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收藏本站|簡體中文

天羅地網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查看: 1999|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青帮与佛教(临济禅)的关系

[複製鏈接]

131

主題

4

好友

4003

積分

論壇元老

Rank: 8Rank: 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5-7-17 10:39:43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一苇渡江何处去,九年面壁待人来”,据说也是青帮祭祖时挂在堂上的对联。这首诗是少林寺的一首对联,歌颂达摩祖师来中国开创禅宗的事迹。青帮也视达摩为其祖师,因为青帮脱胎于明代的罗教,而起源于明代中期的罗教,本身就是临济禅的民间教派,号称“民间禅宗”。 青帮是清初以来流行最广、影响最深远的民间秘密结社之一一、青帮的禅宗制度


     青帮不同于洪门,虽然清帮与洪门有相当之渊源,但由于实行禅宗制度,所以与洪门中互称兄弟不同,青帮组织是拜师 入帮,会众以师徒相称,崇尚“师徒如父子”。清帮组织比洪门更严密,规矩更复杂,于是也更加秘密。因此有言道:“清帮一条线,洪门一大片”。禅宗制度保障了青帮在满清与民国有极强的生命力。


     目前清帮主要分布在台湾,并成立有合法社团“中华安亲会”,不少军界、警界及演艺界人士属于清帮弟子。在美国部分城市,清帮也有一定影响。 现在的清帮,因为帮头甚少,有迟暮黄昏垂垂老矣之像。主要原因,乃在于传承上出现问题,按照古法清帮规矩,师父收徒弟,必需师访徒三年,徒访师三年,学规矩仪注一年,总共七年时间,方可入会,在漕运时代,弟子的品性必需严加考核,通过层层考验,才可正式进家,经由试链后,方能上大香,最后开法收徒。现在清帮虽不用七年收徒,但至少还要查明从学者是否端正。国共内战时是特例。

   清帮不论前代或现代,体制上其实很明白,混迹江湖乃至修行,前者称为术士,后者为佛门释家。所谓术士,并非指江湖术士,而是指专心一意运用自己的技能与家传所学,立足于社会。入禅门者必先体验万象,明白人世间的生老病死苦之后,才能够有所顿悟,方能入禅门潜心修身。即是清帮祖师训示中的三门三钥匙,要经过这三个阶段的体会人生,才能体会出大智慧。所以先术再入禅,需循序渐进,不能一蹴而就,因此清帮甚至被其他帮会讥讽为老头帮



   传承: 清帮的辈分排行有:

    第一代清字辈指的是金纯,号碧峰,明末南京麒麟门外金家村人氏,乃弃官出家的僧人。金纯使用了 据说是达摩老祖定下的前后四十八字作为派系,于是他的法名,便叫做“清源”。 第二代静字辈有罗清,甘泉县(或甘肃省)东乡罗家庄,万历三十年赐进士,天启三年拜户部尚书,出家后法名“静清”。陈瀛,字易水,道号静海,东广西林贵县人。 第三代道字辈有陆飞,字羽飞,道号为道行,广东娥素人氏。赵大官,字悟本,道号为道元,金陵霞邑人,明末进士,崇祯年曾任统兵之职。 第四代翁岩、钱坚、潘清三人乃德字辈,为纪念祖师,前三字“清、静、道”清帮后代不再使用。



    基本教义:  四庵分别为朱寺庵、刘寺庵、黄寺庵、石室庵,这四个庵室,共通的部分便是罗祖教义传授,其余的则依祖师专长不同,而有所不同,朱寺庵的主讲师为翁祖,讲授的内容为禅学(临济宗派),以及武学(少林武学)。刘寺庵主讲师为钱祖,讲授的则为经商交易之道与财务管理。朱寺庵主讲师为潘祖,传授行运管理学论,教授古圣贤之道。石寺庵主讲者为宿领帮,讲授帮规,授予新进人员义气千秋,及江湖礼节。

    帮规:,,,,十戒: 自古万恶淫为源,凡事百善孝为先;**无度乱国法,家中十戒淫居前。 帮中虽多英雄汉,慷慨好义其本善;济人之急救人危,打劫杀人帮中怨。。。。“(教义很好,那一条都值得表扬!《大宅门1912》那哥们其实还是有修养的。)




二、临济禅的民间化罗教


    明朝正统年间,山东即墨出了一位著名宗教领袖,直到上世纪初叶,他所创立的“无为教”(也称罗教)世代延传,信奉者益众。上至宫廷臣僚,下至普通百姓,近至京畿,远到闽粤,伴随着京杭大运河的汩汩清流,播撒于千里沃野,并跨洋越海,传播至东南亚诸国。艰苦卓越 历尽劫难创罗教。


