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收藏本站|簡體中文

天羅地網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查看: 5043|回復: 13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20190723郭信差之閒話家常:內含臨濟宗風。

[複製鏈接]

5886

主題

1

好友

8萬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9-7-23 12:59:02 |只看該作者 |正序瀏覽
本帖最後由 容燥兒 於 2019-7-23 13:00 編輯

Dr.k:這是佳人A郭電來!
內含臨濟宗風。
時空班同學分享一下❗

IMG-20190723-WA0080.jpg (380.86 KB, 下載次數: 240)

IMG-20190723-WA0080.jpg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4#
無效樓層,該帖已經被刪除

122

主題

0

好友

2330

積分

金牌會員

Rank: 6Rank: 6

13#
發表於 2019-7-23 22:21:31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odin 於 2019-7-23 22:27 編輯

禪定有五自在, 包括出定自在和入定自定. 即是鍾意入禪就入禪, 出禪就出禪. 不論時間和地方. 而且在初禪至四禪中, 正確的入禪者所體驗到的感受是不會有太大差別! 由伺, 尋, 喜, 樂, 至舍. 就是沒有一種叫做枯朽! 禪定是有客觀和嚴格的修行和次第標準的!

所以故事中的行者, 多半是學藝未精. 或者盲摸摸識啲唔識啲之流! 比我會真誠認錯, 而且到處尋找名師作指引!

只可惜入定已經是讀書時代的玩意, 現在的我只想揾錢!

因為有錢才有閒情入禪!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62

主題

0

好友

3384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12#
發表於 2019-7-23 21:50:50 |只看該作者
三車和尚

  三車和尚』的故事,是描述玄奘大師度其愛徒(窺基大師)的因緣 與經過,且更是流傳千古的中國佛教故事,甚至近來還拍攝成電視劇。 三車和尚在歷史上是真有其人,他是唐朝太宗時代的一個修行者,是 唐玄奘法師的高足,中國佛教唯識法相宗的二祖,法號上窺下基談到 窺基大師,他可是頂頂有名,大概是中國佛教使上第一位代表皇帝出 家的和尚.所以,要介紹窺基法師,得從玄奘法師談起.

  想當年,玄奘法師少年出家,志求菩提,在西遊記的稗官野史上說玄 奘法師是狀元之子,剛出世即遭大難,蒙金山寺老和尚收留,出家為 沙彌僧,後來由觀世音菩薩選定為取經人,赴印度取經云云,此姑且 不論,留待以後再介紹.

  實際上,玄奘法師當年是自己發下宏願,要光大佛的教法,但是因為 當時印度東傳至中國的佛經只是少部分而已,因此法師立下大願,要 為佛法盡一份心力.

  他認為:既然佛法是從印度傳來,如果親自到印度去學習,一定可以 瞭解真正的佛法是什麼,也可以將還未傳入中土的佛經拿回來,介紹 給中土的佛教徒,所以他就立誓前往印度取經.當他把這個想法告訴 他的道友時,很多人勸他不要去,因為路途太遠,也太危險了.玄奘 法師不為所動,當他要首途出發時,同寺道友問他何時回來,玄奘法 師的回答是:寺前楊柳枝朝東時,我即歸矣!

  (這是有如荊軻刺秦王"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味道 .因為他們寺前的楊柳枝天生朝西.)

  於是玄奘法師一行人就出發了.沿途餐風露宿,好不辛苦,中途同伴 病的病,死的死,走不到半途,就剩下沒幾個人了,還有一些半途而 廢的,只有少數幾個和玄奘法師一起堅持到底.

  當玄奘法師越過蔥嶺(中印邊界),那是現在的喀什米爾高原,群山 高聳入天際,個個皆白頭.他突然發現遠處有一座小山,山頂是黑色 的,這很奇怪吧?

  玄奘法師就好奇的走過去,想探一探究竟.當他走到小山腳下時,發 現黝黑黑的像繩子一樣的東西.他一看,更好奇了,因為那好像是人 發,人的頭髮有那麼粗的嗎?他繼續向上走,到達山頂時,他發現黑 色的部分還有微溫.於是,法師知道了:這是一個入定的修道者,但 是,身軀怎麼這麼高大???

