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收藏本站|簡體中文

天羅地網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查看: 2521|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歷史長河】拜洋鬼為師 留美學童困難重重

[複製鏈接]

888

主題

2

好友

9594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6-11-7 14:18:30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歷史長河】拜洋鬼為師 留美學童困難重重

英法聯軍之役,清朝一再被列強擊敗,英國更火燒圓明園。清廷統治者心理上遭到沉重打擊。清廷被逼簽下《天津條約》和《北京條約》,暫時以領土、主權以及一系列經貿特權滿足外國侵略者的要求。痛定思痛,政府中一些大臣如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以及在中樞執掌大權的恭親王奕訢等人,認為中國面臨「數千年未有之變局」,並繼承了魏源等「經事派」提出的「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張摹習列強的工業技術和商業模式,通過官辦、官督商辦、官商合辦等模式發展近代工業,獲得強大的軍事裝備、增加國庫及增強國力,維護清廷統治。這些人被稱為「洋務派」。

1861年,洋務運動連串改革展開,新式人才需求也急劇增加,他們在國內大力興辦新式教育的同時,又創辦出國留學事業。在今天,當民眾想盡方法供書教學讓子女出國留學時,很難想像洋務運動其間,派遣留學生的阻力有多大,困難有多高。當時,即使政府免費供讀,也未能吸引民眾。

洋務運動主要領袖曾國藩及李鴻章,很可能一早有派學生出洋留學的念頭,不過講到付諸實行,容閎功不可沒,他成為洋務運動中派學童出洋留學計劃中的中堅力量。他是廣東人,早年受美國傳教士的資助到美國留學,畢業於耶魯大學,然後回國。當時,客閎是一名比起所有中國人都更了解外國的人,認為中國要富強,出洋留學相當重要。在洋務運動未開始的1850年代中,容閎已經為此不斷努力,但均失敗告終。直至1870年「天津教案」,曾國藩奉命處理期間,容閎擔任他的譯員時,他便把握機會提出計劃,獲得同意。曾國藩再與李鴻章聯名上奏,請求旨準,最終於 1870年冬獲朝廷旨準。

即使清廷批准,也與總理各國事務衙門溝通,認為留學可「業成而歸,使西人擅長之技,中國皆能諳悉,然後可以漸圖自強」,符合「我皇上徐圖自強之至意」。但在當時,國內民眾已經認為在中國本土上「洋務學堂」有辱祖宗,更何況要到「番邦」拜洋鬼子為師,簡直是「背宗叛祖」。所以一開始,願意、敢於出國留學的人很少,即使出國所有費用由政府承擔,願意去也不多。

為了完成留學任務,只好在一向有出洋傳統的東南沿海地方,到一些窮鄉僻壤,滿足一年30名留美學童配額,地方官甚至要逐家拍門遊說。據說,有些貧苦人家為了生計,本已經報名同意,但又聽說西方野蠻人會將他們的兒子活活剝皮,再將狗皮換到他們身上,當做怪物展覽巡遊賺錢,於是取消報名。首批學童的30個名額一度不能完成。

首倡留學並且具體負責此事的容閎相當焦慮,只能回到老家廣東香山縣說服動員,同時又在香港的新式學堂招收學生留學。首批留學生中的許多人都有家人、親戚出洋闖蕩的經歷。後來大名鼎鼎的「中國鐵路之父」詹天佑,他的父親也是非常勉強之下送他出國。

曾國藩、李鴻章首創留學計劃在艱難之下,透過容閎大力推動下勉強達成。1872年2月,曾李奏准上海廣方言館總辦陳蘭彬任出洋局委員、容閎為副委員。第一批幼童終於在1872年8月,踏上留學之途。回國後的留美學生,參與了中國最早的電報、礦山、鐵路的建設,有部分於甲午戰爭時為國捐軀。直到20世紀初,這些當年的留美幼童紛紛成為朝廷重臣,活躍在鐵路、電報、礦冶這些新興產業,對晚清有所建樹。故容閎被稱為「中國留學之父」。

http://www.bastillepost.com/hongkong/70446-歷史長河/1316260-【歷史長河】拜洋鬼為師-留美學童困難重重?r=w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Archiver|手機版|天羅地網

GMT+8, 2024-11-26 04:20 , Processed in 0.020111 second(s), 20 queries .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