    罗春(1442~1527)(一个小兵仔),又名罗清,字梦鸿,法名普仁,法号悟空(不是另一个孙悟空)。即墨县海润乡城阳社紫芗村(今城阳区流亭街道南城阳社区)人。自幼父母双亡,因其祖父行伍出身,遂于14岁投军,隶北京密云卫古北口军籍。退伍后曾拜临济宗无诤禅师、宝月和尚为师,精研《金刚经》,立志苦修,13年后悟道,成为临济宗中居士。    明清时代,罗教曾一度发展成为活跃于华北、江南、西北十几个省份首屈一指的民间大教派。
     罗教的思想几同于禅宗和心学,更以一种革新佛教的方式吸引社会,以禅宗的继承者自居,教义上则号称三教合一,老子、孔子与释迦并尊。它的宗教实践活动也和正统的佛教禅宗一样,强调成佛的方便,人的成佛,可有捷径。不需要出家,不需要朝山进香;世俗生活之中,即可能够顿悟成佛,直入天宫。这些教义及其修持主张很受民间欢迎。同时,罗祖教还以罗教特有的“真空家乡”、“无生父母”、“自在天宫”等民间信仰的方式,宣讲佛教禅宗和它的教义。(这人太了不起了!)

    它的五部六册,集中反映了这些思想特征。它通俗易懂,广泛采用流行在民间的俚语粗言,掺杂以五言、七言和十言韵文,琅琅上口,可唱可白,形同顺口溜,所以,一旦刻印流行,立刻广受欢迎。如“……老祖师,为大众,不辞辛劳。一切人,今有缘,个个明心。想旷劫,遭流浪,轮回生死。今有缘,得正法,总报恩情。”为此,明清两代,五部六册曾经一版再版,以佛教革新的形式、以更世俗、更简易的形式而风靡于社会下层,不仅是扩大了罗祖教的影响,而且对正统的佛教道教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所谓“山河大地为佛像,”,所谓“雷震太虚为法鼓,”所谓“佛祖大法本无边,临济宗派注先天,后代捧香来戒法,弟子替祖把道传。……”罗祖教的社会影响已经超过了正统的佛教和道教。尽管其思想逻辑、信仰方式与正统禅宗基本一致,仅不出家为僧罢了,但是,一个具有正当性,另一个不具备正当性



      佛教界也不承认它是临济正宗的传人。虽然罗祖教从来没有获得什么正统的宗教正当性,但是,它的五部六册却是中国民间佛教构成教义体系的第一次,是民间宗教教义成为体系化的时代象征。从此,民间宝卷大量问世,几乎成为了民间宗教经典的代称,民间宗教家如欲以宗教预言动员社会,大都会以宝卷名目,而在官府当局则被视为“邪说“、“妖书”。自明代万历年间之后,官府就开始明令禁止一些宝卷的问世和流行。

     罗教批判正统佛教的繁琐礼仪,公然以正统佛教自居,而信徒却可以娶妻生子,在家修行,所以深得大众和下层百姓的信奉。然其在佛门则是一派排斥之声,正统佛教对此尤感震惊。名僧憨山德清在山东时候,见佛教信徒几乎尊信罗教而不知佛教三宝感到十分震惊,以为外道盛行。莲池株宏也对此极力拒斥,以为其“假正助邪,逛吓聋瞽。凡我释子,宜力攘之。”



     罗教在沿运河、长江一带的水手、船帮流行,最终在雍正年间开出青帮一枝奇花。在雍正年间,大出皇榜由钦差田文镜招民兴办水路粮运。翁麟、钱保、潘安揭榜。


    此三位清帮的祖师爷,均因受教于罗祖教下,此外,长房翁祖出自少林,且罗祖教下本源自禅门,为追本溯源,因此清帮同时也供奉禅门达摩祖师至六祖惠能,传道亦传禅以宗教立帮。三位清门祖师于雍正四年揭下皇榜,创立粮运之道,水路运粮主要是以通州至杭州这段航程,建设了七十二个半码头,设立一百二十八帮半,而其中所谓的半码头,指的是专做南北杂货小买卖用的码头。十七世纪时,训民必先教民,古时候的通识教育并不普及,宗教的力量及劝人为善的理念,对于约束帮众行为,则是最好规律法条,而这半帮指的即是承传祖训,修行修身传教传道的香火船,此为兰山半帮,帮主为潘房三十六弟子中的顶山门(众弟子中排行中间者)弟子姚玉字清,杭州人士,道号文铨,后代称为姚祖。


     不可否认的是,罗祖教的对于下层人民以及社会影响已经超过了正统的佛教和道教。而正统的佛教僧团组织过于关注丛林制度及其精神修持,对于社会生活则更是内在于个体的修持。


     当今政府领导下的佛教协会就更夸张了,已经官位化了,寺庙都变成了收钱的事业单位,高僧都是官,进门都是钱,百姓信仰解脱无门,真是到“末法”时代。也无怪乎邪教一流行,风靡全国,不得不高压清理。


