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收藏本站|簡體中文

天羅地網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樓主: 李天興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印度佛教歷史概要 ( 1-29)

[複製鏈接]

41

主題

0

好友

4227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27#
發表於 2018-7-10 11:18:27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李天興 於 2018-7-10 11:20 編輯

《印度佛教歷史介紹 27》

有一位出家不久的比丘去請教一位元老說,他很努力學禪修,但是日復一日的精進卻毫無進展,最讓他感到困擾的就是,當他試著努力去放鬆時,反而讓自己變得更緊張,當他越集中精神去壓抑散亂的雜念時,雜念反而越多,請教元老該如何才能擁有平靜的心,

元老就以當年佛陀所說的怎樣調西他絃(西他是一種印度樂器,類似吉他)的故事作為比喻。

元老說:(弦音最美妙的是不能太緊,也不能太鬆,要中道與平衡,這就是最美的)。

僧人若有所悟地說:(禪修正是如是)?

元老回答說:(是的,同樣道理,你必須調整心的緊和鬆,慢慢地達到中道和平衡,你要知道,你不可能擁有一個固定平靜或平穩的心,你只能讓自己處於一個中道與平衡的狀態,這就是中道。

其實,人生亦復如是;我們根本無法擁有固定平穩的幸福,我們只能夠從體驗或發現幸福的存在。

當一個人還未懂得看清世間真相之前,他不可能停留在同一个层次日子久了,仍然会感覺到幸福。

有句西方名言說:(人生是一座橋,我們只能經歷它,卻不能在它上面蓋城堡)。

當我們看清世間真相,了解佛法所說存在的意義,沒有過去,沒有未來,只有當下,也就是說,没有前世,沒有來生,只有獨一無二的今生,人生只有這一次,我們就會更懂得珍惜當下體驗到的一切,無論我們認知到的是好壞善惡,成敗得失,都是無價的人生體驗,

許多人把自己的(幸福)以及生存價值定位在某個標準,或是某類事情,例如;

商人會認為;
除了賺錢再也沒有任何事情是所謂幸福的,人生唯一的價值就是賺錢。

家庭主婦會認為;
除了家庭可以讓她感覺到幸福之外,再也沒有其他事情會比得上家庭幸福。

賭徒會認為;
贏錢就是天堂,輸錢就是地獄,除了贏錢之外,再也沒有什麼可以讓他感覺到是幸福和快樂,但是俗語說,十賭九輸,通常賭徒都是活在地獄裡的日子會比較多。

有智慧尋找幸福的人會了解到,人生所謂的(幸福),並不是指固定某一個心愿達成,或是完成某些事情就是幸福,人生是(因緣期限)的旅途,
(因緣)是不停的變動,
(期限)是隨著時光逐漸流逝,

我們不能期望或經歷了甚麼因緣,體驗過什麼事情之後,我們的內心感觸就會消失,相對的,即使我們擁有幸福快樂的因緣,我們也只是短暫性的體驗和使用,與這段因緣相處的每一寸時刻,當我們和這段因緣的期限用完了,它就會離開,隨之消失,

假設:我們的肉身還有三十年的使用期,那麼,我們就還有三十年的因緣期限使用,每分每秒,每個當下都是因緣聚散的現象,或許接著下來的因緣不再是因為事業有成而感到幸福,可能是我們從來沒有經歷過的另一個領域,讓我們發現,原來我們不一定是因為事業有成才算是幸福,因為(幸福)裡包含很多我們從來沒有體驗過的事情。

有一個窮困的流浪漢,在天橋底下發現一個棄嬰,這個沒有家庭,沒有家人,沒有錢的流浪漢,決定把棄嬰帶了回去,他付出一切地把棄嬰撫養長大,雖然這孩子不是他親生的,但两人相依為命,情同父子,只要分開幾天两人就會互相思念。

從他抱起棄嬰那一刻,他體驗到他的人生幸福裡,並不是自己一直以來所期望每天有飯吃就滿足的感覺,許許多多從來沒有過的快樂和喜裕,讓他從來沒有感觸到的使命,讓他百感交集,讓他感覺到自己原來也有偉大的一面,讓他找到另一種幸福。

因此,人生到底有多少幸福?有多少快樂和價值?不是我們用頭腦可以想象到的,

當我們遇到挫折,生意失敗,失業,甚至跌落人生谷底時,就以此為是人生的全部,那才是最大的消極與損失,其實,幸福無所不在,人生是一個不可思議的因緣旅途,我們不能擁有什麼,我們只能順應因緣不停地體驗,相對的,就像我们坐在長途列車上,我們可以看到窗外的風景迷人,但我們不可能永遠停留在那裡欣賞風景,即使那段風景讓我們留戀萬分,我們只能繼續往前走,繼續經歷人生,直到終站(因緣期限)用盡,從人生旅途畢業為止。

全然地體驗我們的人生,就像我们在禪修時,心無掛念的狀態而得到平靜和安寧,需要的都是中道和平衡,就像弦不緊不鬆,弦音才會美妙,四氣調和,春秋才有怡人的清風明月,隨遇而安的境界。

當我們很久没有感受到幸福,我們不妨去回憶一下我們曾經幸福快樂過的日子,

當我們又嚐到日子裡的苦果,遇到挫折,那是正常的,我們不妨讓自己的心境回到中道,回到平靜的最初,沒有甜也沒有苦的時刻,我們的人生就不會走向極端,我們才能全然地體悟到;
嚐盡人間百味,
還是清淡最美,
看透世間繁華,
還是平淡最真。


(唯識說)

解深蜜經,大乘阿毘達摩經,是中期的大乘佛教,它們首先提到唯識說Vijnanavada,接著有彌勒Maitreya,之後靠(無著)Asanga,和世親,天親Vasubandhu,來集其大成。

關於彌勒有两種說法,
(1)把他當著歷史人物,確有此人,
(2)把它當著未來佛,而今住在兜率天,但两種都不明確。

至於世親,天親的年代也有两種說法,
(1)320~~400年前後,
(2)400~~480年前後,
其中有人主張(世親,天親)两位,因為無著是世親,天親的哥哥,所以,依據前者來推斷他應該在310~~390年前後,若依據後者推斷,他可能在390~~470年前後。

有一位叫陳那Dignaga,在五世紀初非常活躍,他進一步發揮(世親)那本(唯識二十論)的理念,而著作一本(認識的對象考察)Alambanapariksa漢譯為(觀所緣論),,這一派系叫做(有相唯識派)Sakaravijnanavadin,傳到無性Asvabhava450年~~530年左右,和護法Dharmapala,530年~~561年,便在那爛陀寺認真研究和學習,

後來護法有一個弟子叫(戒賢)Silabhadra,529年~~645年,也在那爛陀寺當住持,不久中國(玄奘法師)來向他學習,回國後,便把其他學者對(唯識三十頌)的註釋見解和批判譯成漢文,而叫做(成唯識論)。

中國佛教徒依據它建立(法相宗),它在中國獨立發展 ,結果使(護法)的攝論宗埋沒了,之後(法相宗)經由(道昭,智通,智鳳,玄昉)等人傳去日本,到奈良時代興盛得很,而這個傳統被奈良諸寺所接受,到了江戶時代就出了不少優秀學僧,這門學問仍然傳到今天。

(無相唯識)與(有相唯識)的大差別,在於雙方處理阿那耶識的態度不一樣,前者認為阿那耶識也是空,徹底否定它,而後者認為阿那耶識是一種實有的識體,它會變化而產生看見與被看見的東西。

其實,我們只要對印度佛教歷史有所認識,就會發現許多的經典,派系和理論都是後人自作自篇的文章與佛陀毫無關係,而且這些文章根本就無法解決生死輪迴的問題,我們身為佛陀弟子,
我們到底要要相信佛陀的教義?
或是相信這些後期大乘佛教自作自篇的文章?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1

主題

0

好友

4227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26#
發表於 2018-7-10 11:14:24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李天興 於 2018-7-10 11:17 編輯

《印度佛教歷史介紹 26》

如果我們能夠用(覺知)的心態來看清世間真相,包括我們的成敗得失,人情冷暖,再深入體悟到一切事情的發生,都是牽連著一連串的前因後果因緣組合,我們根本就不會再去迷信求神拜佛尋求幫助。

覺知,可以憑著每個人的人生經歷與智慧而分層次,簡單介紹可以分為三個層次;

第一,最基本的覺知,是覺察自己在做什麼,說什麼,或想什麼。

早幾年前,我認識一間餐館,是一位名廚師開的,他廚藝的確很好,色香味具全,只是,當他的生意有相當成就時就開始有點驕傲的態度了,餐館每天都高朋滿座,預訂的也有,在門外站著等位的也有,他開始挑剔客人,對一些便宜訂單有不滿的語氣,還說這些便宜普通的顧客妨礙著他的座位,就這樣他的顧客開始漸漸地減少了,之後,這樣的態度還被一些顧客在網絡傳開了,被人評擊,生意一落千丈,接著還欠了許多債務,當他真的走投無路時,到處求神拜佛,找風水師改風水,改運,希望中傷他或評擊他的小人可以少一點,不辛的是,即使他已經走上絕路,仍然搞不清楚問題的源頭和關鍵點在那裡,最後只好關門大吉。

没有覺知的人,永遠不知道什麼是自知之明,
没有覺知的人,永遠無法看到自己愚蠢的一面。

第二層次的覺知,是可以覺察到自己是否被某種習性控制著,去做一些自己沒有意識的事情,例如;習慣性批評他人,情緒化反應,或持續做一些固定模式的行為。

第三層次,我們的覺知可以穿透過去和未來的因果軌跡,也就是說,當我們察覺到驅力正在逼我們做任何事情的當下,我們可以連結到(過去的因)和(未來的果),我們可以覺知到曾經過去做過某些妄行,而得到的苦果和痛苦的代價,了解當下,如果我們又再次去做某些妄行,未來也會承受同樣甚至更大的苦果。

當我們擁有這種看透因果的覺知力,我們就會有更強大的智慧和遠見,跟腦中裡的習性和驅力抗衡,進而去管理它們,甚至修改自己的意識和妄行,把一些違背因果的習性和驅力修正或刪除,成為真正的覺悟者。

有網友寫信息给我说:(Jack,我自從看了你的文章之后,我了解到什麼是覺知,我以前的脾氣很大,總之遇上不顺景的事情就會發脾氣,從来没有去觀照過事情的源頭,现在已經改善很多了,任何事情都必定有它的前因與後果,发脾氣根本就不能夠彻底地解决问题。

另外有網友寫信息跟我说:(Jack ,我以前很喜欢賭錢,只要身上有錢就想着要赌,没錢也想借錢來赌,我覺得人生如果没有赌,根本一點樂趣都没有,我雖然欠人滿身債,但是這種習性已經使我無法自拔,儘管我都已經覺察到自己的賭瘾和習性不停地驅使自己,折磨自己,但我仍無法擁有堅定的意志去抗衡。

這就是業力,就是輪迴,不用谈生死輪迴,光是我們每天活着都在被習性牵着鼻子走,逼我們陷入许多迴路中,讓我們无法逃避更無力抵抗地像奴隸般,每天演出同樣的戲份,扮演同樣的角色。

如果我們無法逃脱内心的驅力廻路,那麼,我們的人生只能在這種毫無意義的轮回中耗损殆儘,說實在的,還有什麼意義呢?

