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收藏本站|簡體中文

天羅地網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查看: 4317|回復: 14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三十六針新法 韓文治著(第三十一至四十講)

[複製鏈接]

5886

主題

1

好友

8萬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21-2-21 09:19:07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第三十講、經絡基本知識

經絡和臟腑一樣,是人體結構和功能中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臟腑與經絡之間是一個 有機聯系的整體,每一個臟腑都有一條所屬的經脈。臟與腑之間以及臟腑與其他組織之間的聯系,就是通過經絡來實現的.

經絡是人體內運行氣血的通路,其縱行的幹線叫經,橫行的分支叫絡,經與絡聯成一個 縱橫交錯,溝通表裏上下,聯系全身的聯絡網。

經絡包括十二經、奇經八脈、十二經筋、十二經別、十五絡。

十二經統稱為正經,有十二條,左右對稱,即手足三陰經和手足三陽經,合稱十二經脈 ,又名自分屬於一個臟或一個腑,奇經有八條,即督脈、任脈、冲脈、帶脈、陰維脈、陽維脈、陰蹻脈、陽蹻脈。通常把十二經脈加上督、任兩脈,合稱十四經脈。前三者因分佈局限 ,又無專門穴位,故著者在臨床上常用的是十經三十六針穴位。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886

主題

1

好友

8萬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沙發
發表於 2021-2-21 09:20:54 |只看該作者
第三一講、經絡的生理與病理

終然的生理功能是維持人關活動,氣血運行的通路,內經指出;經脈者,所以決生死, 處百病,調虛質,不可不通。在正常生理狀態下,氣血通過經絡運行全身,供給全身各臟腑
的營養,以保證人體的正常活動,並調節各臟腑生理功能的平衡,把人體各部位聯系成為一 個統一的姿體,以適應外界環境的變化。

當外邪侵襲肌表,引起經脈不通,氣血運行失調,就會導致疾病的發生:表現為采一部位氣血阻滯而產生疼痛,即所謂:「不通則痛」。臨床上可以通過針刺發經絡上的穴位。以 人體任何一個組織器官異常時,都能通過經絡而影響其他的組織器官。如風寒外襲皮膚肌表 ,可以通過經絡使病邪由表及要傳入肺臟,引起咳喉、流涕、鼻塞等肺臟的證候,而內臟有病也可以通過由裏達表相應的部位如出現壓痛點等,反過來, 健康的組織器官對功能失調的組織器官又可通過經絡系統的調節作用,使其功能恢復正常,從而保持機體的協調平衡。
因此,經絡學說的整體樹觀念,對疾病的診斷,治療以及都是具有一定的規律的。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886

主題

1

好友

8萬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板凳
發表於 2021-2-21 09:23:53 |只看該作者
第三二講、經絡的循行與針刺的關係

十經脈都有一定的循行部位,循行分佈是左右對稱的,而且有一定的連接順序,從手太陰肺經開始,至足厥陰肝經。

手太陰肺經—手陽明大腸經—足太陰脾胃經—手少陰心經—手太陽小腸經—足太陽膀胱經—足少陰腎經—手少陽三焦經—足少陽膽經—足厥陰肝經。

十經脈與內臟有著規律性的聯系,二陰經屬五臟,三陽經屬六腑。一般二陰經分佈於肢 體的內側,三陽經分佈於肢體外側。

手二陽經從胸部起始,經上肢伸側循行到手部與手三陽 ,因而可以取手三陰經的 穴位,來治療胸部的疾病。

手三陽經從手部起始,經上肢伸側循行到頭部與足二陽經連接,因而可以取手三陽經的 穴位,來治療頭頸部、面部、眼、耳、鼻及咽喉部的疾病。例如氣喘、偏頭痛、心跳失眠、 胸背痛、扁桃腺疾病,可取大腸經的合谷穴。

