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看中國 投行分析師讚賞中國深化改革決定 白天娜 2013年11月19日
如果說上周初發佈的備受期待的中國經濟政策方案的概要讓分析人士失望的話,那麼上周五官方發佈的更詳細 計劃則大大彌補了概要的不足。 投資者和分析人士對這個超過2.1萬字的文件反應非常積極,文件列出了中國共產黨有關如何改革經濟的決定。
瑞銀(UBS)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汪濤評論說:「這個改革方案涉及之廣顯然超出了大多數人的預期。」 高盛(Goldman Sachs)的中國經濟學家說,文件「顯示出改革的高度決心,提升了改革的預期與目標」。 法國興業銀行(Société Générale)駐香港經濟學家姚煒說:「新一屆領導人果真列出並承諾了不少具體的改革措施。中國改革的航船終於重新揚起了風帆。」 股票市場附和了這種總體情緒:到周一下午早些時候,上證綜指上漲了1.4%,香港恒生指數上漲了2.2%,很多大陸公司都在香港上市。上周五,這兩個指數對三中全會更詳細的信息已有預期,分別上漲了1.7%。 這些歡呼聲部分是因為上周二黨的高層決策者在閉門會議之後發佈的 最初公報用詞模糊、充滿陳詞濫調、缺少具體細節,幾乎一定會讓人失望,公報比最終的《決定》少約5000字。 三天後發佈的更長大綱把最初公報的「令人失望的迷霧一掃而光」,摩根大通(JPMorgan)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朱海斌這樣說。 《決定》涉及到一系列的問題:包括存在已久的獨生子女政策的改變、土地權利、價格自由化、以及市場在由國家佔主導地位的經濟中的作用,等等。 其中的許多議題都曾引起人們熱烈討論,並在三中全會召開前的幾個月里就廣為人知。 「但是,把這些問題都寫進一個文件,而且賦之與緊迫感,這很振奮人心」,渣打銀行(Standard Chartered)經濟學家王志浩(Stephen Green)周一在一份簡報中這樣寫道。 但也有讓人失望之處。很多經濟學家指出這份文件中看似在一個方面缺乏決心:減少國有企業在中國經濟很多領域中的主導地位。 花旗集團(Citigroup)的一個團隊在一份簡報中說:「對國有企業的改革表現怯懦,這反應出一種舊觀念,那就是國家所有權仍應佔主導地位。如果不迫使國有企業退出競爭性的行業,私有企業在獲取自然資源和金融資源上仍將處於不利地位。」 而且,真正實現《決定》要求的變化所面臨的挑戰,讓人們牢記着慣常的警告,分析人士說。 其中的許多改革措施實施起來要幾個月,甚至幾年的時間,還有許多改革措施可能會遇到來自那些要維持現狀的官員和商人的阻礙。 「此次三中全會能否成為中國發展中的一個轉折點還要視改革的實施情況而定,」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的一個團隊表示。 但他們補充說,從整體來看,「我們不禁對中國經濟的長期前景感到前所未有的振奮。」 白天娜(Bettina Wassener)是《國際紐約時報》(The International New York Times)駐香港記者。
http://cn.nytimes.com/business/20131119/c19economy/zh-h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