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意學 「暴亂」、「暴動」、「騷動」,在英文之中,雖然可一概用一個Riots字,但炎黃子孫,不是洋人,用華文的人,講起這組字詞, 如果不是愚昧的文盲,必先判斷這組詞的中國社會背景,也就是英文所說的Social Context。 一九六七年五月,香港愛國陣營總動員,在街上放炸彈,當時英治政府的中文詞彙,稱為五月「暴動」。 「暴亂」是中國大陸的政治詞彙,有強烈的政治意識形態色彩,不是客觀的形容,而大有咬牙切齒的判決之意。
一九五六年匈牙利的納吉領導人民反抗蘇聯,中國叫做「匈牙利反革命暴亂」,西方文明世界,稱為Uprising。 一九七六年清明北京人民反抗毛澤東江青極左暴政的「天安門事件」,中國稱為「天安門反革命暴亂」, 與一九八九年的「六四」相同。當然,後來怎樣「平反」或「淡化處理」,是中國人的政治風向變化的問題。 你對中國政治沒有興趣,不必理會中國人在不同時代集體變臉的不同表情,只須知道一點「語意學」(Semantics)。 英治香港時代用的「暴動」、「騷動」,與今日中港兩地政府所呈現的「暴亂」有何不同?在於僅一字之差, 共產中國的漢語(他們不叫「中文」),並非外界所以為單純的傳達事實的媒介,而是政治工具(Political Tool), 形勢轉化之時,往往一掀手,手中的工具,變成匕首(Dagger)或袖箭飛鏢,用來置人於死地。 譬如,英治時代的香港,英國人講人權和法治,人未定罪,總假設無辜,說「警方拘捕一名涉嫌男子」。 中國卻說:「公安抓獲罪犯」。 除了「涉嫌」二字之有無,即是一個社會人與奴畜之別,「拘捕」與「抓獲」,以「抓獲」更生動傳神, 富有文學小說的形象思維,活見一猥瑣屁民被兩名英雄的民警戴上手鐐、扭臂捋衣領、按下頭推喝押走的畫面。 共產黨是語言的強權大師,懂得怎樣將每一個漢字──是每一個──內中暗藏的螺絲擰成最緊(Maximized), 將中文,不,汉语,必要時化為一副枷鎖,將愚昧的億萬蟻民鎖得定定的,大陸叫做「管理好、控制起來」。 這一切,不是香港教育學院,不,香港教育大學中國語文系畢業的女教師懂得的。中文程度差劣的整個香港, 不論如何「精英」,更加不懂。但不要緊,回歸祖國,新汉语的一套系統,香港人包括什麼學者和傳媒,不必懂, 在梁振英領導下,他們會不知不覺適應而集體改變的。 陶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