戒在心。
伍奢離去後,晏平仲正準備歇息。意外地,伍子胥攜禮來訪。
「聽聞伍將軍有事至吳,今突然來訪,至感訝異。」
「子胥才回國,一聽說晏大夫使楚,立即趕來。」
伍子胥叩頭禮拜道。
晏平仲再次從心底讚揚智略過人之伍子胥,問道:
「伍將軍方訪吳歸楚,可知吳國情勢如何?」
「吳、越雖相鄰,然兩國水火不容宛如仇敵,不知何時,必會發生爭戰。」
「嗯,吳越情勢混亂。天下早已爭亂了二百餘年,這場混戰不知何時才能結束?」
「依我看,列國間之爭戰至少會再持續一、二百年才結束。」
「嗯,不錯。若有一國軍力超越其他各國,統一天下,方能結束戰爭。今列國國勢相當,各國皆懷野心,意欲一統天下,如此戰爭必會持續下去。我已年垂老矣,伍將軍年輕有為,若能詳知天下情勢,必能一肩挑起統一天下之重責大任。」


作者: CarmenNg    時間: 2022-1-22 12:56
晏平仲之豪氣(8)(轉載自:孫子兵法演義傳奇)

一是楚國人,一是齊國人,兩國利益雖相衝突,而二人心意卻相通。
「晏大夫,過獎了。」
伍子胥說著。突然想道:
「子胥至吳時,貴國孫武曾來訪。晏大夫可知孫武?」
「當然。孫武與我乃是忘年至交。為探查楚國古戰場而至楚。他來拜訪你了嗎?」
「是的。子胥一直想與之會面談談。今錯失良機,甚為遺憾。」
「孫武年紀雖輕,然在兵法研究方面,可謂首屈一指,鮮有能及者。日前路上偶遇,聽其暢談兵法,甚驚。倘使孫武能與伍將軍相互提攜,必能成一番大事業。」
晏平仲的讚揚自有其用意。一方面誇耀齊國亦有孫武這位卓越的兵法家,使楚不致看輕齊國,另一方面高抬伍子胥,討其歡心,亦對齊有益。
伍子胥抬頭,道:
「晏大夫,子胥有一事相求。」
晏平仲笑道:
「聰明如伍將軍,有何事需向我這年邁無用之老人請求呢?」
伍子胥年紀雖輕,然其智略超人,晏平仲相當敬重伍子胥。
「晏大夫何出此言?」
伍子胥叩頭表示尊重,說道:
「平日即盼與孫先生相見,今孫先生來訪不遇,甚覺遺憾。因此晏大夫回齊時,子胥盼能與晏大夫同行至齊,拜訪孫先生。」
晏平仲非常感動,道:
「未來將是年輕人之天下。你二人雖未曾碰面,然意氣相通,令人訝異感動。伍將軍和孫武相互傾慕已久,晏平仲怎會阻擋呢?伍將軍和老大夫一起去見孫武吧。」
「謝謝晏大夫。」
伍子胥再次叩頭答謝道。
晏平仲愉快地笑道:
「齊楚雖為兩國,利益相衝,然就整體而言,皆為漢民族,今為小利小益而紛爭不已,令人寒心。倘若精研兵法的孫武和智略超群的伍將軍能拋離偏狹之觀念,相互合作提攜,必能創出一番驚天動地之大事業。」
晏平仲雖身長不過五尺,然豪氣萬丈,直沖雲霄。
伍子胥聽了這番話,頓覺眼前烏雲全數散去。
「聽晏夫子一席話,所獲良多。」
晏平仲搖搖頭,道:
「我已是年邁而無用之老人,伍將軍千萬別這麼說。趕快回去準備赴齊見孫武吧。」

作者: CarmenNg    時間: 2022-1-22 12:57
晏平仲之豪氣  (9)(轉載自:孫子兵法演義傳奇)