學佛的意義就是要我們去覺察并用覺知力去管理或修正,甚至删除那些長久以来奴役我們的驅動習性,我們才算是真正的修行而不枉此生,習性的牵引是一個我們看不見,但可以决定我們一生且力量大到不可思議的魔掌。

剛開始,習性的起點只是一個小小的快感,或是微不足道的起心動念,然而,只要我們没有覺知,這個小小的快感或妄念,就會透過我們的妄想,透過我們的付诸行動,在我們的大脑里形成一個快感的迴路,接著,當我們對快感的需求越来越大,我們的心瘾,我們的心魔就会越来越强,最後,就架構出一個强大的驅力迴路,開始用各種方式来誘惑我們,去按照它的欲求,去尋求更大更多的快感,漸漸地,這種累積就會變成我们的業力。

人生在世,其意義和目的不在于我们曾經擁有過多少,而是在于體悟人生過程中修正了多少習性,其實,我們貪求執着的榮華富貴,都是這個地球上不增不减的材料製造出來的。

這個世界一直都是用同樣的材料,制造出多姿多彩的角色和場景,讓我們不停地在玩着貪嗔游戲,說穿了,一切都只是游戲,既然是游戲,就表示你我什麼都带不走,因為你我都和其他的生物,甚至一切物件都是用地球上的材料做成的。

那麼,這個宇宙為什麼要製造我們?又為何要讓每個人都有欲望,有追求,有得失,有歡樂,有痛苦,讓很多人貪得無厭,不擇手段,而要去完成自己的夢想?以及满足自己的欲望?

其實,宇宙法则最终的目的,是要教導我们看清世間實相,我們和這個世界是容纳一體的,我們的貪得無厭,我們的不擇手段,我們的慈悲为懷,甚至我們的成住壞空,都是组合這個世界的一部份,

例如;
當今社會很多人想要赚钱;
於是就有了經濟發展和贸易組織。

很多人都想满足口腹之欲;
於是就形成了供應食品的體系以及提升烹任水平。

很多人想高官厚禄;
於是就形成了爭權奪位,明爭暗鬥的官場鬥爭。

当我們能够看清這個红塵世間的真相之後,我們自然就會領悟到,我們在這個世界要接下什麼戲份,扮演什麼角色都是由我們自己来决定,我們可以扮演知足長樂的美满人生,也可以從美满人生演變成四面楚歌,甚至走投無路,只要我們違反了自然法则,違反了因果定律,因果定律就會讓我們所造作過的一切行為承担後果。

總之,今天你所做的一切,就是你日後的際遇。



法華經;

法華經有不同的版本,有梵文版,藏文版,漢譯本,梵文本也有許多種類,大體可分為尼泊爾本,西域本,漢譯除了正法華經,妙法蓮華經,添品妙法蓮華經三種以外,尙有一部異譯本。

這些法華經裡面以(鸠摩羅什譯(妙法蓮華經)可以說首屈一指。

(妙法蓮華經)裡面有幾品,將佛陀講經說法形容得天崩地裂,大地震動,身體發光,讓大家見識一下,至於而其他的,就不再介紹了。

(序品第一)提到佛在王舍城靈鹫山,有比丘一萬二千人,修學中與修學完畢者两千人,比丘尼六千人,菩薩八萬人………………佛進入無量義處三昧裡,花從天降,大地震動,大眾一直注視著 佛,佛從眉間白豪相放出光明,照亮東方一萬八千世界………………

(見寶塔品的十二)…………
佛依據多寶如來的誓願,打算集合佛的分身,眉間的白豪相發出光明,照耀十方諸佛………………

(從地湧出品第十五)佛預告一群菩薩的央求,告知這個娑婆世界會有多如六萬恆河細沙的菩薩出來講法華經,此時,大地裂開,只見無量百千萬億的菩薩同時湧出來,眾多菩薩從大地出來,走向多寶如來與釋迦牟尼佛並肩而坐的塔處,同聲讚歎……………………

我們從佛陀一生的事蹟裡,可以了解佛陀是一位拥有超凡智慧的生存高手,即使後期的大乘佛教经典再怎样神化佛陀,他仍然是一個人,一个需要吃飯,需要睡覺,需要飲食起居的正常人,並不是一個腾雲驾雾,呼風唤雨,身體會發光的神仙,

以上(法華經)所描述的數萬菩薩眾,在佛教歷史裡面,甚至世界歷史裡面一個也無法證實他們到底是誰?這些人物根本就不存在,完全是虛構人物,神話故事。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1

主題

0

好友

4227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25#
發表於 2018-7-10 11:11:25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李天興 於 2018-7-10 11:13 編輯

《印度佛教歷史介紹25》

有些人他會把自己該做的責任寫成一部劇本和框架程式,然後,他就會勇往直前,要把心中這個角色的戲份演得淋漓盡致,這個框架程式的角色可以來自內心的創傷或是他人的期待,也可能一輩子都在辦演同一個角色,可能就是長期支撑他的意識框架, 使他活下去的意義和動力。

也許,人活着必須要有這樣的意識支撐才覺得有意義,只是每個人的框架不同,每個人的崩溃點也就不同,當我們在極端脆弱時,或在孤獨無挽的困境中時,我們的本能會找一個生存的支撐點讓自己繼續堅持下去的理由,這是無可厚非的,也是正常的。

這種情況就像我們意外扭傷了腳,暫時需要拐杖支撑着走路,但是當扭傷腳已經好轉就不需要再使用拐杖代替雙腳走路,這些支撐我們度過難關的我們不能夠一輩子依賴它,終究我們,需要站起來靠自己的意志走完這一生。

這是一件真人真事,我曾經在馬來西亞吉隆坡(單親媽媽協助會)裡認識一位單親媽媽,她的丈夫因為誤交損友染上了賭博,好賭成性得欠了滿身債,結果被債主逼得走投無路跳樓自殺死了。

但是事情並沒有這樣而結束,那些債主仍然派人上門跟她討債,撥漆,恐嚇,讓她活在恐懼,無助,走投無路的生活裡,她還要撫養三個小孩,她真的沒有能力面對這些困境和壓力,在絕望的情況下選擇服吃安眠药自殺,幸好,三個孩子放學回來發現及時叫救護車救回她一命。

她躺在病床上慢慢地睜開眼睛,第一眼看到三個小孩流着眼淚無依無靠的眼神望著她;
(媽,妳醒了…………),
(媽,妳不能死,我們不可以沒有妳………………)。

她開始感到內疚,她對不起孩子,她流着眼淚說:(孩子,媽對不起你們,媽以後再也不會把你們丟下………………),
她抱住三個小孩哭成一團,這三個小孩的無助和傷心讓她有了生存的動力,有了目標,有了責任活下去,這三個小孩變成她生存意義和代價,也形成

她意識框架的主要支撐,這個時候,如果她是為自己而活,她根本找不到理由和活下去的意義,然而,如果她是為了孩子而活,她卻可以產生不可思議的生命力,就這樣,她憑着孩子給她的支撐在十年后,她不僅把孩子都撫養成人,她也把債務全部還清。

這時孩子年齡已經長大了,兒子已經出國讀書,另外两个女兒也準備要嫁人了,她卻突然感到一種孤獨和不安,她無法承受過去那個讓她支撐的力量現在已獨立成熟了,她懷念和三個孩子同甘共苦,相依為命的日子,她無法接受自己即將成為孤獨,寂寞,於是,她開始要求孩子不能那麼早就結婚嫁人,不然就不能搬出去,要求孩子不能夠把她丟下,不能夠離開她,她開始罵孩子忘恩負義,罵孩子不懂,慈鳥有反哺之恩,羔羊有跪乳之義的道理。

當孩子不從,她開始對孩子產生懷恨,接著她開始生病,因為潛意識地想生病,如此,孩子才會心甘情願地回來照顧她,
几年後,她的假病變成真病,她被檢查出得了癌症,臨終前,三個孩子都守在床前跟她道別,她才醒悟;

原來,孩子對她的愛一直都在存在,
原來,過去那些支撐她勇敢活下去,給她無比力量的小天使一直都在,只是他們都成長了,雪白的翅膀都從背後長了出來,他們也必須擁有自己的人生,飛翔自己的天空,總不能一輩子依賴母親,

她開始回憶她的一生,從結婚到現在,她體悟到,她從來沒有失去這几個孩子,只是她的階段任務已經完成,就應該支持他們去走自己的路,而不是因為自己的空虛寂寞而把他們當着自己的洋娃娃,

她整個人醒了;
原來,一直以來支撐她的,卻也是害她崩溃的是同一個東西,然而,她之所以會崩溃,原因不在孩子身上,而在她自己錯誤認知和妄想,
她妄想孩子們就是她的人生,就是她的全部,她以為她的付出所得到的回報就是孩子永遠都不離開她,對她的人生才是理所當然的,永遠抱著這三個孩子就是一生幸福。

其實,
人生,就是不停的换角色和场景,演完一齣又一齣,
不管我们喜不喜欢,
不管我们愿不愿意,
该放手时,
洒脱地放手,是最美的演出,
该下台时,
豁然地鞠躬下台,是最成功的句点。

原來,人生要活得自在,就是不去要執著內心深處那個支撐點,當我們真的超越那個支撐點,崩溃點也就不存在了。
如果,你認同佛陀說的(人生是苦),那麼,占一半以上的苦,是來自你無法接受無常。


華嚴經

華嚴經的正式名稱是(大方廣佛華嚴經),有两種漢譯都是相同的名稱,但一種有六十卷,另外一種有八十卷,前者叫(六十華嚴),後者叫(八十華嚴),也有藏譯本。

梵文本現存(十地品)與(入法界品),在以上两種梵文本中(十地品)又有另外不同名稱的譯本(漸備一切智德經),(十住經)和(十地經),而(入法界品)有廣充起來的漢譯本,仍然取名為(大方廣佛華嚴經),共四十卷,故簡稱為(四十華嚴),這部經也有不同的譯本,在龍書所著(大智度論)裡則以(不可思議解脫經)的名稱出現,除了以上两章以外也有不少相當於漢譯的異譯單經。

由此可知,不論(六十華嚴)也好(八十華嚴)也好,所謂的(華嚴經)乃是古代一部份單獨散亂地組成,期間各自發展,最後才歸納成一部經典,從這種經典組成的情況,正是一般大乘經典的來源,甚至(般若經)以及下一篇文章要介紹的(法華經)亦复如是,

顧名思義,華嚴經的文章果然是莊嚴華麗,颇有狀觀的規模與內容,說話的場所從地面到天上,再由天上往上昇,最後回到地上,共有七個說法場所和八會。

自古以來,世人以為(華嚴經)是佛陀開悟之後,把開悟的世界與內容直接表示出來的東西,我把(六十華嚴)若而介紹一下,

第一會(1~2章)是以摩竭陀國的寂滅道場為舞台,當佛陀大徹大悟時,那裡彷彿金剛似地清淨與莊嚴,
當地的莊嚴再用許多言語來修飾,這位佛跟教主( 昆盧舍那佛)是一體,坐在獅子座上,但是,他的身體卻遍在一切道場,而這個狀況說明華嚴思想(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一)是什麼?

