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wwongs 於 2020-4-22 23:45 編輯
在西方,藥物引起的巴金森氏症(Drug-Induced parkinsonism, DIP)是運動障礙症候群(Akinetic Rigid Syndrome)的第二大病因,更是老年族群中常見的巴金森氏症的誘發因素之一。雖然理論上在停止使用造成巴金森氏症的藥物(Offending Drugs) 後,運動障礙的問題應該可以獲得緩解,但是臨床統計卻發現至少有10%以上的病人在停止用藥後,巴金森氏症的症狀持續甚至惡化 [1 ~ 8] 。一般診斷藥物引起的巴金森氏症的標準是運動障礙或震顫(Tremor)同時出現在身體的兩側,不過研究卻發現,有30%-50%罹患藥物引起的巴金森氏症的病人出現單側震顫的情形[9, 10]。針對鈣離子通道阻滯藥(Calcium Channel Blockers) 的十年追蹤發現,在停止用藥後,有14%的人仍然有運動障礙,而高達92%的人持續出現震顫的症狀 [11 ~ 15] 。這些藥物造成的傷害,不只出現在身體的四肢,罹患藥物引起的巴金森氏症的患者的認知功能(Cognitive Function)也受到嚴重影響[16],利用3D MRI檢查可以觀察到,患者的腦部有明顯萎縮的情形,尤其是雙側舌狀回(Bilateral Lingual Gyri )、右紡錘狀回(Right Fusiform Gyrus)以及左枕葉外側溝(Left Lateral Occipital Sulcus)的部分[17]。
造成藥物引起的巴金森氏症的藥物主要可以分為四類:(I) 胃腸蠕動促進劑(Gastrointestinal Prokinetics),(II) 鈣離子通道阻滯藥(Calcium Channel Blockers),(III) 典型抗精神病劑(Typical Antipsychotics),(IV) 非典型抗精神病劑(Atypical Antipsychotics),此外,還有抗癲癇藥(Anticonvulsants)以及含有蛇根鹼/利血平(Reserpine)的高血壓藥物等。由於精神科用藥大多直接對神經傳導物質(Neurotransmitters) 或其受體 (Receptors) 產生作用,因此造成藥物引起的巴金森氏症及腦部病變並不意外,而且這一類的藥物種類繁多,日新月異,在這裡我們暫不討論。以下介紹一些常見,但容易被一般人忽略的引起巴金森氏症的藥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