  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法師就開始挖掘,他小心翼翼的把這個"大個兒" 頭部周圍的冰雪塵土清理乾淨,最後整理到肩部時,玄奘法師站在大 個兒的肩膀上,身高剛好到大個兒的耳朵的一半.接著,他按照規矩 ,拿起引磬敲著:叮~~~叮~~~叮.

  過了一會兒,大個兒終於出定了.當他張開眼睛,搖動身體時,身上 的塵垢冰雪掉落的聲音,如同山崩一般,轟隆轟隆的,好不嚇人喔! 大個兒左右張望,說:誰叫我ㄚ? 玄奘答:是我啦!

  大個兒:你是誰?你在哪裡? 玄奘:我是東土大唐的人,現在要到身毒(印度古名)留學取經.我 現在站在你左邊的肩膀上.你又是誰啊?怎麼這麼高大?你在這兒干 什麼啊?

  大個兒說:我是前一個佛(迦葉佛)的末法時代的人,因為已經沒有 佛法了,我自己修道證得阿羅漢果,但是沒有佛的印可,所以我在這 裡入定,要等釋迦牟尼佛來幫我印證. 玄奘說:哎啊!釋迦牟尼佛來過了,又涅盤走了啊!

  大個兒一聽非常失望的說:那我再入定等彌勒佛好了. 說完眼睛一閉,就要入定去也! 玄奘說:且慢,你在這裡入定,如果彌勒佛來了你又錯過,那怎麼辦 ?我看這樣好了,現在釋迦牟尼佛剛走一千多年,是像法時期,佛經 佛法還在,我就是要去留學取經的.乾脆你到中國去投胎,等我留學 取經回來的時候,我來教你.你覺得怎麼樣啊?

  大個兒想了想,說:好啊!但是我不知道中國在哪裡啊? 玄奘說:你就向東邊太陽升起的方向一直走過去,就會看到長安城, 你就到城裡最大的房子裡去投胎. 大個兒說:喔,那我知道了,再見!

  話說那個阿羅漢聽從玄奘法師的建議,真的就直奔東土而去投胎轉世 了,至於投胎到哪裡,且待老漢慢慢說來.

  實際上,三藏法師是要他投胎成為唐太宗的兒子,等他學成歸國,再 度他出家,想要傚法印度悉達多太子的因緣,塑造一個再世佛陀.至 於能否如願,且待下面分曉.

  當下,玄奘法師繼續前行,經過千辛萬苦,終於進入印度國境.當時 印度佛法自世尊滅度後,基本上分為性相二宗.其中法相宗初為彌勒 菩薩所造之論(瑜伽師地論)立宗,後有無著世親二菩薩廣傳此宗, 再次為護法菩薩,後有戒賢論師.此五者合稱天竺五大論師.(何謂 法相宗待以後有機緣再介紹)

  當玄奘到達印度之前,戒賢論師在90幾歲時本來要入滅,但文殊菩薩 現身阻止,要他留形住世等中土的有緣人到來,傳法後才准他離開. 玄奘法師去見戒賢論師時,戒賢已經將近一百二十歲了.他高興得流 下眼淚,說:我等你好久,你終於來了! 於是玄奘法師就從戒賢論師學唯識法相,並且深得意趣,後來回歸中 土,廣傳此宗,是為中土唯識法相宗初祖.

  玄奘法師在印度前後約停留了十八九年,當他回歸中土那一年,其道 友發現寺前楊柳枝朝東,因此大家盛傳玄奘法師即將回來了.於是大 家都翹首期盼著.當他接近長安城那真是轟動,連唐太宗都知道了, 並且以帝王之尊,親自郊迎,由此可見唐太宗禮賢下士之心,他之所 以能成就那麼大的功業是其來有自啊.

  當玄奘回國後,太宗經常召見,有一次玄奘記起了叫阿羅漢投胎之事 , 他就問:皇上,您在19年前某月某日有否得一皇子? 太宗說:怎麼問這個?玄奘當下把阿羅漢投胎之事說了. 唐太宗說:我回去查查看. 又隔了幾天,玄奘又蒙召見,他立刻問皇上查詢的結果如何. 唐太宗回答說:沒有耶!