數日後,晏平仲和伍子胥到達齊國,談起孫武:
「孫武曾說過「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
伍子胥佩服道:
「此乃亙古名言。平凡如子胥,只知求戰制勝,那裡明白能不戰而屈人之兵。」
伍子胥不禁肅然起敬。
不久,晏平仲與伍子胥和孫武見面。
伍子胥一見孫武,即叩拜,道:
「今日得見先生,至感榮幸。」
孫武慌忙伸出手扶起伍子胥,道:
「伍將軍,對我這天涯流浪客太過獎了。孫武平日即盼與將軍見面,今天終於一償宿願。」
晏平仲站起身,打算離開,道:
「久久相互傾慕,今日終於得見。你們盡量聊聊聊吧。哈!哈!哈!」
晏平仲離開,留下伍子胥和孫武二人相對。
「約八年前,先生曾於天柱山擒一女密探,且知是楚國伍子胥所派,這件事,你還記得嗎?」
「以婦人為密探在當時乃獨創奇特之手法,除將軍外,不做第二人想。」
「子胥由女密探口中,聞知先生所言,驚異非常。先生何以斷定為子胥所為?」
「若要研究兵法之術,必須掌握、研判各國將領性格和作戰手腕,因此當時已知楚國名將伍子胥。」
「而當時,子胥竟不知齊國有位兵法家孫武。先生卻對子胥所作所為瞭若指掌。先生實在是位可怕人物。」
「哈!哈!今日相見,才知孫武僅是一位平凡的人吧。」
二人朗聲大笑。
伍子胥對孫武說:
「子胥多年來仰慕先生風采,今日得見,想拜先生為師,先生該不會嫌棄子胥吧。」
孫武笑道:
「伍將軍乃楚第一謀士,而孫武僅為一天涯流浪客,無顏言師。在此亂世,能坦誠相見之人已不多。不如彼此推誠相與,結為知己吧。」
伍子胥似突然想到,便又問道:
「聽晏大夫言,您曾說過:「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子胥聞言,深受震撼。」
孫武立即放聲笑道:
「此乃自伍將軍身上所悟之哲理。」
「因子胥所悟?」
伍子胥睜大雙眼,困惑地反問。
孫武笑答:
「將軍在秦鬥寶大會中,劍不出而能粉碎秦王陰謀,此即為不戰而屈人之兵。而孫武不過加以理論罷了。真正令人敬佩的是將軍,而非孫武啊。」
伍子胥十分高興。孫武道:
「孫武認將軍為師,而將軍卻欲認孫武為師。哈!哈!哈!」
兩人笑逐顏開。伍子胥又道:
「先生研究兵法,皆按照自然運行之理。子胥可否拜讀先生所著兵書?」
「兵書尚未完成,待完成之後,必請將軍賜教。」
兩人對坐互飲,酒落歡腸。


作者: CarmenNg    時間: 2022-1-30 15:48
本帖最後由 CarmenNg 於 2022-2-3 13:47 編輯

興亡的輪替  (1)(轉載自:孫子兵法演義傳奇)

簡言之,「歷史乃重複不斷的分裂與統一。」

一切生物分裂不斷,亦增殖不斷。分裂之個體,在艱苦環境中,為求生存,不得不與其他種族鬥爭,贏取勝利。此即達爾文進化論「弱肉強食,適者生存」之意。

此生存原則亦能用在國與國之間,或人與人之間。

國家民族之盛衰興亡,國與國之聯盟對立皆本於此原理。不僅人類如此,其他生物亦然。有史以來,民族意識薄弱之民族,絕難長久生活,終不免慘遭滅亡之命運,求諸歷史,更能佐證。

吾人不妨以韓國歷史為例。韓國乃單一民族,民族意識極為強烈。自檀君(韓開國君主)以來,至今已歷四千三百多載。其間分裂與統一無可避免。對內,分裂與統一不斷更迭,直至今日韓國依舊處於南北對峙的局面;對外,自古以來亦曾多次被侵略者強佔。

就個人、民族、國家而言,生存即一埸沒有槍聲之戰爭,一埸沒有寬容、沒有僥倖,必須賭命爭鬥,極為激烈之戰爭。政治如此、文化如此、商場更是如此。唯有勝者才能生存,人生便是如此。

人類天生愛好和平,卻又必須為生存而鬥爭,在如此矛盾之環境中,悲劇自不待言,和平無非理想罷了。在現實世界中,永無休止之鬥爭,方能確保生存之權利。

論及春秋戰國之前,不妨先巡視古代之歷史。

堯舜時代乃理想之太平盛世,根據史記記載,堯帝登基於西元前四三七六年 至西元前二三九○年之間;韓國今年是檀紀(從檀君誕生那年算起)西元前四三一九年,可見堯帝比檀君早了五十七年。韓國在檀君之前依舊為亳無政治組織之空白時代,而中國在堯帝之前仍有三皇(天皇、地皇、人皇)時代,而且三皇時代維持了約三千年之久。可見韓國之歷史根本無法與中國悠久之歷史相比。

作者: CarmenNg    時間: 2022-1-30 15:49
興亡的輪替  (2)(轉載自:孫子兵法演義傳奇)

古代地廣人稀,即使有爭戰之意也苦無對手,而人民亦過著和平安定之生活。
民間一直傳頌著擊壤歌。
當此之時,全世界大小之國約有三百之多,而為政者莫不高呼建設富裕之社會,問題在於人民不見得能享受此等幸福。由此看來,我們得以想像堯帝時代擊壤歌所歌頌之太平盛世。

遠古時代,民間爭頌擊壤歌,為供讀者參考,謹將擊壤歌抄錄如下: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鑿井而飲、耕田而食,
帝力於我何有哉!

