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4-9-27
- 最後登錄
- 2021-6-13
- 閱讀權限
- 90
- 積分
- 88869
- 精華
- 0
- 帖子
- 39371
|
第三八講、科學眼光中的十經
所謂十經,就是心、肺、肝、膽、脾胃、小腸、大腸、腎、三焦、膀胱等十經。
「醫林改錯」上說:「人身知覺運動,無一不本於心。」一般都以為知覺運動是屬於腦 神經中樞,而心,則是循環系統的主宰;似乎兩者並沒有關係,其實這點很值得研究。
個人以為我國舊傳醫學典籍的各種稱謂與論據,今天我們必需以科學的眼光去看,不可 逕以現代生理學的常識作膚淺的批評駁斥。「內經」說:「腎主髓,髓者腎精所生。」
又說:「腎筋通於心。」由此可見,心、不但是循環系統的主宰,也是人體臟腑、四肢、百 俄的總可命。
肺在外,更為輔相,肺司呼吸吐納,因為人體需要氧氣,把碳酸氣排除;氧氣就是通 常說的「清氣」,碳酸氣是「濁氣」,所以內經說:「肺制心火,使不太過,節心火,不使不及。」否則,肺的功能消失,血液中没有氧,心還能跳動嗎?
至於肝,肝為厥陰經,內經說得好:「其性堅忍而自守。」陰靜陽動,陰盡陽生,這是肝的陰中含陽之道理。
膽與肝,幾乎連在一起,大凡患黃膽病的人,他的肝臟必也發生了問題,這就證明「肝 之陽藏於陰,膽之陽出於陰」的相互作用。
脾胃,我們中國人向來相提並稱,統謂之名倉廩之官,主消納五谷食物,胃承納吃下去的東西,發生蠕動,僅是消化的第一步作用,如果缺少脾的功能,即無法走達五職營衛。「 內經」說:「胃屬陽,脾屬陰。」因此前者宜燥之,後者則要滋潤之了。
小腸,「內經」說:「小腸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又說:「其唯心而生血」真 是言簡意賅。
大腸,誰都知道是排泄器官,食物到了大腸,已經化為糟柏·賴大陽傳道,通出體外。 但是有兩句話不可忽略「肺氣下達,故能傳道。」因此許多消化不良、身體羸弱的人,多半是肺氣不開的原故。
腎,前面提過「腎主髓,髓者腎精所生。」「內經」的「髓海論」,「骨空論」都言之甚詳,「精足則髓足,髓足則骨强,精以生神,精足自然神强。」髓不足的人一定體力不 强,精不足的人一定智力不夠。
三焦的焦字,古體作「瞧」,現代生理學謂之橫隔膜,三焦之根·,出於腎中,貫於脊骨的,叫做命門,胸以上,叫做上焦,腹膜的部份叫做中焦,間於大腸與膀胱的叫做下焦.三焦主行水,於是一般人皆以為三焦僅是排洩小便的,其實三焦尚具上化津液的功用,難怪有 人嘆息說:「自唐以後,皆不知三焦為何物!」
最後提到膀胱,膀胱主溺,這很對,但是「內經」說:「惟氣化則能出者。」這句話十分重要,因為水入膀胱之後,化氣上行,通過三焦,生出津液,剩下的渣汁才是溺。「內經 」所謂的「出」是生出津液,不是出溺。膀胱的功能要是發生毛病,津液就不得上升,氣化 作用也受阻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