  玄奘法師覺得很奇怪,難道投錯地方了嗎?於是他請唐太宗幫忙尋找 ,而唐太宗也非常爽快的答應了.他下令長安城人口普查,凡是19歲 的青年一律造冊呈報.並且召集供玄奘法師認人.而玄奘法師一下子 就在許多19歲的青年中認出了那個大個子.一查之下,這個青年竟是 大臣尉遲敬德(恭)胞兄之子.玄奘法師就向唐太宗報告此事.

  當然,玄奘法師就要求這個尉遲公子出家,但是,得到的回答是:不 要!因為他投胎為人,雖然前世修得阿羅漢果,經入胎,處胎,出胎 三個階段也已經迷失,忘了前生的志業.(所以民間流傳投胎前要喝 孟婆湯,讓你忘記前生之事.)

  玄奘法師向唐太宗報告這個狀況,於是唐太宗就下詔給尉遲公,大意 是他對學佛修行非常有心,但是因為貴為皇上,必須以天下蒼生為重 ,因為聽說尉遲公的侄子英敏絕倫,故要求其代表皇帝出家云云.這 下子尉遲公子就推辭不得也.然而,他還是要故意刁難抗拒. 於是他就要求說:從小早已熟讀諸子百家,如果要他出家,不得禁止 他閱讀的權利.

  (教內規定出家眾只能閱讀佛教經典,此乃為使修行人專心致志.) 唐太宗問玄奘說:可以嗎?玄奘說:方便行事,可也!這下子慰遲公 子沒轍啦!

  但是,他還是不放棄抗拒,就說:我自出生以來,就已經習慣於有奴 婢侍候,如果要我出家,這種待遇不得廢除.

  唐太宗又問玄奘說:可以嗎?玄奘法師說:既然代表皇上出家,可以 從權. 尉遲公子這下無可推辭,但是,他仍然繼續刁難,他再要求說:我自 出生以來,已經習慣吃大魚大肉,而且酒量也不錯,如果要我出家, 不能禁止我吃肉喝酒.

  這下子,連唐太宗也覺得為難,他疑惑的問玄奘法師說:這個可以嗎 ? 玄奘法師為了接引這個阿羅漢(他不知道前生之事),覺得還是先答 應了,讓他出家,出家學佛後,前生因緣一續,就好辦事,所以玄奘 就咬牙答應了這個要求.

  因此之故,尉遲公子就不能夠再抗拒出家之事, 他出家皈依後,法號上窺下基.從玄奘法師學因明,紹傳唯識法相, 是為中土法相宗二祖.而由於出家時的因緣,人稱三車法師.三車者 ,書籍一車,奴婢一車,酒肉一車也.

  上文提到窺基法師的出家因緣,因為他代表皇帝出家,所以在唐代是 非常著名的一個法師,可謂動見觀瞻.而因此之故,被稱為三車和尚 . 在當時的社會,只有第一流的人才,才出家學佛,要出家還要有官方 的度牒.當時由於印刷尚不發達,經書都是手抄本,數量很少,能夠 接觸到經書的除了王公貴族,就是高級知識分子,而這些人在唐太宗 的科舉制度下,也大部分是朝廷的官員.不像目前,好像學佛的都是 逃避挫折,或者經商失敗,或者情場失意,不一而足.當然這種現象 近年已大有改善了.這是題外話,暫且放到一邊.

  由於窺基法師名氣太大,又是代表皇帝出家,當然人人尊敬.但是, 卻有一個法師看不起他,這個法師是誰?就是道宣律師. 道宣是法號,律師並不是現代的律師.此律師非彼律師也.唐朝時候 佛教盛行,修行的法門也很多,有禪宗,淨土,律宗等等.淨土法門 主張念佛,死後往生阿彌陀佛的西方極樂世界.禪宗主張明心見性, 開悟成佛.而律宗主張以戒律為師,嚴格遵守佛陀的教誡,依次第而 修.

