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收藏本站|簡體中文

天羅地網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查看: 1645|回復: 1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巴西世界杯:賺或賠

[複製鏈接]

106

主題

0

好友

1965

積分

金牌會員

Rank: 6Rank: 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4-6-22 22:20:30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本帖最後由 不二非一 於 2014-6-22 22:23 編輯

去年7月,當足球王國巴西首次出現大規模反對世界杯主辦聲音時,一直積極支持世界杯主辦的球王貝利一度成為眾矢之的,不得不轉變口風。隨著世界杯開鑼,貝利的口風又變了,日前他多次大膽預言,世界杯——還有2016里約奧運——的舉辦,可以助推巴西經濟,給巴西帶來夢寐以求的成長。

在預測世界杯比分、看好奪冠熱門方面,貝利是著名的“烏鴉嘴”,基本上看好誰誰下場不妙,與其“足球專業人士”的身份嚴重不符;在經濟方面他是不折不扣的“業余人士”(盡管據說個人生財有朮),他老人家的預測能靠譜么?

巴西國內一些支持“世界杯生財論”的人士認為,世界杯興辦預算中的相當一部分系用於城市基礎設施,這些設施在世界杯后將繼續為巴西民眾服務,因此即便世界杯辦成最貴的一屆(預算高達149億美元),也依然是划算的,“算賬要算長遠”。

這些“世界杯生財論”者還羅列了巴西世界杯的諸多財源,包括因世界杯舉辦而增加的就業率,高就業率帶來的消費增加,舉辦世界杯帶來的巨額旅游收入,世界杯商業贊助和門票收入……有人甚至樂觀預期,這些收入總計將為巴西帶來逾300億美元的盈利,也就是說,世界杯主辦的回報率,可以超過100%。
這恐怕是一廂情願的算法——說得更直接些,就是“有點業余”。

上述“生財論”中最靠譜的,當屬就業方面的推斷。世界杯的籌辦、主辦,都必然帶來短期就業率的劇增,場館和配套設施的興建,賽事期間旅游、服務業和商業需求的劇增,都會迅速增加對工作人手的需要。

據巴西地理統計局的數據,2013年巴西失業率7.1%,是2002年以來最低的一年。進入2014年后形勢仍不斷好轉,2、3、4月失業率分別為5.1%、5.0%和4.9%,接連沖擊該局有紀錄以來的新低。正如許多分析家所指出的,“世界杯效應”是巴西當前失業率數據趨低的關鍵因素。
然而這個“趨低”,本身是建立在“高”的基礎上。

正如國際勞工組織(OIT)所統計和總結的,巴西是“金磚國家”中失業率最高的,也是唯一連續高過全球就業平均值(2013年為6%)的。去年中國失業率為4.6%,印度僅3.7%,俄罗斯5.8%。2014年巴西失業率將有多少?OIT預計為6.6%(按照該組織的統計口徑,2013年巴西實際失業率為6.7%),顧問公司LCA和Tendencias則不約而衕預計為5.7%。

几家統計機搆均尖銳指出,影響巴西就業率的最大問題,是青少年就業率低下,就業前景黯淡。OIT研究表明,巴西全國15-29歲青少年失業率高達18.4%,遠高於全國平均失業率。不僅如此,研究顯示,巴西青少年中輟學或轉學職業培訓課程的比例極高,且仍有上升趨勢,這預示著青少年就業前景的長期趨勢,也許更加不容樂觀。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6

主題

0

好友

1965

積分

金牌會員

Rank: 6Rank: 6

沙發
發表於 2014-6-22 22:24:14 |只看該作者
很明顯,大型賽事舉辦所提供的短期性、甚至一次性就業機會,不足以從根本上解決巴西的高失業率痼疾,一旦杯賽曲終人散,短暫就業人口重新流入失業大軍,甚至可能產生連帶效應。指望世界杯為巴西帶來一些短線就業機會是沒錯的,但那充其量只是些管吃不管飽的“開胃甜點”,而絕不是什么“正餐”。

商業消費的增加當然也可以預期:除了游客效應,拉美人的熱情、隨性會令他們“今朝有酒今朝醉”,即便收入的增加是暫時的,他們也會忍不住多花一點,而不見得會去把錢存進銀行(盡管巴西擁有主要經濟體中差不多最高的銀行利率),甚至,在有球看的日子里,許多球迷即便無薪可加也會多買几杯啤酒——包括那些賽前高喊“抵制世界杯”的不少人在內。