唯獨在承平之世,才唱得出如此逍遙之歌。鑿井、耕田一一一承平永樂之美景,何等悠閒自在。

史記對堯帝時代有如下之描述:
堯帝之生活與人民無異,住在簡陋之茅屋裡。當堯看到飢寒受凍之人或犯罪者,總是與他們一起受苦。他無時無刻不掛念人民之生活。
由此可知為政者與百姓人民為一體。倘若今日有此賢明帝王,或許民眾亦爭唱擊壤歌。

統治者與被統治者之關係,猶如魚水之關係。魚失水則亡,而魚在水中自由自在,不知水之珍貴。人類缺乏空氣,分秒難以存活,然很少人覺得空氣可貴。

政治之最高理想,無非謀人民自由之生活。故當今每一國之統治者,莫不制定法律以治理國家。

人口增加遂使社會日趨複雜,束縛難以避免,但那些失去價值之法律,則應該完全廢除。

如今,國際間大約以國民所得來區別先進國家與落後國家。吾人不妨深思,經濟之條件,先進和落後之區別,是否應以統治者與人民之關係來決定。

此問題暫且擱著,先談擊壤歌吧。相傳某日,堯帝微服出巡,想籍此察知民情。他行至市集,見一老者坐於路口,一面以土塊敲地打拍子,一面唱著擊壤歌。堯帝聽完之後,喜悅得很。
「帝力於我何有哉!」從字義而言,此話有輕視君主之意,按古法,早該處以叛逆之罪。
堯帝聞之非但不怒,反而欣然有喜色。由此可知,堯帝不傀為賢明聖君。

堯稱帝五十年,力行德政。他自知兒子平庸愚昧,才幹不足以治國,遂將帝位傳給賢能一一一舜,此等胸懷絕非常人。通常人一旦登上權力之顛峰,即令犧牲一切亦不願放棄,此種例子不勝枚舉。而堯不囿於私心將天下傳給自己子孫,反而由賢人舜來繼承,此等見識何等不凡。
堯帝時代文化亦可觀,例如:爛柯故事之圍棋即堯帝時發明。

作者: CarmenNg    時間: 2022-2-3 13:44
興亡的輪替  (3)(轉載自:孫子兵法演義傳奇)

堯之後舜亦是賢君。舜就帝位之後,每日天亮便在田裡耕種,到河邊垂釣,怠惰之市民受感化而勤奮耕作。
舜建都於山西平陽。黃河每到夏季經常氾濫,人民困苦不堪,舜遂派賢臣禹負責整治黃河,結果黃河不再為患。此四千多年前之治水工程或可稱為人類歷史上最早之治水工程。
舜有子商均,但亦仿效堯,將帝位傳給治水有功之禹。
禹有三子:啟、宰、罕,個個賢明。
禹九十多歲時,身染重病,便召群臣至床前。
「吾死之後,帝位務必由賢明之伯益繼承。」
眾臣聽莫不訝異。
「王有三子,皆稱賢明,何以不由他們繼承而另選他人?」
禹搖頭道:
「天下非吾所有。雖然諸子賢能,若吾開先例,帝位私傳於子,恐將來成了家天下。為防患未然,帝位務必傳給賢能之伯益。」
伯益無意即位,他認為帝位應由先皇之子繼承,遂隱居箕山,不問世事,從此失了蹤影。
禹之長子啟登基稱帝,開創了世襲制度。
啟無視父親之遺言而稱帝,地方諸侯非常不滿。
結果堯舜禹三代盛世,逐漸沒落。
賢能之啟一面力行德政,一面讓地方諸侯了解自己繼承王位之苦衷,因而在位之時,尚稱安定,並無重大事件。
啟臨終前,將王位傳給子太康。
誠如禹所憂患,天下已非眾人共有。
諸侯之不滿日甚一日,各自擁軍欲謀奪帝位,從此各地亂事紛起。
統治者為保帝位,更需供養龐大之軍隊來壓制諸侯之作亂。
夏王朝相傳至第十七代君王桀,終於面臨了敗亡危機。
美女與佞臣是夏桀亡國之主因。桀寵信奸臣趙梁、朝中賢臣殘害殆盡;此外,桀又寵幸妹喜,從此日夜宴樂,荒淫無度。
桀為了取悅妹喜,在宮內大興土木,建築瓊宮瑤台,於是勞民傷財,生靈塗炭。
桀在宮外挖了一個大池,池上浮著五色玲瓏之鳳凰花舟。池內注滿酒,當時人稱酒池。不但如此,桀又在池邊之樹掛滿肉塊、肉乾,以便和妹喜遊池時,隨時享受佳餚美酒,時人稱之為肉山脯林。後世常用之「酒池肉林」,亦由此而來。
君主不勤國事,奢侈淫亂,廣招民怨,焉有不亡之理?
成湯深知夏桀無道民心怨憤,遂以今之河南為根據地,率一萬五千人討伐夏桀。
夏桀大失民心,宮內外數千名守兵各自奔逃,竟無一人肯為君王效命。
結果桀在宮內自焚,時當三千五百多年前,歷經四百五十多年的夏王朝終於被新王朝殷所取代。這是史上第一個以臣弒君建立新朝的先例。