足二陽經從足部起始,經軀幹及下肢循行到足部與足三陰經連接,因而可以取足二陽經 上的穴位,來治療頭面部疾病。

足三陰經從足部起始,循下肢內側上行,經腹到胸,與手二陰經連接,因而可取足三陰經上的穴位,來治療腹部和泌尿生殖系統的疾病。

十絕對臟腑的歸屬,十經在體表的走行部位,是臨床治療與針刺選穴中的理論依據(見表)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886

主題

1

好友

8萬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地板
發表於 2021-2-21 09:54:23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容燥兒 於 2021-2-21 09:56 編輯

附表:十經脈行絡屬及主治範圍

經名 :太陰肺經                            循行  :起於胸中從胸側行於上肢內側前緣到拇指末端    聯屬臟腑 :屬肺絡大腸        主治重點:肺胸氣管 咽喉疾病

經名 :手太心包經                            循行  :起於心中經液下行於上肢內側後面到小指末端再經胸中乳旁行於上肢內側正中到中指末端   聯屬臟腑 :屬心絡小       ,腸三焦  主治重點:胸神經系統疾病

經名 :手陽明大腸經                            循行  : 起於食指末端行於上肢外側前面經頸部在人中交叉到鼻旁  聯屬臟腑 :屬大腸絡肺        主治重點:耳鼻喉齒頭項部疾病

經名 :手少陽肺三焦經                            循行  :起於胸中從胸側行於上肢內側前緣到拇指末端    聯屬臟腑 :屬肺絡大腸        主治重點:肺胸氣管 咽喉疾病

經名 :手太陰肺經                            循行  :起於胸中從胸側行於上肢內側前緣到拇指末端    聯屬臟腑 :屬肺絡大腸        主治重點:肺胸氣管 咽喉疾病

經名 :手太陽小腸經                            循行  :起於無名指末端行於上肢外側正中經頸耳後到前耳    聯屬臟腑 :屬小腸絡心        主治重點:心胸疾病

經名 :足少陽膽經                            循行  :起於外眼角經頭側耳後肩部行於脇肋腰部沿下肢外側正中 到第四趾末   聯屬臟腑 :屬膽絡肝        主治重點:頭面五官頸肩疾病管

經名 :足太陽膀胱經                            循行  :於內眼角經頭項行於腰背部後分二行向下到下肢外側後一 再到小趾末端   聯屬臟腑 :屬膀胱腎絡      
主治重點:頭項眼鼻腰背疾病


經名 :足太陰脾經                            循行  :於姆趾末端行於小腿內側當中沿大腿內側前面到腹部外側再繞面一週行頸及胸腰前下肢至第二趾末端
聯屬臟腑 :屬脾絡胃        主治重點:脾腎泌尿生殖疾病


經名 :足厥陰肝經                            循行  :起於姆趾末端經足背行於大腿內側當中繞陰部到脇肋下    聯屬臟腑 :屬肝絡膽       主治重點:肝膽泌尿生殖疾病

經名 :足少陰腎經                            循行  :起於小指下從足心行於下肢內側後回到腹胸部內側    聯屬臟腑 :屬腎絡膀胱        主治重點:泌尿生殖系疾病


















WhatsApp Image 2021-02-19 at 2.40.22 PM (1).jpeg (150.26 KB, 下載次數: 361)

WhatsApp Image 2021-02-19 at 2.40.22 PM (1).jpeg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886

主題

1

好友

8萬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5#
發表於 2021-2-21 10:08:01 |只看該作者

第三三講、穴位與臟腑經絡的相互關係

穴位分佈在經絡循行的通路上,這些穴位是體表與臟腑相通的點。也是反應般感的點。

當內臟有病時,可在經絡循行的通路上或在經氣聚集的地方出現壓痛,異常感覺,或模到結節狀、條索狀的反應物,這可幫助診斷臟腑的病變。如肺有病在中府有壓痛,胃有病在 脾部有壓痛,膽聽炎在腦點有壓痛。針刺的取穴也可選取這些反應點。其次,可根據經絡的循行分佈規律用來診斷疾病或用於針刺的選經,如根據足少陽膽經在體表的循行線路,對有 目眩耳聾、口苦及協痛等證候者可認為是足少陽經的病症,根據這條經循行經過胸外側,因而可選胸部這條經上的穴位。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886