  道宣法師就是主張以戒為師的.而且他守戒清淨,自我要求甚為嚴格 ,自己搭茅棚在終南山上苦修.其精進之心,連天人都感動,甚至為 他送食.可謂已修到不食人間煙火的地步了. 由於道宣法師嚴格遵守戒律,在唐代也是一個非常出名的大法師,也 非常受人尊崇.他打骨子裡就瞧不起窺基法師,總想找個機會羞辱羞 辱他.

  於是他就寫了一封信給窺基法師,大意是說久仰盛名無緣一見,本擬 親自上門請益,無奈目前在山上苦修,不方便下山云云. 窺基法師收到信以後,就很客氣的回信,並且說不敢承當道宣法師親 自上門,最近剛好有空,謹定於某月某日親上終南山拜訪云云.

  到了約定的日子,窺基法師一如往常,三車五從,浩浩蕩蕩的出發上 終南山.但到了中南山腳下,道路不方便車行,他就叫隨從在山腳下 等他,自己一個人上山去也!等他上了山,道宣法師早在茅棚前恭迎 ,免不了的相互客套一番.賓主坐定,喝茶聊天也.這時已近中午, 道宣心想:等一下你就知道了,天人送來的外膾耶!讓你嘗嘗滋味, 知道真正修行是怎麼一回事.但是,左等右等,中餐竟然沒有送到, 眼看時間已經超過午時,他只好跟窺基法師連聲抱歉,只好大家一起 餓肚子囉.(道宣厲遵佛制,日中一餐,過午不食.)而窺基法師也 不以為意.於是兩人聊天喝茶,不覺日之將暮.於是道宣大力留客, 請窺基法師留宿一晚,(他要窺基享受一下苦行的樂趣,睡一睡茅棚 看滋味如何)窺基法師也在盛情難卻之下留了下來.

  當晚,道宣法師一如往昔整晚打坐,不倒單,脅不至席.而窺基法師 呢?卻是翻來覆去,而且酣聲如雷.道宣被他吵了一整晚,他心想: 這還像出家人嗎?明天一定要好好的數落他一頓.

  依照出家人的禮儀,行住坐臥都有規矩的.常言道:行如風,立如松 ,坐如鐘,臥如弓.像窺基大師這樣睡姿的出家人大概很少了. 第二天一早起來,道宣就開始數落窺基的不是,說他睡沒有睡相,不 守規矩,而且酣聲如雷,害他整晚不得休息.

  窺基法師說:昨晚吵得人家不得安眠的,不知道是誰哩!昨天晚上有 一個人在打坐,半夜有只虱子咬了他一口,這個人很生氣的抓起虱子 ,想要捏死它,但是一想--不能殺生,於是心不甘情不願的把虱子往 地上一丟,那只虱子不幸摔斷了一條腿,整晚哀哀叫,害我不得安眠

  道宣法師一聽,臉都綠了,因為昨天晚上真的有一隻虱子咬他,被他 丟到地上....,他不是在睡覺嗎?而且睡得打鼾,怎麼知道的?

  終於,窺基法師告辭下山,而這時午時又至,送外膾的天女也來了. 道宣法師一看到天女,很生氣的說:你是故意拆我的台嗎?昨天我有 客人你為什麼沒送來啊?

  天女一臉無辜的回答說:我昨天也有送來啊!但是到了這裡,你這個 終南山整個被五彩祥雲籠罩,而且四方有四大天王守護著,我只是一 個小小的天女,進不來啊!到底昨天在這裡的是什麼客人啊? 道宣法師一聽,啞口無言也!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62

主題

0

好友

3384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11#
發表於 2019-7-23 21:40:48 |只看該作者
永嘉大師證道歌

唐慎水沙門玄覺撰

君不見。

絕學無為閑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無明實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