然而正所謂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巴西今年經濟形勢并不理想:2013年GDP增速從2012年的0.9%升至2.3%,這被認為是“世界杯效應”的最突出體現。但隨著場館和基建項目的紛紛落成(盡管其中不少是湊合落成),“世界杯效應”帶來的拉抬作用似乎正迅速消散,2014年一季度,巴西GDP增速竟回落至0.2%,這甚至比巴西央行此前作出的最悲觀預期(年GDP增速1.79%)還要低得多,或干脆說,只是它的一個零頭。巴西央行接連釆取降息等手段刺激經濟,但收效甚微,通脹率的壓力讓央行很難持續釆取降息手段。在這種情況下,巴西人就算消費沖動再怎么強烈,也恐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世界杯生財論”關於配套項目的論述依據,主要是巴西政府公布,149億美元承辦費用中的65億,被用於基礎設施建設。但事實上并非那么簡單:由於場館建設費用預算不敷使用(2010年公布場館建設預算48億里亞爾,2013年底漲到80億里亞爾),本來十分需要在基礎設施上大手筆投入,以充實經濟增長后勁的巴西,在兩年多的籌辦中一味“把鋼用在刀刃上”,一方面在場館建設中鋪張浪費屢屢超過預算,另一方面卻對今后絕對用得上的各項基礎設施工程不斷揮舞“剪刀”,許多巴西人抱怨稱,別說鐵路、高速公路等原定基建項目“縮水”嚴重,連休閑公園等小型配套項目也被砍掉不少,所謂“比賽完了大家還能用”,恐不能預期過高。

更讓人擔心的是“空置效應”:曆屆大型運動會的虧損,往往都因為舉辦而大興土木建造的專用場館,在賽后無所事事,政府反倒需要花費大量人力物力去維護,這些場館因此成為政府財政的長期包袱。即以四年前的南非世界杯為例,2010年即世界杯主辦當年,南非GDP增速為3.1%,2011年也為3.1%,2012年2.6%,2013年更跌至1.9%。正如一些分析家所言,由於南非經濟結搆和治理的失誤,當初的“長線投資”——基礎設施未能發揮預期功效,而場館空置這個財政包袱,卻已在不斷產生負效應。以巴西此前在場館建設方面所表現出的“理財能力”,加上出於平衡需要,巴西刻意將12座世界杯場館分散到全國12個城市,其中一些注定將不會有職業球隊進駐,而勢必長期空置“吃財政”,更要命的是這還僅僅是個開頭,明年的美洲杯縱使可以不再追加新場館,后年的里約奧運呢?

至於“世界杯收益分配將給巴西帶來丰厚利益”,則是“世界杯生財論”最大的笑話。

世界杯收益的確十分丰厚:據國際足聯自己發布的數據,本屆世界杯總營收將突破40億美元,其中盈利應在20億美元以上,較4年前的南非世界杯增長了66%之巨。

具體明細上,世界杯傳統的最大營收項目——電視轉播費和上屆持平,為27億美元,增長較多的,是品牌贊助方面的“大漲價”,此外,相關產品銷售的收益也相當可觀。

問題是所有這些收益的分配者和最大受益人并不是巴西這個東道主,而是世界杯的真正主人——國際足聯。電視轉播、品牌贊助等的收益全由國際足聯獲得,巴西和各國足協一樣,只能獲得微乎其微的一點點“分紅”;自德国世界杯起,國際足聯不斷加大對“盜版相關產品”的整肅,東道主非但難以從世界杯特許產品銷售中獲利,甚至一些產品和廣告,還得在賽事主辦期間為國際足聯的指定贊助商讓路。

更讓人哭笑不得的是,看似和國際足聯關系最小、和東道主關系最大的一項世界杯賽事相關收入——門票營收,也并非如一些“世界杯生財論”者想當然的那樣,全由巴西組委會獲得,相反,衕樣是國際足聯占大頭。多大的大頭?2010年南非世界杯門票收入,東道主所獲得的利潤分配比率“高達”14%,4年后的巴西,這一比例將會是多少?國際足聯尚未公布,但從近几屆世界杯門票收入分配變化曲線看,就算不再創新低,也決計不會高出多少來。

巴西是傳統的旅游大國,每年旅游收益可觀,在這個領域,世界杯的主辦會給旅游部門的收益錦上添花,但因原本基數就已經很高,指望其為拉抬經濟指數做太大貢獻,恐怕是不太現實的。

4年前,當南非世界杯注定虧損的消息傳出,曾有金融學家以“短線虧,長線盈”作開解,其主要依據,是認為南非籌辦世界杯而增加的基礎建設投入、就業機會,以及因此而改善改善的旅游形象,都會為南非帶來長遠利益。

不難看出,這番理論和“巴西世界杯生財論”的說法如出一轍。4年的時間,4年間所積累的數據,足以表明南非世界杯“短線虧、長線也沒贏”,那么巴西呢?或許,我們也需要耐心等上4年再看吧。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Archiver|手機版|天羅地網

GMT+8, 2024-6-18 02:16 , Processed in 0.034658 second(s), 18 queries .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