以普賢為首的諸位菩薩,金剛力士,諸神,諸王,天子,天王,由天組成的三十四眾都在讚嘆佛的正覺,佛放出光明凸顯蓮華藏世界, 十方有無數的世界海,每個海上都有如來,尤其普賢用盡言語說明蓮華藏世界的莊嚴狀況。

第二會(三~八章)是以摩竭陀國的普光法堂為舞台,共設六章都談到信的內涵(十信),前面三章提及所信的果(身口意),後面三章談到信本身(解行證),還有不時出現(十)這個數字,幾乎一切事物都歸納在(十)裡面,依據這個情況說,(十)是圓滿的數字,籍此展現無限性與完全性,文殊師利在這個集會上很活躍,大談苦集滅道等四諦, 叙述非常深奧的法義。

第三會(九~十四章)的舞台上昇到天界,這時,佛在須彌山頂,也就是在忉利天,但是經文說;
世尊用威神力起座,上昇須彌山頂,邁向帝釋宮。

總之,(華嚴經)有無比寵大的構想,整部經典依據這套壯觀的規模,讓人覺得它是諸經之王,

中國信徒依據它而樹立華嚴宗,這支學派或宗派在中國佛教歷史上擁有非常大的影響力,它有一部份在奈良時代傳到日本,成為南都六宗之一,十分興盛,東大寺算是他們的總本山,大佛是毘盧舍那佛,而不是釋迦牟尼佛。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1

主題

0

好友

4227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24#
發表於 2018-7-10 11:07:42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李天興 於 2018-7-10 11:10 編輯

【印度佛教历史介绍 24】

武俠小說裡,要成為武林盟主就必須打敗天下無敵手,因此武林高手浪跡天涯,為的就是要找高手比試武功,好知道自己的武功到達何種境界,
同樣的,修行亦復如是,

道理誰都懂,都會說,甚至可以說的頭頭是道,可是真正遇到困境時,修為到不到家,是否成為刀下冤魂?或是真正看清真相,超越當下,即可見真章,因此,天不從人願,是修行者最好禮物,是一步一步邁向超越的階段。

其實,凡事會讓人陷入苦海,讓人無法自拔的主要因素是我執,是自己,倘若能夠放下(我)的存在,苦也將消失了,

例如:當我們看到路邊有交通意外發生,有人受傷了了,你會痛嗎?車禍裡有人死了你會傷心嗎?隔壁桌子有人手機掉在地上摔壞了,你會心痛嗎?
是的,我們會同情,會升起憐悯之心,但是不會感到切肉之痛,因為受傷的,失去親人的,摔壞的手機不是你或是你的,沒有(我和我的)存在,就感覺不到痛苦,

同樣道理,困境來了,若我們視自己為主角,承擔了其中的苦礎,我們就會演的很痛苦,會有很大感觸,若我們把自己位置跳出來,扮演這場戲的觀眾,從這個角度去看事情,就不會陷入情境中,更不會有痛苦,也才能從當下困境中衍生出智慧。

如果我們不能观察到自己内心的期待,总是和外缘实相有所差落,那么,随著时间的推进,我們的苦就会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当一个人全然地体悟过人生变幻莫测,受尽人情冷暖,最好能看清一个实相,幻觉是快乐之所在,也是痛苦的源头。

近来有网友写信息以及在网络文章里问我:(Jack ,我活得很苦,到底要怎样才能离苦?)

其实,我们的身体和潜意识,甚至佛法所說的(六根接觸六塵),只知道什么是(痛),而没有(苦)的认知。

如果我们有觉知就会知道世界上根本就没有(苦)这个东西,只有我们不敢面对困境或无法承受失落的事件时就会产生苦,说穿了,所谓的苦,只是大脑制造出来的焦虑与恐惧。

人生其实很简单,障碍无所不在,不如意的事情十之八九,某些我们要避重就轻或逃避的问题并不见得是苦。

例如;太阳太热我们拿着雨伞遮住猛烈阳光的照射,台风太大就找个地方躲起来,一切都是自然的,
人可以活得很简单,但是所有生物里唯独有人可以活得很痛苦。

事实上,这个世界根本就没有苦的存在,人们的苦都是来自心灵上的空虚、无聊、寂寞,再彻底地说,都是来自无知。

苦是我们大脑制造出来的幻觉,看不见,摸不到,却真实地折磨我们,我们的潜意识,根本就不懂那些(抽象头脑制造出来的苦)。

例如;过去、未来、期待、落空、失望、面子、尊严、名气、地位………等等,潜意识只知道痛,是那些真正身体被攻击感觉到的痛,它可以给我们震撼、惊慌,使我们血脈沸騰,心跳加速,随时准备反抗或逃避的状态,然而,面对那些大脑制造出来的苦,面对那些看不见,摸不到的敌人,潜意识根本就没办法找到具体的目标与对手,它只知道大脑传达给它焦虑和恐惧的信息,开始坐立不安,心乱如麻,所有备战的动作都要做好,以及寻求心理上的安慰与期待,但就是不知要如何打败或挽救那些大脑制造出来的未来、破产、面子、尊严、失败………等等抽象的苦与敌人。

其实,苦只不过是一个心理上的阴影,而这个阴影需要我们去相应它才会产生效应,例如:有人天生残废,但对他来说残废并不算是苦,而另外一个人却是因发生意外而残废了,起初的时候这个打击对他来说比死更痛苦,也许十年后,他又不当一回事了。

苦!只要我们越在乎它,它的威胁能量就会越显得明显,我们只要遇到困境与挫折时,不要刻意将苦加工深度或扩大、不要与别人比较,不要去执著它,然而你只要静心观照,你会发现,所谓的苦,它根本什么都不是,它只是大脑制造一大堆让你觉得寂寞无助的幻觉,使你茶饭不思,寝食难安,驱使你成为它的傀儡。


维摩经;

藉著(般若经)所说的(空)思想而到达理想境界(涅槃),凡夫始终在迷惑苦恼下生死轮回,佛陀教示世人不要拘泥这些,不要把它当作执著对象,反之,世人每天要在日常生活里实踐涅槃,这就是空的实踐,也是菩萨精神的慈悲行所施展的场所,其间既无出家,亦无在家等区别,毋寧说,这里还否定出家,反而称赞在家,这种经典终于问世了,而这正是真正的大乘佛教。

最具代表性的经典是(维摩詰所说经)简称(维摩经)。

这部经典的梵文本尚未找到,但在后期的其他梵文本中却曾引用(维摩经),

(维摩经)的舞台在毘舍离的街上,在古印度时代那里叫做毘耶离,汉譯为广严城,原来是李加维族的首都。

(佛国品第一)开头说,佛率领八千位比丘,和三万两千位菩萨出场,他们先围繞佛陀唱赞歌,接著开始讲经。
这一品说出佛国土,菩萨净土的普遍行,尤其那句;(心净则国土),指示佛国土随时都现在眼前,只要心底清静的话;之后舞台又变了。

(方便品第二)才让本经主角维摩(维摩詰)现身,直到以下(见阿閦佛品第十二)为止,也就是这部经典共有十四章的大部份都属于维摩詰的独占舞台。

第二章稍微介绍维摩居士,他是一个十足的世俗人,有安定事业和资产,偶尔也涉足游戏与酒食场所,他对大乘佛教的人了解深入,体悟与实践都非同小可,尤其,擅用方便救度众生,他以患病为藉口,招来一群探访者,于是,他向他们讲解佛法,(维摩经)的文学特性,便从此逐渐展开,呈现多姿多彩。

(弟子品第三)终于揭开序幕。

维摩躺在病床上,佛陀吩咐首座高徒舍利弗去探病,不料,舍利弗以前曾经被维摩駁倒过,便向佛陀实话实说,谈起当年双方交谈的经过,于是向佛陀辞退,不敢再去。

佛陀只好吩咐目键连尊者去,谁知目键连尊者也不敢去,原因跟舍利弗相同。
接著佛陀又依序命令大迦叶、须菩提、富楼那、大迦旃延……………等十大弟子,他们的情况跟舍利弗完全一样,曾跟维摩辩论过一场,结果都被问住,以致不敢再去,纷纷向佛陀辞退。

以上十位是佛陀十大弟子,佛陀在世的时候,他们的地位僅次于佛陀或可跟佛陀相提并论,在原始佛教是佛的代行人。
他们全部吐露自己有过难以啟齿的往事,也都吃过维摩的苦头,这段内容表示维摩这位在家佛教徒,对于大乘的领悟,远超过原始佛教。

(不思议品第六);

舍利弗跟文殊一起来,发现房间内没有椅子可坐,心生纳闷之余,维摩看破他的意思,便问舍利弗说:(你来是为了求法,还是找椅子呢?)
舍利弗回答说:(我来求法,而不是找椅子。)

于是,维摩再详述求法的意义,同时下结论说:(若求法者,于一切法应无所求。)

之后,维摩表演不可思议的功夫了,他大显神通,从须弥相国运来三万两千张椅子,数目龐大,完全放进房间里,一点问题也没有,真是不可思议。

不料,更不可思议的是,那群早已获有神通的菩萨都不能上座,像舍利弗等一群菩萨都发觉椅子太高,爬不上去,于是,维摩说你们要礼拜须弥相国的须弥灯如来,果然他们礼拜完才能纷纷爬到椅子上就座了。

(观众生品第七);

这时出现一位天女,其间也有一段文学敘述;

天女将天华纷纷散落在众菩萨和佛弟子身上,不料,这些天华落在菩萨们身上时马上掉了下来,但落在佛弟子身上却落不下来,即使佛弟子用神通也无法落下天华,天女问舍利弗说:(为什么要把天华落下来呢?)
舍利弗回答说:(天华不宜戴在比丘身上,)

