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收藏本站|簡體中文

天羅地網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樓主: alexwush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願博士開示,時空識所講嘅識,係八識中那一識呢

[複製鏈接]

4

主題

0

好友

426

積分

中級會員

Rank: 3Rank: 3

11#
發表於 2015-11-26 09:50:52 |只看該作者
楊灝貽 發表於 2015-11-25 14:40
冇可能同時發生
係心運作嘅基本規矩
不如你聽左瑪欣德解阿毗達摩再問啦

是的, 楞嚴經也有講
而且依五陰運作轉流上觀察亦是同樣
粗看的話是看不到的
如果是一同發生的話老郭都唔洗講因果,

時空識的識是講它的性, 但性本非性
不過已超出時空識班的範圍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9

主題

1

好友

2627

積分

金牌會員

Rank: 6Rank: 6

12#
發表於 2015-11-26 12:41:43 |只看該作者
拆開話題 第七八識藏身在哪? 我覺得是藏身在第三個腦"心臟"
願博士開示 第三個腦"心臟"
少勞多得屌到九十九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

主題

0

好友

861

積分

高級會員

Rank: 4

13#
發表於 2015-11-26 15:30:12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莊得智 於 2015-12-1 20:45 編輯

應該是指意識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

主題

1

好友

2807

積分

金牌會員

Rank: 6Rank: 6

14#
發表於 2015-11-26 18:23:36 |只看該作者
轉六七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91

主題

5

好友

7556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15#
發表於 2015-11-26 21:47:38 |只看該作者
應該是︰心境!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37

主題

0

好友

9918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16#
發表於 2015-11-27 06:57:29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alexwush 於 2015-11-27 07:32 編輯

感激博士不言之教,在下穫益非淺。
吾早年來積學問,亦曾討疏尋經論,分別名相不知休,入海算沙徒自困;
卻被如來苦訶責,數他珍寶有何益,從來蹭蹬覺虛行,多年枉作風塵客。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

主題

0

好友

426

積分

中級會員

Rank: 3Rank: 3

17#
發表於 2015-12-1 09:58:33 |只看該作者
alexwush 發表於 2015-11-27 06:57
感激博士不言之教,在下穫益非淺。
吾早年來積學問,亦曾討疏尋經論,分別名相不知休,入海算沙徒自困;
卻 ...

閣下是否開悟了?
可以分享領悟了甚麼嗎?

在此感激閣下早前提出"緣起特性"的問題,
能聽到郭博士於中講義的人是非常幸運和有福氣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37

主題

0

好友

9918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18#
發表於 2015-12-1 17:42:39 |只看該作者
我領悟到博士要答呢條題目,一定會講好多名相,如末那識,阿拉耶識又相分又見分等,總之講完就你同我都唔識,再加上南傳佛學又冇將識演繹成八識,可能係大乘佛教所講,要頓入空門嘅和尚先清楚,歸根到底,識即是心,心無得講要自證先知,共免之。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

主題

0

好友

426

積分

中級會員

Rank: 3Rank: 3

19#
發表於 2015-12-8 09:08:55 |只看該作者
你錯了,其實如果你真的懂郭博士說的"緣起特性", 就不應有第七、八識的問題。
我還以為你之後明白。四聖諦是覺悟的基礎,沒想到你連這基礎都沒有,我不明白沒有基礎如何能看懂經典和印證空法。

第七、八識是從第六識中分出來,是為了方便修學人觀察"我執"和過去惑業; 當了解第六識,觀察識蘊與色受想行四蘊的運作, 就能同時了知"我執"(第七識)、過去惑業(第八識即藏識)的存在,而且我見和惑業又在第二聖諦再次被解釋,第三聖諦又有解釋。這顯示你未了解五蘊。至於第七、八識是甚麼,從何來,於"緣起特性"的講話中有答案。

說識還有現識、真識、流住識。
無心顯有心,有心而無心,你懂嗎? 你懂的就不會問八識。
有心無心見都是心相,都是識。但心不是識,說心是識是邏輯錯誤了,識是心的相用。
那心到底是甚麼,從何來? "緣起特性"講話有答案。

空義有三層,博士所說的宇宙本體空性,即"緣起特性",就是空義的核心,而且已經不是第一次開示了。
如果未能了解,請掀開莊嚴的外衣,用心地拆解每一句說話。

研究五蘊比研究心更微細,勸各位老老實實研習四聖諦,這是大宇宙觀的智慧,不是局限於人身,
以"佛當初教的是什麼"中四諦的說明較為完整和容易明白。如果你沒有時間和安靜隱定的環境去學佛,用觀察力去賺錢比較實際。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37

主題

0

好友

9918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20#
發表於 2015-12-8 11:22:10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alexwush 於 2015-12-8 11:30 編輯
sunnysum2008 發表於 2015-12-8 09:08
你錯了,其實如果你真的懂郭博士說的"緣起特性", 就不應有第七、八識的問題。
我還以為你之後明白。四聖諦 ...

走火入魔⋯⋯
講到最後你唔能夠話識曬一本游泳手冊,而話自己會游水。你始終要跳落水先致識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Archiver|手機版|天羅地網

GMT+8, 2024-6-1 15:04 , Processed in 0.028763 second(s), 17 queries .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