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收藏本站|簡體中文

天羅地網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查看: 3516|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修止觀的五緣具足.

[複製鏈接]

84

主題

0

好友

2074

積分

金牌會員

Rank: 6Rank: 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5-8-25 00:51:16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本帖最後由 吳岩鷲 於 2015-8-25 00:52 編輯

篇幅太長,所以只鋪一部份出來,
有興趣人士自己clink入睇埋.

http://www.book853.com/show.aspx?id=1369&cid=23&page=3

次正示十章自分十 (一)具足五緣分五 初持戒清淨
具緣第一
初持戒清淨分二 初總明持戒之要
夫發心起行,欲修止觀者,要先外具五緣:第一持戒清淨。如經中說,依因此戒,得生諸禪定,及滅苦智慧,是故比丘應持戒清淨。
止觀分十大章,此為十章之第一章,名為具緣。欲修止觀,必須具足五緣,方能進修。第一持戒清淨,第二衣食具足,第三閒居靜處,第四息諸緣務,第五近善知識。夫者,發端之辭。凡欲發心修止觀做工夫者,要先外具五緣,然後進修,方克有效。比如造屋,必須先將基礎堅固,然後或一層二層七層九層乃至多層,皆可隨意起造。如經中說,依因此戒,得生禪定智慧。若持戒不清淨,禪定無由發生。所謂戒淨,則定生,定生則慧發,因戒生定,因定發慧。經云:「尸羅不清淨,三昧不現前,無礙清淨慧,皆從禪定生。」當慧光朗現時,即能滅一切諸苦。所有三苦八苦無量諸苦,皆仗此智慧之功而滅除之,故云及滅苦智慧。楞嚴經中所注重四種清淨明誨,即戒是也。若不持戒,縱有多智禪定,悉是魔道之業,終為魔王,如蒸沙焉能成飯,蓋沙非飯本,是故比丘,應持戒清淨。說此止觀,乃為四眾而說,雖與比丘眾言,其餘三眾亦在內,每一法會之中,具有四眾弟子,言一即具三,且比丘為四眾之首,故誥比丘,即該餘眾也。
次別明三品持戒之相分三 初上品持戒
然有三種行人持戒不同:一者若人未作佛弟子時,不造五逆,後遇良師,教受三皈五戒,為佛弟子。若得出家,受沙彌十戒,次受具足戒,作比丘、比丘尼。從受戒來,清淨護持,無所毀犯,是名上品持戒人也。當知是人修行止觀,必證佛法,猶如淨衣,易受染色。
初二句總標。然,轉語之辭。持戒有上中下三品持戒之不同。第一者,指上品持戒人,若修行之人,未曾發心學佛之先,未作佛弟子之時,即能循規蹈矩,不造五逆之罪。五逆者,謂弒父、弒母、弒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僧,造此五種,則傷法身,失慧命,逆涅槃海,順生死流,墮泥犁,受劇報。今此行人,能不造五逆,則為世間之良人,不僅如此,後又遇良師善知識,教其受三皈,皈依佛法僧三寶,復進受五戒,即不殺、不盜、不淫、不妄、不酒之五戒,彼受皈戒後,能清淨受持無犯,後為佛弟子。出家作沙彌,受沙彌十戒,十戒者,初五戒即前不殺、不盜、不淫、不妄、不酒之五戒。不過淫戒一條,有邪淫、正淫之少分差別。前言五戒,乃為在家俗人,但能不邪淫可耳。今出家沙彌之十戒中,明淫戒,不但不能邪淫,即正淫亦須絕對戒止。於此五戒外,更加不坐高廣大床,不著華鬘衣,不往觀聽歌舞,不非時食,不捉持金銀財物,故名十戒。