之后,天女与舍利弗展开一段对话,其间,舍利弗在天女大展神通下居然变成女人身,在反复问答之际,结果降伏了舍利弗不做凡夫的傲慢心,继而教誡他什么才是真正的觉悟。

在后来諸品里,彰顯(维摩经)的重要旨趣,更用最著名的(入不二法门)来反复说教,不二法门指出佛教开悟的最高峰,所谓唯一或绝对的教法何在?怎样才能得到它呢?这项主题在这一品里戏剧性地描写出来,这项问题是维摩提出来的,让諸位菩萨逐一回答。
说完这种入不二法门时,群众里五千菩萨全部进入不二法门,而得到无生法忍。

在(佛道品第八)里,维摩说出著名的诗句;
智度菩萨母,方便以为父。
一切众导师,无不入是生。
法善以为妻,慈悲心为女。
善心诚实男,毕竟空寂舍。

这一来维摩显然凌驾在所有佛弟子之上,而(维摩经)大大方方坦述出来,由此可见在家佛教徒在大乘佛教里享有崇高的地位。

其实,只要了解佛教历史,这些经典一眼就可以看出是假的,大乘佛教的出现是佛陀灭度后350年~~600年,舍利弗的年代根本就没有大乘佛教。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1

主題

0

好友

4227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23#
發表於 2018-7-10 11:04:30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李天興 於 2018-7-10 11:07 編輯

【印度佛教历史介绍 23】

读书需用意,读书最重要的就是(不读死书),学佛亦复如是;

佛陀教导我们的是(六根)接触(六尘),但是现代很多的学佛人却是(六根接触文字)而不是六尘。

所谓(六尘)就是外缘,只有用我们的六根接触外缘才能够让我们(五蕴)产生效应,绝对不是用头脑在幻想,我看很多的学佛人,我们只要跟他们谈论佛法,他必定是搬一大堆的文字来讲解,至于现实生活中的外缘问题反而好像完全扯不上关系,试想;
这些佛学文字真的能够解决问题吗?

文字里头能够让我们体悟到人情冷暖?世态炎凉?无常、无我、苦的滋味吗?

我们修行、我们生活所要面对的到底是佛学文字的问题?或是外缘的问题?

如果我们所学的佛法不能够运用在现实生活中解决烦恼,只能够从书本里得到安慰,那么,这些佛法属于自欺欺人吗?

佛陀教导我们依法不依人,(六根接触六尘)就是依法,难道六根接触文字是佛陀的教法吗?

其实,佛法体悟就是无法用文字来表达,所有我们所说出的文字表达都是经过头脑编辑后都是失真的。

我善意的劝告大家,除非你想成为佛学研究生,或是佛门书呆子,否则,佛教经典用来参考就好了,因为,佛教经典里的每个字都是佛教经典作者(不见得是佛陀)或譯者的表达方式,而(体悟)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是无法用文字精确的传遞的,太执着字义或文句就会变成鑽牛角尖,不但不能离苦解脱,反而会堕入另外一个陷阱里。

而且佛教经典只是后人把佛陀所说过的话转化成文字,就像爷爷说故事给孙子听,主要是让孙子从故事中领悟出道理,而不是埋头研究故事里的字句,而误解了爷爷的意思。

我们打开(杂阿含经)可以看见里面讲述都是佛陀当时所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我们看佛陀如何面对以及教导,其用意是启发我们的智慧以及觉醒问题,现在已经相隔兩千五百多年,时代不一样了,我们总不能拿着当时的情况与现在现实生活对照,我们只要理解其中的含义而不是要跟当时的情况一摸一样,但是偏偏许多人却死在文字障里头。

佛法的本意是超凡智慧,而这些智慧是来自个人的内在体悟,

修行注重个人的体悟与觉醒,更加注重内在的心法,我们一定要理解清楚,而且修行与解脱是我们个人的内在问题,而不是抄袭别人的答案,把经典里的答案套进自己的概念里,

要知道,答案是需要某些条件组合成立而生,问问自己到底知道这个答案是什么因缘条件成立而生吗?或者只知道文字,其他的一概不知?
当然,我并不是说完全不要了解经典,经典只是给我们一个指南方向,知道就可以了,即使我们再读一百篇甚至一万篇,它仍然是这样,就只是记载的文字,没必要花一辈子的时间去研究里面的文字,我们从经典里主要的是知道正确的方向,往这个方向走就不会迷失,甚至远走越远。

发现有些人学佛几乎每一个字都要对照经典,那是小学生的教法,我们小学已经毕业了,还要拿着小学教科书,当发现稍微有点不符合时就跟人讨论?
(你说的东西书里面没有的)?

读书需知意,如果要对比的话,你永远还是小学生,你无法毕业。

我接触很多泰国的高僧讲解佛法,他们开示只是借用经典来引导,假设;今天讲的课题是(无常);
然后就把重点都是讲解在现实生活中的(六根接触六尘),我们所面对的问题,我们要如何去面对,这才是修行而不是读死书。

同样道理,当我们接触佛法时,不妨问问自己,我到底是六根接触六尘?或是六根接触文字?至于这个问题自己慢慢去反省好了。


初期大乘佛教经典;

般若经;

在许多大乘佛教经里,(大乘)Mahayana意譯成(摩訶衍)一词,最先出现在般若经,这个意谓(般若经)可以看作大乘佛教开路先锋。

(般若经)是(般若波罗蜜经)的简称,若加上(摩詞)就叫(摩詞般若波罗蜜经),这种称呼为数不少,(摩詞)是Maha字的音譯,意谓(大)。

(般若)是prajna字的音譯,也意譯作(智慧)与(慧)。通常,它既非分析,亦非综合与理论,而是直观性的认识与体验。

(波罗密)是Paramita字的音譯,该字源于Parama—Parami,加上ta就被当作抽象名词,因为意指最上等和完全,故意譯为(完全)。
但在中国和西藏都这样解说Para + i + ta ,
Para是指彼岸,i 是指(去)和(渡)的意思。

所以,此字被当着(渡彼岸)、(到彼岸)、又简称为(渡)。

般若波罗蜜就有兩种的解释;
(1)智慧的完成,
(2)靠智慧到彼岸。

(般若经)的类别非常多,光是汉譯本就多达四十多种,还有梵文本与藏譯本等。其中最著名的是所谓(小品)与(大品)兩者都叫(摩詞般若波罗蜜经)。

所有(般若经)所提的思想或内容,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点;

第一是(空)Sunya Sunyata的思想,若从存在论与认识论方面说,空是(没有实验);若是从实踐上说,空是(不执着),(放弃执着)不论那一类,反正都连贯严格的否定。

部派佛教中最大的实力者说一切有部,它虽不是单纯的实在论,却很强调法的实有。它用自性Svabhava或自相Svalaksana这个名词来彰显,而不把其他事物看作必要。它本身意谓存在的东西,

(般若经)首先高声宣称它的否定性。于是,才采用(空)这个名词,本来这里所谓空,乃是相当直观性的(有些学者称它神秘主义)东西,理论的说明则非提到(龙树)不可,而这里所谓自性的否定,亦即无自性nihsvabhava,无自性的论据是缘起pratityasamuitpada,则一点一点在进行中,换句话说,一切事物都是因缘条件成立而生,合久必分,缘起缘灭,期间不认同独立性质存在。

(般若经)所说的六度波罗密 = 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
然而,所谓的(布施)与(布施波罗密)有什么差别?

布施即是给予,把东西给与某人,通常都考虑给与取,给予之后会得到什么?是有目的的付出,利益交换价值,当然也有人不考虑会得到什么。
而布施波罗密所说的布施心态,没有布施者,没有接受者,没有布施任何物品,只要缺乏其中任何一项心态,布施波罗密就无法成立。所以布施者不能向接受者提出任何条件,或期待他回报,三者合成才能成立布施波罗密,叫(三轮清静),其他的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也都要保持这个心态才算是波罗密。显然,这些贯通(空)的思想。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1

主題

0

好友

4227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22#
發表於 2018-7-10 11:00:42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李天興 於 2018-7-10 11:03 編輯

【印度佛教历史介绍 22】

世间一切万变都是在自然法则规律之中,有些事情,当我们了解真相之后,该做的责任就要去做,有些业,如果我们不去告诉世人了解清楚,反而后果会遭受到更大的破坏。

例如:佛教真相;

我们的头脑是幻觉制造机器,由于内心的空虚与无奈,要寻求寄托与安慰延伸出来的,就会变成各种非常逼真的幻觉,接著人们就会全然的去相信这些幻觉,把假的当成真的。

其实,很多后期的冒牌佛教,他们的理论不会比佛陀所说的教义差,甚至有些理论几乎超过佛陀所说,例如素食、放生、行菩萨道………等等,

我们总不能把这些善举当着是(佛法),我们要了解佛法的本质是今生超越轮回,这就是人的执著所创造出来的妄觉假象,因为人们有了这些先入为主的执著,产生了误解,反而不再去刻印历史的记载,否认历史,情愿把假的当成真的,
一旦人们拥有了这些假的东西,就会再去创造更多的假象,可以说,是活在重度的误解当中。

现在社会很多的骗子都用业障来恐吓人,你怀疑他们的佛菩萨,怀疑他们的大乘经典就要下地狱,不能够怀疑只可以相信,寺庙里的出家人或是义工经常劝人布施、办超渡法会、捐款、点平安灯………等等,说穿了,只是某些人的职业,某些人为了生活、为了利益,而精心设计出来的舞台演剧,他们只是在售卖门票,希望多些观众过来观赏他们的精彩演出。

人类的大脑是很会自我保护,即使做了坏事,总会为自己找理由掩蓋自己的过失,发展出一套对抗外来的攻击系统,也就是说,大脑会试图说服潜意识中的认同,让自己感觉到不是在做坏事,而是为了生存,为了朋友,为了家庭,为了孩子,为了父母,为了种种理所当然的理由所做出来的责任,因此,不应该被列为罪恶的罪名。

如果这个说法成立,他们的良知系统就会有了交代,他们会认为(问心无愧),甚至有一天被捕时,在法官面前仍然不认自己有罪,问他们会不会后悔做这些事情?大部份的人都会说:(绝不后悔做这些事,只是后悔被捉到。)

同样道理;许多的大乘佛教信徒总认为自己没有犯错,他们都在积极地劝人向善,劝人素食,劝人放生,何来罪过?

问题是,如果他们没有挂着(佛教)的名字当然是一件好事情,他们完全没有了解清楚佛教历史真相,没有了解佛陀的教义是什么?反而在极度破坏着佛陀一生的付出而不自知,把一个可以今生超越轮回的佛教,演变成一个求神拜佛,一个只可以让人寄托与期待的宗教。

这就是人们总是对长驻在身上的东西,会有慢性适应的能力,因此,无论你的亲朋好友或是同一个宗教信仰的佛友,即使他们强词夺理,歪曲事实你都会觉得没什么大不了,他们没错,就像在法庭,目的只是要摆脱自己的罪名,不管它事情是否属实,甚至隐瞒真相。

其实,臭味是可以比较出来的,例如:当我们做了激烈运动流了满身是汗,然后去洗澡出来,若是再穿回之前的衣服自然会发觉衣服很臭,但原先我们穿着时却没有闻到任何臭味,同样一件衣服,为何前后会有那么大的差别?

