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收藏本站|簡體中文

天羅地網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查看: 2766|回復: 0

最新研究“三高”人群能吃什麼?

[複製鏈接]

884

主題

2

好友

9499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發表於 2019-5-17 16:57:28 |顯示全部樓層

 近年來,慢性疾病發病率迅猛增長,離年輕人也越來越近,尤其是三高疾病。據公開數據統計:中國高血壓患者近3億;糖尿病患者已達1億;血脂異常人數已超1.6億。可以說,這三種疾病很多都是吃出來的,與我們日常飲食密切相關,那麼我們哪些能吃,哪些不能吃?


1.jpg


一、高血壓患者飲食有「三忌」
     科學治療高血壓,要從生活習慣、飲食方式、心理因素、藥物治療等多方面綜合性出發。其中,飲食因素是高血壓患者最容易忽略,也是最容易改正的因素。    1.控制高膽固醇飲食     血管阻力、血液流量是決定血壓高低的主要因素。長期進食高膽固醇食物,多余的脂肪、膽固醇不僅會造成血液粘稠,降低血液流量,也會堆積在血管壁,誘發動脈硬化,增加血管阻力,促使血壓升高。     高膽固醇的食物:動物內髒、動物腦子、魷魚、禽蛋蛋黃、奶油、黃油等。


2.jpg


       2.限制食鹽量
       飲食過鹹是高血壓的重要風險因素之一。食鹽攝入過多,會導致血管管腔變細,血流阻力增加,血壓升高。同時也會加重腎髒負擔,造成排鈉障礙,升高血壓。
       高鹽食物:各種醬類如豆瓣醬、榨菜、腐乳、話梅、濃湯、火腿等。
       3.忌易興奮飲食
       咖啡、濃茶、煙酒、辛辣等飲食都會引起神經興奮,可能加重內髒負擔,導致血壓升高。


3.jpg


二、高血糖患者要選擇「升糖指數低」的食物
      相對來說,飲食對糖尿病的影響更為明顯,稍微不注意,很可能出現血糖不穩定、升高的現像。而且糖尿病的並發症可多達100多種,危害更甚,吃對飲食尤為重要。
       1.吃升糖指數低的食物
       糖尿病患者最怕血糖一升再升,無法控制。其實,不同的食物,升高血糖的能力有所差異。低升糖指數的食物,食用後血糖升高較緩、較弱,更適宜糖尿病患者。
        但血糖的生成指數,不是決定血糖升的唯一要素,還得控制進食量,簡單來說就是:血糖負荷量=食物升糖指數x所進食物的含糖總量。


4.jpg


  2.推薦升糖指數低的主食
谷物為主,食物多樣化,平衡膳食,專家建議:每天攝入谷薯類食物(生)250-400g,其中全谷物和雜豆類50-150g,薯類50-100g。
   (1)低升糖指數主食:燕麥片55、小麥面條47、通心粉45、甜玉米55、番薯54。
   (2)中升糖指數主食:白米飯56、全麥面包69、高纖維面包68、馬鈴薯56、米粉58。
   (3)高升糖指數主食:玉米片(早餐谷類)84、白面包70、烤馬鈴薯85、炸薯條75。


5.jpg


  3.推薦升糖指數低的水果    健康群體每天應攝入200-350g新鮮水果。但一些水果糖分較高,GI(血糖生成指數)也有差異,糖尿病人得區別對待。一般而言蔬菜的升糖都比較低。
    (1)低升糖指數水果:食用量200g-300g/天。GI值如下:蘋果36、梨36、橙43、桃28、櫻桃22、葡萄26、香蕉53、奇異果52等。
   (2)中升糖指數水果:食用量100g/天。GI值如下:菠蘿66、芒果55等。
   (3)高升糖指數水果:食用量≦150g/天,如西瓜的GI值為73。


6.jpg


三.高血脂患者的飲食避個誤區」
     血膽固醇或甘油三酯偏高,都被稱為高血脂症,它對身體的傷害是隱匿的、逐漸的、全身性的。血液粘稠、血流減緩,會加快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一旦血管堵塞,不僅會影響器官工作,還可能危及生命。


7.jpg


  1.忌高脂肪飲食       高血脂人群每天攝入膽固醇不超過300mg,脂肪代謝或運轉異常都會引起血脂升高。五花肉、排骨、肥牛、肥羊等肉類其實隱藏的脂肪量很高,可占到食物總量的60%,不宜多吃。      高脂肪食物:芝麻、花生,油炸食品、肥肉、動物內髒、奶油等。    2.錯誤的烹飪方式     烹調方式錯了,食物再好,血脂也降不了。即便日常首選橄欖油、山茶油、亞麻籽油等“健康油”。但飲食上喜煎炸、小炒,食用油的量並沒有減少,血脂也得不到改善。對於高血脂人群,應盡量少用油,烹調方式多選蒸、煮、汆、涼拌,將每天的食用油控制在2勺之內。3.嚴格控制食物攝入量      谷物、水果、糖類等碳水化合物是人體不可或缺的營養來源,但若是長期攝入過多,碳水化合物也會轉化成糖原儲存在肝髒,甚至轉化成脂肪,導致血脂升高。所以建議大家吃飯保持在七八分飽即可,千萬不可吃得過飽。

8.jpg




(以上圖文是參考網上的相關文章及采用了網上的相關圖片編輯而成,版權屬原作著作,解釋權屬「廣博中醫治療中心」。)

9.jpg


10.jpg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Archiver|手機版|天羅地網

GMT+8, 2024-3-28 16:51 , Processed in 0.026476 second(s), 22 queries .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