作者: CarmenNg    時間: 2022-2-3 13:45
興亡的輪替  (4)(轉載自:孫子兵法演義傳奇)

新王成湯非常賢明,他深知若要確保帝位永固,第一要民心歸附,第二要懷柔地方諸侯。
湯王一登基,便宴請四十六諸侯,並要諸侯輔佐他治理國事。此外,他開倉庫,賑百姓,使久為虐政所苦之民眾得以安居。凡此種種,民心與諸侯莫不歸順湯王。
成湯任用賢臣伊尹為相,實施善政。一天,湯問伊尹:
「古言,朝廷應有三公九卿與大夫列士,但到底該任用何種人才?」
伊尹拱手長揖道:
「三公要能通天道,九卿要能通地道,大夫要能通人事,列士則要明法度。這些人集於一朝,則國必強盛安定。」
「寡人不德,請卿為社稷著想,替寡人尋求人才吧。」
從此湯王帝位鞏固,亦奠定了殷王朝之基礎。
然而由盛而衰,由興而亡,乃是自然界不變之定律。殷朝對內施善政,對外伐犬戎,一直傳了二十九代兩百多年,傳到紂王,始露亡國之兆。
商紂一如夏桀,亦是好女色之暴君,為了取悅美女妲己,在宮外五里之南陽社,建一個高約一千尺之高台,以金銀寶玉為瓦壁,園中種著奇花異草。忠臣費仲三次進諫,紂王非但不聽,甚至處死費仲。
百姓不堪暴政,紛紛攜家帶眷逃往鄰國。
由此看來,殷之滅亡為期不遠。

作者: CarmenNg    時間: 2022-2-3 13:45
本帖最後由 CarmenNg 於 2022-2-3 13:52 編輯

興亡的輪替(5)(轉載自:孫子兵法演義傳奇)

那時,統治岐山(今陝西省)之西伯侯姬昌聰明勇敢,擊敗入侵之蠻族,境內之人民過著祥和之生活,四方之人紛紛投歸西伯侯。
某一晚,西伯侯得一夢,夢見自己獨自端坐殿闕,突然東南方現一熊,行至面前,未久,文武百官向他朝拜。驚醒之後,方知原是南柯一夢。
西伯侯遂命謀士宜生為之解夢。
宜生喜悅非常,答道:
「此夢兆乃主君將有賢人輔佐,順利登基之吉夢呀!熊是聰明之動物,夢到熊表示主君將得賢臣輔佐;而百官拜服御前,不就表示主君將率群臣嗎?既然熊在東南方出現,不如往彼方尋找。」
「夢無非夢罷了,豈可出此大逆不道之言?」
「紂王之暴政已失民心,此時乃圖謀天下之大好時機,主君若無心天下亦無可厚非,明天往東南方尋賢人又何妨?」
西伯侯見紂王殘害人民,亦非視若無睹,內心亦曾計劃推翻紂王,施行仁政。
次日,西伯侯與宜生遂一同前往東南方狩獵,不久在沼澤旁,聞得四、五個釣者歌曰:

憶昔成湯掃桀時
十一征兮自葛始  
堂堂正大應天人
義旗一舉全無敵
往今六百有餘年
祝網恩波將竭息
懸肉為林酒作池
鹿台積血高千丈


西伯侯聞之大為吃驚,因為此歌敍述成湯伐夏建殷之事,也暗示建立新朝之時機已到。
「此歌何人所教?」
西伯侯不勝訝異,遂問其中之老者。
老者道: 「此歌乃從一八十歲白髮老翁之處學來。」
「此為何人?」
「此人行逕殊異,垂釣不用釣鈎,亦不用釣餌,釣了一生,未曾釣過魚:」
西伯侯和宜生聽了很訝異!
「諸位可知此老先生之居所?」
「他一向在十里外之磻溪渭水畔,兩位可往彼處尋找,或許此時正在河邊垂釣。」
宜生對西伯侯道:
「彼所言之白髮老翁大概是主君尋求之人,不如速去渭水,一瞧便知。」
兩人趕到磻溪,尋不著那位白髮老翁,只聽得一個釣者在渭水畔唱道:
春水悠悠春草奇
金魚未遇隱磻溪
世人不識高賢志
看作溪旁老釣磯

歌詞意味深長,西伯侯遂問那位釣者:
「此歌何人所教?」
「此乃從隱居於渭水畔石室之八旬老翁處學得。」
兩人即刻去尋找渭水畔的石室。
果然河旁有間石室,但入口雜草叢生,似無人居住。
兩人上前敲門,結果一小童應門而出。
「請問主人在否?」
「我家主人今晨上山採藥,約三天後返家。」
除了三天後再來,亦別無他法。兩人問小童:
「聞說你家主人釣魚從不用釣鈎,因而從未有魚上鈎,此事可真?」
小童笑笑,答道:
「我家主人不釣魚而釣歲月。」
「釣歲月?」
此話寓意頗深,想必是一位隱居的賢者。
河畔柳樹樹蔭下立著一支釣竿。西伯侯轉身欲離去,見到這支無主的釣竿,有感而發,遂作一首詩交給小童。

求賢遠出到溪頭
不見賢人只見釣
一竹青絲垂綠柳
滿江紅日水空流


作者: CarmenNg    時間: 2022-2-8 15:53
興亡的輪替(6)(轉載自:孫子兵法演義傳奇)

三日後。西伯侯又來到了磻溪。此時渭水畔坐著一位童顏白髮老釣翁,望著悠悠流逝的河水,唱道:

西風起兮 白雲飛
歲已葛兮 將焉為

西伯侯向前走近。老翁依然吟唱不絕,似乎未曾發覺西伯侯。
唱完之後,西伯侯雙手伏地向前跪拜。
「晚輩乃西伯侯姬昌。紂王無道,生靈塗炭。晚輩雖有心救生民於水火,只可惜心有餘力不足。今日特來此地,求賢人助晚輩,共謀大計。」
白髮老翁急忙扶起西伯侯道:
「在下不過渭河河畔區區老釣翁,有何遠見?既然伯侯大人謬賞,不惜屈尊下問,只好略抒愚見。」
「晚輩謹聆聽先生高見。」
白髮老翁端坐西伯之前,道:
「當今三分之二民心歸向西伯侯,此時乃伐殷建新朝之大好時機。」
「有何良策?請先生明示。」
「圖謀天下有兩種方法:一是即刻興兵攻打紂王;一是隱忍自重,廣施仁德,等待時機來到。」
「先生以為何者優?何者劣?」
「吾取後者。」
西伯侯非常欣喜,又問道:
「何以選後者?」
白髮老翁沈思著,片刻之後言道:
「此時興兵討伐,難以全面獲勝。」
「先生所謂之全面獲勝,有何意義?」
「第一,名義上,侯伯大人依然是殷王朝的臣子,此時攻打紂王,難免犯了以下犯上之罪,即使討伐成功,也無法豎立大義之旗,難服民心呀。」
果然是賢智的見解。
西伯侯感嘆的點點頭,再度開口:
「另外一個理由是什麼?」
白髮老翁沈思了一陣,說道:
「雖然紂行暴政,然朝廷仍有很多賢臣名將,殷的軍力依然強盛,此時興兵,並無勝算,若想成就大事必須等待時機。」
他的神情彷彿天下大勢早已在他的掌握中。
西伯侯聽完感嘆不已。
「先生頗有見識,然而所說之「時」,究竟是何時,請先生賜教。」
「春、夏、秋、冬四季輪替,此乃天地運行之定理。世事皆應天理而行。時機不成熟就出兵,徒然招致失敗。猶如懷胎必須十月,其理同一。」
白髮老翁仰視長天笑答。
西伯侯為一時羞愧,不禁低頭致歉:
「晚輩不德,太性急了。」
「人民備受苦痛,侯伯大人當然心急,然而越心急,越該隱忍自重,仔細策劃才能一舉成功。」
白髮老翁沈默片刻,遂平靜地說道:
「紂王荒淫無度,終將自取滅亡。侯伯大人現應廣施仁德,等到殷亡的前兆出現,即可高舉義旗,如此一來,順天應人勢必成功。」
「先生教誨,晚輩謹記在心。」
西伯侯拱手長揖表達感謝之意。