因为,我们早已经习惯自己的体味,现在把身上的臭味洗干净之后就会分别出来了。

同样道理,处事待人也要经常觉察自己对他人的评断是否已经蛮不讲理、不了解真相、甚至不愿意接受任何人的意见、是否我们已经习惯了自己的臭味,我们是否能够像洗澡一样,先把自己几十年来的成见衣服放下,从新仔细地把整个过程了解清楚之后,就不会反而觉得洗过澡的别人是很刺鼻的,


玄奘法师:


玄奘是东汉名臣陈寔的后代,曾祖父陈钦,曾任后魏上党太守;祖父陈康,以学优出仕北齐,任国子博士,食邑周南(河南洛阳);父亲陈惠,身高体壮、美眉朗目,平时潜心学问,博览经书,为时人之所景仰,曾做江陵的县官,后来隋朝衰亡,便隐居乡间、托病不出,当时的有识之士都称赞他的志节。

陈惠共生四子,玄奘是他的第四个儿子,玄奘于隋朝仁寿二年(602年)出生。

玄奘(602年~664年),唐代著名高僧,法相宗创始人,洛州缑氏(今河南洛阳偃师)人,其先颍川人,俗家姓名“陈祎”,法名“玄奘”,被尊称为“三藏法师”,后世俗称“唐僧”,与鸠摩罗什、真谛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

玄奘为探究佛教各派学说分歧,于贞观元年一人西行五万里,历经艰辛到达印度佛教中心那烂陀寺取真经。前后十七年,共带回佛舍利150粒、佛像7尊、经论657部,并长期从事翻译佛经的工作。

玄奘及其弟子共译出佛典75部、1335卷。玄奘的译典著作有《大般若经》《心经》《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成唯识论》等。

《大唐西域记》十二卷,记述他西游亲身经历的110个国家及传闻的28个国家的山川、地邑、物产、习俗等。《西游记》即以唐僧其取经事迹为原型。

隋大业八年(612年),玄奘时年10岁,受大理寺卿郑善果激赏,破格于东都洛阳净土寺出家。玄奘出家后,首先在洛阳净土寺跟景法师学《涅槃经》,从严法师学《摄大乘论》(下简称《摄论》),达六年之久。

贞观元年(627年)玄奘结侣陈表,请允西行求法。但未获唐太宗批准,由於當時的唐王朝剛成立,尚未实现全国性的统一,加上敵人時常在西北地区与唐軍打扙。因此朝庭嚴格限制人民出境,凡是要出国的人须得到朝庭的批准,既得到"通关文牒"(類似今日的護照)。然而玄奘决心已定,乃“冒越宪章,私往天竺”,也就是(偷渡出境)长途跋涉五万余里,这時才二十九岁的玄奘,为究竟瑜伽唯识学,始道途西行。

玄奘在那烂陀寺历时5年,备受优遇,并被选为通晓三藏的十德之一。前后听戒贤讲《瑜伽师地论》、《顺正理论》及《显扬圣教论》、《对法论》、《集量论》、《中论》、《百论》以及因明、声明等学,同时又学婆罗门教经典、各类梵书。贞观十年(公元637年)玄奘离开那烂陀寺。

公元643年,玄奘载誉启程回国,并将657部佛经带回中土。贞观十九年(645年)正月,玄奘到达长安。这时,唐太宗为了辽东战役,已驻跸洛阳。

太宗得知他回国,立即诏令在洛阳接见他。玄奘奉诏匆忙上路,当月二十二日启程,二月初一在洛阳宫仪鸾殿受到太宗接见。

唐太宗深感欣慰,与玄奘并坐问道:(法师当年西去取经为什么不报道朝廷得知),
玄奘说:(玄奘当去之时以再三表奏。但诚愿微浅朝廷不蒙允许。无任慕道之至乃辄私行。专擅之罪唯深惭惧。)

太宗回答说:(法师出家后与世俗了断,所以能委命求法惠利苍生)。
玄奘从印度及中亚地区带回国的梵筴佛典非常丰富,共526筴、657部,对中国佛教文献的研究有很大的帮助。

虽然玄奘所带回来657部经書,但都是大乘与其他部派佛教的許多論書,完全没有见到有原始佛教经典, 他主要的兴趣是大乘(唯識派)教义,所以対他来说并没有取錯经典,然而,在原始佛教的角度来看,玄奘法师並没有带回真正的佛陀教义回去中国。

当(玄奘法师)回到中国后,把带回来的经典翻译时却说了一句话,他说:(好像不对)。

(玄奘法师)开始怀疑他带回来的经典了?也许他发现他所翻译出来的经典并不是记载佛陀当年所教导如何修行的方法与过程,而是记载一大堆与佛陀毫无关系的神话故事与佛菩萨,这些佛菩萨在佛陀一生事迹里面根本就没有出现过,甚至历史上根本就无法查询这些所谓菩萨人物的存在,完全是虚构人物。

错误的最大原因是当时(玄奘法师)完全没有了解清楚印度佛教历史,才会误将后期的大乘佛教带了回去中国,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错误.

那烂陀佛学院虽然是世界第一所佛教大学,但是在(玄奘法师)到达印度时已经是进入密法初期,當時原始佛教已经在印度北部渐渐消失,其主要中心是在斯里南卡,而玄奘已经走到靠近当年的狮子国(斯里南卡),佛陀原始正法一直都在那里传承著,就是没渡过区区60多公里的保克海峡,不然的话,中国佛教历史就要改写了。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1

主題

0

好友

4227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21#
發表於 2018-7-10 10:56:35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李天興 於 2018-7-21 14:31 編輯

【印度佛教历史介绍 21】

任何事情都是一连串的组合而成,组合只是它的条件,条件就像汽车零件,即使把零件组合起来没有推动力量,汽车仍然是不起作用,有如一堆废铁,所以推动力量才是关键。

逆境是因果的产物;
当一个人被欲望牵着鼻子走,往往就会做出不畏因果的行为,然而,这个(前因)要形成(后果),在这过程中也需要许多的因缘条件成立才能达成。

假设:我们种下了一个种子,必须把种子埋在泥土里,要有水、空气、阳光等众多的因缘条件成立才会发芽,
发芽后,这些成长条件还必须存在才能长大,成长过程中不被昆虫侵襲,没缺乏水份,没有在暴风雨来临时被吹走,种种因缘俱足后才能成长健全。

同样道理;人在成长过程中,也需要经历许多的条件成立,才能长大成人。

而一个种下恶因的人,也不见得马上会有恶报,可能长时间都不会得到恶果,但这并不代表因果法则不存在、而是(因)要变成(果)之间的过程中,只是目前的因缘条件不俱足,(果)就无法开花结果,会往后延迟。

从这个角度来看,(恶果)也是一种假象,假设某些人已经觉醒,只要了解这个道理,就可以不用那么忧愁,佛陀有一位弟子杀了999个人,他当生也可以成为(阿罗汉)。

有智慧的人应该可以理解我在说什么,其实恶果并不可怕,恶果也是需要因缘条件组合俱足才能兑现,

真正不灭,真正可怕的是因果的推动力,佛陀教导我们就是把这个轮回推动力量止息,从这个冤冤相报何时了的苦海里解脱出来。

从前有一个人总觉生活在烦恼和痛苦中,其实,他也知道那些让他不愉快的事情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情,但是他却常常觉得不如意,总是怨天尤人,于是他便去参謁佛陀,希望佛陀能够帮助他解决问题。

见到佛陀后,他说他是个农夫,很勤劳的种田,不过,有时候老天不下雨,有时候又下太多雨,他的收成始终不理想。
他有老婆,老婆也很贤慧,他很爱她,但是,她有时候很烦人,他觉得有点厌倦。
他有孩子,孩子也很乖,他喜欢孩子,但是孩子并不是完全听从他的意见做人,他觉得孩子有点背叛性格,
他有钱,可以称得上富贵人家,但是,有时候他却觉得金钱并非万能…………
佛陀耐心的听他讲,直到他讲到累了为止。

讲完之后,他期待的看着佛陀,希望佛陀能够指点迷津,帮他解决问题。

但是佛陀却说:(我没办法帮你一个一个的逐个问题解决,)

他很意外,连忙追问:(我认为你是伟大的老师,我以为你可以帮我,甚至你可以解决一切关于苦的问题。)
佛陀说:(每个人都有烦恼,而且这种烦恼也是无可奈何,解决了一个问题之后,另外一个问题就会取而代之,你永远都无法把它们一个一个地解决,)

农夫很不满意,于是质问佛陀:(那么,你说那些佛法还有什么意义?)
(我的法可以让你把痛苦与烦恼连根拔起,
你只要止息贪、嗔,就可以了,
一切的痛苦与烦恼都是由于贪、嗔,这股推动力量而达成,)


鳩摩羅什 ;

鳩摩羅什(梵語)Kumārajīva;344年-413年,東晉十六国时期西域龜茲人,佛教比丘,是汉传佛教的著名譯師。譯著包括《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中論》、《大智度論》、《妙法蓮華經》等等。

公元343 年,印度僧人「鳩摩羅炎」原本要到龜茲弘法,卻捨棄了僧人的身份,而遷就於世俗的名利,被尊稱為國師,娶王妹耆婆,翌年生下了「鳩摩羅什」。

公元351 年,鳩摩羅什七歲,隨母出家,依止阿含學者佛圖舌彌,日誦毗曇千偈。

公元353 年,隨母至罽賓,從槃頭達多學中阿含及長阿含400 萬字,神童的名稱傳播各地,罽賓國王對他敬愛備至。

公元356 年,鳩摩羅什12歲,隨母返回龜茲,途經月氏北山時,傳說有羅漢記言: 「如果鳩摩羅什在35歲前嚴守戒律,不破戒的話,將可大興佛法,教化眾生。否則只能成為一個才智敏銳的人物而已。」

鳩摩羅什繼續前往疏勒國,學習說一切有部的發智、六足,又博覽外道經書,如四吠陀經典、五明諸論。

鳩摩羅什精通梵文修辭和陰陽星算。在論辯輸給兩個來自莎車國的大乘師之後,竟然說出「昔學小乘,如人不識金,以鍛石為妙。」的言論來。天才神童,博聞強記,未入法流,卻因少年得志,誤入外道之學,如占相吉凶、修習文藝----等,已經違犯了僧人的本份。面對大乘方廣論說無以自持,轉學中、百、十二門三論及方等經典,進而又在溫宿國駁倒一個極負盛名的外道頭子,譽滿蔥嶺南北。一個年輕的修行人,逐步的涉入了世俗的名聞陷阱之中。