主題

1

好友

8萬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6#
發表於 2021-2-21 10:18:15 |只看該作者
第三四講、針刺暈針的救法

扎針時由於病人害怕,精神緊張、飢餓、身體過分虛弱或手法不合適等,而發生頭昏、 噁心、心慌、面色蒼白或發黃、兩眼直視、四肢厥冷、大汗淋漓等情况就是暈針的現象,在此情形不是老於針術的,的確吃驚不少,會使到您手足無措。此時腦者越驚惶,而病人的性命越危險!在老於針刺術的醫生們,真是求之不得。因為暈針的人,多數是殘頑痼疾的,神 經已成麻痹,知覺不大靈,針刺穴道,予以强烈的衝動,神經的纖維,一經受到衝動,便通過末梢神經,這時神經連結的形態,立刻便起變化,變成了化學活動的興奮,心臟受不了這種興奮,便起收縮。執行針刺醫術的人,明瞭了這其中的道理,便須鎮靜地予以滾熱的開 水,給與暈針的病人飲服,重的針刺人中或足三里,同時令病人安静休息,暈病的便漸漸恢復常態。常態一經恢復之後,病人殘頑的痼疾,往往亦因此消失,而且消失在不知不覺之中
若當暈針時,執行針刺術的醫生們,最主要是鎮靜,切勿驚惶,如果施術的已表現出驚惶的態度,則受術者的心臟,因您的驚惶而更加收縮,雖有回天之技,亦不能救了。

所以扎針手法的掌握,應根據疾病的性質靈活使用,對體弱的病人,應採取臥位,飢餓的病人,應在扎針前半小時少進些食物,並告訴病人,不要害怕,精神不要緊張,以防止罪暈針的發生。

這時一方面用手指將針穴的肌肉托起,檢查是否還有斷針露在外面?若果還有斷針露在外面的,迅速用紙子或手將針拔出,如果針體已完全進入皮膚,醫生可把五指分開,在扎針的兩 旁用力將肌肉向下按壓,儘量使針露出性外,迅速放出。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886

主題

1

好友

8萬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7#
發表於 2021-2-21 11:01:26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容燥兒 於 2021-2-21 16:21 編輯

第三六講、針刺前後應注意事項

一、針的區別與檢視
孔針治病用的針,大部分都是用不銹鋼製成的,普通採用對人體損個輕微的細針叫做遇毫 針,另一種就是放血用的三棱針。 毫針分為針柄、針根、針體和針尖四間部分,根據毫針粗細又有二十八號、三十號等治區別,長短有五分、一寸、一寸半、二寸、三寸的不同 ,保存時,針要在固定的針夾裏,避免彎曲,如果針根生了锈,扎 針時容易造成折針這種針不能再繼 續使用,針體生了銹可用細砂紙磨擦,針法彎曲時,要用手指挖捻直,

二、取穴姿勢
根據病情選好穴位後,按照穴位的不同位置採取恰當,病人感 到舒服,同時也便利出醫生的治療。 臨床常用的姿勢,有坐式、卧式兩 種,卧式又分仰卧、側臥和俯臥 ,其中以卧式扎針較好,可以減少或避免服針的發生。

三、指寸量穴法

1.中指同身寸:病人中指屈曲,中節內側兩個兩側橫紋之間是一寸.

2.拇指同身寸:病人內側中節的橫紋長度是一寸.