法身覺了無一物。本源自性天真佛。五蘊浮雲空去來。三毒水炮虛出沒。

證實相。無人法。剎那滅卻阿鼻業。若將妄語誑眾生。自招拔舌塵沙劫。

頓覺了。如來禪。六度萬行體中圓。夢裏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

無罪福。無損益。寂滅性中莫問覓。比來塵鏡未曾磨。今日分明須剖析。

誰無念。誰無生。若實無生無不生。喚取機關木人問。求佛施功早晚成。

放四大。莫把捉。寂滅性中隨飲啄。諸行無常一切空。即是如來大圓覺。

決定說。表真乘。有人不肯任情徵。直截根源佛所印。摘葉尋枝我不能。

摩尼珠。人不識。如來藏裏親收得。六般神用空不空。一顆圓光色非色。

淨五根。得五力。唯證乃知難可測。鏡裏看形見不難。水中捉月爭拈得。

常獨行。常獨步。達者同遊涅槃路。調古神清風自高。貌顇骨剛人不顧。

窮釋子。口稱貧。實是身貧道不貧。貧則身常披縷褐。道則心藏無價珍。

無價珍。用無盡。利物應機終不吝。三身四智體中圓。八解六通心地印。

上士一決一切了。中下多聞多不信。但自懷中解垢衣。誰能向外誇精進。

從他謗。任他非。把火燒天徒自疲。我聞恰似飲甘露。銷融頓入不思議。

觀惡言。是功德。此則成吾善知識。不因訕謗起怨親。何表無生慈忍力。

宗亦通。說亦通。定慧圓明不滯空。非但我今獨達了。恒沙諸佛體皆同。

師子吼。無畏說。百獸聞之皆腦裂。香象奔波失卻威。天龍寂聽生欣悅。

遊江海。涉山川。尋師訪道為參禪。自從認得曹谿路。了知生死不相關。

行亦禪。坐亦禪。語默動靜體安然。縱遇鋒刀常坦坦。假饒毒藥也閑閑。

我師得見然燈佛。多劫曾為忍辱仙。幾回生。幾回死。生死悠悠無定止。

自從頓悟了無生。於諸榮辱何憂喜。入深山。住蘭若。岑崟幽邃長松下。

優游靜坐野僧家。闃寂安居實瀟灑。覺即了。不施功。一切有為法不同。

住相布施生天福。猶如仰箭射虛空。勢力盡。箭還墜。招得來生不如意。

爭似無為實相門。一超直入如來地。但得本。莫愁末。如淨琉璃含寶月。

既能解此如意珠。自利利他終不竭。江月照。松風吹。永夜清宵何所為。

佛性戒珠心地印。霧露雲霞體上衣。降龍缽。解虎錫。兩鈷金環鳴歷歷。

不是標形虛事持。如來寶杖親蹤跡。不求真。不斷妄。了知二法空無相。

無相無空無不空。即是如來真實相。心鏡明。鑒無礙。廓然瑩徹周沙界。

萬象森羅影現中。一顆圓光非內外。豁達空。撥因果。莽莽蕩蕩招殃禍。

棄有著空病亦然。還如避溺而投火。捨妄心。取真理。取捨之心成巧偽。

學人不了用修行。真成認賊將為子。損法財。滅功德。莫不由斯心意識。

是以禪門了卻心。頓入無生知見力。大丈夫。秉慧劍。般若鋒兮金剛焰。

非但空摧外道心。早曾落卻天魔膽。震法雷。擊法鼓。布慈雲兮灑甘露。

龍象蹴踏潤無邊。三乘五性皆醒悟。雪山肥膩更無雜。純出醍醐我常納。

一性圓通一切性。一法遍含一切法。一月普現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攝。

諸佛法身入我性。我性同共如來合。一地具足一切地。非色非心非行業。

彈指圓成八萬門。剎那滅卻三祇劫。一切數句非數句。與吾靈覺何交涉。

不可毀。不可讚。體若虛空勿涯岸。不離當處常湛然。覓即知君不可見。

取不得。捨不得。不可得中只麼得。默時說。說時默。大施門開無壅塞。

有人問我解何宗。報道摩訶般若力。或是或非人不識。逆行順行天莫測。

吾早曾經多劫修。不是等閑相誑惑。建法幢。立宗旨。明明佛敕曹谿是。

第一迦葉首傳燈。二十八代西天記。法東流。入此土。菩提達摩為初祖。

六代傳衣天下聞。後人得道何窮數。真不立。妄本空。有無俱遣不空空。

二十空門元不著。一性如來體自同。心是根。法是塵。兩種猶如鏡上痕。

痕垢盡除光始現。心法雙忘性即真。嗟末法。惡時世。眾生福薄難調制。

去聖遠兮邪見深。魔強法弱多怨害。聞說如來頓教門。恨不滅除令瓦碎。

作在心。殃在身。不須怨訴更尤人。欲得不招無間業。莫謗如來正法輪。

栴檀林。無雜樹。鬱密森沈師子住。境靜林間獨自遊。走獸飛禽皆遠去。

師子兒。眾隨後。三歲便能大哮吼。若是野干逐法王。百年妖怪虛開口。

圓頓教。沒人情。有疑不決直須爭。不是山僧逞人我。修行恐落斷常坑。

非不非。是不是。差之毫釐失千里。是則龍女頓成佛。非則善星生陷墜。