公元364 年左右,龜茲王迎回鳩摩羅什。他的母親卻從此離開他到印度去了。據說當時她因為長久修學傳統教法,精修禪定,已證二果。她對鳩摩羅什的臨別贈言更耐人尋味,「----方等之教,傳之東土,唯爾之力,但於自身無利,其可如何? 」

傳統的教法遵循自利利他的道路,面對不顧自己,只求為弘法而弘法的大乘精神,雖然是母子,也只有默然離去。

鳩摩羅什在龜茲弘揚大乘,聲名逐漸流傳各地,眾所仰慕。鳩摩羅什的師父從槃頭達多原是傳統教法的中心人物,簡直不相信自己的得意門生竟成了大乘法師,於是不遠千里來教訓他、但是鳩摩羅什並不為所動,當時大乘的氣勢可想而知。

由於道安曾向苻堅推薦鳩摩羅什,苻堅求之不得,逐於公元379 年,派遣呂光伐龜茲迎鳩摩羅什。

公元384 年,呂光得鳩摩羅什,命其娶龜茲王女阿竭耶末帝,並賜醇酒;鳩摩羅什破了淫、酒二戒。呂光部隊回程途中,鳩摩羅什又以天文堪輿之學贏得了呂光的信任,聘鳩摩羅什為軍師,每有異象即藉助鳩摩羅什的星相卜算。當時鳩摩羅什40歲,全然不計僧人的身份,只為了大乘東傳不在乎破戒。事實上大乘人為了達成「弘法利生」的目的,殺、盜、淫、妄、酒有時也可以成為不得已的方便。

華嚴經入法界品中的須蜜多女竟能以淫慾來熄滅淫慾,其他如本生經中「先殺制賊」的故事,三十三應中「利行同事」的故事,都是大乘修行人寬容偏差戒行的範例。至於擔任軍師、國師的職務,致通使命、占算吉凶----等,在大乘人就更可視為渡眾的善巧權變了。

大乘八宗共祖的「龍樹」就曾投身軍陣弘法,晚年捲入宮廷的糾紛中而喪失性命。面對大乘為法忘軀的精神,卻不能忘了世尊的遺訓- 以正法律為師。

公元401 年,姚興召鳩摩羅什到長安,時年57歲,聲威遠播,慕名而來的學僧竟逾3000人。在那兵荒馬亂的時代,正是精神寄託的所在。當時道安的學眾已經在長安從事翻譯工作,培養了許多譯經人才,對鳩摩羅什的譯經事業幫助很大。此後12年間,共譯出35部294 卷,主要的有大智度論、大品般若經、小品般若經、法華經、維摩經、金剛經、阿彌陀經、成實論、十住毘婆娑論----等。

當時的中國大乘教界是以般若經和法華經最流行,而傳譯法華經更是鳩摩羅什深切的願望,也是他的大乘師須利耶蘇摩的囑咐。於是這部融合了大量印度外道思想,又刻意貶低阿羅漢(毀謗僧寶)的大乘作品,伴著鳩摩羅什如日中天的名聞利養和大量的大乘譯品,不斷的以優美的辭藻洒佈在中國廣大的原野上,欣欣向榮,遍及大江南北。

難怪意氣風發的鳩摩羅什曾自嘆: 「若作大乘阿毘曇,雖迦旃延也不及我。」鳩摩羅什居住在長安西明閣及消遙園譯場的晚年,姚興居然為留下法種又懇請鳩摩羅什娶妻納妾10人,更奇怪的是鳩摩羅什也答應了。於是搬出僧仿,另外建立新家。他常常告誡門人,但取蓮花,莫效污泥;卻反而得到大乘人「出污泥而不染」的稱頌。

儘管姚興在譯經事業上給予鳩摩羅什很大的贊助,最後還是以君王之力再度逼虧其戒行。這與鳩摩羅什常以阿育王、迦膩色迦王為例來勉勵君王,實在差距太大。而鳩摩羅什亦難以自比阿育王的導師「優波鞠多尊者」。

禪律嚴謹的佛馱跋陀羅眼見鳩摩羅什譯述流風,往來宮闕,盛修人事,很不以為然,曾經不客氣的質問: 「你所解說的不出人意,為什麼會有這麼高的名望? 」鳩摩羅什只好推說大概是由於自己年事已高,事實上鳩摩羅什的學宗是龍樹的空宗,佛馱跋陀羅則翻譯華嚴,介紹世親有宗,空、有兩宗原本就有所對峙了。

佛馱跋陀羅後來被鳩摩羅什的高足僧契、道恆等擯出長安,幸得廬山「慧遠」迎入江南。鳩摩羅什門戶的優勢,壟斷長安學界的盛況,不難想見。就大乘的立場來說,鳩摩羅什的譯經事業可以說是功業彪炳,千古流芳。

同時因為他的譯述,使得中國大乘教界擺脫了從前「格義」的風氣,不再以中國舊有的老莊思想來解說大乘法,道安、慧遠都深受其影響。鳩摩羅什的譯經成就,奠定了大乘法千年穩立中國、東瀛的基礎,卻也全面阻斷了原始佛法在中原流傳的時空,終致正法隱沒難尋。

鳩摩羅什一生的遭遇,若從大乘的觀點,尤其是從鳩摩羅什所譯出的維摩詰經、法華經的旨意而言,大可以用「出污泥而不染」、「三界火宅中的菩薩」、「煩惱即是菩提」、「生死即是解脫」、「示有妻妾而修梵行」----等的大乘用語加以歌頌。

鳩摩羅什只是一位才智機敏的宗教家,并非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出家人,甚至连(五戒)也无法守住,娶妻納妾10人的淫僧,杀人如麻的军师,这样的一个僧人值得我们去相信吗?

他所写的道理与自己的所作所为根本就是兩回事,他只是在動亂時代的大乘熱潮中,因為君王的爭奪而名聞遠播四方,又因為他的才華和熱心而在中國的譯經工作中,才会在大乘史上留下了光輝燦爛的一頁。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1

主題

0

好友

4227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20#
發表於 2018-7-10 10:52:17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李天興 於 2018-7-10 10:54 編輯

【印度佛教历史介绍 20】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有很多的战俘在集中营里惨遭虐待,连那一天被拉去枪毙都不知道,在这些战俘的回忆录曾描述到,当他们对死亡的恐惧已经到达顶点的时候,虽然军官多次威胁要枪毙他们,但他们竟会露出平静的心态面对,那种大不了一死,从容就义的心态,战俘们这种超越恐惧,不再焦虑不安的状态,就和佛陀悟道时差不多,差别只是这些战俘是被逼出来的。

同样的道理,修行就是要勇敢面对自己的痛苦和恐惧,到最后一切看清了,不再恐惧了,就能像战俘一样,从容淡定地接受该来的一切。

人生有太多苦,每个人的因缘际遇所遇上的苦都不一样,不管你会遇上的是什么样的苦,这些苦都是我们的人生功课,我们必须面对它,这也是我们来这个世界的目的,

然而许多人都误解了修行,甚至把幻想与期待当着是修行,这些幻想与期待都不知道误导了多少人,这就是因果。

当初种下了小小的因,以为幻想与期待可以成真,几年后,这种子生长出来的果,却一颗一颗像计时炸弹,是多么的恐怖,

所以有智慧的人,应该慢慢地随着年龄增长,随着挫败磨练,去看透这些假象,幻想与期待本来就是梦幻泡影,只要我们懂得慢慢甦醒过来,慢慢把执着这些幻想与期待拿掉,从此才能脱离苦海,清新自在。

觉悟和智慧来自于痛苦,痛苦来自于快乐,没有快乐就没有痛苦,我们得到好的东西,我们会很快乐,可是,如果有一天失去了就会产生痛苦,

其实,所有的痛苦来自执著,我们得到时要保持觉知,觉知万物无常,我们可以全然地享受所得到的东西,但不要去担心一旦失去,刮風就让它刮風,打雷就让它打雷,什么都好,什么都美,永远保持这种心态,我们就不会感到痛苦了。

佛法,就是要我们淡然的接受无常,不要用头脑干扰自己,自寻烦恼,觉悟者是有意识地活在自然法则里,佛陀可以,我们同样也可以,因为我们都是来自于自然因缘聚合体,因此,佛陀跟我们之间其实没有差别,不管我们现在深处什么困境,我们都可以修行,我们眼前所感受到的痛苦和压力就是我们的修行功课,是让我们从痛苦中解脱出来,让我们超越的催化剂。


(龍樹菩萨);

「龍樹」名氣很大,在印度大乘史上被譽為第二釋迦,在中國大乘史上被尊稱為八宗共祖。

然而他的身世卻很模糊,推測大約是在公元150 年到公元250 年間的一位傑出的大乘人物。

綜合鳩摩羅什所譯的「龍樹菩薩傳」和西藏布頓的「佛教史」以及「大唐西域記」卷十,可以概略的描述如下:

「龍樹」生於南印度婆羅門家庭,天性聰穎,博學四吠陀、術數、天文、地理、圖緯、秘讖。迎親的時候,因為愛妻猝逝,深受刺激。
曾與三個契友以化妝術混入小國王宮中,淫亂宮女,恣情縱慾。後來事情敗露,三友被殺,龍樹倖得身免,遂感「欲為苦本,眾禍之根」而出家於那爛陀,就學於沙羅訶婆羅門。

爾後追隨長老(羅睺羅跋陀羅),學習說一切有部的经典。

後來遊學東南方,在龍國得閱王宮(大乘人所說的龍宮)中珍藏的「十萬頌般若」和「華嚴經」等,方等經典而自認得悟。從此歸心大乘法,以「一切智者」自居,返歸俗家弘法,不重戒律,方便演說,甚至穿插黎俱吠陀的戀歌,頗具大眾親和力。

傳統佛教僧團視之為異端,稱之為破戒者,而龍樹則發揚般若空義,抨擊當時傳統佛教的主流「說一切有部」的思想,形成更具體的教義對立。
龍樹與徒眾更穿起不同於傳統的僧服顏色的黃色衣袍,明白的彰顯大乘的陣營,劃清他們與傳統佛教的界線,充分表達了龍樹的反對佛陀教义思想。
公元180 年左右,南方的案達羅王朝與薩卡族的卡爾達馬克王朝仍然爭戰不休。案達羅王朝本來是排斥佛教的,龍樹應徵入伍以後,傳說常以「紅旗」為先鋒,吸引第27世娑多婆訶撒塔卡尼王的注意,並以天兵法術及救駕行動贏得了國王的重視。後來國王雖因戰事失利敗走東南,仍聘龍樹為國師,甚至改信大乘佛教。

後來又在哥達維利亞河口近海的跋邏末耆厘鑿山建築寺院,供養龍樹及其弟子等。

龍樹在此安心著述,主要的作品有「中論頌」、「十三門論」、「迴諍論」、「六十頌如理論」、「廣破論」----等等。豐富的著述,不同立場的論說,透露了龍樹的思想也隨著他的高壽而不斷的轉變,否則就是後人有所添加附會,偽託龍樹所作,而有許多不一致的立場和內容。