佛制繩床,不得高過如來八指,過此則犯;修行人,不得縱恣幻軀,坐臥漆彩彫刻之繩床。花鬘者,即貫華作華鬘,以嚴其首,繡花製縵衣,以飾其身;修行人則反斯,意在淡泊身心,看破一切,斷不能貪華香炫飾,致損福而招報也。不往觀聽:修行人,不能涉足於歌舞遊戲場中,因觀聽歌舞,能惑於聲色,易淪溺於欲染,失道念,造惡業,莫不由此而增進。不非時食:即非時之食,不准食,蓋諸天早食,佛則午食,畜生午後食,鬼神夜食,出家佛子,學佛之行,則不能同鬼之夜食也;然時丁末法,眾生業重,若過午不食,則身體力弱,難以支持,故古來祖師開方便門,日有三頓四餐,數數食者,當知此乃非食而食,當常生大慚愧,當作藥石想;若恣情永逸,妄貪饕餮,不但非佛弟子,且獲罪無量。不捉金銀財物:出家人,須安貧守道,不可妄貪營求,增長貪心。如是十戒,為沙彌應受持者。次則進受比丘二百五十戒,謂淫、殺、盜、妄之四波羅夷,為根本重罪。梵語波羅夷,此云棄,又名不可懺,若犯此則棄於佛海之外,所謂大海雖大,不容死屍,佛海雖廣不容犯戒之人。次則十三僧伽婆尸沙,翻眾殘,如為他人所斫,頭殘而咽喉尚在,猶可救懺。又三十尼薩耆,九十婆逸提,此翻墮,此罪因財事生犯,貪慢心強,制捨未懺。又四波羅提是舍尼,翻可呵,此罪應發露也。一百突吉羅,翻惡作、惡說,此罪微細,持之極難,故以隨學隨守而立名。又二不定,七滅諍,如頌云四重十三二不同,三十九十四提尼,一百眾學七滅諍,總論二百五十戒,餘如比丘尼之三百五十戒,菩薩之十重四十八輕等戒,如是行人一切大小輕重諸戒,一一悉能清淨護持,絲毫無所毀犯,是則名為上品持戒之人也。當知如是清淨持戒人,修行止觀,必證佛法。清淨持淨戒,猶如護明珠,戒淨起修,易證佛法,猶如清淨白色之衣,易受染色,以白色為眾色之本,易受染污。故上品持戒之人,易修止觀也。
二中品持戒
二者,若人受得戒已,雖不犯重,於諸輕戒多所毀損。為修定故,即能如法懺悔,亦名持戒清淨,能生定慧。如衣曾有垢膩,若能浣淨,染亦可著。
此明第二種中品持戒之人。若人得受戒已,由受戒而得戒,如受戒時,最為重要。正當登戒壇,自四羯摩時,即獲無作戒體,得戒體已,能持戒清淨者,則福等虛空。若受得戒而復毀犯,則罪上加罪。重戒即指四波羅夷之根本大戒,如此人雖於重戒無犯,而於輕戒多所損毀。輕戒,即指尼薩耆,婆逸提等。知過能改,從此發露懺悔,懺即懺其前愆,悔則悔其後過。自知有罪當懺悔,懺悔則安樂,不懺悔罪益深,故以至誠心,懇切懺悔。懺悔之法,有事有理,事即有相懺,亦名作法懺,謂於十方諸佛,及諸大菩薩尊像前,燒香散花,披陳發露,自己所有犯戒之罪惡,求哀懺悔,或於十方大德尊宿前,發露懺悔亦可,即今之法華懺、大悲懺等是也;二則理懺,理懺即無相懺,亦名實相懺,謂攝心於意,端身靜坐,不思善,不思惡,惟觀此罪性從何而生,謂自性之因生耶,他性之緣生耶,抑自他之共性生耶,或非自因非他緣之無性生耶。四句推窮,了不可得,可知罪性本空;當知一切眾罪,由心所造,心既推之不可得,則罪亦不可得。所謂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亡,罪亡心滅兩俱空,是則名為真懺悔,如是乃名理懺。諸懺之中,此理懺功能最大。古德云:「重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若欲懺悔者,端坐念實相,行人自知罪障深重,依此如法懺悔,此亦名持戒清淨,此種即中品持戒之人。若能知懺悔,即屬難得之人。何以故?古云:「人非聖賢,誰能無過,知過能改,善莫大矣!」若能懺悔,即生定慧;如衣有垢膩,若能浣濯洗淨,染色亦可得著。衣如戒體,垢膩如犯戒,浣洗如懺悔。
三下品持戒分二 初約大乘作法懺三 初約大小乘明可懺不可懺