三、禅宗临济禅是帮助下层人民得到解脱最好的良药




   日本学者柳田圣山在《禅与中国》一书指出:“如果临济不出家,并以世俗之人的身份活动的话,他肯定会成为当地(河北三镇)的领班。”,“临济佛教的立足点,在于全盘肯定人类原有的价值。这出自他的佛教性质和功能,他们成为河北三镇领主,唐朝的鬼门反叛传统文化最得力的支持者。


   “《临济录》全书都贯彻着全盘肯定现实人生的观点。其实,人的活生生的行动,是按照本来面目被肯定的。所谓秘密,并不是什么玄奥的隐赢,仍是平常事,在极为普通的日常行动中就能显而易见。若把它作为神秘的东西而来追寻实在是骑驴找驴。临济的惯用的形容词,除“活泼泼地”以外,还有“昭昭灵灵地”、“孤明历历地”,都是这种意思,这些话显示了最具体的整体认识。”


  《临济录》的中心思想是语录说法,即对在乱世中生活的人的智慧的有力解说。 一是在动乱的世界中,什么也不靠的人的顽强智慧;二是在动乱的时代中,自己只靠自由而充满个性的气魄


    临济是由大地所生的,认真而有能力的人,他从艰苦的生活中代表了度过其老实一生的民众,并向他们传授一种生存方式。《临济录》中,临济与普化导演了精彩的一幕。普化说“临济缺乏一只返视人生的虚空之眼”。普化知道善的虚空。  普化最早体现“无”的感觉性。人生经常在某些地方包含这种性质。正是认识到“无”,才使禅有明亮的生命力。


      自己就是拯救自己的上帝。我就是赤肉团上的“无位真人”, 用临济的话来说,人人都是“无依道人”。这是指那些聆听临济说法的弟子们。临济所主张的真理,始终就没有离开过这种活生生的人间现实。临济说的无依道人,是最自由的现实的主体,但同时,他又排斥一切内外条件,生存于极端的否定之中。


    历史背景补充:河北三镇与临济义玄


     唐朝后期出现在河北地区的卢龙、成德、魏博三个藩镇。安史之乱后期,史朝义部将张忠志、田承嗣、李怀仙于宝应元年(762)、广德元年(763)相继投降,史朝义自杀,安史之乱结束。唐朝为了笼络河北降将,将这些降将封在三镇。这些原属安史的叛将名义上归顺朝廷,实际上并不服从中央,自己署置将吏官员,各握强兵数万,租赋不上供,形成地方割据势力。朝廷无力过问,只是采取姑息政策。由于这三镇都在唐朝的河北道,所以被称为河北三镇。

     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指出,唐代自安史乱后,“虽号称一朝,实成为二国”。直到五代的后梁、后唐时,才比较彻底地解决了这些地区的割据问题。

     临济义玄在河北三镇时代,在河北正定创立临济宗,临济宗是禅宗主流。临济宗风"五逆闻雷",是临济正传杨岐宗五祖法演总结的,其宗风刚烈,宗门人一般性喜独创、桀骜不驯。水浒中鲁智深的形象就是一般临济禅师的标准形象。明朝施耐庵据说就是根据当时临济禅师形象(喝佛骂祖,威风大得不得了)创造出这一形象。(曹洞禅就不是这样,适合柔弱的文人)



   值得一提的是,除罗教外,汉月法藏(1573~1635)在晚明又从临济宗分出三峰宗派,不被正统佛教承认。与正统临济宗形成分庭抗力之势,在东南各省僧侣众多,居士信众众多。传教百年后,在满清被雍正(自号圆明园居士)干涉,强行解散。与罗教不同,三峰宗派基本算是正统的佛教,其弟子包括八大山人等。


     禅宗是一种人生哲学,它是佛教移入古代中国人内心后所体悟到的新的心灵境界。禅宗对一切境遇不生忧乐悲喜之情,不粘不着,不尘不染,心念不起。这种处世态度在中国、日本历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文人运用此在诗歌中体现出那种任运自在的恬淡心境,在若无的禅光佛影中,显现出清净虚空的艺术境界,而另一方面,流氓们在否定客观现实的基础上,体现一种冷血,坚韧的领导力,控制力,即所谓的“枯禅”,用于控制帮会。日本经营之神稻盛和夫利用禅的精神为企业发展注入经营理念与奋斗方向。日本鬼子在剖腹自杀时高喊:“一切生命如梦幻,虚空,杀头如电光里斩春风,死亡如同红炉里的雪。。。。(注:日语,不是中国话)”;。。。。
   
     禅这东西有点意思,看你如何理解了。 一句话,干什么都不容易!就是做个流氓,也要有文化。


善護念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Archiver|手機版|天羅地網

GMT+8, 2024-5-1 09:30 , Processed in 0.035451 second(s), 19 queries .

回頂部