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FenixChan 於 2017-4-1 23:51 編輯
東周網
滙豐(0005)挖走友邦(1299)首席執行官杜嘉祺,十月「空降」做新大班。作風「硬朗」的杜嘉祺,退任前的最後一擊,是在內部力谷「索償管理」。友邦上月向私家醫生發信,建議不要安排「非必要」住院,結果惹來醫療界批評「教醫生做嘢」。 這番「惡鬥」的起因,有傳是友邦等保險公司近年為谷生意,推出標榜「不設個別上限」的醫療保險。由於有保險公司「埋單」,疑被個別私家醫生濫用,有理無理推薦病人選用最昂貴卻非必需的醫療服務。 對保險公司而言,醫保其實是門風險相當大的生意。若部分病人濫用醫療服務,應付索償的「保險池」隨時「爆煲」,不單會大幅推高保費,保險公司亦分分鐘要蝕本。事實上,隨着私家醫院收費不斷飆升,本港的「醫療通脹」已高絕全亞洲。市民負擔的醫療保費,勢將日益沉重。 本月中,滙豐突然宣布委任五十九歲的杜嘉祺,接替退休的主席范智廉做新大班,今年十月履新,消息令保險界相當愕然。 友邦近日因收緊住院索償條件,正在跟醫療界「火拼」。作為友邦舵手的杜嘉祺,無疑是當中的靈魂人物。在金融界打滾近四十年的他,管治風格出名「硬朗」。 據友邦內部人士透露,近幾年本港私家醫院和醫生不斷加價,醫療通脹遠比一般通脹凶猛,醫療保費不單按投保人的年齡遞增,更不斷按通脹而飆升。根據全球顧問諮詢公司韋萊韜悅的研究,本港的醫療通脹約為百分之九,高於亞太區平均百分之六至八的水平,對保險公司的保費,以及應付索償的「保險池」構成頗為沉重壓力。 據悉出名數口精的杜嘉祺,遂在友邦內大力推動「索償管理」,包括建立本身的醫療網絡,為投保人提供獨立醫療意見。而友邦香港及澳門首席執行官陳榮聲等高層收到「柯打」後,亦自然要「做嘢」。 例如友邦搞「AIA Vitality健康程式」,找來歌手王菀之和張敬軒宣傳,又送戲票請飲咖啡鼓勵客人多做運動,說穿了是希望投保人「健健康康」,減低索償風險和賠償開支。
力谷索償管理而最「絕」一步,是由陳榮聲出面,找來熟悉私營醫療體系的前衞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長周一嶽,出任友邦香港及澳門首席醫務官及企業顧問,專責醫療保險項目。 事有湊巧,周一嶽甫上任後,友邦上月即向私家醫生發信,強調如非必要,入院索償未必可以成功,結果招來醫學會會長蔡堅等業界人士批評保險公司「教醫生做嘢」。 其後友邦召開記者會反擊,強調病人有適切需要住院做手術,公司會按合約賠償,大原則是「應賠則賠」。周一嶽在會上煞有介事批評,醫生有責任致力為病人及社會的利益,善用醫護資源,包括病人本身和投保的金錢,不應為個人利益,而左右個人判斷,「唔可以因為你有錢,我想賺你啲錢,而畀多啲檢查你。」 一名友邦經紀透露,保險公司近年為爭生意,推出標榜大部分賠償項目「不設個別上限」的醫療保險,懷疑因此被部分人濫用。例如友邦有「CEO至尊醫療保障計劃」系列,分開亞洲CEO計劃同全球CEO計劃,前者保障額二千五百萬元,後者高達五千萬元。「其實好難有人醫病醫五千萬,據知唔少客因為咁,就算做小手術都會揀入院。」 該經紀指,以往病人入院接受治療,很多時都要留院,保險公司才會批准賠償,因此病房「級數」是不少投保人士考慮因素之一。「經紀會同客講至緊要有得揀,買頭等房同二人房就可以享受更好服務同環境。公司出咗信後,有客問咁買普通住院保同買頭等房有咩分別?都係要去日間手術中心或者門診做手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