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4-9-27
- 最後登錄
- 2021-6-13
- 閱讀權限
- 90
- 積分
- 88862
- 精華
- 0
- 帖子
- 39371
|
本帖最後由 容燥兒 於 2015-7-13 23:07 編輯
阿毗達摩 5 色法四界 http://youtu.be/I7hXvCCEI1Y
在這集中,看到了概念法,.究竟法.
很陌生.要走去找資料惡補..
下面有少許資料,睇完睇呢一集,會明返多少.
如果唔係.會被尊者的說話速度ko.
所以要耐心的,靜心的,聽清聽楚.
http://buddhaspace.org/threadrea ... nums=2244:2246:2250【对照四究竟法与蕴、处及界】┌—————┬————┬以上是出自《阿毗达摩概要精解》第七章的内容。在二十八色之中的 "微细色" 是属於 "法处" 与 "法界" 的□围, 特此说明.理论上所有的一切,都可以在这里面找到对应的项目了,个人觉得是很好的参考资料。 heaven--◇ 若言下相应 即共论佛义 若实不相应 合掌令欢喜 ◇◇ 此宗本无诤 诤即失道意 执逆诤法门 自性入生死 ◇◇ 南无 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 护法韦驮尊天菩萨 ◇□ 欢迎光临中华电子佛典协会 : http://www.cbeta.org □
※ 引述《Masakiko (maki)》之铭言:> T02n0099_p0051a08(02)□如是知.如是见我此识身及外一切相。我.我所.> T02n0099_p0051a09(01)□我慢使系著不生。罗[目*侯]罗。> T02n0099_p0051a10(06)□如是比丘越於二。离诸相。寂灭解脱。罗[目*侯]罗。> ^^^^^^> 请问师兄们这是什麽意思呢?> 先谢谢了~此处「二」确是指内识身及外一切相。 内识身指的就是五蕴,也就是我们身体的身、心的「六识处」,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 。 外一切相指的是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也就是地、水、火、风、空、识,色、声、香、味、触、法 但要如何越此二而达离诸相寂灭解脱。 依杂阿含经198经云:佛告罗睺罗。眼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非我非异我不相在。如实知。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罗睺罗。作如是知如是见我此识身及外一切相。令我我所我慢使系著不生。在此经中「彼一切非我非异我不相在」,本版讨论很多不再缀述 。其实简单讲就是一切平等无分别、没有我及我所的对立与执著。也就是佛告诉我们要达到离诸相寂灭解脱,就是要在时间上不管过去、未来、还是现在。在外相上的□、细、好、丑。在空间上的内、外。在距离上的远、近。应一切平等无分别的如是观此内识身及外一切相。如此便能消除系缚我们的我见、我所、我慢使之不再升起、便能达到离诸相寂灭解脱。也就是六祖坛经所讲的『一切法中不取不舍,即是菩提本性』亦是金刚经云:「 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 引述《Heavenchow (Heaven)》之铭言:> 这两天又仔细读了杂阿含(四一)(四二)二经,并试著整理,> 以及使用阿□达摩的观点来解释,也勉强算是有解释的通了。> 在说明之前,要先知道「触」,在阿含经中,「触」有时是有特别的意义,> 并不是单纯的「接触」而已。> 若查询杂阿含,可看到许多经文有类似如下公式:> 「缘眼、色。生眼识。三事和合触。触俱生受、想、思。」> 1.眼根(六根)与色尘(六境)作用,就会产生眼识(六识)。> 2.根+境+识 -> 触 -> 受、想、行。> 也就是说,只有根境接触,会有识,还没有受想行。> 因为有了识,根境识三者和合触,这是才会有「受想行」。> 所以经中的「触」是在「识」之後,而不是单纯的根境「接触」。> 这要□清,才不会混淆了。我初步猜想,十二缘起的「触」应该也是> 「根境识和合触」,等再次读到相关经文,再来研究。 分享之前读十二因缘时的个人心得,还请师兄们不吝指教,感谢:) 基本上,自己的解读是:根与境要能作用,就已经需要「触」了。(当时也苦思要如 何画出这三者的『共时性』关系;我自己是划成三角形,而这三点分别都是由「触」 加以连结)。因为,根与境,本身就已经是「内」、「外」关系,这「内、外」不只 是实际的内外世界,也包括心理面的内外(也就是意+法)[这个心理的内外之分, 是Freud在建构大脑运作时提出的),而有内外之分时,其实也是识在作用了。因此, 这四者,根据因缘和合的概念,辅以心理学的解释,应该是同时作用,只是解释说明 上的需要(也是师兄下面问题提到的),而有不同的重点(甚至我认为,这些不同的 重点强调,可能就是世尊了解到有情众生的切入方式的差异所说的)。 因为我当时正在接触唯识学,以这样来理解,就可以了解为什麽蔡师兄在精华区关於「阿赖耶识」的讨论中提到,阿罗汉并未灭阿赖耶识。这是题外话。 加上,正如David师兄提到的,谈缘起的说法,不一定是十二,也就是,十二因缘的 详细生成关系,可以简化为三、五、九、十种说法(应该也是世尊视对象而定才是), 因此,那麽这里/经的「触」,除了接触外,应该同时包含「取」(若是从十二缘起 来看,则世尊又将触与取加以区分)。 (下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