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壓和生活方式是連繫在一起的,工作上勉強自己或者心中有煩惱,讓交感神經緊張,血壓跟著上升,過著平穩的生活可讓副交感神經活動旺盛,血壓也就會跟著下降。 總是勉強自己的生活方式,會讓身體維持在交感神經活動的狀態,也是持續使用肌肉的狀態,所以肌肉同樣維持著緊張狀態,就像小腿抽筋和腳趾抽筋時的緊張程度,因此,日常生活中會出現肩頸痠痛這項獨特的症狀。血壓高、肩膀痠痛、身體已經發出悲鳴的人不應該服用降血壓的藥物,而是接下來的日子,應該改變過度操勞的生活方式。
高血壓這件事本身不是壞事,只要想到高血壓是因為生活過得太操勞,身體很難存活下去的徵兆,然後改變生活方式,讓血壓下降就行了。 就算把正常值的標準下降到160mmHg,患者人數還是持續在減少,學會再度有了危機感,不但把標準再改成140mmHg,還將130mmHg視為高血壓預備軍,開始認為這是個問題。用這套標準來看的話,有專注力而且認真努力做事的人全部都血壓異常,每個人都被當成病人了。基準值的決定方法有問題,而且日本人常見的原發性高血壓目前原因不明。因為不知道疾病成因,變成醫生完全不需要去思考任何引發高血壓的原因,大家都認為「只能用藥控制」,這種輕率得出的結論便造就了降血壓藥的問世。
但是,藥物並不能壓制住最根本的病因。降血壓藥的作用是減少血管中流動的血液量(心臟的心輸出量),並壓抑血管內血液流動的阻力(末梢血管阻力),藉此降低血壓。
大家最熟悉的降血壓藥就是利尿劑。利尿劑會在腎臟發揮作用,增加多餘的鹽分和水分排出,也就是增加尿液的排泄量,藉此降低血壓。但是這樣會讓身體產生脫水傾向,血液黏性變高而且變得難以流動,於是身體拼了命地想讓血液流動順暢,交感神經緊張起來把脈博加快。但如此一來,會讓血壓更高,全身出現循環障礙,又得到青光眼或腎衰竭這些其他的疾病。
正常的人體內,腎臟分泌的酵素腎素會對血液當中的血管收縮素原產生作用,血管收縮素原水解產生血管收縮素Ⅰ,血管收縮素Ⅰ再更進一步形成血管收縮素Ⅱ,利用強力的血管收縮作用讓血壓上升。抑制腎素︱血管收縮素系統的藥物會阻礙這個過程(血管收縮素Ⅱ的作用),長期使用這類藥物會破壞腎臟本身的血壓調整功能,降低腎功能,最後導致腎衰竭。
其他降血壓藥還有鈣離子通道阻斷劑、β受體阻斷劑、α受體阻斷劑等等。心臟和血管收縮需要鈣,鈣離子通道阻斷劑讓鈣離子無法進入細胞,藉此擴張血管。β受體阻斷劑減少心臟每分鐘跳動的次數,因此也減少了送進血管的血液量。α受體阻斷劑可擴張變細的血管,減少壓力。但每一種藥都是只針對血壓上升的某一段過程製作出來的。
血壓升高是保護身體的反應,拼全力升高血壓是為了讓血液能夠流到身體的每一個角落。雖然有些人服用降血壓藥之後會立刻出現效果,但一些有潛力的人想要維持專注力,隨時都在跟壓力戰鬥,所以降血壓藥並沒有什麼用。
血壓並不是單一種類的藥物就能抑制的脆弱機制,使用三到四種藥物才終於開始看見療效。人體本身升高血壓是有意義的,因此可能會在降血壓藥還沒出現效果時很有精神,開始發揮效果之後發生血流障礙反而變得消沉無力。
不去反省生活方式,持續地吃藥降血壓的話,肌肉和腦細胞將會受到影響。有人會頭暈目眩無法走路,身體使不出力氣,陷入憂鬱狀態或得到失智症。年輕人因為利用高血壓維持體內平衡,如果使用降血壓藥強行把血壓降低,可能會發生血流障礙,甚至發生癌症。
不管怎樣都很在意血壓的人,以及每天固定量血壓的人,該重視的不是基準值,而是自己測量到數值的變化。
附帶一提,我的血壓收縮壓最高可以到190mmHg,而我過著大聲講話且忙碌的每一天,不過我把自己的基準值設定在190mmHg,完全不擔心任何事。
高血壓沒有好壞之分,這是自律神經觀察身體整體的狀況之後,正在做細微調整。人體的構造背負著每一個人類各自的人生和進化的過程,不斷地做著細微的調整,體內的世界並不需要人為干涉來作調整。 引起腦梗塞的降血壓藥
高血壓被視為壞東西是因為引起了腦出血。
腦出血是血壓太高引起的「過努力」疾病。腦部動脈某部分破裂,流進腦中的血液形成血塊,壓迫到周圍的腦組織,這種疾病的原因在於寒冷和嚴苛的肉體勞動。
但是,從大約昭和55年開始,腦梗塞的人開始比腦出血的人多,情況逆轉了。現在生活已經變得輕鬆,控制鹽分的飲食生活與降血壓藥的使用,讓老年人在照護設施中發生腦梗塞的「腦梗塞時代」已經來臨。現在吃太多鹽等於會導致高血壓加上腦出血的觀念還沒完全消失,如果沒有鹽分,血壓下降會讓身體冰冷。使用降血壓藥的話,血壓降太低導致腦部血流停滯,血栓堵在腦內就會造成腦梗塞,堵在心臟就是心肌梗塞,堵在肺部則是經濟艙症候群。不吃降血壓藥反而可以預防失智症和腦梗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