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wu_peace 於 2016-2-24 12:41 編輯
* 中華五千年文明 十大人生智慧
1. 上善若水
語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意思是說,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處於眾人所不注意的地方,所以是最接近道的。
水為至善至柔;水性綿綿密密,微則無聲,巨則洶湧;與人無爭卻又容納萬物。人生之道,莫過於此。
2. 大智若愚
大智若愚,中國古代成語。出自宋・蘇軾經進東坡文集事略二七《賀歐陽少帥致仕啟》:〝大勇若怯,大智若愚。〞解釋:才智很高而不露鋒芒,表面上看好像愚笨。同樣意思的還有〝大巧若拙〞。
3. 淡泊明志
此句最早出自西漢初年劉安的《淮南子:主術訓》。諸葛亮的《誡子書》也有引用:〝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老子》也曾說〝恬淡為上,勝而不美〞。不清心寡欲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確堅定,不安定清靜就不能為實現理想而刻苦學習。
4. 滴水穿石
【出處】宋・羅大經《鶴林玉露・一錢斬吏》:〝乖崖援筆判曰:‘一日一錢;千日千錢;繩鋸木斷;水滴石穿。’〞
宋朝張乖崖在崇陽當縣令。當時,崇陽縣社會風氣很差,盜竊成風,甚至連縣衙的錢庫也經常發生錢、物失竊的事件。張乖崖決心好好剎一剎這股歪風。
一天,他看見小吏從府庫慌張出來,頭巾下藏着一文錢。下令拷打。小吏不服:〝一文錢算什麼!你只能打我,不能殺我!〞張大怒:〝一日一錢,千日千錢,繩鋸木斷,水滴石穿。〞斬首。
後來,〝滴水穿石〞這一成語用來比喻堅持不懈,集細微的力量也能成就很大的功勞。
5. 厚積薄發
出自蘇軾《稼說送張琥》,〝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意思是,閱覽廣博,方能有所摘取;積累深厚,方能有所創發。
6. 一諾千金
出處:《史記季布來布列傳》:〝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秦朝末年,在楚地有一個叫季布的人,性情耿直,為人俠義好助。只要是他答應過的事情,無論有多大困難,都設法辦到,受到大家的讚揚。人們說:季布許下的一個諾言超過千金的價值。比喻說話算數,極有信用。
7. 泰而不驕
出自《論語・堯曰》,本篇中著名的文句有:〝君子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寬則得眾,信則民任〞;〝興滅國,繼絕世,舉逸民〞等。這一篇中,主要談到堯禪讓帝位給舜,舜禪讓帝位給禹,即所謂三代的善政和孔子關於治理國家事務的基本要求。
8. 無欲則剛
出自《論語・公冶長第五》:子曰:〝吾未見剛者。〞或對曰:〝申棖。〞子曰:〝棖也欲,焉得剛?〞
說的是:一天,孔子在和學生們講道理時,忍不住感嘆道:〝我還沒有見過真正剛強不屈的人啊!〞弟子們都覺的很奇怪,他們認為像子路、還有年輕的申棖等,都是很剛強的人。尤其是申棖,他雖然年紀很輕,可是每次在和別人辯論時,卻總是不肯輕易讓步。即使在面對長輩或師兄時,申棖也毫不隱藏,總是擺出一副強硬的姿態。大家都對他退讓三分。
所以,當學生們聽到孔子感嘆說還沒有見過剛強的人時,他們不約而同的說:〝如果要論剛強,申棖應該是可以當之無愧的吧!〞
孔子說:〝申棖這個人慾望多,怎麼可以稱的上是剛強呢?〞
一個學生問:〝申棖並不像是個貪愛錢財的人,老師怎麼會說他慾望多呢?〞
孔子回答說:〝其實所謂的慾望,並不見得就是指貪愛錢財。簡單的說,凡是沒有明辨是非就一味和別人爭、想勝過別人的私心就算是‘欲’。申棖雖然性格正直,但他卻逞強爭勝,往往流於感情用事,這就是一種‘欲’啊!像他這樣的人,怎麼可以稱的上是剛強不屈呢?〞
孔子又說:〝所謂的‘剛’,並不是指逞強好勝,而是一種克制自己的工夫。能夠剋制住自己的慾望,無論在任何環境中,都不違背天理,而且始終如一,不輕易改變,這才算是真正的‘剛’啊!〞
9.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海納百川出自晉・袁宏《三國名臣序贊》:〝形器不存,方寸海納。〞李周翰註:〝方寸之心,如海之納百川也,言其包含廣也。〞意指大海可以容得下成百上千條江河之水。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就是說要豁達大度、胸懷寬闊,這也是一個人有修養的表現。
10.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西漢時期,有一個著名將領叫李廣,他精於騎馬射箭,作戰非常勇敢,被稱為〝飛將軍〞。
有一次,他去冥山南麓打獵,忽然發現草叢中蹲伏着一隻猛虎。李廣急忙彎弓搭箭,全神貫注,用盡氣力,一箭射去。李廣箭法很好,他以為老虎一定中箭身亡,於是走近前去,仔細一看,未料被射中的竟是一塊形狀很像老虎的大石頭。不僅箭頭深深射入石頭當中,而且箭尾也幾乎全部射入石頭中去了。李廣很驚訝,他不相信自己能有這麼大的力氣,於是想再試一試,就往後退了幾步,張弓搭箭,用力向石頭射去。可是,一連幾箭都沒有射進去,有的箭頭破碎了,有的箭桿折斷了,而大石頭一點兒也沒有受到損傷。
人們對這件事情感到很驚奇,疑惑不解,於是就去請教學者揚雄。揚雄回答說:〝如果誠心實意,即使像金石那樣堅硬的東西也會被感動的。〞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這一成語也便由此流傳下來。
http://history.bayvoice.net/b5/allabouthistory/2014/12/12/118365.htm%E4%B8%AD%E8%8F%AF%E4%BA%94%E5%8D%83%E5%B9%B4%E6%96%87%E6%98%8E%E4%B8%AD%E7%9A%8410%E5%A4%A7%E4%BA%BA%E7%94%9F%E6%99%BA%E6%85%A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