作者: CarmenNg    時間: 2022-2-8 15:54
興亡的輪替  (7)(轉載自:孫子兵法演義傳奇)

稍微躊躇之後,突然開口:
「晚輩愚昧,可否請教先生大名?」
白髮老翁笑笑,回道:
「侯伯大人只要知道吾乃荒野中八十老翁便成了,姓名又有什麼意義?」
西伯侯叩頭再求:
「先生這麼說,太謙遜了。晚輩定依先生指示,廣施仁德,拯救苦難人民,請先生務必示尊姓大名。」
白髮老翁終於點點頭說道:
「侯伯大人既然如此誠意,又怎能再隱瞞。敝姓姜,名呂尚,別號飛熊,人人稱我「姜太公」,渭水河畔垂釣八十餘年。」
別號「飛熊」!西伯侯眼前一亮,突然想起數天前熊在夢中出現之事,又驚又喜。
「今日之會,定為天佑,請先生助晚輩完成大業。」
「侯伯大人言重了。吾乃無用之老者,承蒙大人謬賞,吾將竭盡所能。」
「晚輩欲請先生共往岐山,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好,恭敬不如從命。不過,有一事必須言明。」
「何事?」
「侯伯大人一直以晚輩自稱,到了岐山之後,我們之間就有了君臣之義,請不要再以「晚輩」自居。」
「晚輩怎能以君臣之禮對待先生呢?」
「要共謀大事,就不能失去君子之禮。朝綱既亂,如何成事?」
姜太公面如秋霜,嚴峻地說。
「既然先生如此誠意. .. .. .. . .」
回到岐山後,西伯侯特封姜太公為「鎮國大軍師」,並賜號「太公望」,內政由姜太公全權掌理。
太公望呂尚並不希望位居高官厚祿。
「臣惶恐。假使殿下不容許臣施行幾項基本政策,臣將不敢高居軍師之位。」
西伯侯一聽,立刻正襟危坐。
「我那裡不容許呢?請先生明示。」
「要治理國家,必須做到三點。第一、敬天;第二、愛居;第三、廣結賢士。」
「能做到此三點,國家將如何?」
「王者,使百姓富足;霸者,使軍人富足;更次者,官僚自足;最下者,只求自己享受。有志天下的人,應牢牢記之。」
「軍師之言甚是,我一定努力為百姓謀幸福。請軍師代掌國政,治理國家。」
於是西伯侯大開倉庫,將糧食賑糧挨餓受凍之百姓;同時廣徵民兵,由姜太公在陣前實施嚴格的軍事訓練。不到兩、三年,天下民心盡歸西伯侯,軍力方面,亦無人能出其右。
另一方面,暴君紂王猶不知局勢已有變化,仍舊和妲己飲酒作樂,不理朝政。
數年後,在姜太公輔佐之下,西伯侯終於討伐紂王,建立周朝。
殷延續二十九代,建國六百四十年,猶如朽木一般,朝夕之間便滅亡了。


作者: appetizertftze    時間: 2022-8-28 15:59
longchamp
longchamp 台灣
longchamp 官網
longchamp 包
longchamp 包包
longchamp 專櫃
longchamp outlet
longchamp outlet 台灣
longchamp 代購
longchamp 價格
longchamp roseau
roseau longchamp
longchamp le pliage
longchamp mailbox
longchamp le pliage cuir
longchamp mademoiselle
longchamp brioche
longchamp le pliage neo
longchamp x andré
longchamp andre
longchamp 小包
Longchamp腋下包
longchamp 小羊皮後背包
longchamp 後背包
longchamp 背包
longchamp 小羊皮




歡迎光臨 天羅地網 (http://farflunginfo.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