3.一夫法:病人食、中、無名、小四指並攏 ,積叫一夫,相當於三寸


WhatsApp Image 2021-02-21 at 11.03.27 AM.jpeg (90.58 KB, 下載次數: 420)

WhatsApp Image 2021-02-21 at 11.03.27 AM.jpeg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886

主題

1

好友

8萬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8#
發表於 2021-2-21 16:21:30 |只看該作者
四、消毒

扎針前的針具,醫生的手指和扎針的穴部都須用百分之七十五的酒精棉球塗擦消毒。 沒有酒精時,也可用普通喝的白酒代替,消毒穴位時,應由穴位的中心向外旋轉消毒。

五、扎針的方法
1.毫針
1.短針進針法:左手的拇指或食指指定穴位,右手拇、食二指挾持針柄,把針慢慢刺入。

2.長針進針法:左手的拇、食二指用消毒的乾棉球塞住針體下部,把針放在穴位上,右手持針柄,左手一壓,右手一捻一壓緩慢刺入。

2.三棱針

用左手食指二指捏起放血部位,或左手拇指(食指可也)重搯穴位,右手拇食二指持針,將針緊靠中指尖,以控制刺入的深淺,速刺速去。

六、扎針的角度與深淺

扎針的角度,有直刺、斜刺、和橫刺三极 ,四肢軀幹多直刺,頭面多斜刺或横刺( 也可直刺),一般的來說,頭面部穴位, 直刺二至三分斜刺或横刺五至八分,四肢穴位,直刺八分至一寸,腹部穴位,直刺八分至一寸,這裏所說的分寸,都是按指寸法來規定的。

WhatsApp Image 2021-02-21 at 4.12.17 PM.jpeg (56.06 KB, 下載次數: 416)

WhatsApp Image 2021-02-21 at 4.12.17 PM.jpeg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886

主題

1

好友

8萬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9#
發表於 2021-2-21 16:24:05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容燥兒 於 2021-2-21 16:28 編輯

七、扎針的反應

扎針有沒有反應是扎針治療疾病效果的關 鍵,反應快的療效好,反應慢的效率差, 觀察扎針的反應,有以下三種方法:

1.醫生針下有沉緊的感覺,像釣魚時,魚
吞吃魚釣上的東西一樣。

2.病人有痠、困、沉、脹、抽麻、或觸電 一樣的感覺。

3.扎針的周圍或遠處,由原來的鬆弛,變
得較前緊張或出現抽動的情況。


WhatsApp Image 2021-02-21 at 4.26.10 PM.jpeg (30.65 KB, 下載次數: 416)

WhatsApp Image 2021-02-21 at 4.26.10 PM.jpeg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886

主題

1

好友

8萬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10#
發表於 2021-2-21 16:27:57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容燥兒 於 2021-2-21 16:30 編輯

八、扎針的補瀉法
扎針有反應以後,補瀉方法的施行是非常重要的,一般的說:實證、热證用瀉法, 虛證、寒證用補法,虛實寒熱互見的疾病 ,用平補平瀉法,補瀉手法的種類很多,
紹以下常用的三種: 揮補瀉法:針向下刺入這叫揮,向上退出叫提。 補法:揮時用力要快,提時用力輕,要慢。 瀉法:插時用力輕,要慢,提時用力要快。 呼吸:補瀉法就是在進針和起針時根據病人的呼氣吸 氣的情況來分。

補法:呼氣進針,吸氣起針。

瀉法:吸氣進針,呼氣起針。

3.平補平瀉法:拇、食二指挾持針柄,不快
不慢,均勻地左右捻轉。



WhatsApp Image 2021-02-21 at 4.25.57 PM.jpeg (55.71 KB, 下載次數: 418)

WhatsApp Image 2021-02-21 at 4.25.57 PM.jpeg

WhatsApp Image 2021-02-21 at 4.30.23 PM.jpeg (194.56 KB, 下載次數: 419)

WhatsApp Image 2021-02-21 at 4.30.23 PM.jpeg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Archiver|手機版|天羅地網

GMT+8, 2024-5-6 04:58 , Processed in 0.027641 second(s), 21 queries .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