龍樹綜合了他所見到的一切佛教思想,而以大乘為中心,賦予高下不等的地位,從各方面加以龐雜而繁複的說明,因此龍樹的作品可以被後世的任何大乘宗派引用發揮,而成為大乘各宗各派的共祖。

龍樹雖然有多方面的論說旨趣,但龍樹對印度大乘法的主要影響卻在「中論頌」,形成了日後的「中道學派」、「中觀學派」、「空觀學派」或印度及西方學者所稱的「虛無學派」。

龍樹以中論闡釋「緣起性空」的意義,龍樹應用「八不偈」即「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去。」為般若的空義建立起形而上的辯證理論,奠立了大乘具體的思想邏輯,擺脫了原來只對空義做抽象的探索和體驗;並以「三諦偈」即「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來強調「緣起」與「中道」的名相上作玄奧的演繹,進而建立起緣起性空的哲學體系,因此譽之為(第二釋迦)。

然而從傳統佛教的立場來看,龍樹一生的行止,從返回俗家,違破律儀,使用法術,乃至擔任軍事顧問時,均不足以稱為佛教僧人。而其著作等身也不過是眾雜議論而已,無益於解脫道的實踐。

在現在這個時代裡,北傳大乘學者大都仍然信仰龍樹菩薩。雖然從大智度論看來,龍樹的空義是在註釋大品般若經,但是也有學者堅持龍樹的空義是在發揚阿含經的空義,認為它源自原始佛教,而更能直暢世尊的本懷,亦即把原來「人無我」的教導,藉著「一切法空」的觀念,進一步推演出「法無我」的說法來。

仔細觀察龍樹解說「一切法空」,乃是針對當時佛教的主流,西北印度「說一切有部」的思想提出批判。說一切有部認為「我無法有」,甚至因此演繹出了「一微塵」為「眾微成色」的基本元素來。

龍樹則提出「諸法無我」來反駁它。事實上世尊的教導中並未提到「一切法有」,雜阿含中也只是就有情的五蘊而說「一切法無我」,並未廣說「諸法無我」。「世尊說正法律,現法離諸熾然」,乃是以有情的身、心為中心而做「示教照喜」的,重點在瞭解有情的「色蘊中無我,諸行無我」,並不需要去探究宇宙色法有無基本元素………等等。

這樣的詮釋,到了公元700 年左右,卻被商羯羅以「上梵」、「下梵」的註釋,收歸奧義書,而把印度的大乘法全部消滅,併入了印度教中(進入秘密大乘,回歸了印度文化)。大乘法義的理論開展固然得力於龍樹,但其滅絕又何嘗不是肇始於龍樹的邏輯理論。

而龍樹把大乘法引進了哲學思辯的領域,卻很適合中國魏晉以後的清玄妙之風,使大乘思想在原有強勢文化的中原漢土得以充分開展,後來中國天台宗的空、假、中三觀亦自稱是本於龍樹的「三諦偈」。

龍樹的思想,把許許多多的學人導入了浩瀚無邊的大海,卻偏離了「八正道」的航線,很難看到苦邊盡處的彼岸。龍樹思想的最大過失,在於他破壞了世尊的「聖默然」。

龍樹千言萬語的論述,非但沒有把「第一義空法」說清楚,反而把世尊的「聖默然」引入了「神秘主義」和「超越主義」的形而上學。然而正法卻是「即身觀察緣自覺知」,知行合一的實踐之學,絕非僅靠論議的邏輯就可以完全自證自知的。

龍樹的晚年,捲入了宮廷的權利鬥爭之中,結果被殺了。但是這位標新立異,促使袈裟變色(變黃)的宗教家,卻成了中國大乘人千古以來,所共同崇拜敬仰的祖師大德。

龍樹最後生命的結束方式,是他自己始料未及;
而龍樹的大乘思想,卻把印度的大乘法全部消滅,這也是他始料未及的;
而龍樹成了中國大乘人千古以來的共祖,這也是他無法知道的。

其实,龙树根本就不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出家人,实际上他是一名淫贼,一个杀人如麻的军师,却演变成为(第二释迦),
大家睁开眼睛看清楚,這是中國大乘人的悲哀? 還是榮幸? 這就讓大乘人自己去省思。

学佛到底是要依照佛陀的教诲?
或是沉迷在这位(龙树)自作自篇的文章里?
到底谁才是佛教教主?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1

主題

0

好友

4227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19#
發表於 2018-7-10 10:49:14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李天興 於 2018-7-10 10:51 編輯

【印度佛教历史介绍 19】

其实人是很奇怪的生物,需要(希望)来当麻醉剂或是止痛药,没有了希望,所有的恐惧和痛苦就会一湧而上,即使再勇敢、再坚强的人,也会跪地求饶,意志消沉。

人生在世,有许多事情传达到我们大脑的讯息时是不完整或是不存在,甚至是误解或是值得怀疑的,但是我们为了消除内心的恐惧或增强意志坚定,脑部会自动编輯一些讯息来弥补或填满这些空虚的漏洞,使我们对未来感到有希望、有信心或是认为已经找到了安心,可以往这个(希望)走下去,其实这些讯息都是属于幻觉。

此外,当很多我们喜欢或是不喜欢的东西出现在我们生活中时,脑部就会以为它们是一直存在,是永恒不变的,但是,实相却是一切万物变幻无常,只是暂时性,不可能停留在某个阶段永恒不变,这种相信和渴求也是执著或幻觉,

另外;我们至亲的人,我们都希望能够与他们永远地生活在一起,永不分离,但那是不可能的事情,我们要接受无常的到来,要接受他们也会死亡的事实,很多人很怕这个事实,因此不愿意去想、去承认,心中仍固执地认为亲人会与自己的感情是永恒不变,生活永远存在,而这也是幻觉。

人生,说穿了就是大脑不停地产生幻觉,那么,我们借着这些幻觉可以活得很快乐,很满足,很精彩,暂时不会痛苦。可惜这只是一场梦,这一切都是大脑所变出来的游戏,等到大脑所产生的和现实世界中的差异越来越远时,整个人就会崩潰,才惊觉这一切都是幻觉。但已经来不及了,因幻觉已深入骨髓,再也无法回到自然状态,于是,整个人就会痛不欲生,备受煎熬。

当人活在希望过程中就是生命力最顽强、最快乐的时刻,但是,当希望落空,或当我们发现事实与期待有所差落时,我们的希望就会变成我们的痛苦根源。

然而,在这场人生剧情中,我们会遭遇到的担心、害怕、患得患失或意料之外的甜蜜,其实我们是这剧情中的主角,其他人旁人都是配角,在这剧情中我们应该扮演好主角的角色去体悟这些苦乐的感受,才能让自己觉醒,让自己超越这些世间苦乐,可惜,很多人不懂得去善用这些因缘来觉醒,只是想逃避痛苦,执著快乐,只是怨天尤人地活在自己的期待与自我编织的幻觉中,却没有在这成长过程中提升自己的智慧,等到无常来临时仍然是陷入万般痛苦、万般无奈的失落状态中。

后期的大乘佛教非常了解这些人性的弱点,编辑了许多充满幻觉的神话故事、以及佛菩萨来吸引信徒,可以让信徒有个心理上的安慰与寄托,而编輯最多这些神话故事、以及佛菩萨的大乘经典作者就是(龙树菩萨),他甚至可以胡吹自己的著作,是在海底龙宫里发现的佛教经典。

不要忘了,寄托与幻觉只是能够让人弥补心灵上的空虚与恐惧,实际上,根本就不能够解决问题,我相信佛陀绝对不会用这种寄托与幻觉的心态形式来教导我们面对困境,佛陀只会教导我们永远保持一种觉知因果的状态,勇敢地接受该来的一切。


大乘佛教的起源问题;

大乘佛教的起源或源流有下列四点;

(1)是从部派佛教发展或飞跃起来。虽然,大乘经典上也不时看到部派佛教所用的术语。其实,大乘佛教有自己的新思想,只不过借用部派佛教古老与传统的用语,若说大乘佛教是从一支部派直接发展或飞跃而起,那就不适当了。

(2)要提到佛陀传这种文学(佛传文学)。从初期佛教以来,佛传文学就逐渐发表,虽然当初出自部派佛教里,不久卻脱颖而出,竟发展成一种(赞佛乘)的文学。各种比喻作品在纪元前二世纪,出现马鸣、摩咥哩制吒等人的优秀文学作品。

(3)要提到佛塔信仰。佛塔本来是保持佛陀和佛弟子的骨灰及遗物的地方,但数量逐渐增加,规模也日渐龐大起来。阿育王在各地建造佛塔,馳名于世,还有桑吉、菩提伽耶、巴尔夫特等地都有壮观的佛塔。

由此可见数量相当多,若读初期的大乘佛经如(法华经)、(阿弥陀经)等会发现佛塔记载層出不穷,本来,佛塔是在家信众捐献的东西,由在家信众护持。但后来出现专人守护佛塔,他们既不是全属在家信徒,也不属于特定部派或教团,意谓他们不过是一群管理人员而已,但也是佛塔的护持者,进一步成为一群专门鼓吹佛塔信仰的人。

(4)随著上述佛、菩萨的增加,依据心性清净说~~引据部派的一部份,实际上出现许多无名的佛、菩萨,他们的论说有高度的宗教性,形式上也跟初期经典完全一样,足以激发众生,唤起大家的共鸣。这些人不属于任何宗派和教团,卻能造作大乘经典,也就是符合佛说的经典,其间銜接新思想或初期佛教,以致促使这种思想发展起来。而今所能想到的大概有以上四点,以外也许也含有大乘佛教的起源在内。

反正佛教不同于其他耆那教或印度教,它出生大乘佛教,开展一种佛教的革新运动,这一点使初期佛教里那种世界宗教方面成长嫩芽,更加开放和扩大了。

经典的起源;

在佛陀年代还没有经典著作,佛陀都是以口传方式教导,当佛陀入灭后,一天,一位年老比丘「須跋陀羅」說:「賢友們勿憂、惱,這位大沙門离开了是好事,我們脫离了他制定的戒律,這個應作、那個不應作,困擾我們,現在我們可以隨心所欲了...」