吾早年來積學問。亦曾討疏尋經論。分別名相不知休。入海算沙徒自困。

卻被如來苦訶責。數他珍寶有何益。從來蹭蹬覺虛行。多年枉作風塵客。

種性邪。錯知解。不達如來圓頓制。二乘精進沒道心。外道聰明無智慧。

亦愚癡。亦小騃。空拳指上生實解。執指為月枉施功。根境法中虛捏怪。

不見一法即如來。方得名為觀自在。了即業障本來空。未了應須還夙債。

飢逢王膳不能餐。病遇醫王爭得瘥。在欲行禪知見力。火中生蓮終不壞。

勇施犯重悟無生。早時成佛于今在。師子吼。無畏說。深嗟懵懂頑皮靼。

祇知犯重障菩提。不見如來開祕訣。有二比丘犯淫殺。波離螢光增罪結。

維摩大士頓除疑。猶如赫日銷霜雪。不思議。解脫力。妙用恒沙也無極。

四事供養敢辭勞。萬兩黃金亦消得。粉骨碎身未足酬。一句了然超百億。

法中王。最高勝。恒沙如來同共證。我今解此如意珠。信受之者皆相應。

了了見。無一物。亦無人。亦無佛。大千沙界海中漚。一切聖賢如電拂。

假使鐵輪頂上旋。定慧圓明終不失。日可冷。月可熱。眾魔不能壞真說。

象駕崢嶸慢進途。誰見螳蜋能拒轍。大象不遊於兔徑。大悟不拘於小節。

莫將管見謗蒼蒼。未了吾今為君訣。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62

主題

0

好友

3384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10#
發表於 2019-7-23 21:36:56 |只看該作者
3) 祝願所有人都明白到只有人類型態生命才具有發展事物和創造事物的功能,亦只有人類才具有分辨是非善惡和傳播知識的功能。希望所有人都能夠善用這些特殊功能去昇華自己的人格,更希望所有人多些利用笑聲給他人帶來歡樂,在所有動物生命中只有人類才懂得笑。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0

好友

2193

積分

金牌會員

Rank: 6Rank: 6

9#
發表於 2019-7-23 20:23:00 |只看該作者
第二天,她媽媽先至問,時間已經過去了,乜感覺都無哂啦。

今天就唔同啦,扯哂旗,叫女女再抱或者她媽媽親自試一下。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1

主題

0

好友

4720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8#
發表於 2019-7-23 18:46:21 |只看該作者
諗諗下,其實同指鬘嘅故事差唔多,萬般帶不走,只有業隨身。不過應該有智慧地選擇靜修之地,一個草菴,一對母女,分明就對靜修冇好處。自我檢討,繼續修行。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1

主題

0

好友

4225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7#
發表於 2019-7-23 17:06:23 |只看該作者
第一與第三階段表現出來是相同的,容易做成魚目混珠,也容易令人產生誤解,當中兩者內心心境層次的差異,一般人該如何從外表作出區別 ?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6

主題

1

好友

3547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6#
發表於 2019-7-23 16:01:34 |只看該作者
有戒律嫁, 你估真係可以隨緣放曠, 攬住個女仔
D公案都唔知係咪FF幻想嚟
還俗唔玩, 唔怕犯非禮比人拉, 就攬住條女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Archiver|手機版|天羅地網

GMT+8, 2024-11-28 00:27 , Processed in 0.025079 second(s), 23 queries .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