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容燥兒 於 2021-2-18 10:26 編輯
第十四講、唐朝的針學體制
我現在要摩出一個例子,證明針學在我們中國是如何的被重視:唐朝的太翳院特別設立針博士,敎學針師,考試的方法同國子監一樣,可以忠見其嚴格。
凡是學這一科的,規定要熟讀:脉訣丶本草丶明堂、素問等書,而且要實習,如:「讀詠訣者;卽令遞相診候,使知四時沈浮滑澀之狀。」 「讀本草者,卽令識藥形狀,知其藥性。」 「讀明堂者,卽令瞼其圖識孔穴。」 「讀黃帝針經,甲乙脈經,皆使稍熟。」而且經常考試,考的成積不好就斥退之 。 替人治病也要做紀錄,以能治愈的多寡列爲考績。 舊唐盡職官志說;「博士月一試,太醫令丞季一試,太常丞年終總試,若業術過於現在任官者,卽候補替,共在學九年無成者,退從本色。」
新唐書職官志也說:「針博士一人,從八品上,助敎一人,針師十人,並從九品下」。
對針法的規定是:
一丶饞針,長一寸六分,頭大尖銳,用在皮膚表層的不能深入。
二丶圓針,長一寸六分,用在分間氣。
三、鍉針,長三寸半,用在邪氣出入。
四丶鋒針,長一寸六分,用在決癰出血。
五丶(金非)針,廣二分半,長四寸,用在決大癰腫。
『(金非)針:網上並無此字供選取作打字之用』
以上五種是大型的針,用於外科方面,今天的針學已很少用到。
其他如圓利針丶毫針丶長針丶火針丶我們今天仍繼續應用於內科診病的治療。
針,因爲可以鎮定神經,自然也能發生麻酢作用,日本人已當試用針術作手術前的麻醉,轉動世界醫學界,其實不值試者所矣。
我們中國的針學流傳幾千了,而不被人重視,今天反而看了別人的覺得稀奇,尤其我還說它是不科學,而不被人重視,更令人痛心!
希望有志於緊學的靑年,不要一味醉心「外國的月亮是㘣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