刚好给大迦叶長老听到这番话,大迦叶长老決定要举办经典汇集,于是开始筹办僧团结集的期间与地点:
时间即当年的雨安居三個月,地点位在王舍城。

当時,大迦叶長老选了498位長老阿罗汉,包括自己共499位阿罗汉。

有長老推荐阿难長老,虽然阿难只是初果須陀洹,但是阿难長老还是被选进500位集结者內了。

出席汇集以優波离長老為上首誦出律、阿難長老為上首誦出法,时间有讨论到「小小戒」,但是最后一致決定任何的戒律都不可捨,包括「小小戒」,因此保留了完整的戒律至今。

另外,僧团决议,旧制的戒不可捨,也不添加新的戒律。

歷史上一共發生了六次三藏聖典的結集。正是這六次結集保證了巴利三藏聖典的純淨。

第一次聖典結集是在西元前544年,佛陀入滅的當年。從那年雨安居的第二個月開始,在馬嘎塔國(Magadha摩揭陀)的首都王舍城(Rājagaha)舉行聖典的結集。當時的主持人是佛陀的大弟子馬哈咖沙巴尊者(Mahākassapa大迦葉),一共有500位大阿拉漢(阿羅漢)參加。

第二次結集是在佛陀入滅一百年,約西元前444年。地點在韋沙離城(Vesālī),發起人是亞思•咖甘嗒咖子(Yasa Kākaṇḍakaputta),參加者是700位阿拉漢。

第三次結集是在佛滅兩百多年,西元前三世紀,阿首咖王(Asoka阿育王)時代。摩嘎利子•帝思長老在當時的首都巴嗒厘子城(Pāṭaliputta)主持舉行了第三次聖典結集,並以阿首咖王為外護。這次聖典結集一共有1000位阿拉漢參加。

這三次結集,第一次結集把佛陀一生所制定的戒律以及所說的法由親聞佛陀音聲言教的聖弟子們結集成《律藏》和《法藏》。第二次結集最主要的變化是把佛陀在世時的那些聖弟子們,在佛陀入滅後的一些開示說法收錄進去了,例如:《八城經》。第三次結集的時候完成了《論藏》(阿毗達摩),但是《經藏》和《律藏》基本上沒動。

第四次結集是在佛滅五百年,西元前一世紀,在斯里蘭卡的Alu vihāra(阿魯寺,亦作阿盧寺)舉行。這次結集並沒有加進任何內容,其主要目的是為了不讓聖典流失,而把所有的巴利三藏全部刻寫在棕櫚葉上。棕櫚葉叫做(tāla patta),古代翻譯成『貝葉』,其實是棕櫚葉的『棕葉經』。所以,佛教史上第一次書寫成文的佛經,就是佛滅五百年後在斯里蘭卡產生的。

第五次結集是在19世紀(1871年)緬甸敏東王(Mindon)的時候,地點在現在上緬甸的Mandalay(曼德勒)。這次結集主要是重新審定巴利三藏聖典,也沒有加入新內容。

第六次結集是從1954年一直到1956年,1956年是為了紀念佛陀般涅槃2500年。這次結集是在緬甸的仰光,當時邀請了世界各個上座部佛教國家的一共2500位長老參加。

第六次結集重新審定了泰國版的,斯里蘭卡版,緬甸版的三藏,也沒有增刪。只是找出各國版本間的不同,因為各國的語法有極其細微的差別,進行校勘,校對,然後再印刷。

佛教经典汇集只有五部(尼科耶),
《經藏》(Suttapiṭaka),分為五部:
1.《長部》(Dīgha-nikāya);
2.《中部》(Majjhima-nikāya);
3.《相應部》(Saṃyutta-nikāya);
4.《增支部》(Aṇguttara-nikāya);
5.《小部》(Khuddaka-nikāya)。

这些都是有历史根据的证明,但是这里面根本没有大乘经典存在,

在大乘经(十善业道经)里说,大乘经典是在海底龙宫发现的,
现在的科技发明了潜水艇已经几十年了都没有发现海底有龙宫,更何况是佛教经典?

其实,这些大乘经典占大部份都是出自于(龙树菩萨)自作自篇的文章。

下一篇文章给大家介绍(龙树菩萨)。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1

主題

0

好友

4227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18#
發表於 2018-7-10 10:45:34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李天興 於 2018-7-10 10:48 編輯

【印度佛教历史介绍 18】

与其相信念佛、念咒、或是办超度法会可以改变命运,不如相信自己的观照因果定律,可以让自己看清真相,依自己的需求和条件去制造美好的前因,以及修正自己的习性与错误观念,从此不会再痴心妄想,不会再自欺欺人,这个时候我们的命运自然就会有所改变。

有高层智慧的觉悟者,自然可以看透今世的因果,看透前世来世与今生的前因后果,而记录我们前世、今世与未来世的因果循环系统里面,这种轮回的推动力量称为(业力牵引),业力最大因素是习性所造成。

我曾经有这样的经历,亲身体验到习性的影响。

我在同一个地区住了两年后买了一间新屋,当我搬到新屋时感觉很不习惯,第一天驾车出门回家时,就会不由自主地走到先前回家的路上,到了门口才想起自己已经搬家了。

第二天,情况好了一点,虽然走错路,但至少半路就想起来。

第三天晚上,我驾着车急急忙忙地赶着时间回家,开了门外的铁门进去时才发现自己又回到之前的屋子里。
在这里住了只不过短短两年时间,对空间的执着已经深深记在潜意识里,更何况累世所接触的人事物,引发出的想法和观念,这正是佛陀所说的(业力不可挡)。

业力的执著所产生的强大力量,把我们的过去、现在、未来绑在一条绳子上。像拉着犯人或是拉着一只牛,叫你去厨房做饭,就必须乖乖地去做饭,叫你去耕田,你就必须乖乖地去耕田,甚至做畜生,就必须身不由己地做了畜生的身份,没办法摆脱这股业力牵引的力量。

或许你不相信,你今生的一切造作,都决定著你来世的人生剧本,今生你所种的因,来世必然结出丰硕果实。

这种超越时空的因果法则,没有智慧的人是感触不到也意想不到,然而,我们过去所做的必然会影响现在,现在做的也必然会影响我们的未来,换句话说,下辈子的人生剧本,在我们这辈子生命结束前已经全部写好。

我们身为佛教徒更加要警惕这个问题,我们所弘扬的佛法是否是佛陀亲自说过的佛法?这是(前因),
相对的,如果我们所弘扬的佛法并不是佛陀所教导的教义,这个后果就是造业了,因为在挂上(佛教)名字误导众生,佛陀对外道是非常的慈悲宣说,因为他们是(外道),他们并没有盗用佛陀的名字招摇撞骗,欺骗众生,假若某些人盗用佛陀的名字诬赖佛陀所说过某些经典和说话,佛陀可不会那么随便对待,因为他未曾说过,他必定是严厉斥责,我们看(阿含经)里就有记录佛陀如何严厉斥责诬赖他的人;


【同一个识在轮回吗?】

嗏帝比丘的邪见;

有一天,佛陀来到憍萨罗国的首都舍卫城游化,住在城南郊外的祗树给孤独园。
同住在祗树给孤独园附近的比丘们中,有一位原为渔夫儿子的比丘名叫(嗏帝),他告诉比丘说;(我确实听世尊说过,在生死流转的识,是不变的)。

其他比丘们知道了,纷纷来劝他说:(嗏帝学友,不要这样说,不要毁谤世尊,世尊不曾这样说。世尊用各种方法都在教导我们(识为因缘所生,离开因缘条件,就无所谓的识),怎么会像你说的那样呢?)

但是,嗏帝比丘一直坚持己见,听不进其他比丘的糾正劝导。大家没办法只好去稟告佛陀。

佛陀请人叫嗏帝比丘来当面确认,嗏帝比丘还是那样说。

于是,佛陀便更进一步追问嗏帝比丘:(嗏帝,你说的识,指的是什么?)

(世尊,那就是能说、能感受、能到处经历善、恶行而受业报者)。
(你这个愚癡人啊!究竟从谁那里听我这样说的?我不是用各种方法说明(识为因缘所生,离开因缘条件,就无所谓的识)吗?你这个愚癡人啊!我不曾这样说,而你自己卻作这样的曲解与毁谤,这会伤害你自己,增加你的罪过,会让你长远受苦的)。

于是,佛陀转问在场的其他比丘,其他比丘都同声回答:(世尊,你确实用各种方法教导(识为因缘所生,离开因缘条件,就无所谓的识)。
(很好,很好,比丘们,你们都记得我所说的(识为因缘所生,离开因缘条件,就无所谓的识),所以,识随著所引生的因缘,就有不同的名称,如从眼睛看见东西所生起的识,就成为(眼识)。从耳听声、鼻闻香、舌嚐味、身触物、意识法的因缘而生起的识,就分别名为(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这就像火,其名称可以从所引生的燃料来称呼一样,如烧木柴的火,称为木火;烧穀殼的火,称为穀殼火;烧垃圾的火,称为垃圾火。

很好,很好,比丘们,你们都记得我所说的,只有这个愚癡的嗏帝比丘,颠倒了文句与含义,既毁谤了我,也伤害了自己,更犯下了大罪过。你这个愚癡人,知错了吗)?

受佛陀这样责备,嗏帝比丘内心憂慼,无言地低头,若有所思。

(比丘们,要记住嗏帝比丘,这个被困在爱之大网束縛中的渔夫子之例子)。

本故事取材自;
中部第三八爱尽大经。
中阿含第二0一嗏帝经。


我们看佛陀是怎样处理这些问题的;

只要不是他老人家说过的话,他必定勇敢面对,把事实真相讲解清楚,这不是他说的。

我们看看佛陀如何责备(嗏帝比丘);
你这个愚癡人啊!究竟从谁那里听我这样说的?我不是用各种方法说明(识为因缘所生,离开因缘条件,就无所谓的识)吗?
你这个愚癡人啊!我不曾这样说,而你自己卻作这样的曲解与毁谤…………

一个森林往往就是被一个火苗而烧得面目全非。佛陀对于这些毫无根据的谣言绝对不会忍气吞声,任人鱼肉。

我们再看看现在佛教变成什么样的情况?

我们只是在维护佛陀教义,把事实真相告诉世人,大乘佛教绝对非佛陀所说。

事实胜于雄辩,而且我们有足够的历史证明,例如:
佛陀入灭后六次经典汇集根本就没有大乘经典的存在。
印度佛教历史足以证明大乘佛教是佛陀入灭后350年~600年才出现的宗教。

但是仍然还是有不少人跟有历史证明的事实辩论,强词夺理,讲不过的时候就咒骂人下地狱,骂人毁谤大乘佛教,骂人傲慢,
难道要任人鱼肉才是修行吗?
难道隐瞒事实,忍气吞声的驼鸟才是高人一等吗?
难道把事实真相告诉世人也是造业吗?天理何在?

我相信佛陀以及历代原始佛教的祖师们绝对不会反对我们这样做,把事实真相告诉世人,还佛陀一个公道。

之后,将佛陀教义发扬光大,流传后世,这才是佛陀弟子该做的事情,而不是眼见众生盲目的在膜拜与佛陀毫无关系的佛菩萨,而不敢直言道破。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Archiver|手機版|天羅地網

GMT+8, 2024-7-3 20:41 , Processed in 0.036509 second(s), 17 queries .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