三者,若人受得戒已,不能堅心護持,輕重諸戒,多所毀犯。依小乘教門,即無懺悔四重之法;若依大乘教門,猶可滅除。
此是第三種下品人持戒。若人受得戒已,於一切戒品,不能堅心護持,無論輕重戒相,多所毀犯,如人將頭已斬,決無復活之望,若依小乘教門,則無懺除重罪之法。所謂千佛出世,不通懺悔。若依大乘教法,則不然,亦可有懺除重罪之方法,足見大乘法門,不可思議。
次引證能悔即健人
故經云:「佛法有二種健人:一者不作諸惡,二者作已能悔。」
經云:佛法有二種健康之人,第一不作諸惡,終日渾渾噩噩,天真瀾漫,法爾為世之好人,不作一切諸惡,此為第一健人。第二作已能悔,平素雖作諸惡,後能悔過自責,發露懺悔,革故不造新,亦得稱為健人。因此二人,善根猛利,智慧力強,超生死,證菩提,所以稱為佛法中之二健人也。
三正約大乘作法懺四 初具約十法助懺
夫欲懺悔者,須具十法,助成其懺:一者明信因果;二者生重怖畏;三者深起慚愧;四者求滅罪方法。所謂大乘經中明諸行法,應當如法修行;五者發露先罪;六者斷相續心;七者起護法心;八者發大誓願,度脫眾生;九者常念十方諸佛;十者觀罪性無生。
夫者,發端之辭。倘欲懺悔所作諸惡,必須具足十法,幫助成就其懺悔之功。一者,首先明其因果報應,絲毫不爽,惡因感惡果,善因招善果,所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二者生重怖畏,自知有惡因必感惡果,墮獄受劇苦,即生大怖畏,毛骨悚然,所謂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惡因可畏,至為悚懼。第三深起慚愧,慚者慚己,愧者愧他,慚自己毀戒下劣,愧諸賢之超脫明淨,釋迦因何成佛,吾何久為眾生,有見賢思齊之心,生大慚愧,痛改前非。四者,滅罪方法,須常求滅除自己罪業之方法,何法能除滅罪障,常尋求之。五者,發露先罪,倘若已作之惡,或自知、或不知,或有心、或無心等,所造之罪,對三寶前,或對善知識前,克誠披露,求哀懺悔;若能懺悔,罪即消滅,若不肯發露,覆藏於心,則日久月深,則罪根深結,懺悔不易矣。六者,斷相續心,若雖自知有罪,對三寶前懺悔已竟,但相續心不斷,仍繼續造惡,則前之懺悔,雖懺無益,非將起惡之相續心,截斷不可,隨緣消舊業,更不造新殃,故須斷相續心。七者起護法心,發起衛護佛法之心,若自己奉持佛法,即自能保護佛法;若他人敬奉佛法,他人即是保護佛法。若己若他,皆當維護,可獲福滅罪,故須起護法心。八者發大誓願,即發四弘誓願之心。所謂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即是發自利利他,上求下化之心,度脫一切眾生,不分人我彼此。彼苦即我苦,故急而拔之,彼樂即我樂,故急與之樂,拔彼之苦,即是拔己之苦,與彼之樂,即我之樂,苦樂亦如是。所言誓願者,發誓以要其心,起願以策其身,不可改變,能發廣大願,亦可滅罪。九者常念十方諸佛,念佛即能成佛,若念眾生則做眾生。吾人既為佛子,必學佛行,故須念佛。但十方諸佛無量,名號亦無量,取其簡略而易得益者,莫如彌陀名號,所謂十方三世佛,阿彌陀第一。能持念此佛名號,即持念十方諸佛聖號。念彌陀一聲,能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亦即懺悔一切罪障。十者觀罪性無生,觀者觀察所造之罪,皆由心起,既眾罪從心所起,自當將心懺,試觀此罪相,從何而起,覓罪了不可得,以其不自生,不他生,不共生,不無因而生,四性推究,當體無生。所謂罪性本空,如四祖至三祖處,求哀懺悔己之罪障。師曰:「將罪來與汝懺。」四祖返觀自心,了不可得,答曰:「覓罪了不可得。」三祖云:「我與汝懺悔竟。」此一種乃理懺,前來九種都是事懺。故知此理懺,功能最大,觀一切罪惡之性,當體無生,心滅罪空,是名真懺悔,然又須知事懺必須具理懺,理懺復須藉事懺,理事圓融,故名真懺。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Archiver|手機版|天羅地網

GMT+8, 2024-4-30 07:16 , Processed in 0.027571 second(s), 19 queries .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